当前位置:首页 » 条款大全 » 行政法律关系内容包括

行政法律关系内容包括

发布时间: 2021-02-16 14:09:46

行政法律构成要素包括那些内容

构成复要素:

(1)行政法律关系制主体(简称行政法主体):指参加行政法律关系、享有权利、承担义务的当事人。由行政主体和行政相对方或行政监督主体与行政主体及其工作人员构成;

(2)行政法律关系客体:指行政法律关系当事人权利、义务所指向的对象,包括物、行为和精神财富;

(3)行政法律关系的内容:指行政法律关系主体间的权利义务。

② 行政法律关系的客体包括哪三个

行政法律关系的客体,是指行政法律关系参加者的权利、义务所指向的对象。专范围十分广泛,概括来讲可以属分成这三种:物、智力成果、行为。
物可以是指一定的物质财富,如土地、房屋、森林、交通工具等。
智力成果可以是指一定形式的智力成果,如著作、专利、发明等。
行为是指行政法律关系主体为一定目的的有意识的活动,可以是纳税、征地、交通肇事、打架斗殴等。但是注意一点,行为包括作为和不作为。(即纳税、不纳税等)

③ 行政法律关系的客体包括

行政法律关系的客体,是指行政法律关系参加者的权利、义务所指向的对象。范围十分广泛,概括来讲可以分成这三种:物、智力成果、行为。

1、物可以是指一定的物质财富,如土地、房屋、森林、交通工具等。

2、智力成果可以是指一定形式的智力成果,如著作、专利、发明等。

3、行为是指行政法律关系主体为一定目的的有意识的活动,可以是纳税、征地、交通肇事、打架斗殴等。但是注意一点,行为包括作为和不作为。(即纳税、不纳税等)

(3)行政法律关系内容包括扩展阅读:

行政法律关系不同于行政关系。行政关系是指行政主体行使行政职能和接受行政法制监督而与行政相对人、行政法制监督主体发生的各种关系,以及行政主体内部发生的各种关系。行政关系构成了行政法的调整对象,主要包括四类:第一类是行政管理关系;第二类是行政法制监督关系;第三类是行政救济关系;第四类是内部行政关系。

行政法律关系的特征

1、在行政法律关系中,主体一方的行政机关往往可以直接运用国家强制力,强制对方当事人履行义务或者接受制裁。

2、行政法律关系主体的一方,必定是行政机关或法律的授权代行某种行政职能的社会组织。

3、行政法律关系主体之间的争议,通常是通过一定的行政程序予以解决。

4、行政法律关系的成立,往往是以行政机关单方面的行为为根据。

网络-行政法律关系

④ 行政法律关系的组成

(一)、行政法律关系主体
(二)、行政法律关系内容
(三)、行专政法律关系客体 即联属系主体双方权利义务关系的媒介,通常表现为一定的标的和利益载体,包括水、土地、房屋等物。 (一)、行政法律关系当事人一方必须是国家行政机关或国家机关授权的组织
(二)、行政主体始终处于主导地位
(三)、当事人双方的权利义务不对等
(四)、行政法律关系具有强制性
(五)、行政法律关系的程序性

⑤ 什么是行政法律关系

(2)行政法律关系的客体 行政法律关系的客体,是指行政法律关系参加者的权利、义务所指向的对象。行政法律关系客体的范围十分广泛,但可概括为如下三种:①物。指一定的物质财富,如土地、房屋、森林、交通工具等。②智力成果。指一定形式的智力成果,如著作、专利、发明等。③行为。指行政法律关系主体为一定目的的有意识的活动,如纳税、征地、交通肇事、打架斗殴等。行为包括作为和不作为。 (3)行政法律关系的内容 行政法律关系的内容,是指行政法上的权利(职权)和义务(职责)。当然,行政法律关系的内容还包括引起法律关系变动的原因和事实等,但核心部分是权利(职权)和义务(职责)。 行政法律关系与行政关系 行政法律关系与行政关系具有密切的联系。普遍认为,行政关系经行政法确认,具有行政法上的权利与义务内容的,就是行政法律关系。但它们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其区别表现在: 第一,性质不同。行政关系是一种事实关系,而行政法律关系则是一种行政法上的权利与义务关系。 第二,与行政法的关系不同。行政关系是行政法的调整对象,而行政法律关系则是行政法的调整结果。 第三,内容范围不同。行政关系的范围要大于行政法律关系,行政法律关系必然是行政关系,但行政关系并不必然就是行政法律关系。 第四,时间先后不同。行政关系作为事实关系先于行政法律关系而存在。但也有学者认为,行政关系本身也是一种法律关系。行政关系是在行政主体行使行政权的过程中发生的,而行政权不是一种事实上的权力,倒是一种法定权力。在没有行政关系的前提下,法律可以促进某种新的行政法律关系的形成。行政关系大多也同时是行政法律关系,行政法律关系一般来说是一种法律关系(宪政关系)的关系。 编辑: 庞超

⑥ 行政法律关系是指为行政所调整和规定得的,具有行政法上的什么和什么内容的各种社会关系

行政法律关系是指为行政所调整和规定得的,具有行政法上的权利和义务回内容的各种社会关系答。

行政法律关系的一方必须是国家行政机关或受其委托和授权的机关、团体或个人,即必须有代表国家从事行政管理的当事人。公民之间、公民与法人之间、法人之间以及公民、法人与其他社会团体之间不可能产生行政法律关系。行政机关与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之间、行政机关之间、行政机关与其他国家机关之间、行政机关与外有关机关之间可以依法产生行政法律关系。

(6)行政法律关系内容包括扩展阅读:

行政法律关系不同于行政关系。行政关系是指行政主体行使行政职能和接受行政法制监督而与行政相对人、行政法制监督主体发生的各种关系,以及行政主体内部发生的各种关系。

行政关系构成了行政法的调整对象,主要包括四类:第一类是行政管理关系;第二类是行政法制监督关系;第三类是行政救济关系;第四类是内部行政关系。

⑦ 行政法律关系的特征及其内容

一、行抄政法律关系的内容有袭如下的特征
1)行政法律关系内容设定单方面性
2)行政法律关系内容的法定性
3)行政主体权利处分的有限性
二、行政法律关系的产生、变更和消灭行政法律关系的产生、变更和消灭以相应的法律规范的存在为前提条件,以一定的法律事实的出现为直接原因。
(1)法律事实法律事实通常可以分为法律事件(洪水、地震)和法律行为两类
(2)行政法律关系的产生
(3)行政法律关系的变更
(4)行政法律关系的消灭

⑧ 行政关系主要包括

行政法律关系,是指受行政法律规范调控的因行政活动(权利活动和非权利专活动)而形成或属产生(引发)的各种权利义务关系。行政法律关系的主体指参加行政法律关系享有权利,承担义务的当事人。
行政法律关系的客体指行政法律关系中当事人权利,义务所指向的对象。
这种关系既应包括在行政活动过程中所形成的行政主体与行政相对人之间的行政法上的权利义务关系,也应包括因行政活动产生或引发的救济或监督关系。

⑨ 行政法律关系的分类

法学上抄,由于根据的标袭准和认识的角度不同,可以对法律关系作不同的分类。本答复采用下列分类;调整性法律关系和保护性法律关系;纵向的法律关系和横向的法律关系;单向法律关系、双向法律关系和多向法律关系、 第一性法律关系和第二性法律关系。

⑩ 行政法律关系由( )、( )和( )三部分组成

行政法律关系主抄体,行政法律关系内容,行政法律关系客体 。

作为行政法律关系客体的行为,既包括行政主体的行政行为,也包括相对人的行为;既包括组织的行为,也包括个人的行为。行政法律关系的客体不能仅限于人的行为,因为政府的行为和企业的行为同样受行政法的调整。

从行为的方式上看,其客体既包括作为的行为,也包括不作为的行为。从行为的主体上看,国家行政机关、其他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其他社会组织、公民、驻华的外国组织和在华的外国人的行为都可以成为行政法律关系的客体。

(10)行政法律关系内容包括扩展阅读:

注意事项:

由于民法调整的社会关系是平等主体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按民法规范确立的法律关系也就只能是平等主体之间的关系。

同时民事法律关系不仅符合国家的意志,更体现着当事人的意志,一般是由当事人依用户的意思自愿设立的。只要当事人依其意思实施的行为不违反法律规定,所设立的法律关系就受法律保护。

热点内容
魔法学院名称 发布:2025-09-27 19:10:23 浏览:143
静安法院答疑 发布:2025-09-27 18:38:40 浏览:200
美国恐怖主义立法 发布:2025-09-27 18:34:18 浏览:762
部队交通法规教育 发布:2025-09-27 17:56:33 浏览:858
上虞民间律师 发布:2025-09-27 17:41:45 浏览:66
信托相关的法律法规 发布:2025-09-27 17:38:24 浏览:968
社会与法普法栏目剧万家灯火 发布:2025-09-27 17:38:22 浏览:97
民诉司法解释67 发布:2025-09-27 17:29:43 浏览:25
经济法的基本理论 发布:2025-09-27 17:24:49 浏览:444
法治沂源在线 发布:2025-09-27 16:54:02 浏览:3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