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条款大全 » 2020广东劳动法

2020广东劳动法

发布时间: 2021-02-18 23:31:08

① 最新劳动法辞退员工补偿标准2020

辞退员工是按照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来计算的,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其月工资是按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计算的。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七条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劳动者月工资高于用人单位所在直辖市、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标准按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数额支付,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年限最高不超过十二年。本条所称月工资是指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

(1)2020广东劳动法扩展阅读: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四十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劳动者本人或者额外支付劳动者一个月工资后,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一)劳动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由用人单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

(二)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经过培训或者调整工作岗位,仍不能胜任工作的;

(三)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劳动合同无法履行,经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未能就变更劳动合同内容达成协议的。

② 劳动法2020年新规定是什么

最新《劳动法》年假规定

1、最新《劳动法》年假规定之年假计算方法:

按《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规定,职工累计工作已满1年不满10年的,年休假为5天;已满10年不满20年的,年休假为10天;已满20年的,年休假为15天。国家法定休假日、休息日不计入带薪年休假的假期。

但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就不能享受当年度的年休假:

(1)职工依法享受寒暑假,其休假天数多于年休假天数的;

(2)职工请事假累计20天以上且单位按照规定不扣工资的;

(3)累计工作满1年不满10年的职工,请病假累计2个月以上的;

(4)累计工作满10年不满20年的职工,请病假累计3个月以上的;

(5)累计工作满20年以上的职工,请病假累计4个月以上的。

用人单位应当根据生产、工作具体情况,并考虑职工本人意愿,统筹安排职工年休假,可以集中安排,也可以分段安排,但一般应在1个年度内安排。

2、最新《劳动法》年假规定之工资计算:

(1)年假安排及未休年假的工资怎么算

用人单位根据生产、工作的具体情况,并考虑职工本人意愿,统筹安排年休假。用人单位确因工作需要不能安排职工年休假或者跨1个年度安排年休假的,应征得职工本人同意。

单位确因工作需要不能安排职工休年休假的,经职工本人同意,可以不安排职工休年休假。职工未休年假的工资计算:对职工应休未休的年休假天数,单位应当按照该职工日工资收入的300%支付年休假工资报酬。

用人单位安排职工休年休假,但是职工因本人原因且书面提出不休年休假的,用人单位可以只支付其正常工作期间的工资收入。

(2)2020广东劳动法扩展阅读:

《劳动法》工作时间相关规定

劳动者每天工作时间不得超过8小时,每周不得超过44小时。超过8小时的,应当支付劳动者150%的平时工资作为加班报酬,且每天最多加班不得超过3小时。

根据《劳动法》第三十六条,国家实行劳动者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八小时、平均每周工作时间不超过四十四小时的工时制度。

第四十一条,用人单位由于生产经营需要,经与工会和劳动者协商后可以延长工作时间,一般每日不得超过一小时;因特殊原因需要延长工作时间的,在保障劳动者身体健康的条件下延长工作时间每日不得超过三小时,但是每月不得超过三十六小时。

第四十四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应当按照下列标准支付高于劳动者正常工作时间工资的工资报酬:

(一)安排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一百五十的工资报酬;

(二)休息日安排劳动者工作又不能安排补休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二百的工资报酬;

(三)法定休假日安排劳动者工作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三百的工资报酬。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③ 劳动法年假规定2020

一、劳动法年假标准是什么
按《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规定,职工累计工作已满1年不满年的,年休假为5天;已满10年不满20年的,年休假为10天;已满20年的,年休假为15天。国家法定休假日、休息日不计入带薪年休假的假期。
但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就不能享受当年度的年休假:
1、职工依法享受寒暑假,其休假天数多于年休假天数的;
2、职工请事假累计20天以上且单位按照规定不扣工资的;
3、累计工作满1年不满10年的职工,请病假累计2个月以上的;
4、累计工作满10年不满20年的职工,请病假累计3个月以上的;
5、累计工作满20年以上的职工,请病假累计4个月以上的。
用人单位应当根据生产、工作具体情况,并考虑职工本人意愿,统筹安排职工年休假,可以集中安排,也可以分段安排,但一般应在1个年度内安排。
二、年假安排及未休年假的工资怎么算
用人单位根据生产、工作的具体情况,并考虑职工本人意愿,统筹安排年休假。用人单位确因工作需要不能安排职工年休假或者跨1个年度安排年休假的,应征得职工本人同意。
单位确因工作需要不能安排职工休年休假的,经职工本人同意,可以不安排职工休年休假。职工未休年假的工资计算:对职工应休未休的年休假天数,单位应当按照该职工日工资收入的300%支付年休假工资报酬。
用人单位安排职工休年休假,但是职工因本人原因且书面提出不休年休假的,用人单位可以只支付其正常工作期间的工资收入。
劳动法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劳动法中对于年假的条例保证了劳动者合法享受假期福利的权利。小编想说,享受带薪年假是我们每个职工的合法权益,大家要学会运用《劳动法》的相关法条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根据劳动法年假标准,合理休假,也能极大的提高我们的工作效率。

④ 2020年劳动法标准工资是多少

各个省份最低工资标准是不一样的,并且差距较大。没有标准工资一说。

⑤ 工作一天按照2020年劳动法怎么算呢

工作一天按照2020年劳动法怎么算呢?
从来没有什么新劳动法
更没有什么2020年的劳动法
工作一天怎么算
一般是按约定的月报酬/当月应该工作天数

⑥ 劳动法2020年新规定解除劳动合同是什么

解除劳动合同是按照双方要求解除合同的一种行为,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解除版劳动合同权。劳动者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在试用期内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用人单位以暴力、威胁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强迫劳动者劳动的,或者用人单位违章指挥、强令冒险作业危及劳动者人身安全的,劳动者可以立即解除劳动合同,不需事先告知用人单位。

(6)2020广东劳动法扩展阅读: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三条用人单位单方解除劳动合同,应当事先将理由通知工会。用人单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规定或者劳动合同约定的,工会有权要求用人单位纠正。用人单位应当研究工会的意见,并将处理结果书面通知工会。

第四十四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劳动合同终止:

(一)劳动合同期满的;

(二)劳动者开始依法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的;

(三)劳动者死亡,或者被人民法院宣告死亡或者宣告失踪的;

(四)用人单位被依法宣告破产的;

(五)用人单位被吊销营业执照、责令关闭、撤销或者用人单位决定提前解散的;

(六)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⑦ 2020劳动法新规拖欠工资怎么办

劳动者工资被拖欠怎么办?

尽管法律如此规定,但是还是存在一些不良企业无故拖欠工资,如果劳动者遇到此种情况,应该采取什么的途径维护自己的权益?拖欠工资可以得到哪些补偿或者赔偿?

(一)、冷静理智地对待。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规定,劳动者享有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提请劳动争议处理的权利以及法律规定的其他劳动权利。农民工的工钱被拖欠问题,已引受到国家的高度重视,国家有关部门正在采取相关解决措施,《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即是其中之一,因此,劳动者应当保持冷静的心态,理智处事。

(二)、用法律的武器维权

如果工资被拖欠了,可以向各地劳动执法部门举报,也可以到各地的劳动争议仲裁机构去申请仲裁,如果对仲裁不服,也可以到人民法院起诉、强制执行。如果请不起律师,可以申请法律援助;劳动争议诉讼费每件也只有10元钱。因此请运用法律的武器,借助政府、法律的帮助,获得应得的报酬。

(三)、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已要求各地,重视对农民工合法权益的保护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已经把不良企业恶意拖欠、克扣劳动者工钱,作为劳动保障监察执法的重点,依法严厉查处克扣农民工工资的违法行为,责令用人单位补清所拖欠的工资,保障农民工合法权益。特别对拖欠农民工资的,举报一件就会查处一件。

具体来讲,在用人单位拖欠工资的情况下,要先和用人单位协商,如果协商无法解决,则可以通过以下法律途径来解决:

1、向当地劳动保障监劳察机构投诉举报。《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五条规定: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支付劳动报酬、加班费或者经济补偿;劳动报酬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应当支付其差额部分;逾期不支付的,责令用人单位按应付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百分之一百以下的标准向劳动者加付赔偿金。

2、向当地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需要注意的是,要在劳动争议发生之日起一年内内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书面申请。

《劳动法》关于仲裁时效规定于第八十二条:提出仲裁要求的一方应当自劳动争议发生之日起六十日内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书面申请。

劳动关系存续期间因拖欠劳动报酬发生争议的,劳动者申请仲裁不受规定的仲裁时效期间的限制;但是,劳动关系终止的,应当自劳动关系终止之日起一年内提出。

3、通过诉讼途径解决。分三种情况:(1)针对劳动纠纷案件,经劳动仲裁后任何一方不服的,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2)经仲裁后都服从,劳动仲裁裁决生效后,用人单位不执行的,可申请法院强制执行;(3)属于劳务欠款类(持有欠条)的可直接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热点内容
庆云法院六子 发布:2025-09-26 23:02:54 浏览:407
经济法著名案例分析ppt 发布:2025-09-26 23:00:56 浏览:367
法规与标准的区别 发布:2025-09-26 22:56:45 浏览:232
向居民进行法律知识宣传 发布:2025-09-26 22:45:40 浏览:597
青州法律援助处 发布:2025-09-26 22:24:52 浏览:26
中央12CCTv社会与法一线 发布:2025-09-26 22:11:54 浏览:293
古代刑法轻重排序 发布:2025-09-26 21:59:30 浏览:69
关于法治的重要论述 发布:2025-09-26 21:59:27 浏览:335
2016年社会保障法实施细则 发布:2025-09-26 21:38:01 浏览:165
李荣凯法律援助 发布:2025-09-26 20:59:49 浏览:7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