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法如何保障公民权利
1. 行政法是如何保护公民的权利的
行政法与刑法、民法一样,是现代法律体系中的三大基本法律部门之一,在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行政法的作用概括起来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
随着现代社会经济、文化的不断发展,也产生了越来越多的社会问题,要求行政机关履行发展经济、稳定社会、保护环境、控制人口、加强治安等各项职责。因此,行政机关必须通过行政立法、行政执法及行政司法等各种手段,来有效地规范、约束行政相对人的行为,制止危害他人利益和公共利益的违法行为,建立和维护社会秩序与行政管理秩序,确保行政机关充分、有效地实施行政管理。
2.监督行政主体,防止行政权力的违法和滥用
由于行政权力客观上存在易腐性、扩张性以及与个人权利的不对等性,因而必须对其加以监督和制约。在各类监督方式中,最有效、最直接的监督就是行政法监督。行政法通过规定行政权力的范围、行使方式及法律责任等方式,可以达到有效监督行政主体、防止行政权力违法或滥用的目的。
3.保护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
行政法保护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通过赋予行政机关合法权限并监督其行使,来保障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各项政治权利、经济权利和社会权利的实现:二是通过赋予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对行为的监督权(如检举权、控告权),行政权行使过程中的参与权(如知情权、要求听证权),特别是对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的提起复议权、诉讼权和要求赔偿权,来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2. 法律是如何保障公民权利的
法律通过三个层次来保障公民的权利的。
第一层次,是通过基本人权的观念来保护个人的权利。我们国家宪法第33条第3款规定,“国家规定保障和享有人权”,这里的主体是生活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所有的自然人,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外国人、无国籍人,以及其他合法居住在中国境内的所有的自然人”,自然人以自然性比为基础,从宪法上赋予自然人以人权,这是当代人权基本保护的要求,也是所有的民主国家,对每个生活中其境内的自然人所应当承担的人道主义义务和保护人权的最基本的国际法责任。
我们国家在2004年,我们将保障人权的概念写到宪法里,丰富了原来关于公民个人权利的保护层次。首先给予生活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所有的自然人一个普遍的基本人权的保障,这是第一个层次。
第二个层次,是宪法规定了公民的基本权利。这里有两个基本概念,一个宪法以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这样一种特殊身份的自然人为保护对象,也就是说只有公民可享有的一些基本权利。从第二方面看是公民享有的基本权利,不是宪法列出了所有的权利,是特殊强调了基本权利。
宪法第二章规定了公民的基本权利,基本权利与非基本权利,权利的特性具有对抗国家的权利的基本权利的效益,如果没有宪法的依据,不能随便通过立法的形式,通过行使不当的方式,随意剥夺或者限制宪法列举的公民的前来,这是基本权利区别于公民依照法律享有的一般的权利的根本点所在。
第三,宪法通过宪法条文的方式,有一些以公民身份享有的一般的法律权利。一般的法律权利,公民在享有一般的法律权利按照法律的规定来行使的。法律规定如何来享有这种权利,你就可以享有这种权利。法律如果规定了一定的条件,就按照法律的条件,符合条件才能够行使这种权利。
所以,这是公民的一般的法律权利,和基本的权利是不同的权利。基本权利不受法律的随意剥夺和限制,而一般的权利还有法律加以规定。
3. 试述行政法的保障公民权利与自由原则
行政法基本原则是指反映行政法本质和具体制度规则内在联系的共同性规则。基本原则的作用主要是指导行政法的制定、修改和废止,指导行政法的统一适用和解释,弥补法制漏洞。
行政法基本原则主要有两种来源:一是国家立法性和政策性文件的规定;二是行政法学理论的阐述。法学理论对行政法基本原则的阐述注重反映人们对一般规律的认识,但是由于认识上的差异,法学著作对基本原则的表述会有所不同。国家相关文件的规定也会根据实际情况吸收理论研究的成果,因此,这两种来源会在一定程度达达到统一。这里将行政法的基本原则概括为以下几个:合法行政原则、合理行政原则、程序正当原则、高效便民原则、诚实守信原则和权责统一原则。
4. 行政法是如何保护公民权利的
综上所述,行政法保护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主要包括两个方专面的内容:属
一是通过赋予行政机关合法权限并监督其行使,来保障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各项政治权利、经济权利和社会权利的实现;
二是通过赋予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对行为的监督权(如检举权、控告权),行政权行使过程中的参与权(如知情权、要求听证权),特别是对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的提起复议权、诉讼权和要求赔偿权,来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我是复制的,希望对你有帮助。
5. 人名警察如何在行政法中保障公民的基本权利
警察的工作也是需要很多手续的,如果完全按照法律规定来的话就好了。不过,按照理论,法无规定皆禁止,对公权利的制约就是对公民基本权利的保护。额,那个,公安机关行使的是行政权?司法权?
6. 行政法如何保护公民权利
行政法保护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
一、是通过赋予行政机关合法权限并监督其行使,来保障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各项政治权利、经济权利和社会权利的实现;
二、是通过赋予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对行为的监督权(如检举权、控告权),行政权行使过程中的参与权(如知情权、要求听证权),特别是对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的提起复议权、诉讼权和要求赔偿权,来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例如:
《国家赔偿法》第三条
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行使行政职权时有下列侵犯人身权情形之一的,受害人有取得赔偿的权利:
(一)违法拘留或者违法采取限制公民人身自由的行政强制措施的;
(二)非法拘禁或者以其他方法非法剥夺公民人身自由的;
(三)以殴打、虐待等行为或者唆使、放纵他人以殴打、虐待等行为造成公民身体伤害或者死亡的;
(四)违法使用武器、警械造成公民身体伤害或者死亡的;
(五)造成公民身体伤害或者死亡的其他违法行为。
(6)行政法如何保障公民权利扩展阅读:
《行政诉讼法》
第四十四条
对属于人民法院受案范围的行政案件,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可以先向行政机关申请复议,对复议决定不服的,再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法律、法规规定应当先向行政机关申请复议,对复议决定不服再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依照法律、法规的规定。
第四十五条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不服复议决定的,可以在收到复议决定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复议机关逾期不作决定的,申请人可以在复议期满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7. 行政法是如何保护公民的权利的
规定公民不可以做什么
这样犯罪分子就不可以为所欲为做坏事了
祝您一生平安,财源滚滚
8. 行政法是如何保护公民的财产权利的
行政法主要是调整行政机关内部关系及行政机关外部关系,也就是内行政机关与行政相容对人的关系,行政法的立法目的不是为了保护公民的财产权利,而是监督、限制行政机关的权利,如果,行政机关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违犯法定程序、法律授权,同时又侵害了行政相对人的利益或者其他人的利益的,那么其他受害者可以就该行政机关提起行政诉讼。这就是行政法保护公民的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