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条款大全 » 民营化的行政法研究

民营化的行政法研究

发布时间: 2021-02-23 23:18:14

行政法学的研究对象及基本特征

行政法学是以行政法规范为主要研究对象的科学。它通过对行政法的概念、内原则及其所确定的关系和相关容制度等问题的研究,为监督和维护行政机关依法行政,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提供理论指导
行政法在形式上的特点:1行政法的成文法性;2行政法在形式上没有统一、完整的法典, 表现为多种多样性;3行政法律规范赖以存在的法律形式和法律文件的数量居各部门法之首。
行政法在性质上的特点:1行政法的强行性;2行政法的外观和形式性;3行政法的技术性和合理性;4行政法的方针政策性。
行政法在内容上的特点:1行政法上的行政主体优越性:承认行政支配权,承认行政行为的公定力,承认行政的自行强制权;2行政法上的公共利益优先性;3行政法中的整体统一性和个体平等性;4内容的极为广泛性;5较为明显的易变性;6实体性规范与程序性规范的一体性。

㈡ 内阁制政府的组成方式

1、内阁由议会选举产生,由议会中占多数席位的政党或政党联盟的领袖受国家元首的委托回组成。
2、形式上答的国家元首没有实际权力,也不负实际责任。行政权力实际上掌握在首相手中,内阁对议会负责,而不对国家元首负责。
3、内阁成员都必须是议会的议员。
4、内阁对其所执行的政策向议会负连带责任

㈢ 胡敏洁的主要论文

1.《给付行政范畴的中国生成》,《中国法学》2013年第2期。
2.《转型时期的福利权实现路径——源于宪法规范与实践的考察》,《中国法学》2008年第6期。
3.《宪法规范、违宪审查与福利权的保障》,《中外法学》2007年第6期。
4.《以私法形式完成行政任务——以福利民营化为考察对象》,《政法论坛》2005年第6期
5.《专业领域行政解释的司法审查——以工伤行政案件为例》,《法学家》2009年第6期。
6.《论社会权的可裁判性》,《法律科学》2006年第5期。
7.《行政指导性案例的实践困境与路径选择》,《法学》2012年第1期。
8.《论行政法中的案例研究方法》,《当代法学》2010年第1期。
9.《福利行政调查权与受益人权利保障》,《当代法学》2008年第2期。
10.《美国宪法上的福利权论争》,《政治与法律》2004年第3期(合著)。
11.《履行给付行政任务之私人法律地位:以养老保障行政为例》,《华东政法大学学报》2011年第2期。
12.《美国行政法中的“政策声明”》,《行政法学研究》2013年2期。
13.《合作行政与现代行政法发展的新方向——读<合作治理与新行政法>》,《行政法学研究》2012年第2期。
14.《美国社会保障行政中的听证制度》,《行政法学研究》2007年第2期
15.《公共服务券的提供及其规制》,《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11年第3期。
16.《特许、行政法与规制工具》,《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06年第5期。
17.《比较法视域下医疗保健权的法性质》,《浙江学刊》2013年第4期。
18.《社会福利领域中的裁量与规则——基于城市最低生活保障条例的分析》,《浙江学刊》2011年第2期。
19.《给付行政与行政组织法的变革——立足于行政任务多元化的观察》,《浙江学刊》2007年第2期。
20.《行政规定变迁中的信赖利益保护研究》,《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11年第5期。
21.《一种双重面向的权利——论福利权的法律性质》,《河北法学》2007年第10期
22.《司法裁判中的地方立法》,《南京大学法律评论》2013年秋季号。
23.《社会保障政策形成中的政府地位——以2006-2007年社会保障政策为对象》,《公法研究》第7卷,浙江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24.《公法学视野下的美国福利民营化:学理与实践》,《公法研究》第4卷,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25.《论行政相对人程序性权利》,《公法研究》第3卷,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
26.《民营化时代的政府行为》(译文),《行政法论丛》第13卷,法律出版社2011年版。
27.《政府公司的行政法规制》,《规制研究》第2卷。
28.《困境与尴尬——行政契约的司法审查》,载余凌云主编:《全球时代的行政契约》,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29.《戈德博格诉凯利案述评——兼论对我国的启示》,《中国社会科学评论》第4卷,法律出版社2005年6月版。
30.《实体行政》(译文),载《公法评论》(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院主办)第3卷,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31.《社会福利中的裁量:法治的不安地位》(译文),载杨建顺主编:《比较行政法:给付行政的法原理及实证性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32.《药品再注册的行政法思考 》,《中国处方药》2007年第10期。
33.《调整与完善: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与中国药品监管》,《中国处方药》2007年第6期。

㈣ 民营化 公私伙伴关系 什么关系

一、什么是公共管理?\r\n 公共管理:为了维护、增进和公平地分配公共利益,立法、行政、司法等国家机关和非政府公共组织对公共事务依法进行管理的活动。公共管理不仅仅要研究政府组织的管理问题,而且也要研究作为第三部门的公益企业和事业组织、非政府公共机构的管理问题。\r\n 公共管理管什么?管理公共产品!公共产品性质:非竞争性、非排它性和共用性。\r\n 公共管理解决什么问题?1、市场失败;2、政府失败。解决失败的途径:用政策调控;用企业管理的方法管理政府。\r\n 二、公共管理与企业管理的区别:\r\n 由于管理主体和管理对象上的差异,公共管理与企业管理在许多重要方面存在差异。\r\n 1.管理的本质、管理的目标不同。企业管理是盈利性组织管理,而公共管理是非盈利性组织管理。企业管理的最终目标是实现利润最大化,因此企业管理更关注于提高效率,集中解决资源的有效配置。但就公共管理而言,其目标是实现\\“效率”与\\“公平”的统一。公共部门要认真履行公共责任,用好公共权力、实现公平分配、提倡公共道德、增进公共利益。\r\n 2.管理的主体和客体不同。企业管理的主体是企业,客体是私人事务。根据公共事务在阶级性和公益性特征方面的差异,从理论上公共事务可以分为政治性公共事务和社会性公共事务两类。政治性公共事务具有明显的阶级性特征,但同样具有公益性。社会性公共事务更是显示了较强的社会公益性。\r\n 3.管理所需物质资源的来源不同。企业的资金耗用和经费预算等属于企业的内部事务,不必向社会公开,不受社会的监督和制约。但是公共管理下,公共部门进行公共事务管理所需资金主要来源于公共资金,且其经费预算也需要与公家的公共财政政策相一致,不能由公共管理人员任意支配,而必须公开化,接受社会公众的监督。\r\n 4.管理的绩效评估标准不同。企业管理的绩效评估更强调经济利益,财务指标在企业绩效评估中占有主导地位;而公共管理的绩效评价则不仅考虑经济效益,而且更为关注社会效益。\r\n 三、公共管理与行政管理的区别:\r\n 1、第一,研究领域、研究视野不同。传统行政管理学的研究范围仅仅是政府组织自身的管理以及政府组织对社会公共事务的管理。公共管理学的研究领域不仅仅是作为\\“纯粹的”公共部门的政府组织的管理及其规律问题,而且还应包括作为准公共部门的第三部门的管理及其规律性问题。从这个意义上说,公共管理学与行政管理学的研究范围之间的关系可以看成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r\n 2、第二,管理手段的不同。传统行政管理的手段包括:行政手段、法律手段、经济手段、思想教育手段。而公共管理还探索出了一系列新型的政府管理工具:市场化工具有民营化、合同承包、用者付费、特许经营、凭单制、内部市场等;工商管理技术有全面质量管理、绩效管理、流程再造、目标管理、标杆管理、战略管理、顾客关系管理等;社会化手段有公众参与、行政听证、公私伙伴关系中的非营利组织等。\r\n 3、第三,行政管理重内部管理、重效率;公共管理重内外部环境的系统研究,重社会效益的考核,重效率和公平的有机结合。\r\n 四、公共管理、行政管理、企业管理的联系:\r\n 1、都是管理学的范畴,都要遵循管理的基本规律,基本方法。\r\n 2、公共管理与行政管理的联系:政府部门的组织问题、领导问题、决策问题、执行问题、监督问题及其管理过程中的规律性问题,既是行政管理学关注的重要问题,也是公共管理学关注的重要问题。对这些问题的关注和探究,构成了行政管理学与公共管理学的共性问题,也就是二者之间的相同点。\r\n 3、公共管理与企业管理的联系:借鉴民营化、企业化的手段,进行公共管理改革。

㈤ 我是二本生想考研跨考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请问清华对二本生有歧视吗而且我还是跨专业的 谢谢

不歧视,主要看考试成绩说话,还要看面试成绩;当然,如果两者差不多的情况,可能名校的会占点优势。

下面是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的师资情况,及其研究领域,特供你参考:

姓名 职称 毕业学校及学位 研究领域
=============================================================================
程文浩 教授 美国耶鲁大学博士 公共治理,公共管理,政府创新
楚树龙 教授 美国乔治·华盛顿大学博士 国际战略问题,美国政治与外交,中国外交及安全战略研究
崔之元 教授 美国芝加哥大学博士 国有企业改革与民营化,宏观经济政策,政府体制改革
邓国胜 教授 中国人民大学博士 公共组织问责,绩效与能力建设,非营利组织管理
韩廷春 教授 中国社会科学院博士 经济增长,金融发展与金融生态,计量经济学
胡鞍钢 教授 中国科学院博士 国情研究与公共政策
刘庆龙 教授 清华大学博士 政府公共关系,电子政务,社区管理
孟庆国 教授 清华大学博士 政府管理与创新,电子政务,政府能力与绩效管理
彭宗超 教授 北京大学博士 公共政策,政府运作,危机管理,比较政治
齐 晔 教授 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博士 资源环境,气候变化,可持续发展战略与政策
施祖麟 教授 清华大学硕士 区域与城市发展,能源经济与可持续发展
苏 竣 教授 西安交通大学博士 公共科技政策、公共政策与管理
王丰 教授 密西根大学博士 人口与经济、社会保障、社会不平等
王 名 教授 日本名古屋大学博士 NGO,公民社会与治理,CDM与环境治理
王庆新 教授 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博士 东亚国际关系与政治,儒家政治思想
王有强 教授 美国马里兰大学博士,美国俄亥俄大学博士 公共经济学、政府治理、领导力
巫永平 教授 荷兰莱顿大学博士 政府与市场,产业政策,地方政府与经济发展
薛 澜 教授 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博士 公共政策与管理,科技与创新政策,危机管理
杨燕绥 教授 比利时根特大学博士 政府组织与治理,社会保障,薪酬理论
殷存毅 教授 南开大学博士 两岸经济关系,区域发展与政策
于 安 教授 北京大学博士 行政法(社会行政法,行政应急法)
于永达 教授 吉林大学硕士 国际经济理论与公共事务,集聚优势,领导学
俞 樵 教授 美国密西根州立大学博士 金融体制 ,公共金融,社会发展
陈玲 副教授 清华大学博士 科技与创新政策;产业发展与环境治理;政策制定过程研究
过勇 副教授 清华大学博士 廉政建设、公共治理、行政体制改革
贾西津 副教授 北京大学博士 公民社会与治理,战略管理
李保明 副教授 山东大学博士 两岸经济关系,产业链与区域发展,博弈论
李应博 副教授 中国农业大学博士 产业政策,区域发展与两岸经济关系
梁 正 副教授 南开大学博士 科技政策,国家创新系统,研发全球化
刘求实 副教授 日本东京工业大学博士 非政府组织管理,事业单位改革
刘志林 副教授 美国康奈尔大学博士 城市规划与管理,住房政策,区域经济发展
孟延春 副教授 北京大学博士 区域与城市发展研究,城市治理
沈群红 副教授 南京大学博士 人力资源,知识管理,组织变革与领导力
王亚华 副教授 清华大学博士 制度分析与公共政策,水政策与管理,中国国情研究
熊义志 副教授 清华大学博士 公共领导力,国情研究,知识经济与公共政策
杨永恒 副教授 香港城市大学博士 政府绩效管理,公共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规划
殷成志 副教授 "北京大学博士,德国斯图加特大学博士" 城市与区域规划、城市管理
戴亦欣 讲师 美国锡拉丘斯大学博士 科技政策,新能源政策,研究方法
曹峰 讲师 美国锡拉丘斯大学博士 公共治理与组织、财政与发展政策
梅赐琪 讲师 美国马里兰大学博士 比较政治学和中国政治,政府职能转换、干部管理体制以及中央与地方关系
汝鹏 讲师 清华大学博士 科技与创新政策,科技管理,公共政策过程,新能源政策
魏星 讲师 清华大学博士 公共财政、区域经济
张楠 讲师 清华大学博士 电子政务与政府管理创新
张严冰 讲师 英国设菲尔德大学博士 政治学,政治经济学,国际政治经济学
郑振清 讲师 北京大学博士 比较政治与政治社会学、台湾政治发展、两岸政治经济关系
周绍杰 讲师 香港中文大学博士 劳动经济学,公共财政,区域经济
周源 讲师 英国剑桥大学博士 科技政策、技术创新与管理

㈥ 行政法新论的问题:从行政法产生的角度,谈我国行政权利的现状和行政法的发展趋势

我国行政法的建立和完善,应当说是我国的民主与法治建设同步的,它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从分散在集中、从低层次到高层级的逐步发展的过程,其中有两次里程碑式的重大事件:一是1989年《行政诉讼法》的颁布和实施,它从司法监督的角度有力推进了行政程序法制建设,其中有宣言式的规定条款:具体行政行为违背的法定程序的,得以撤销;二是1996年《行政处罚法》的颁布实施,标志着我国全面行政程序法制建设的开始,《行政处罚法》的重要贡献在于:在行政诉讼法确立的程序违法无效的原则上,又进一步确立了保障公民权利与促进行政效率相结合的公正、公开原则,规定了告知、陈述、早辩和听证等程序制度。总体来看,我国行政程序法律化的进程逐步加快,并取得了明显的成绩,主要表现在:

1、新宪法为行政程序法律化提供了宪法依据。西方国家的宪法中往往有关于行政程序基本原则的规定,这些规定构成这些国家行政程序的根本法律渊源。我国宪法并没有专门明确规定行政程度的基本原则,但是,宪法中的有些规定却可以被认为是行政程序法律化的依据。例如,宪法第2条第3款规定:“人民依照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这一规定是行政程序法上公开原则、参与原则的宪法依据。

2、制定了一大批行政程序方法的法律、法规和规章。建国以来,尤其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先后制定了一大批行政程序方面的法律、法规和规章,使行政程序无法可依的状况有了明显改善。20世纪80年代以后,行政程序法律化的进程明显加快,有关国家机关先后制定了《行政法规制度程序暂行条例》、《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行政复议条例》、《行政处罚法》、《行政复议法》等等。这些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使我国行政程序法律化的覆盖面大为扩大。

3、某些行政领域建立了比较完备的程序制度。虽然目前我国的行政程序制度总体上还比较落后,但从局部看,有些领域的行政程序制度已经相当完备。如行政处罚程序、行政复议程序等。以行政处罚以例,1996年颁布的《行政处罚法》,对行政处罚决定的简易程序、一般程序和听证程序,以及行政处罚的执行程序都作了统一、明确、具体的规定。此外,还制定了大量专门规定特定领域的行政处罚程序的单行法律、法规和规章,如《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等,这使我国行政处罚程序形成了比较完备的规则体系。

4、体现现代法治精神的行政程序制度开始得以确立,随着法制建设的发展,我国行政程序法律化的价值取向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行政程序已不再被单纯地看作保障行政管理、提高行政效率的工具,它的控权功能和保护公民权益的功能逐步被立法者所认识,其结果,使得我国行政程序中以控制行政权和保护公民权益为主要目的、体现现代法治精神的规则和制度逐步被确立。例如,告知程序、听证程序、回避程序、复审程序等。这种变化表明我国的行政程序法律化逐步向现代化迈进。

5、行政程序制度获得了相对独立的法律地位。随着国家法治的发展,行政程序开始获得独立的法律地位。例如,《行政诉讼法》明确地将程序合法作为行政行为合法的三个必要条件之一。《行政处罚法》则明确规定,没有法定依据或者不遵守法定程序的行政处罚无效。这些规定表明,我国行政程序不再是行政实体法的附庸,它已经获得了独立的法律地位。尽管我国的行政程序法律化有了长足的发展,取得了明显的成绩,但从总体上看,我国的行政程序法律化的水平还比较低,行政程序法律化还存在诸多问题。

二、完善我国行政法的必要性和趋势(途径)

就我国行政法存在的种种问题和不足来看,我国行政程序制度应当加以改进和完善;根据行政法学的一般理论和学术界的研究、成果,我国行政程序制度加以改进和完善,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和我国民主法制建设的要求,我国行政程序制度应当加以改进和完善;和世界先进国家相比,我国的行政程序制度也应当加以改进和完善。

(一)完善我国行政程序制度,是改变我国向来重实体、轻程序这一落后观念的必要途径

行政法是实体法与程序法的有机统一,行政程序制度是行政法律制度的有机组成部分。没有完善的行政程序制度,就谈不上行政实体法律目标的实现,甚至还可能带来破坏和其它消极的作用。在行政法制建设的起步阶段,一般地说,行政程序法往往成煤其实体法的附属品,行政程序法远没有行政实体法发达。但是,随着行政法治与民主观念的提高,行政过程中的一切活动,不仅实体上要求合法,而且带必须在程序上合法。行政程序法的兴起和发展,使其具有与行政实体同等重要的法律效力和地位。违反程序法则,与违反实体法规则一样,都将影响行政行为效力。

行政程序法在行政法中的地位,在美国,行政法就是正当的法律程序,行政法就是行政程序法。美国学者认为,“程序法是执行,而法律的生命在于执行,从实际的观点来看,程序法的重要性超过了实体法。一个健全的法律,如果使用武断的专横的程序去执行,不能发生良好的效果;一个不良的法律,如果用一个健全的程序去执行,可以限制或削弱法律的不良效果”。在我国,以往往重实体法,轻视程序法,认为行政行为只要事实清楚,适用法律法规正确,程序上有所不足,责令予以补政即可,一般不影响行政行为的效力。近年来,人们开始重视程序法,认为违反程序也是违法。立法上在规定实体权利义务的同时,作出了适当的程序性规定。其实,从某种意见上说,程序法比实体法更重要,如果存在着一些实体规则,但没有好的程序规则去执行,实体规则定是再漂亮,没有程序规则来保障,十有八九是执行不好的,相反,即使没有实体法制,但却有一个良好的程序法律,我们仍然可以实现理想的目标。为什么在执法中经常出现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关键是我们的法律缺乏科学合理的程序设定,以致受该实体法律规范调整的人可以寻找很多对策来对付这个法律,致使法律得不到贯彻执行。有时实体法无法解决的问题,通过程序法可以公平合理地解决好。即使没有一个实体规范,只要有一个好的程序规定,事情仍然可以处理得很好,所以行政程序规范具有独立存原的价值。

行政机关的程序义务在很多情况下将会影响相对一方的实体效权益,但也有相当一些行政程序,并不涉及相对一方实体权益,在这种情况下,并不意味着就没有权利义务问题。首先,行政机关不履行程序义务,即程序违法,是行政机关违反法律的问题,就“违法”这一点而言,是实体违法还是程序违法,并无差别;行政机关违法而不纠正,其危害远较公民违法要严重很多。其次,实际上程序问题也涉及到实体问题。比如,在检查公民身份证时,公安人员必须首先出示自己的证件,这是表示身份程序。是否表明身份,在很多情况下并不影响相对一方的合法权益。立法者设置这一程序,首先是为了体现执法工作的严肃性,也是为了防止假冒,避免社会秩序混乱,损害国家利益。可以说,在很多情况下,程序的背后都体现着国家的、社会的某种更高层次的利益。

凡是违法行为都必须追究法律责任,这也是社会主义法制的一项重要原则。这一切违反法定程序的行为同样应当追究法律责任。

(二)建立和完善我国行政程序制度,是发挥行政程序法功能的基本的主要途径

各国的行政程序法律由于其价值取向不尽相同,在功能上表现出一定差异。从理论上讲,现代行政程序法功能有三种:

一是效率型。以提高行政效率为其基本功能。这种类型的行政程序法律讲究比较少的人力、财力来进行行政管理。

二是控制型。以控制行政权力为其基本功能。这种类型的行政程序法律侧重于防止行政机关超越职权、滥用权力。

三是权利保障型。以保障行政相对人的程序权利为其基本功能。这种类型的行政程序法律侧重于保护相对各种合法权益,尤其是程序上的权利。

我国行政程序法的功能类型应当是以效率为基础的权利保障型。学术界普遍认为,根据我国的具体情况,应当兼顾权利保障和效率两方面。以提高公民的民主和法治意识来看,应当保障公民的程序权利。但是,我国生产力发展水平不高,如果脱离社会利益而过分强调公民权利的保障,就会影响经济发展速度,不利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因此,也要把效率放在重要的位置上。效率型和权利保障型都是非此即彼的思路,并不可取,“并重型”的具体设想是把效率和权利保障两个方面结合起来,兼顾权利保障和效率。这样的功能类型既不是完全的效率型,也不是完全的权利保障型,而是介于的选择。立法者应当从全体公民的共同利益出发,考虑每个公民的具体利益应当保障到什么程序。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处理好效率与权利保障的关系,因为效率更多地反映社会利益,而权利保障更多的反映个人利益。处理两者关系的原则是:以提高效率为范围,以权利保障为目标,在效率允许范围内,对权利的保障努力达到“最大化”。

要实现行政程序的上述功能,只有通过完善行政程序制度,即通过科学的立法,才能构建我国的行政程序法,只有有了完备的或尽可能完备的程序法,才可能发挥程序法的功能,以保障行政机关的依法行政,实现公共管理职能,同时又最大限度的维护公民、组织的合法权益,以实现社会的正常运转和社会进步。

(三)行政程序制度的完善,可以有效地发挥行政程序制度的积极作用,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提高行政效率。行政程序在行政行为中无处不在的,实体法不通过一定程序,就不可能被实施。为批准某一申请,可以通过几个部门,盖几个章就简明迅速地完成,也可以盖上几十甚至几百个章,使这一程序成为一个漫长的难以完成的过程。对当事人从事一种行为,可以放任,可以要求备案,也可以要求审批,程序不同,效率也不同;对于审批许可,是规定一个月,还是三个月,直接影响行政效率。程序法的作用,就在于将合理的、即能提高行政效率,又能保护公民权益的程序法律化、制度化,免去不必要的程序或简化繁琐的程序,从而大大提高行政效率。

2、制约作用。所谓制约作用是指行政程序法能够在程序上对行政机关起制约作用,防止其失职、越权和滥用职权。这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行政程序法律使行政程序或为行政行为产生法律效力的必要条件。行政程序法律使行政程序成为行政行为产生法律效力的必要条件。行政程序合法,不等于运用实体法也正确;但是,如果行政程序严重违法,即使运用实体法正确,也将导致行政行为无效。例如,依照我国专利法规定,专利局批准专利权必须经过三个月的公告期。这是批准专利权行为的行政程序。如果专利局不经过公告程序就给予申请人专利权,那将导致该行为无效,即使申请人的发明实际上已符合专利的条件,还是不能获得专利权。第地理与腐败行为等行政违法行为做斗争的重要手段。行政违法中的失职和滥用职权等行为,大都与行政程序不健全、不规范有关。例如,在公民申请某贰权利的程序中由于没有明确的时效限制,就可以为以权谋私开方便之间。处罚程序中缺少说明理由和听证程序,就便于滥用职权。行政程序强调公开原则、参与原则,都对防止腐败起积极作用。健全和完善行政程序法,将从制度上制止腐败、违法现象,保证为政清廉。

3、保护公民、法人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不仅要靠行政实体法予以规定,还要靠程序法予以保障。例如,在行政处罚中设置说明理由,听取意见以至听证、裁决的顺序性程序,就具有避免和减少滥用职权,保障个人和组织法权益的作用。

总之,适应依法治国、建议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和我国加入WTO的需要,必须建立和完善我国的行政程序法律制度。我认为,我国尽快制定“行政强制法”、“行政许可法”等,并对有关单行法律、法规、规章等作进一步的清理,以备在制定我国统一的行政程序法时参考。

参考书目:

1、施瓦茨《行政法》群众出版社

2、林纪东《行政法》

3、赵震江《中国法制四十年》光明日报出版社

4、周旺生《立法学》北京大学出版社

5、王名杨《法国行政法》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6、王名杨《英国行政法》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7、王名杨《美国行政法》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8、应松年《行政法新论》中国法制出版社

9、应松年、徐平《行政行为法》人民出版社

10、应松年、徐平《涉外行政法》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11、罗豪才《行政审判问题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

12、应松年、胡建淼《中外行政诉讼案例述评》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13、马怀德《行政诉讼原理》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14、姜明安《行政诉讼与行政执法的法律适用》人民法院出版社

15、张宗厚《法学更新论》云南人民出版社

㈦ 如何理解行政法研究的主要是外部行政行为

内部行政行为是行政机关内部管理事务,不归行政法规制。

㈧ 陈峰的获奖情况

省级以上奖项:
2011年 “法治江苏”征文三等奖
2010年 获江苏省行政法学会论文一等奖
2010年 第一届江苏省行政与经济法优秀研究成果一等奖
2009年 获江苏省行政法年会论文二等奖
2008年 获第三届“全国公法博士生论坛”优秀论文奖
2008年 获江苏省行政法年会论文三等奖
2007年 获第二届“全国公法博士生论坛”优秀论文奖
2004年 获江苏省大中专学生暑期实践先进个人、优秀成果奖
校级以上奖项:
2010年 获苏州大学“朱敬文特别奖学金”(全校三人之一,文科唯一一人)
2010年 获苏州大学“朱敬文奖学金”
2009年 获苏州大学2008~2009年度校学术标兵称号(全校六人之一)
2009年 获苏州大学“王健奖学金”
2008年 获校“学习十七大、学习新党章”主体征文活动中获一等奖
2007年获苏州大学王健奖学金
2006年 荣获苏州大学2006年度王健奖学金
2005年 获苏州大学王健法学院第二次论文发布会二等奖
2004年 获苏州大学 2003~2004年度人民奖学金二等奖学金
2004年 获苏州大学 2003~2004年度校优秀学生干部
2003年 获苏州大学 2002~2003年度人民奖学金三等奖学金
2003年 获苏州大学 2002~2003年度校学生会优秀学生干部
2002年 获苏州大学2001~2002年度校三好学生
2002年 获苏州大学2001~2002年度校优秀学生干部、学生干部先进个人奖学金
2002年 获苏州大学2001~2002年度专项奖学金
2001年 获苏州大学2000~2001年度人民奖学金一等奖学金
2001年 获2000~2001年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院优秀学生干部
2001年 获苏州大学2000~2001年度校暑期实践先进个人
最近5年曾发表过的主要著作、论文(包括发表时间、刊物名称、合作者及本人在合作者中排名次序):
1) 2010年参编(副主编)学术论著《中国行政法学专题研究述评(2000-2010)》(苏州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2) 2009年合著(第二作者)学术专著《行政协助过程规制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3) 《建议制定我国宪法性法律“尊重和保障人权法“——完善我国公民基本权利体系的另一种思路》,载于《中国人民大学宪政与行政法治评论》(第四卷),第二作者,2010年3月版;
4) 《协力行政的兴起及其行为型态探析》,载《求是学刊》(全国核心期刊),第一作者,2010年第1期;
5) 《协商民主:提供“审议”传统宪政理念的新视角》,载于《中共中央党校学报》(全国核心期刊),第一作者2008年第4期;
6) 《互联网管制背景下的网络人权保障体系探析》,载于《法治论丛》,第二作者,2008/02,并于 “人大复印报刊资料”2008年第8期转载;
7) 《审议民主:一种“审议”传统宪政理念的宪政观》,载于《甘肃政法学院学报》(核心期刊),(CSSCI来源集刊,全国核心期刊),第一作者2008年第4期;
8) 《试论实现给付行政任务的公私协力行为》,载于《南京大学法律评论》(CSSCI来源集刊,全国核心期刊),第二作者,2008年春秋号;
9) 《论实现给付行政任务的公私协力行为》,载于2008年10月“第三届全国公法学博士生论坛”论文集,独立作者(该文获2008年第三届全国公法博士生论坛优秀论文奖);
10) 《试论行政法任务变迁对我国行政法学研究的启示》,载于《社会公正与法治国家》,独立作者,2008年11月版(该文获2007年第二届全国公法博士生论坛优秀论文奖);
11) 《协力行政及其行为型态研究意义考略——”公民有序参与”法治化路径研究》,载《法政研究》(武汉大学宪法学与行政法学学科集刊),2009年创刊号。
12) 《行政协力行为初论》,载《东方法学》,独立作者,2009年第4期,并于“人大复印报刊资料”2009年第12期转载;
13) 《农村群体性事件法治化的制度逻辑——基于城镇化背景的分析》,第二作者,2010年全国行政法年会论文。
14) 《行政协力范畴探略——行政协力的概念与若干相关问题》,载《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第一作者,2009年第4期;
15) 《论行政程序中当事人协力义务的相对性》,载《江苏省法学会行政法学会2009年年会论文集》,独立作者,2009年;
16) 《论实现给付行政任务的公私协力行为》,载于2008年10月《“第三届全国公法学博士生论坛”论文集》,独立作者(该文获2008年第三届全国公法博士生论坛优秀论文奖);
17) 《域外行政公益诉讼制度之特征》,载于《安徽警官职业学院学报》,第一作者2008/04。
18) 《行政证据收集中的若干问题及对策——由“钓鱼执法“事件引发的思考》,载于《”江苏省行政与经济法研究会2010年会“论文集》,第二作者(该文获第一届江苏省行政与经济法优秀研究成果一等奖);
19) 《基于过程理念的行政程序法研究——评《中国行政程序法的理念与实践》》,载于《云南大学学报(法学版)》,独立作者2008年第4期;
20) 《试论行政法任务变迁对我国行政法学研究的启示》,载于《社会公正与法治国家》,独立作者,2008年11月版(该文获2007年第二届全国公法博士生论坛优秀论文奖);
21) 《协力行政及其行为型态研究意义考略——“公民有序参与”法治化路径研究》,载《法政研究》(武汉大学宪法学与行政法学学科集刊),2009年创刊号;
22) 《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的法治路径探析》,载于《江苏农村经济》,第二作者,2008年第5期;
23) 《论行政法律关系“不平等下的对等”之性质》,载于《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第一作者,2009年第2期;
24) 《论行政程序中当事人协力义务的相对性——以行政调查程序为例》,载于《学习论坛》,独立作者,2010年第1期;
25) 《论行政自由裁量权的司法审查》,载于《鄂州大学学报》,第二作者,2009年第4期;
26) 《评翁岳生主编之<行政法>》,《湖南农机》,第一作者,2008年第11期;
27) 《试论行政法任务变迁》,《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第一作者,2007年第11期;
28) 《透视我国缺席判决制度的程序缺陷及其完善》,《中共南昌市委党校学报》2007年第4期(第二作者)
29) 《行政指导价值基础初探》,《西南法学》2005年第四卷,吉林文史出版社(独立作者)
30) 《试论行政指导在行政法意义上的理论基础》,《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5期 (独立作者)
31) 《台湾地区行政法学研究集大成之巨著——评翁岳生主编之<行政法>》,《美中法律评论》,2007年第1期(独立作者)
32) 《试论电子政务对传统行政行为理论的影响》,《社科研究》,2006年第3期(香港杂志)(独立作者)
33) 《试论我国公共人事服务事业民营化的行政法学思考》,《研究生法学杂志》,2006年第五卷第2期(独立作者)
34) 《行政权:行政法逻辑起点的科学界定》,《社会科学论坛》2006年7月(第一作者)
35) 《浅论研究行政法理论基础的宪政意义》,《河南郑州市委党校学报》,2006年第4期(第一作者)
36) 《司法赔偿委员会若干问题分析和改革建议》,《山西警官高等专科学报》,2006年第3期(第一作者)
37) 《公共人事服务事业民营化的行政法学思考》,《长春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1期(第一作者)
38) 《论行政法律关系双方权利义务的对等性》,《学术论坛》2004年第一辑“法学研究”,内蒙古大学出版社第28页~29页(独立作者)
39) 《农民权利保障问题探析》,《青岛行政学院学报》,2006年第6期(第一作者)
40) 《刍议我国行政诉讼收费制度》,《齐齐哈尔大学学报》,2006年第6期(第一作者)
41) 《确立行政权为行政法逻辑起点的可行性分析》,《江西行政学院学报》,2006年第3期(第一作者)
42) 《试论我国建立行政法人制度的可行性》,《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4期(第一作者)
43) 《试论行政法逻辑起点》,《检察研究》(2006年第三卷),中国检察出版社。(第一作者)
44) 《工商行政管理文化的精髓是政府法治文化》,《工商管理科学》,2006年第8期(第二作者)
45) 《侦查权性质之定性探讨》,《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第7期(第二作者)
46) 《刑事被害人保护制度之构想》,《法学教育》,2006年第4期(第二作者)
47) 《论西部大开发与法治现代化》,《理论新探索》,2006年第3期(第二作者)
48) 《和谐工商 法治先行》,《工商管理科学》,2006年第12期(第二作者)
49) 《行政紧急程序初论》,《大连干部学刊》,2006年第6期(第二作者)
50) 《浅谈政府采购合同的法律适用》,《中国律师和法学家》,2006年3月号(第二作者)

㈨ 行政法方面的研究课题

题目很多:以司法为民思想指导行政审判工作
行政许可法回顾与前瞻
论行政许可及其规范专化
实施《行属政许可法》任重而道远
标准化与反垄断问题研究
行政法理论与实践关系研究
行政机关应当对“授牌行为”负责
浅议行政执法承诺制
论费税关系及行政收费法治化
传染病防治法当修改
等等。
参考网址:http://www.ttadd.com/lunwen/HTML/72980_2.html
http://www.studa.net/xingzhengfa/

热点内容
非法集资法律知识专题考试答案宁夏 发布:2024-03-28 22:36:15 浏览:187
民法总则的适用范围 发布:2024-03-28 22:26:52 浏览:682
高教刑法 发布:2024-03-28 21:26:47 浏览:830
农村如何加强村民法律知识 发布:2024-03-28 21:26:45 浏览:928
开了收入证明的法律责任 发布:2024-03-28 21:10:32 浏览:879
股东签订股权转让协议后法律效力 发布:2024-03-28 20:40:38 浏览:489
刑事诉讼法关于刑事自诉的规定 发布:2024-03-28 20:23:14 浏览:750
造假工资表的法律责任 发布:2024-03-28 20:07:35 浏览:735
请求人民法院解除合同 发布:2024-03-28 19:36:47 浏览:83
纽约移民法官 发布:2024-03-28 19:36:46 浏览:4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