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条款大全 » 大理征用口罩事件的行政法评析

大理征用口罩事件的行政法评析

发布时间: 2021-02-27 16:06:42

1. 戚建刚的较有代表性学术成果:

(A)核心及重要期刊主要论文
1.《我国食品安全风险规制模式之转型》,《法学研究》2011年第1期,独撰。
2.《极端事件的风险恐慌及对行政法制之意蕴》,《中国法学》2010年第2期,59-69页,独撰
3.《非常规突发事件与我国行政应急管理体制之创新》,《华东政法大学学报》2010年第5期,105-109页,独撰
4.《“融贯论”下的行政紧急权力制约理论之新发展》,《政治与法律》2010年第10期,106-117页,独撰
5.《反恐背景下美国司法审查之新理论》,《环球法律评论》2009年第4期,17-25页,独撰
6.《风险规制过程合法性之证成—以公众和专家的风险知识运用为视角》,《法商研究》2009年第5期,49-59页,独撰
9.《风险认知模式及其行政法制之意蕴》,《法学研究》2009年第5期,独撰(无法下载不知起止页数)
10.《实用主义者的“必需之法则”—评理查德·波斯纳的<并非自杀性协议:国家紧急状态时期的宪法>》,《国外社会科学》2008年第3期,116-122页,独撰
11.《实用主义的紧急状态宪法—理查德 ·A·波斯纳的理论及对中国的启示》,《中外法学》2008年第4期,596-612页,独撰
12.《行政应急管理体制的内涵辨析》,《行政法学研究》2007年第1期,14-19页,独撰
13.《我国应急行政主体制度之反思与重构》,《法商研究》2007年第3期,112-118页,独撰
14.《“重新保证”理性:对国家紧急状态理论基础的一种新阐释》,《美国研究》2007年第3期,139-148页,独撰
15.《后“9·11” 时代德国反恐法律制度之改革》,《欧洲研究》2007年第4期,135-149页,独撰
16.《〈突发事件应对法〉对我国行政应急管理体制之创新》,《中国行政管理》2007年第12期,12-15页,独撰
17.《恐怖主义时代的紧急状态宪法—布鲁斯 ·艾克曼理论的价值及其面临的挑战》,《中外法学》2007年第5期,606-621页,独撰
18.《我国危机处置法的立法模式探讨》,《法律科学( 西北政法学院学报)》2006年第1期,90-96页,独撰
19.《“松花江水污染” 事件凸显我国环境应急机制的六大弊端》,《法学》2006年第1期,25-29页,第一作者
20.《行政紧急权力的法律属性剖析》,《政治与法律》2006年第2期,46-52页,独撰
21.《现代民主宪政国家应对危机之道—评罗斯特的<宪政独裁—现代民主国家的危机政府>》,《法制与社会发展》2006年第4期,153-160页,独撰
22.《六国紧急状态法典之比较》,《社会科学》2006年10期,100-108页,一作者
23.《突发事件管理中的“分类”、“分级”与“分期”原则— <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草案)> 的管理学基础》,《江海学刊》2006年第6期,133-137页,独撰
24.《合作、 牵制与法律程序—新东欧六国紧急权力制度》,《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2005年第1期,99-106页,独撰
25.《论我国行政法发展的分析模式》,《现代法学》2005年第2期,29-35页,独撰
26.《紧急权力的自由模式之演进》,《中国法学》2005年第4期,25-40页,独撰
27.《绝对主义、 相对主义和自由主义—行政紧急权力与宪政的关系模式》,《法商研究》2004年第1期,52-60页,独撰
28.《我国紧急权力体制的建构》,《法学》2004年第8期,9-10页,独撰
29.《长春亚泰足球俱乐部诉中国足协案再评析—以公共职能为视角》,《行政法学研究》2004年第3期,31-37页,独撰
30.《两大法系国家紧急权力体制之演进》,《法学家》2004年第6期,120-126页,独撰
31.《对行政法发展的“范式转换论” 之商榷》,《法律科学》2003年第5期,11-17页,独撰
32.《论公益机构行为的司法审查范围》,《法学》2003年第7期,25-33页,独撰
33.《试论加入WTO与我国制定行政许可法》,《法商研究》2002年第5期,57-63页,独撰
34.《WTO 与我国行政程序法基本原则的扩展》,《法学杂志》2002年第6期,22-25页,独撰
35.《WTO与我国行政行为司法审查制度的新发展》,《法学》2001年第1期,54-57页,独撰
36.《WTO 对我国制定统一行政程序法典的影响》,《法制与社会发展》2001年第5期,65-70页,独撰
37.《公民的拒绝权若干问题探析》,《法商研究》2000年第4期,25-29页,第一作者
38.《试论行政强制执行的法律性质瑕疵表现与救济途径》,《中央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0年第4期,16-20页,独撰
39.《行政主体对瑕疵行政行为的自行性撤销及其限制》,《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0年第3期,35-29页,独撰
40.《论股份合作企业立法科学性取向》,《法律科学》1998年第5期,75-83页,独撰
41.《行政合同的特权与法律控制》,《法商研究》1998年第2期,64-69页,第一作者
42.《听证笔录的法律思考》,《法学》1998年第12期,58-63页,第一作者
43.《股份合作企业的法律属性剖析》,《政治与法律》1998年第4期,32-37页,独撰
44.《市场经济条件下建立用益物制度的法律思考》,《杭州大学学报》1998年第1期,131-137页,第一作者
(B)主要著作
1.《行政紧急权力的制约机制研究》,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一作者
2.《中国应急法制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独著
3.《北京城市应急机制法制化的理论与实务》,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一作者
4.《法治国家架构下的行政紧急权力》,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独著
5.《从灾难中学习——突发事件应对案例法律评析》,中国法制出版社2007年版,第一作者
(C)主持的主要课题
1.《优化高校危机管理制度—以湖北省范围内十所高校为例》,主持人,湖北省社科基金项目2006年;(结项)
2.《北京城市应急体系的法制化》,主持人,北京市社科基金项目,2006年;(结项)
3.《行政应急管理与行政法的发展》主持人,全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二等,2006年;(结项)
4.《行政应急权力的要素及其制约机制研究》,主持人,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2008年;(结项)
5.《东莞市人民政府申请较大市可行性研究报告》,主持人,地方政府委托项目,2010年;(结项)
6.《深圳市宝安区2008—2013应急管理体系规划》,主持人,地方政府委托项目,2008年;(结项)
7.《深圳市龙岗区2010—2015应急管理体系规划》,主持人,地方政府委托项目,2009年 ;(结项)
8.《深圳市龙岗区科学分配突发事件应对法职权研究》,主持人,地方政府委托项目,2008年 ;(结项)
9.《非常规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的法制保障系统》(项目号:90924028),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项目,子课题负责人。(研究之中)
10.《合作式食品安全风险规制及其法制化研究》,主持人,教育部2011年度青年项目。(研究之中)
11.《群体性事件治理中公众有序参与的行政法制度研究》,主持人,获中国法学会2011年度部级课题一般项目资助。(研究之中)
12.《学校应急管理研究》,教育部2011年度重大研究计划项目,子课题负责人。(研究之中)
13.2012年《卫生部实施食品安全法起草》,子课题负责人(结项)。
14.2012年《国家质检总局驻厂监督制度研究》,子课题负责人(结项)。
15.2011年《武汉市危机管理及其法制化研究》,主持人(研究之中)。

2. 大理市卫生健康局以自己的名义作出征用决定,主体是否合法

一般来说是可以以自己的名义作出证明,但是达到相关的权益应该是有所保留的,毕竟他们对其他的范围是没有权利的。

3. 重金悬高见,越详细越好

你是在校学生,有着自己的特定优势,要充分利用起来。我和你的区别,仅在于我是法律专业本科。而你现在追求的这两个目标,从我实现的经历来看,不会太难的。

当然,要有方法。

因为你不是法律专业,所以,你要结合司法考试的科目,自己准备一套最新版的高等院校通用法律教材,然后,这样做:

1、所有法律科目,在理论方面皆有相通之处,你要学会融会贯通。

课本是你现在最熟悉的,也是你超越非在校生的最有力的利器。

先找出所有考试科目的课本,仔细、全面的,从头至尾过一遍,从中归纳出,各个法律学科的规律之处。

例如:行为主体、客体、主观方面、客观方面、因果关系、法律关系实质,这些原理对各种性质的法律关系均适用。

然后,在求同的基础上,比较、分析它们的存异之处。

这样一遍下来,你就可以突破某一个具体科目的桎梏,从而站在更高的层面上,来俯视法律。如此,一个司法考试,小儿科吧。

2、第二步,看法规

现在的司法考试,结合实际的要求越来越高。而法规中的具体条文,与课本理论不一定一一对号。

但是,法律规定,是铁板钉钉的东西,没有回旋余地。该背的,必须硬背。

当然,全部背下来,不现实。只不过,你对法规翻阅的多啦,就会忽然间发现:一个具体国家的法规体系设置,其实也是有它的固定规律的。

只要你某天,有了这样的感觉,法规这一步,基本过关。

3、具体做题目,尤其是案例分析。

这部分题目,是决定你通过考试与否的关键,是在校生与实际工作考生的差距之处,也是拉分的主要部分。

在前面两个复习阶段的基础上,你要多看往年的试题与答案,学习答题、分析思路、方法。

要点:是切题准确、答题精确。

案例分析的答题依据,无非是理论与法规的综合。这就要求你,在进行前面两个阶段的复习时,心中要有案例,思维必须活跃,要突破课本的拘束。

4、最后,在考试前的两个月,集中进攻某一套司法考试复习资料,要选择权威性的版本。你可以去找那些口碑皆众的。

5、不妨告诉你:

你如果真的能按照上面所说的去做啦,那么,司法考试自然不在话下。

6、而你作为非法律专业学生,要报考法律硕士,这一次的复习过程,对你考研,会有极大帮助。

尤其是,无论你将来从事公、检、法、司,抑或是与法律相关的其他行政、企业、教学等具体工作,均会让你受益终生!

祝你成功!

4. 我国的法制体系是什么

第一层级宪法为根本大法
第二层级刑法民法商法、行政法及诉讼法为内主干法律
第三容层级为国务院及其部门的法规,规章
第四层级地方、自治地方法规规章管理办法
下一层法不能与上一层法律相抵触,否则无效
(法律专业2004级学士)

5.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案例评析

1、此案并不属于行政诉讼的可诉范围,某公司无权提起行政诉讼。
法律依据:我国《行政诉讼法若干问题解释》第一条第二项不属于受案范围”“(三)调解行为以及法律规定的仲裁行为。”
此处的仲裁是法定机构以中立身份按照法定程序对平等主体之间的民事纠纷作出有法律拘束力的裁决行为。“法律规定的仲裁行为”是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的法律所规定的仲裁,目前主要是劳动争议仲裁。
因此,案中的劳动保障局作出的《工伤认定结论通知书》的行政行为不属可诉范围。
2、《工伤认定办法》第十四条 职工或者其直系亲属认为是工伤,用人单位不认为是工伤的,由该用人单位承担举证责任。用人单位拒不举证的,劳动保
障行政部门可以根据受伤害职工提供的证据依法作出工伤认定结论。
《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四条 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工伤:……(六)在上下班途中,受到机动车事故伤害的;
分析:(1)李某与公司虽然没签订劳动合同,但有实质上的劳动关系,因此应认定二者之间关系属于劳资关系。
(2)根据工伤保险条例,在上下班途中,受到机动车事故伤害的,应当认定为工伤。因此本案争点应在,李某是否在上班途中。根据工伤认定办法,职工或者其直系亲属认为是工伤,用人单为不认为是工伤的,由该用人单位承担举证责任。因此,本案中,用人单位应向劳动保障局举证李某并不是在上班途中。估且不论在劳动保障局制作《工伤结论通知书》时,是否有通知用人单位举证。在后来用人单位向法院起诉,证明不是上班途中的两个理由,
(一)李某发生车祸的时间是早上6点30分,而其上班的时间应该是早上6点45分,其案发的地点到公司最少需要半个小时,按照公司的《考勤管理规定》即使没有车祸也是迟到的;(二)车上载着其妻子,因此无法判断李某是在上班的途中,很有可能是送其妻子到某处。
这两个理由只是用人单位的猜测,并不充分,并不能因为载着其妻子,和可能迟到,就推定李某并不在上班途中。
而且根据民法中的公平责任原则和衡平原则,判定应向有利于雇员的一方。
因此,李某应属于工伤。

6. 行政法中,征收与征用的区别

行政征收和行政征用,都是具体行政行为。行政征收是指行政机关根据法律的规定,以强制的方式无偿向相对人征集一定数额的金钱或者实物的行政行为。行政征用,是指行政主体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依照法定程序强制征用相对方财产或劳务的一种具体行政行为。
一、行政征收与行政征用的区别主要有以下三点:
1、从法律后果看,行政征收的结果是财产所有权从相对方转归国家;而行政征用的后果则是行政主体暂时取得了被征用方财产的使用权,不发生财产所有权的转移;
2、从行为的标的看,行政征收的标的一般仅限于财产,而行政征用的标的除财产外还可能包括劳务;
3、从能否取得补偿来看,行政征收是无偿的,而行政征用一般应是有偿的,行政主体应当给予被征用方以相应的经济补偿。
二、行政征收的种类主要有:
1、税收征收。它是行政征收中最主要的方面。
2、资源费征收。在我国,城市土地、矿藏、水流、山岭、草地、荒地、滩涂等自然资源属于国家所有。单位和个人在开采、使用国有资源时必须依法向国家缴纳资源费。如水资源费的征收、矿产资源补偿费的征收等。
3、建设资金征收。为确保国家的重点建设,解决重点建设资金不足问题面向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实施的征收。如,公路养路费的征收、港口建设费的征收、国家能源交通重点建设基金的征收等。
4、排污费征收。
5、滞纳金征收。
6、其他法律、法规规定的征收内容。
三、行政征用的基本特征:
1、被征用方是享有合法财产所有权的社会成员;
2、行政征用是出于公共利益的需要,如出于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需要征用私人的房屋等不动产和运输工具等动产;
3、财产使用权的转移应当是有期限和按期归还的,国家对为公共需要转移财产使用权的社会成员进行补偿。
4、行政征用的决定方式,由于是出于公共利益的需要,所以可以由行政机关单方面决定。但是所谓“公共利益的需要”的确定应当有合法理由和经过法定程序,如经过法定程序生效的行政规划或者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需要等等。

7. 从行政法的角度评析“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急用,求解答,谢谢!!!

还是要依法行政,不得损害老百姓的利益啊!

8. 请大家用行政法基本原则评析本案例

一方面,如果交警知道当事人是无证驾驶的,总的来说警方在此案中内并无明显过错,如果有的容话也只是在当事人跳河后不积极失救,但是由于叙述不清难以确定警方是否施救。
道路交通安全法明确规定,无证驾驶机动车辆的处二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可以并处十五日以下拘留。因此警方在当事人弃车后可以追赶,且后来已经表明不再追赶以防止其跳河。
另一方面,如果交警不知道当事人无证驾驶,只是纯粹由于机动车没有牌照而实施追赶行为造成后果的,警方在当事人弃车后仍然追赶的行为就存在一定过错。道路交通安全法对于无牌照车辆上路的,只规定罚款和扣留车辆并无拘留的规定,所以此时的追赶行为是超出法律规定的,违反了行政合法性原则。至于行政合理性原则,根据案情叙述并无多少适用余地。

9. 大理有口罩厂吗

目前,在大理白族自治州境内是没有专门生产口罩的工厂的。

热点内容
社会与法栏目剧错嫁 发布:2025-09-24 08:43:43 浏览:290
学校经常出现的法律知识问题 发布:2025-09-24 08:43:41 浏览:358
沈阳司法局刘 发布:2025-09-24 08:42:57 浏览:433
崇明法院领导 发布:2025-09-24 08:41:17 浏览:202
不签公司规章制度会怎么样 发布:2025-09-24 08:20:46 浏览:474
新行政诉讼法对职业打假人的影响 发布:2025-09-24 08:08:55 浏览:821
民事诉讼法关于诉讼主体的规定 发布:2025-09-24 08:08:53 浏览:727
上市公司增资扩股法律规定 发布:2025-09-24 08:07:49 浏览:494
社会与法千万富翁被害谜案 发布:2025-09-24 07:58:25 浏览:302
婚姻法是否属于公法 发布:2025-09-24 07:11:10 浏览:2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