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法制外部监督
⑴ 如何认识行政法制监督
定义:
行政法制监督是指国家权力机关、国家司法机关、上级行政机关、专门行政监督机关及国家机关体系以外的公民、组织依法对行政主体及其工作人员是否依法行使行政职权和是否遵纪守法所进行的监督。
构成:
1.行政法制监督由主体、对象和内容三部分构成。
2.行政法制监督的主体是指依法对行政主体及其工作人员是否依法行使行政职权和是否遵纪守法进行监督的国家权力机关、国家司法机关、上级行政机关、专门行政监督机关以及国家机关体系以外的公民、组织。
3.行政法制监督的对象是行政主体及其工作人员。
4.行政法制监督的内容是监督行政主体是否依法行使行政职权以及国家公务员和被授权组织中的工作人员是否遵纪守法。
内容:
行政法制监督包括对各级政府制定各种行政法律规范的行政行为的合法性和合理性进行监督,对各级政府及公务员实施的具体行政行为的合法性和合理性进行监督,对国家公务员是否守法、廉洁奉公进行监督。行政法制监督按监督的主体分为国家监督和社会监督;按监督的对象分为对国家行政机关的监督和对公务员的监督;按监督的内容分为对行政机关抽象行为的监督和具体行政行为的监督,也可认为行政合法性监督和行政合理性监督;按监督主体同监督对象的关系分为外部行政法制监督和内部行政法制监督;按实施监督权的时间分为事前监督、事中监督和事后监督。
⑵ 行政法制监督
行政法制监督是指国家权力机关、国家司法机关、上级行政机关、专门行政监督机关及国家机关体系以外的公民、组织依法对行政主体及其工作人员是否依法行使行政职权和是否遵纪守法所进行的监督。
⑶ 行政监督与行政法制监督(监督行政)有什么不同
行政监督与监督行政的区别:
1、性质不同。行政监督是行政权的一种形式,又称行政监督检查;监督行政是对行政的监督。行政监督检查是行政主体依照法定职能所实施的一种具有法律效力并能影响行政相对人权利、义务的具体行政行为。而监督行政具有一定的广泛性和社会性,有的具有法律意义,有的不具有严格的法律意义。
2、监督的主体不一样。行政监督是对政府和行政人员进行监督;监督行政是对行政机关的行政管理活动及其工作人员员是否遵守法律进行监督。行政监督检查的主体只能是行政主体,而监督行政的主体主要是行政主体以外的国家机关、社会组织和公民。
3、监督的对象和客体不同。行政监督检查的对象是行政相对人,其客体是行政相对人的守法行为和执行行政决定、命令情况等。而监督行政的对象是行政主体,其客体是行政主体及其公务员所实施的行为。
4、监督内容不同。行政法制监督,是指享有监督权的国家权力机关、司法机关、专门行政机关以及一般公民依法对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公务员行使职权和与行使职权有关的行为实施的监督;是指一切国家机关、社会团体、群众组织、民主党派、公民等对行政机关的行政管理活动及其工作人员员遵守法律,执行法律的情况进行监督的活动。
(3)行政法制外部监督扩展阅读:
监督是即对现场或某一特定环节、过程进行监视、督促和管理。使其结果能达到预定的目标。
行政监督可根据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通常由:
1、以行政监督的对象是否特定为标准,可以分为一般监督与特别监督。
2、以行政监督的内容为标准,可以分为公安、工商、海关、资源、环境保护、审计等行政监督。
3、以其实施的时期为标准,可以分为事前监督、事中监督和事后监督。
4、以其主体的任务为标准,可分为依职权的监督与依授权的行政监督。
参考资料:网络-行政监督
⑷ 外部行政关系是什么行政管理关系,行政法制监督关系,行政救济关系
一、行政关系,是指行政主体行使行政职能和接受行政法制监督而与行专政相对人、行政属法制监督主体发生的各种关系,以及行政主体内部发生的各种关系。
二、主要包括四类:第一类是行政管理关系;第二类是行政法制监督关系;第三类是行政救济关系;第四类是内部行政关系。
⑸ 行政法制外部监督是指_____。
行政法制外部监督是指行政系统以外的国家权力机关和司法机关的监督。
⑹ 行政系统内部监督是什么意思行政外部监督呢
一、内部监督
行政监督的内部监督包括一般监督和专门监督。
一般监督包括三点:日常监督,职能监督和主管监督。
1、日常监督就是国家行政机关在日常工作中根据需要随时进行的各种双向监督,包括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这两种形式。比如,中央人民政府可以对其所直属下级机构各部委等进行日常的工作监督(自上而下),与此同时,各部委也可以对中央人民政府的日常工作进行监督(自下而上)。
2、职能监督就是政府各职能部门就其所主管的工作在自己职权范围内对其他部门所实施的监督。例如,财政部对其他部委所进行的有关财政方面的监督就属于职能监督。
3、主管监督是上级政府的工作部门对下级政府相应的工作部门所实施的监督。
二、外部监督
1、权力机关的监督,即各级人大对行政机关及其公务人员的监督。
2、政党的监督,包括执政党和其他民主党派(政协)。
3、司法监督,主要指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的监督。
4、社会公民的监督,比如媒体监督。
拓展资料
广义的行政监督是指立法机关、行政机关、司法机关、政党、社会团体、新闻舆论等多种政治力量和社会力量对政府及其公务员的行政行为所实施的监察和督导;;狭义的行政监督是指行政机关内部对自己的机构及其公务员的不良行政行为所实施的监察和督导。
⑺ 行政法制监督的概念、特征和分类
【行政法来制监督的概念】源也叫监督行政,是指依法享有监督权的国家机关对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是否依法行政和正确行使行政职权所进行的监督。
【行政法制监督的主要特征】①行政法制监督主体的广泛性;②行政法制监督对象的特定性;③行政法制监督内容的全面性。
【行政法制监督的分类】是指依照不同标准对行政法制监督所作的划分。如依照监督机关的不同,可以将行政法制监督分为权力机关的监督、司法机关的监督与行政机关自身的监督;如依照监督机关与被监督机关的关系的不同,可以将行政法制监督分为内部监督与外部监督等。
⑻ 38.下列属于行政机关外部监督主体的有( )
ABCDE
行政监督包括抄行政内部监督和行政外部监督,行政内部监督主要指行政监督和审计监督;
外部监督包括权力机关(人大)的监督;司法机关(法院、检察院)的监督;党的监督,主要是纪委;人民政协的监督;社会公民的监督,如新闻舆论。
我国行政内部监督体系包括一般监督和专门监督。其中一般监督主要包括层级行政监督、主管监督和职能监督;专门监督主要包括行政监察和审计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