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条款大全 » 劳动法休息日请假

劳动法休息日请假

发布时间: 2021-03-02 12:36:00

❶ 懂劳动法的!!休息日算在请假天数内吗

看你请什么假了。

如果是产假/探亲假,算,

如果是病假事假,不算,

如果是婚假,算(上海可能可以不算)。

至于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险条例
及其实施细则。
上海市计划生育奖励与补助若干规定
另可查各地的人口法规

上述法条可以在网上查阅,还有你当地的社保网站。

LZ不说自己是哪里的,有些就帮不上了。

❷ 劳动合同法双休日加班请假要写请假条

职工部加班不需要请假。根据《劳动法》第四十一条规定,用人单位安排劳动者版加班,应当征权得劳动者同意,劳动者可以同意,也可以拒绝。因此,劳动者晚上不加班,在用人单位通知的时候告知即可,不需要请假。
但根据《劳动法》第四十二条规定,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安排加班,劳动者不得拒绝,不加班必须写假条经用人单位批准:
一、发生自然灾害、事故或者因其他原因,威胁劳动者生命健康和财产安全,需要紧急处理的
二、生产设备、交通运输线路、公共设施发生故障,影响生产和公众利益,必须及时抢修的
三、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❸ 劳动法对请假时间有规定吗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三十八条规定,“用人单位应当保证劳动者每周至回少休息一日。”第四十答四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应当按照下列标准支付高于劳动者正常工作时间工资的工资报酬:(一)安排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一百五十的工资报酬;(二)休息日安排劳动者工作又不能安排补休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二百的工资报酬;(三)法定休假日安排劳动者工作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三百的工资报酬。

❹ 劳动法里面星期日不请假算旷工吗

劳动法规定的是劳动者每周至少休息一天,具体哪天休息要看公司的规定。如果公司规定了周日休息,就可以不用请假,也算旷工。

❺ 最新劳动法对请假有什么规定

新劳动法请假制度
一、病假:
1. 病假证明必须由公司指定的正规医院开据;
2. 员工拿回公司的病假凭证必须包括:
1) 二级以上指定医院医生的病情诊断书;
2) 二级以上指定医院医生的病假建议书。
3. 如果公司发现病假证明不合格将视为事假扣除该员工当天相应的工资及全勤奖;如有造假行为且情节严重者公司将予以开除;

4. 员工病假每月审核期间为本月18日至下月17日:
1)每月请病假不能超过1天
2)每月累计病假>1≤2,扣除全勤奖100元
3)每月累计病假>2,扣除全勤奖200元
其余工资严格按照公司人事部《员工守则》《员工手册》中第2.5款关于病假工资规定的扣除比率执行(详细规定见公司《员工守则》《员工手册》)。
操作规则:员工必须在休假后一周内将休假单递交行政人员登记,如果超过一周(指从休假回
来当天开始计算)仍未交假单的公司一律按事假处理从当月工资中扣除。
二、事假(每月计算时间段:本月18日至下月17日):
1. 任何请事假的员工在本月将没有全勤奖金;
2. 经公司批准员工可以休不带薪事假,但一年至多不可超过十个工作日;超过5天的事假必须提前一周提出;
3. 如果员工事假超过公司规定最大期限以至于影响到公司正常工作公司将视其自动离职。
4. 薪金扣除公式为(基本工资+补贴)÷21.75×事假天数
三、年假:
公司将给予员工年假以使他们在工作之余获得充分的休息时间,公司鼓励大家充分利用自己的年假进行休息。
享受带薪年假条件如下:
1. 所有公司员工在服务期满一年后均可享有12个工作日的年假,服务年限每增加一年,年假可在原有基础上增加一个工作日,年假最多不超过20个工作日,试用期内员工无权享受年假。
2. 在服务的第一年,员工可享受的年假应根据该年的雇用时间按比例计算: 工作日数÷365天×12天
3. 员工雇用终止时,未休年假应根据该年的雇用期限按比例计算平均工资: 月基本工资÷21.75×剩余年假天数
休年假必须提前申请:
1. 请假≤1的申请,必须提前1个工作日提出;
2. 请假少于连续五天的申请,必须提前3个工作日提出;
3. 请假连续五天的申请,必须提前一周提出;
4. 请假超过连续十个工作日的申请,必须提前两周提出。
操作规则:任何员工休年假,必须填写正规的年假申请单,并提交部门经理批准,再递交行
政人员登记,公司不接受任何形式的补假单请求(特殊情况除外)。(员工的年假单主管交、主管的年假单经理交。)岳阳律师 http://www.lawtime.cn/yueyang

❻ 新劳动法关于休息和请假

不合理。
按照劳动合同法规定,劳动者每天工作不超过8小时,每周工作时间不超过40小时。
按你说的情况,你的工作时间是肯定超过规定的。
享有休息时间是劳动者的权利,不能因为请假而剥夺,你可以先和公司谈,谈不拢就到劳动保障部们进行申诉,依法维护你的权益。

❼ 劳动法中请事假是连续请15天要扣除星期六星期天吗

  1. 是请了10天,因为休息日不用请假。

  2. 劳动法没有规定请事假是连续的。

  3. 1-15号,15天是合版法,15个工工权作日不合法。

拓展资料: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关于职工全年月平均工作时间和工资折算问题的通知》劳社部发[2008]3号
一、制度工作时间的计算
年工作日:365天-104天(休息日)-11天(法定节假日)=250天
季工作日:250天÷4季=62.5天/季
月工作日:250天÷12月=20.83天/月
工作小时数的计算:以月、季、年的工作日乘以每日的8小时。

二、日工资、小时工资的折算
按照《劳动法》第五十一条的规定,法定节假日用人单位应当依法支付工资,即折算日工资、小时工资时不剔除国家规定的11天法定节假日。据此,日工资、小时工资的折算为:
日工资:月工资收入÷月计薪天数
小时工资:月工资收入÷(月计薪天数×8小时)。
月计薪天数=(365天-104天)÷12月=21.75天

❽ 劳动法中关于请假跟年休假

《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

第三条 职工累计工作已满1年不满10年的,年休假5天;已满10年不满20年的,年休假10天;已满20年的,年休假15天。

国家法定休假日、休息日不计入年休假的假期

第四条 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享受当年的年休假:

(一)职工依法享受寒暑假,其休假天数多于年休假天数的;

(二)职工请事假累计20天以上且单位按照规定不扣工资的;

(三)累计工作满1年不满10年的职工,请病假累计2个月以上的;

(四)累计工作满10年不满20年的职工,请病假累计3个月以上的;

(五)累计工作满20年以上的职工,请病假累计4个月以上的。

第五条 单位根据生产、工作的具体情况,并考虑职工本人意愿,统筹安排职工年休假。

年休假在1个年度内可以集中安排,也可以分段安排,一般不跨年度安排。单位因生产、工作特点确有必要跨年度安排职工年休假的,可以跨1个年度安排。

单位确因工作需要不能安排职工休年休假的,经职工本人同意,可以不安排职工休年休假。对职工应休未休的年休假天数,单位应当按照该职工日工资收入的300%支付年休假工资报酬。

(8)劳动法休息日请假扩展阅读:

年假指给职工一年一次的假期。即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民办非企业单位、有雇工的个体工商户等单位的职工,凡连续工作1年以上的,均可享受带薪年休假。单位应当保证职工享受年休假。2008年1月1日《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正式实施,《条例》还指出带薪年假不包括国家法定节日等相关规定。

时间差异

《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第三条规定,职工累计工作已满1年不满10年的,年休假5天;已满10年不满20年的,年休假10天;已满20年的,年休假15天。这是法定年假的天数。

不少用人单位的年休假标准往往比上述法定标准高,各公司年假与法定年假的差额,通常被称为公司福利年休假。

性质差异

法定年休假是法律直接规定的,具有强制性,它是企业必须执行的最低标准,与最低工资标准制度一样,具有劳动基准法的性质。对于法定年休假未休的,除职工自愿放弃的外,用人单位应当按照法定的标准进行补偿。

与法定年休假不同的是福利年休假本质上是用人单位给与员工的一种福利,劳动相关法律法规并没有做出强制性的规定,劳动者也无法以没有福利年假为由要求赔偿。

自主性差异

《企业职工带薪年休假实施办法》第十三条规定,劳动合同、集体合同约定的或者用人单位规章制度规定的年休假天数、未休年休假工资报酬高于法定标准的,用人单位应当按照有关约定或者规定执行。

从该规定来看,对于超过法定标准部分的企业福利年休假,职工在什么情况下可以享受,什么情况下不可以享受,以及如何享受企业都可以自主决定;对未休的超过法定标准的公司福利年休假,是否补偿,如何补偿,用人单位都可以通过规章制度的形式予以规定。

跨年结转

《企业职工带薪年休假实施办法》第九条的规定,用人单位确因工作需要不能安排职工年休假或者跨一个年度安排年休假,应征得职工本人同意。根据这一规定,年休假原则上应该在同一年度内安排,在特殊情况下,用人单位确因工作需要的,也是可以跨年度安排的。

❾ 劳动法,员工请假如遇节假日算不算请假天数

员工请假如遇法定节假日不算请假天数。法定节假日不属于请假时间,应依法享有工资待遇。如连续工作一年以上享有带薪年休假待遇。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规定:

第四十五条 国家实行带薪年休假制度。 劳动者连续工作一年以上的,享受带薪年休假。具体办法由国务院规定。

第五十一条 劳动者在法定休假日和婚丧假期间以及依法参加社会活动期间,用人单位应当依法支付工资。

(9)劳动法休息日请假扩展阅读:

既要法定假日,也要带薪休假

清华大学教授蔡继明认为,今后中国假日制度的重点必然要转向带薪休假,黄金周应逐渐淡出历史舞台,通过增加分散的带薪休假来解决“缺假”问题,建议全国人大立法固定放假规则,国家领导人带头示范带薪休假,随着带薪休假的落实,将国庆节的法定假日调整为1天。

蔡继明教授的言论在网络上引发了围攻,很多网友认为,如果法定假日减少了,黄金周取消了,他们休假的权利更无法得到保障。网友的担忧,不是没有道理,可以说很符合国情。

在实行计件工资的行业和不少私营企业中,劳动者往往在法定假日中也可能处于工作状态,既没有符合规定的加班工资,更谈不上带薪休假。正是因此,他们中的不少人希望能有更多法定节假日,这样多多少少能放一些假。

拥有更多的节假日没有错,重点是如何实现。网友们真的错怪蔡教授了:蔡教授一方面觉得黄金周应该逐步退出历史舞台,一方面还认为,作为中国传统节日,除夕应该放假,这样一来,春节假期遇到一个周末就是7天假,遇到两个周末就是9天假期。

另外,他建议元宵节、重阳节两个传统假日也放假。也就是说,法定节假日其实并没有减少,而是进行了更加合理的分配。与此同时,蔡教授特别还强调,建议全国人大立法固定放假规则,要落实带薪休假。

换句话说,蔡教授其实在为所有的劳动者争取更多、更灵活的休假权。其实,不少公众正常休假权和更多的加班工资得不到,不是因为法定节假日太少,而是因为休假权落实、执行不到位。

落实不够的主因,一方面带薪休假并非法律强制性规定。虽然1995年,带薪休假制度就被写入中国《劳动法》,但目前为止,国务院并没有颁布带薪休假实施条例;另一方面在一些人看来,带薪休假会对中国经济的竞争力、企业的用工成本造成一定影响。

客观而言,中国的法定休假时间,在国际上不算长,落实休假权不至于对企业竞争力造成多大的伤害。更何况,休假权是一种权利,不该动辄侵犯。

显然,公众应批评的不是蔡教授,而是应该和蔡教授的呼吁形成合流,努力促成落实更多的休假权、兑现带薪休假。

去年2月,国务院颁布的《国民旅游休闲纲要》显示,预期2020年带薪休假才能基本落实。显然,这个过程有些漫长,而且是出于旅游消费目的,这也导致一些公众的不满。

值得注意的是,日前“全国假日办”撤销,其全部职能并入新设机构国务院旅游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制度之中,由分管旅游的国务院副总理汪洋担任召集人。

“假日办”的职能由更高层级的机构接管,包括此前出台的国务院《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带薪休假日渐得到重视,这是好事。

不管怎样,让更多的人享受到带薪休假,增加了全民的福利和幸福指数,有利于社会健康稳定。还是那句话,正视中国带薪休假等休假权落实不够的事实,并致力于早日改善,这是政府部门的责任。

包括蔡教授在内,公众和社会关于法定节假日如何放更科学的建议很多,并具可操作性,相关部门应该考虑。同时,也应尽快兑现带薪休假,不再是选择性兑现,早日普照所有劳动者。

热点内容
法律咨询合伙 发布:2025-09-23 19:15:26 浏览:495
一般诈骗还会违反什么法律责任 发布:2025-09-23 18:58:27 浏览:158
中山市2016最新劳动法 发布:2025-09-23 18:58:12 浏览:290
注册税法经济法考纲未出 发布:2025-09-23 18:56:04 浏览:301
义乌人民法院地址 发布:2025-09-23 18:38:56 浏览:786
法院应对疫情 发布:2025-09-23 18:36:31 浏览:856
2020年劳动法第六十三条 发布:2025-09-23 18:34:18 浏览:365
经济法原理与实务案例评析 发布:2025-09-23 18:31:45 浏览:519
偏法治失眠 发布:2025-09-23 18:15:57 浏览:686
法律咨询免费淘宝 发布:2025-09-23 18:10:12 浏览: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