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条款大全 » 民事诉讼法侵权责任

民事诉讼法侵权责任

发布时间: 2021-03-05 06:29:22

❶ 民事诉讼法关于名誉损害的赔偿是多少条

民事复诉讼法中没有关于名誉损制害的赔偿条款。实际上是侵权责任法中的规定。
《侵权责任法》:
第二条 侵害民事权益,应当依照本法承担侵权责任。

本法所称民事权益,包括生命权、健康权、姓名权、名誉权、荣誉权、肖像权、隐私权、婚姻自主权、监护权、所有权、用益物权、担保物权、著作权、专利权、商标专用权、发现权、股权、继承权等人身、财产权益。
第六条 行为人因过错侵害他人民事权益,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第十五条 承担侵权责任的方式主要有:
(一)停止侵害
(二)排除妨碍
(三)消除危险
(四)返还财产
(五)恢复原状
(六)赔偿损失
(七)赔礼道歉
(八)消除影响、恢复名誉。
以上承担侵权责任的方式,可以单独适用,也可以合并适用。
第二十二条侵害他人人身权益,造成他人严重精神损害的,被侵权人可以请求精神损害赔偿。

❷ 侵权责任法43条

你好
这个法条是很有利保护消费者权利的
是可以找生产者,也版可以找销售权者,如果销售者没有过错的,那么销售者赔偿了,就可以向生产者追偿,反之,就是销售者向生产者追偿。
销售者无法提供生产者的,就要承担责任。

主要是为了落实受损害的消费者的请求赔偿问题。

如果说一方无法赔偿的,当然可以找双方承担责任,但是一方已经赔偿了的,就不可以了。

❸ 侵权行为是不是属于民事诉讼

侵权行为不能简简单单的就说属于民事诉讼,因为有的侵权行为有可能还属于刑事诉讼和行政诉讼。这的看侵权的主体和被侵害的对象。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望采纳

❹ 民事诉讼财产侵权行为立案标准

法院对于民事诉讼的立案条件就是《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九条的规定。即与本专案有关、明确的属被告、具体的诉讼请求、属于法院管辖范围。
民事诉讼法
第一百一十九条 起诉必须符合下列条件:
(一)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
(二)有明确的被告;
(三)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
(四)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

❺ 10年4月份人身伤害10年7月1号实施侵权责任法实施后诉讼的案件适用侵权责任法还是民法通则谢谢!

这个问题要看具体情况。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版》若干问题的通知明确规定权:

1、侵权责任法施行前发生的侵权行为引起的民事纠纷案件,适用当时的法律规定。

2、侵权行为发生在侵权责任法施行前但损害后果出现在侵权责任法施行后的民事纠纷案件,适用侵权责任法的规定。

3、另外,需要说明的是,民法通则和侵权责任法并不冲突,适用民法通则还是适用侵权责任法,差别并不大。

❻ 《民事诉讼法》第108条《侵权责任法》第39条规定是什么

《民事诉讼法》第一百零八条起诉必须符合下列条件:
(一)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
(二)有明确的被告;
(三)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
(四)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

《侵权责任法》第三十九条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在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学习、生活期间受到人身损害,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未尽到教育、管理职责的,应当承担责任。

❼ 共同侵权可以分别诉讼吗

持共同侵权为可分之诉观点的人认为,《侵权责任法》第十三条规定:“法律规定承担连带责任的,被侵权人有权请求部分或者全部连带责任人承担责任。”民法理论认为,共同侵权人承担的是连带责任。根据连带债务的性质,被侵权人有权就一部或者全部债权向全体或者侵权人请求赔偿。据此原理,债权人有权对部分侵权人就全部债务或者部分债务起诉,也可以向全部侵权人就全部或者部分债务起诉,那么被侵权人在诉讼主体和诉讼标的上具有选择权,可分别起诉。被侵权人可以选择侵权人中最具有赔偿能力的人请求给付。按照这一理论,上述案件中在丁下落不明的情况下甚至不存在下落不明的情形下,甲可以直接起诉乙、丙要求二人承担全部赔偿责任,法院无需追加丁为被告。
持共同侵权为不可分之诉的人认为,对于共同侵权人提起损害赔偿诉讼的性质,属于必要的共同诉讼,即不可分之诉。必要的共同诉讼是指当事人一方或双方为两人以上,参加诉讼的同一方当事人之间的诉讼标的是共同的,人民法院必须合并审理的诉讼。人民法院不能分案审理,必须合并审理,对于原告遗漏被告的人民法院则应当告知。《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三十二条规定:“必须共同进行诉讼的当事人没有参加诉讼的,人民法院应当通知其参加诉讼。”因此,当受害人仅对部分侵权人提起诉讼时,人民法院应当依照《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三十二条的规定,通知其他共同侵权人参加诉讼。按照这一理论,上述案件中,即使原、被告都不申请追加丁为被告,法院在审理的过程中,发现属于共同侵权,也应依职权通知丁参加诉讼,否则属于遗漏必要的当事人。根据《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七十条第(四)项规定:“原判决遗漏当事人或者违法缺席判决等严重违反法定程序的,裁定撤销原判决,发回原审人民法院重审。”
笔者认为,共同侵权在程序上应按必要共同诉讼处理较妥当,理由是:
第一,追加当事人是案件的审理和推进所必须。共同侵权未经诉讼,事实尚未清楚,是否构成共同侵权,是否需要承担连带责任,这都需要经过诉讼审理之后方能确定。未经诉讼就认定构成共同侵权,赋予原告选择权,有未审先判之嫌疑。
第二,从保护被侵权人的角度,并无不妥。将共同侵权之诉界定为必要共同诉讼,并不会损害被侵权人的利益。在审理过程中,将可能构成共同侵权的侵权人追加为案件当事人,有利于案件事实的查清,被侵权人的权利可以得到更充分的保护。那么被侵权人如何实现实体法上赋予的可请求部分连带责任人承担责任,也可请求全部连带责任人承担责任呢?被侵权人可在执行阶段选择,其可选择执行共同侵权人之一人、数人或全体承担责任,这与连带债务理论并无不合,只不过将其选择权的实现后置到连带债务经诉讼确定后的执行阶段而已,对被侵权人有益无害。这时权利义务关系明确,被侵权人可根据义务人的经济情况、履行能力等,按照自己的意愿选择对自己最有利的执行方式。
第三,有利于案件的审理,防止未到庭侵权人的合法权益受到损害。如果侵权人没有全部到庭,被侵权人和到庭侵权人的合意将有可能损害未到庭侵权人的合法利益。在没有通知其他当事人实现诉权的前提,法院作出的判决,也可能损害他人合法权利。至于法院追加当事人后,当事人仍不到庭,并不影响法院的审理和判决,其放弃诉权造成的后果由其自行承担。
第四,避免重复诉讼,防止被侵权人不当获利。根据《民事诉讼法》第二十八条规定,因侵权行为提起的诉讼,由侵权行为地或者被告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根据《民诉意见》侵权行为地包括侵权行为实施地、侵权行为结果发生地。可见共同侵权诉讼中,两个及以上人民法院具有管辖权的情况时有发生,由于人民法院之间信息不通,被侵权人分别向不同的人民法院起诉请求各侵权人承担全部之给付而获利就成为可能。正如王泽鉴先生所言“连带责任制度旨在保护债权人,但亦限制仅能请求全部的的支付,不能因有多数债务人而得各为全部之给付而获利。”如对共同侵权的连带责任人分别起诉,不仅浪费司法资源,而且会增加当事人的诉累,既不经济也不效率。

❽ 侵权责任案:

1、对于侵权行为而提起的诉讼,由侵权行为地或者被告住所地法院管辖。
2、侵权行内为地,包括侵权行为实施容地和侵权结果发生地。
《民事诉讼法》 第二十八条 因侵权行为提起的诉讼,由侵权行为地或者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
《最高法院关于民事诉讼法的解释》第二十四条 民事诉讼法第二十八条规定的侵权行为地,包括侵权行为实施地、侵权结果发生地。

❾ 侵权行为适用民事诉讼法34条规定吗

你这个纠纷不是侵权纠纷,是合同纠纷!

❿ 民事诉讼法第108条侵权责任法第39条规定是什么

民事诉讼法第一百零八条起诉必须符合下列条件:
(一)原告是与本案有回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答和其他组织;
(二)有明确的被告;
(三)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
(四)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
侵权责任法第三十九条 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在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学习、生活期间受到人身损害,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未尽到教育、管理职责的,应当承担责任。

热点内容
关于小三法律责任 发布:2025-09-23 03:12:14 浏览:961
霍邱司法局招聘 发布:2025-09-23 03:08:10 浏览:848
行政诉讼法证据司法解释 发布:2025-09-23 03:08:07 浏览:947
历下区人民法院官网 发布:2025-09-23 03:08:07 浏览:436
纪检监察机关案件检查工作条例 发布:2025-09-23 03:07:27 浏览:868
村部法律顾问职责 发布:2025-09-23 03:03:15 浏览:95
商法历年司考真题 发布:2025-09-23 02:57:35 浏览:915
社会保障法实施年份 发布:2025-09-23 02:44:42 浏览:162
13岁儿童的法律责任 发布:2025-09-23 02:37:23 浏览:53
依法治镇工作领导小组 发布:2025-09-23 02:36:41 浏览:4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