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条款大全 » 民事诉讼法原则有哪些

民事诉讼法原则有哪些

发布时间: 2021-03-09 23:59:31

『壹』 民事诉讼法常识:调解应当遵循的原则有哪些

根据民事诉讼法的规定,法院适用调解方式审理民事案件时,应当遵守以下三个原则:

一、自愿原则

自愿原则,是指人民法院以调解方式解决纠纷时,必须在当事人自愿的基础上进行,包括调解活动的进行和调解协议的达成,都必须以当事人自愿为前提。

1、程序上的自愿,是指是否以调解的方式来解决当事人之间的争议,取决于当事人的意愿,人民法院不能未经当事人同意自行依职权调解或强迫当事人接受调解。具体表现为当事人向人民法院提出调解的申请或由审判人员征得当事人同意而进入调解程序;

2、实体上的自愿,是指经过调解所达成的调解协议的内容必须是双方当事人真实的意思表示。可以是当事人协商后形成的协议,也可以是法院提供解决方案并经当事人同意的协议。

二、查明事实、分清是非原则

查明事实、分清是非原则,是指人民法院对民事案件进行调解,应当是在事实清楚、是非分明的基础上进行。查明事实、分清是非,既是对人民法院行使审判权进行调解的一种制度要求,也是调解成败的关键。

三、合法原则

合法原则,是指人民法院进行调解必须依法进行,调解的过程和达成的调解协议的内容,应当符合法律的规定。

1、程序上的合法,是指人民法院的调解活动应当严格按照法律规定的程序进行,包括调解的开始、调解的方式、步骤、调解的组织形式、调解协议的形成以及调解书的送达等,都要符合民事诉讼法的规定。其次是实体上的合法。

2、实体上的合法,是指经调解达成的协议的内容合法。调解协议内容的合法性,应当理解为调解协议的内容只要不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不损害国家、社会和他人的合法权益,即为合法。这就是说,调解协议内容的合法性,并不是以严格适用实体法的规定为要件,这一点与判决内容的合法性的要求有所不同。

【调解程序】

一、受理纠纷:

1、当事人请求调解的纠纷及时调解。

2、发现纠纷要主动受理及时调解。

二、调查分析:

受理纠纷,要迅速查明纠纷发生的原因和争议焦点,及时判明纠纷性质,是非曲直,进行研究分析。

三、调解:

在调查分析的基础上做好双方当事人的工作,充分说理,耐心疏导,学习法律规定,消除隔阂,促使当事人达成调解议。

『贰』 民事诉讼法的特有原则有哪些

一、民事诉讼法的特有原则包括包括哪些

(一)基本原则

民事诉讼的原则通常分为两类:

1)共有原则,即与宪法、法院组织法、刑事诉讼法及行政诉讼法同时共有的原则。

2)民事诉讼法本身特有的原则

民事诉讼法特有的原则主要有:

1、诉讼权利平等原则

诉讼权利平等原则,是指作为民事诉讼的当事人一律平等地享有诉讼权利,不得因任何原因而限制任何当事人的权利或赋予其特权。

2、法院调解原则

法院调解原则,是指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时,对能够调解解决的案件,在当事人自愿的前提下,在查明事实,分清是非基础商,可以促使当事人以协议的方式解决纠纷的准则。

3、同等原则与对等原则

同等原则,是指在我国人民法院起诉或应诉的外国人、无国籍人、外国企业或组织,同我国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一样享有同等的诉讼权利,具有同等的诉讼义务。

对等原则,是指如果一国法院对在其法院进行民事诉讼的我国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的诉讼权利给予限制的,我国的法院也可以对在我国法院进行民事诉讼的该国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的民事诉讼权利给予同样限制。

4、辩论原则

辩论原则是指诉讼过程中,在人民法院的主持下,双方当事人都有权就案件所涉及的事实与法律问题,陈述自己的主张,提供证据证明,相互反驳及辩论,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5、处分原则

处分原则是指民事诉讼当事人有权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自由支配自己依法所享有的民事权利和民事诉讼权利。

(二)基本制度(合议制度、回避制、公开审判制度、两审终审的制度)

1、合议制度

合议制度是指由3名以上呈单数的审判人员组成的审判组织,行使审判权,对案件审理裁判的制度(合议制)。

2、回避制度

回避制度是指审判人员或者与案件审理有关的法院其他人员,遇到法律规定的回避情形时,应当退出审判活动的制度。

3、公开审判制度

公开审判制度是指人民法院审判民事案件的活动,除合议庭评议的程序外,原则上依法应当向当事人和社会公开的制度。

法律规定不公开审理的案件有:

1)涉及国家秘密的案件

2)涉及个人隐私的案件

当事人申请不公开:离婚案件和涉及商业秘密的案件

4、两审终审的制度法律

两审终审的制度是指一个民事案件经过两级法院审理即告终结的制度。

二、刑事诉讼法特有的原则有哪些?

1、公、检、法三机关分工负责、互相配合、互相制约的原则;

2、审理刑事案件实行专门机关与群众相结合的原则;

3、刑事被告人有权获得辩护的原则;

4、保障刑事诉讼参与人依法享有诉讼权利的原则;

5、刑事审判实行陪审制度。

刑事诉讼基本原则具哪些特点?

1、刑事诉讼基本原则体现刑事诉讼活动的基本规律。

2、刑事诉讼基本原则是由刑事诉讼法明确规定的法律原则。我国刑事诉讼法规定的基本原则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刑事诉讼和其他性质的诉讼必须共同遵守的原则,如: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原则等,我们称为一般原则。另一类是刑事诉讼所独有的基本原则,如:侦查权、检察权、审判权由专门机关依法行使原则等,即刑事诉讼的特有原则。

3、刑事诉讼基本原则一般贯穿于刑事诉讼全过程,具有普遍指导意义。一些具体的制度或原则,由于只适用于刑事诉讼的某一阶段或仅适用于某一专门机关或诉讼参与人,解决具体的诉讼问题,因此不是刑事诉讼的基本原则,如:两审终审原则,上诉不加刑原则等。

4、刑事诉讼基本原则具有法律约束力。

三、如何理解人民法院独立行使职权?

1、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要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人大的监督,在此前提下依法独立行使审判权、检察权。

2、检察院上下级之间是领导和被领导关系,其独立使检察权体现于检察系统的独立。

3、法院上下级之间则是监督与被监督关系,其独立使审判权在法院系统独立前提下,主要体现于审级独立。

杭州律师:网页链接

4、我国的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依法独立行使职权原则不同于西方国家的司法独立。

『叁』 民事诉讼法的特有原则包括包括哪些

民事诉讼法特有的原则主要有:
1、诉讼权利平等原则
诉讼权利平等原则,是指作为民回事诉讼的当事人一律平答等地享有诉讼权利,不得因任何原因而限制任何当事人的权利或赋予其特权。
2、法院调解原则
法院调解原则,是指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时,对能够调解解决的案件,在当事人自愿的前提下,在查明事实,分清是非基础商,可以促使当事人以协议的方式解决纠纷的准则。
3、同等原则与对等原则
同等原则,是指在我国人民法院起诉或应诉的外国人、无国籍人、外国企业或组织,同我国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一样享有同等的诉讼权利,具有同等的诉讼义务。
对等原则,是指如果一国法院对在其法院进行民事诉讼的我国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的诉讼权利给予限制的,我国的法院也可以对在我国法院进行民事诉讼的该国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的民事诉讼权利给予同样限制。
4、辩论原则
辩论原则是指诉讼过程中,在人民法院的主持下,双方当事人都有权就案件所涉及的事实与法律问题,陈述自己的主张,提供证据证明,相互反驳及辩论,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5、处分原则
处分原则是指民事诉讼当事人有权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自由支配自己依法所享有的民事权利和民事诉讼权利。

『肆』 民事诉讼法的基本制度与基本原则是什么

1. 民事诉讼法基本原则

A. 当事人诉讼权利平等原则。

B. 对外国实行同等原则和对等原则。

C. 法院调解自愿和合法原则。

D. 辩论原则。贯穿整个诉讼,实体和程序均可

E. 处分原则。当事人启动,实体和程序均可

F. 检查监督原则。仅对“审批活动进行监督”

G. 支持起诉原则。主体只能是“ 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 ”;个人不能成为支持起诉的主体

2. 民事诉讼基本制度

A. 合议制度。 3 人以上组成,选民和重大的特别程序用之

B. 回避制度。

C. 公开审批制度。国密、隐私、商密外,宣判一律公开

D. 两审终审。例外最高院、特别程序、督促、公示催告、破产

『伍』 民事诉讼的基本原则有哪些

答:(1)当事人诉讼权利平等原则;

(2)同等原则;

(3)对等原则;

(4)调解原则;

(5)辩论原则;

(6)处分原则;

(7)人民检察院对民事审判活动实行法律监督原则;(8)支持起诉原则。

『陆』 民事诉讼法的特有原则是什么

(1)当事人诉讼权利平等原则;

(2)同等原则;

(3)对等原则;

(4)调解原则;

(5)辩论原则;

(6)处分原则;

(7)人民检察院对民事审判活动实行法律监督原则;

(8)支持起诉原则。

『柒』 民事诉讼法基本原则的内容是什么

1. 民事诉复讼法基本原则制

A. 当事人诉讼权利平等原则。

B. 对外国实行同等原则和对等原则。

C. 法院调解自愿和合法原则。

D. 辩论原则。贯穿整个诉讼,实体和程序均可

E. 处分原则。当事人启动,实体和程序均可

F. 检查监督原则。仅对“审批活动进行监督”

G. 支持起诉原则。主体只能是“ 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 ”;个人不能成为支持起诉的主体

2. 民事诉讼基本制度

A. 合议制度。 3 人以上组成,选民和重大的特别程序用之

B. 回避制度。

C. 公开审批制度。国密、隐私、商密外,宣判一律公开

D. 两审终审。例外最高院、特别程序、督促、公示催告、破产

热点内容
新中国民法 发布:2025-09-22 05:31:30 浏览:643
县司法局长级别 发布:2025-09-22 05:13:57 浏览:253
安徽省考法律知识题型 发布:2025-09-22 05:08:57 浏览:200
2014新行政法 发布:2025-09-22 05:08:55 浏览:475
修饰法规 发布:2025-09-22 04:54:13 浏览:692
司法活动公开 发布:2025-09-22 04:53:38 浏览:674
法院车报废 发布:2025-09-22 04:19:38 浏览:243
劳动法员工有权预支工资吗 发布:2025-09-22 03:59:26 浏览:396
法律咨询费怎么入账 发布:2025-09-22 03:54:25 浏览:902
婚恋道德 发布:2025-09-22 03:54:18 浏览: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