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法对从事危害职业
① 用人单位不得安排谁从事职业危害的作业
法律规定,用人单位在特定的情况下,不得安排女性从事危险、有害的工作。
禁止安排女职工从事矿山井下、国家规定的第四级体力劳动强度的劳动和其他禁忌从事的劳动。
不得安排女职工在经期从事高处、低温、冷水作业和国家规定的第三级体力劳动强度的劳动。
不得安排女职工在怀孕期间从事国家规定的第三级体力劳动强度的劳动和孕期禁忌从事的劳动;对怀孕七个月以上的女职工,不得安排其延长工作时间和夜班劳动。
女职工生育享受不少于九十天的产假。
不得安排女职工在哺乳未满一周岁婴儿期间从事国家规定的第三级体力劳动强度的劳动和哺乳期禁忌从事的其他劳动,不得安排其延长工作时间和夜班劳动。
② 劳动法中有害 做业的概念是什么
若是特殊工种连续工龄10年的男可55周岁退休、女可45周岁退休。特殊工种指对操作者本人和周围设施的安全有重大危害因素的工种,有害健康的及危险性较强的工种。特殊工种提前退休政策文件第一部分 综合文件
1 国务院关于工人退休、退职的暂行办法摘录国发〔1978〕104号
2 国家劳动总局关于贯彻执行国务院关于工人退休、退职的暂行办法的若干具体问题的处理意见草案摘录
3 劳动人事部关于改由各主管部门审批提前退休工种的通知劳人护〔1985〕6号
4 劳动人事部关于提前退休工种审批权限问题的复函劳人护〔1987〕7号
5 劳动部关于加强提前退休工种审批工作的通知劳部发〔1993〕120号
6 劳动部办公厅关于特殊工种提前退休问题的复函劳办发〔1997〕74号
7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办公厅关于职工从事特殊工种的工作年限折算工龄问题的函劳社厅函〔2000〕143号
8 劳动部办公厅关于转业、复员军人曾在部队从事有毒有害工作和在高寒地区服役其退休待遇如何处理的请示的复函劳办发〔1995〕126号
9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关于制止和纠正违反国家规定办理企业职工提前退休有关问题的通 知劳社部发〔1999〕8号
10 关于规范特殊工种提前退休审批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粤劳社〔2002〕136号
③ 新劳动法中对有害工种有什么明文规定
新劳动法没有具体的的法律条文来诠释你所说的: 什么明文规定,它是总领版形式的.但这一条权:
第四十二条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不得依照本法第四十条、第四十一条的规定解除劳动合同:
(一)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作业的劳动者未进行离岗前职业健康检查,或者疑似职业病病人在诊断或者医学观察期间的;
④ 劳动法对从事高温有毒有害工作补助是怎么规定的
对于高温工作的是有高温津贴的,对于有毒有害的补助暂时是没有的,不过根据依内据《防治法》第四章的容有关规定,要求单位对接触有毒有害物质的所有岗位员工,进行全面检查、治疗或保健,造成危害经鉴定或诊断为职业病的,应依据《工伤保险条例》的规定,给予补偿或赔偿。
1、要求各地用人单位应当在高温天气期间,根据生产特点和具体条件,在保证工作质量的同时,适当调整夏季高温作业劳动和休息制度,增加休息和减轻劳动强度,减少高温时段作业,保证安全生产,确保劳动者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2、工作场所温度达到33℃或在日最高气温达35℃以上的露天环境下工作,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高温津贴。
3、同时,用人单位不得因高温停止工作、缩短工作时间扣除或降低劳动者工资。用人单位还要加强女职工和未成年工保护。不得安排怀孕的女职工在35℃以上的高温天气露天作业及温度在33℃以上的工作场所作业。不得安排未成年工在35℃以上的高温天气露天作业。
⑤ 劳动法对在有毒有害的地点工作人员的待遇补贴
现行的劳动法中,不会再有补助补贴之类有特殊的规定的了。这此是职工与企业协商执行的了。
但从事有毒、有害工种人员应该每年到劳动局进行一次备案。这样,在达到一定年限(8年)之后,可以提前五年退休的。
⑥ 劳动法中的职业危害企业不申报怎么办
对于劳动者因工作因而是得职工病的情形,属于工伤,用人单位不依法申请工伤的,符合相关规定情形的,劳动者可以自行申报工伤,享受工伤待遇。另外,用人单位未依法提交工伤认定申请,在此期间发生符合规定的工伤待遇等有关费用由该用人单位负担。
相关规定:《工伤保险条例》
第十四条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工伤:
(一)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的;
(二)工作时间前后在工作场所内,从事与工作有关的预备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伤害的;
(三)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暴力等意外伤害的;
(四)患职业病的;
(五)因工外出期间,由于工作原因受到伤害或者发生事故下落不明的;
(六)在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或者城市轨道交通、客运轮渡、火车事故伤害的;
(七)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认定为工伤的其他情形。
第十七条职工发生事故伤害或者按照职业病防治法规定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所在单位应当自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30日内,向统筹地区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遇有特殊情况,经报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同意,申请时限可以适当延长。
用人单位未按前款规定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的,工伤职工或者其近亲属、工会组织在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1年内,可以直接向用人单位所在地统筹地区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
按照本条第一款规定应当由省级社会保险行政部门进行工伤认定的事项,根据属地原则由用人单位所在地的设区的市级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办理。
用人单位未在本条第一款规定的时限内提交工伤认定申请,在此期间发生符合本条例规定的工伤待遇等有关费用由该用人单位负担。
⑦ 劳动法对在职员工安全的规定
第六章劳动安全卫生第五十二条用人单位必须建立、健全劳动版卫生制度,严格执行国家劳权动安全卫生规程和标准,对劳动者进行劳动安全卫生教育,防止劳动过程中的事故,减少职业危害。
第五十三条劳动安全卫生设施必须符合国家规定的标准。
新建、改建、扩建工程的劳动安全卫生设施必须与主题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
第五十四条用人单位必须为劳动者提供符合国家规定的劳动安全卫生条件和必要的劳动防护用品,对从事有职业危害作业的劳动者应当定期进行健康检查。
第五十五条从事特种作业的劳动者必须经过专门培训并取得特种作业资格。
第五十六条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
劳动者对用人单位管理人员违章指挥、强令冒险作业,有权拒绝执行;对危害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的行为,有权提出批评、检举和控告。
第五十七条国家建立伤亡和职业病统计报告和处理制度。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劳动行政部门、有关部门和用人单位应当依法对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发生的伤亡事故和劳动者的职业病状况,进行统计、报告和处理。
⑧ 《劳动法》对患职业病的特殊保护
《中华来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自第四十二条:
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不得依照本法第四十条 、第四十一条 的规定解除劳动合同:
(一)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作业的劳动者未进行离岗前职业健康检查,或者疑似职业病病人在诊断或者医学观察期间的;
(二)在本单位患职业病或者因工负伤并被确认丧失或者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
(三)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内的;
(四)女职工在孕期、产期、哺乳期的;
(五)在本单位连续工作满十五年,且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五年的;
(六)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⑨ 哪些情况下用人单位不得安排劳动者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的工作
用人单位不得安排有职业禁忌证和疑似职业病的人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的作业。
无效的劳动合同,从订立的时候起,就没有法律约束力。确认劳动合同部分无效的,如果不影响其余部分的效力,其余部分仍然有效。劳动合同的无效,由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或者人民法院确认。
(9)劳动法对从事危害职业扩展阅读:
用人单位应当依法建立和完善规章制度,保障劳动者享有劳动权利和履行劳动义务。国家采取各种措施,促进劳动就业,发展职业教育,制定劳动标准,调节社会收入,完善社会保险,协调劳动关系,逐步提高劳动者的生活水平。
国家提倡劳动者参加社会义务劳动,开展劳动竞赛和合理化建议活动,鼓励和保护劳动者进行科学研究、技术革新和发明创造,表彰和奖励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