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龙民事诉讼法
⑴ 求一篇文章,李龙写的,名字叫民事诉讼当事人适格刍论
诉讼当事人是在具体诉讼中作为诉讼标的拥有实体法律关系的主体,能够以自己的名义起诉应诉,本文对适格当事人在不同诉中的分析,阐述了非争议的民事实体法律关系的人也可以成为适格当事人。
一、当事人适格的概述
所谓当事人,是指因私权发生纠纷以自己的名义进行诉讼受法院生效裁判约束的人。当事人是民事诉讼程序得以运行的必备要素,没有当事人的参与,民事诉讼程序也就无法启动,它对民事诉讼程序的发生、变更和消灭有着重大的影响。其特征是(1)因私权发生纠纷,当事人之间肯定有诉讼标的争议的存在;(2)当事人是以自己的名义进行诉讼,这一点区别于代理人;(3)受法院生效裁判的约束。当事人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当事人,是指以自己的名义要求法院裁判民事争议的人及其相对人,即原告和被告。广义的当事人在我国民事诉讼中除原告和被告外包括共同诉讼人、诉讼代表人和第三人。 根据我国民事诉讼法第49条规定,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都有当事人能
⑵ 中国版权 2005年 第02期,谁有
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
民 事 判 决 书
(2004)高民终字第627号
上诉人(原审被告)西安长安影视制作有限责任公司,住所地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北路45号。
法定代表人赵亚林,董事长。
委托代理人王俊彦,北京市君泽君律师事务所律师。
委托代理人李振合,北京市君泽君律师事务所律师。
上诉人(原审被告)广州俏佳人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住所地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先烈东路190号粤海凯旋大厦1211房。
法定代表人李燕,总经理。
委托代理人谢建东,广东天环律师事务所律师。
被上诉人(原审原告)中国音乐著作权协会,住所地北京市东四南大街85号。
法定代表人王立平,主席。
委托代理人刘平,北京市天为律师事务所律师。
原审被告贵州东方音像出版社,住所地贵州省贵阳市遵义路270号。
法定代表人余惠英,社长。
委托代理人谢建东,广东天环律师事务所律师。
委托代理人侯铭昊,男,汉族,1978年8月30日出生,北京俏佳人文化传播有限责任公司职员,住北京市朝阳区呼家楼北里2号楼3单元202号。
原审被告北京图书大厦有限责任公司,住所地北京市西城区西长安街17号。
法定代表人鲁杰民,董事长。
委托代理人李龙,男,汉族,1964年8月12日出生,该公司市场信息中心业务部副经理,住北京市海淀区马甸电信局宿舍北楼5门402号。
委托代理人张红燕,女,汉族,1952年11月14日出生,该公司音像营销中心主任,住北京市西城区月坛西街8号院52号。
上诉人西安长安影视制作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长安影视公司)、上诉人广州俏佳人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广州俏佳人公司)因侵犯著作权纠纷一案,不服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2003)一中民初字第2336号民事判决,向本院提起上诉。本院2004年4月27日受理后,依法组成合议庭,于2004年6月8日公开开庭进行了审理。上诉人长安影视公司的委托代理人李振合、王俊彦,上诉人广州俏佳人公司的委托代理人谢建东,被上诉人中国音乐著作权协会(以下简称音著协)的委托代理人刘平,原审被告贵州东方音像出版社(以下简称贵州东方出版社)的委托代理人谢建东、侯铭昊,原审被告北京图书大厦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北京图书大厦)的委托代理人张红燕到庭参加诉讼。本案现已审理终结。
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判决认定:1993年4月5日至1995年8月1日期间,贺敬之就《北风吹》的歌词,张敬安、欧阳谦叔就《洪湖水,浪打浪》的词曲,娄生茂、吴洪源就《学习雷锋好榜样》的词曲,光未然就《保卫黄河》的歌词,玛拉沁夫就《敖包相会》的歌词分别与音著协签订音乐著作权转让合同或著作权合同,将上述作品的公开表演权、广播权、录制发行权在合同规定的条件下信托给音著协。2003年1月20日,音著协在北京图书大厦处购得22集电视连续剧《激情燃烧的岁月》(以下简称《激》剧)VCD光盘一套。该光盘套封上载明: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话剧团、中国人民解放军沈阳军区话剧团、西安长安影视制作有限责任公司联合录制,广州俏佳人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制作总经销,贵州东方音像出版社出版发行及出版文号。在该剧中,制作方未经音著协同意,使用了涉案九首音乐作品。
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认为:音著协作为依法成立的音乐作品著作权集体管理机构,依据其与本案所涉音乐作品的著作权人签订的合同,有权对本案涉及的音乐作品的公开表演权、广播权、录制发行权进行管理,并以自己的名义提起侵权诉讼。长安影视公司录制《激》剧,未经《北风吹》的词作者贺敬之,《保卫黄河》的词作者光未然,《洪湖水,浪打浪》的曲作者张敬安、欧阳谦叔,《学习雷锋好榜样》的词作者吴洪源、曲作者娄生茂,《敖包相会》的词作者玛拉沁夫或上述著作权人委托授权的机构或个人的许可,在该剧中以演唱的方式使用了上述音乐作品,其行为构成侵权,应承担相应的民事法律责任。作为《激》剧VCD光盘的出版发行方和制作总经销方,贵州东方出版社和广州俏佳人公司应就长安影视公司的侵权行为承担连带责任。
综上,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第八条第一款、第四十七条第(一)项、第四十八条之规定判决:(一)驳回音著协就《解放区的天》、《北风吹》、《雄鸡高叫》、《保卫黄河》、《延安颂》、《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敖包相会》七首音乐作品乐曲对北京图书大厦、长安影视公司、贵州东方出版社、广州俏佳人公司的起诉;(二)长安影视公司赔偿音著协人民币71 150元,贵州东方出版社、广州俏佳人公司承担连带责任;(三)驳回音著协的其他诉讼请求。
长安影视公司不服原审判决,向本院提出上诉,理由为:音著协有权管理的权利仅限于作品的公开表演权、广播权、录制发行权,而长安影视公司是以摄制电影、电视的方式使用音乐作品的,且《激》剧中以演唱的方式使用音乐作品不应视为公开表演,故长安影视公司未侵犯音著协管理的权利;《激》剧拍摄完成时间为2001年3月,2001年7月27日获电视剧发行许可证,2001年9月播出,本案应适用2001年10月27日修正前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适用法律错误;原审法院判决赔偿数额过重,没有法律依据。据此,长安影视公司要求撤销原判第二项,驳回音著协全部诉讼请求。
广州俏佳人公司不服原审判决,向本院提出上诉,理由为:《激》剧已经取得了电视剧发行许可证,其详细审查了该剧的有关政府批准文件,已尽到法律要求审查义务,而该剧中使用音乐作品是否侵权并非其作为发行方应承担的审查义务。原审法院判决其承担法律责任不当;部分作者与音著协签订的是音乐著作权转让合同,不是信托合同,并不属于音著协信托管理的权利范围,原审法院对《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托法》第五十二条理解有误;有些涉案音乐作品词曲作者著作权权属存在瑕疵,一些歌曲音著协尽管获得歌词著作权人的授权,未经曲作者的授权,不能行使相应权利;既然原审判决对《激》剧的著作权及其合法性予以了认可,且认为北京图书大厦的销售行为不存在侵权,作为发行方的上诉人亦不应构成侵权;其既未侵犯音著协管理的表演权,也未侵犯发行权,原审法院判令其承担连带侵权责任事实依据和法律依据不足,且赔偿数额过高。综上,广州俏佳人公司请求依法撤销原审判决,驳回音著协的诉讼请求。
音著协和贵州东方出版社、北京图书大厦服从原审判决。
本院经审理查明:1993年4月5日至1995年8月1日期间,张鲁就《北风吹》的乐曲,贺敬之就《白毛女》歌词,张敬安就《洪湖水,浪打浪》的词曲,欧阳谦叔就《洪湖赤卫队歌剧、剧本、作曲》的乐曲,娄生茂、吴洪源就《学习雷锋好榜样》的词曲,刘西林、胡守云就《解放区的天》的词曲,光未然、冼妮娜就《黄河大合唱》的词曲,玛拉沁夫、都鲁玛就《敖包相会》的词曲、郑小提就《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延安颂》的乐曲、刘嘉媛就《兄妹开荒》乐曲分别与音著协签订音乐著作权转让合同或著作权合同,将上述作品的公开表演权、广播权、录制发行权在合同规定的条件下信托给音著协。
音著协为证明所涉及作品词曲作者的真实性提交了两本载有所涉及作品的公开出版物: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的《歌声飘过80年》和春风文艺出版社出版的《中国现代优秀歌曲2000首 历史歌曲1904-1978》。其中,《歌声飘过80年》一书中载有:《北风吹》(歌剧《白毛女》选曲)署名为贺敬之词,马可、张鲁等曲;《解放区的天》署名为河北民歌、刘西林记谱填词。《中国现代优秀歌曲2000首 历史歌曲1904-1978》一书中载有:《洪湖水,浪打浪》(歌剧《洪湖赤卫队》选曲),署名为湖北省歌舞剧团《洪湖赤卫队》创作组词,张敬安、欧阳谦叔曲;《学习雷锋好榜样》,署名为洪源词、生茂曲;《保卫黄河》(选自《黄河大合唱》),署名为光未然词、冼星海曲;《敖包相会》署名为玛拉沁夫词、通福编曲;《雄鸡高叫》署名为路由词、安波曲;《延安颂》署名为莫耶词、郑律成曲;《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署名为公木词、郑律成曲。
2001年7月27日,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宣传部艺术局签发(军)剧审字(2001)第004号电视剧发行许可证,同意《激》剧在全国发行。9月29日,《激》剧的录制方之一长安影视公司与广州俏佳人公司签订《激》剧版权转让协议。次日,长安影视公司出具授权书,将《激》剧VCD光盘、DVD光盘等音像制品版权授予广州俏佳人公司,授权期限为2001年10月1日至2004年10月1日。10月10日,贵州东方出版社出具销售委托书委托广州俏佳人公司总经销该社出版发行的《激》剧。
2003年1月20日,音著协在北京图书大厦处以150元的价格购得《激》剧VCD光盘一套。该光盘套封上载明: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话剧团、中国人民解放军沈阳军区话剧团、西安长安影视制作有限责任公司联合录制,广州俏佳人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制作总经销,贵州东方音像出版社出版发行及出版文号。在该剧中,制作方未经音著协同意,使用了前述9首音乐作品。具体使用情况如下:
在该剧第一集中出现了长度为2分22秒的器乐演奏的《解放区的天》,长度为1分30秒的演员演唱的《北风吹》,长度为56秒的演员演唱的《保卫黄河》,长度为1分30秒的演员演唱的《延安颂》,长度为1分10秒的演员演唱的《雄鸡高唱》;第四集中出现了长度为21秒的演员演唱的《延安颂》,长度为20秒的演员演唱的《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第七集中出现了长度为25秒的演员演唱的《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第十三集中出现了长度为17秒的演员演唱的《北风吹》,长度为17秒的演员演唱的《学习雷锋好榜样》;第十四集中出现了长度为8秒的演员演唱的《敖包相会》;第十七集中出现了长度为4秒的演员演唱的《洪湖水,浪打浪》;第二十集中出现了长度为10秒的演员演唱的《洪湖水,浪打浪》,长度为1分5秒的演员演唱的《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第二十一集中出现了长度为6秒的演员演唱的《洪湖水,浪打浪》;第二十二集中出现了长度为28秒的演员演唱的《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
音著协请求侵权赔偿数额的计算方法为:按照音著协所订收费标准,使用其管理的音乐作品摄制电视剧并出版发行音像制品,使用音乐作品作为背景音乐的,按照每首作品每分钟500-1500元计算著作权使用费,将拍摄的电视剧出版发行音像制品的,按照每千套每分钟100元计算著作权使用费;使用歌曲在剧中演唱或演奏的,按照每首作品每分钟1000-3000元计算著作权使用费,不足30秒的按照标准减半计算著作权使用费,将拍摄的电视剧出版发行音像制品的,按照每千套每分钟150元计算著作权使用费。此外,音著协为本案支付的律师费5000元。
贵州东方出版社和广州俏佳人公司均认为自己不构成侵权,拒绝提供涉案VCD、DVD光盘等录像制品的发行数量。
在二审庭审过程中,长安影视公司提出音著协与《保卫黄河》词作者光未然签订的著作权合同确定的受益人仅是光未然本人。现光未然于2002年去世,根据信托法的规定,信托合同应当终止。但长安影视公司在二审法庭辩论结束前未提交证据,仅在庭审结束后提交了一份户籍证明信,内容为一位名为张光年的男性居民于2002年1月28日死亡,已注销户口。长安影视公司在说明中称张光年即光未然。
以上事实有音著协与张鲁、贺敬之、张敬安、欧阳谦叔、娄生茂、吴洪源、刘西林、光未然、玛拉沁夫、冼妮娜、都鲁玛、郑小提、刘嘉媛、胡守云签订的音乐著作权合同,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的《歌声飘过80年》一书,春风文艺出版社出版的《中国现代优秀歌曲2000首历史歌曲1904-1978》一书,(军)剧审字(2001)第004号电视剧发行许可证,长安影视公司与广州俏佳人公司签订的版权转让协议,长安影视公司出具的授权书,贵州东方出版社出具的销售委托书、《激情燃烧的岁月》VCD光盘实物及套封、音著协购买被控侵权VCD光盘发票及小票复印件、律师费发票复印件、被控侵权出版物使用音乐作品名录与著作权人对照表以及勘验笔录、北京市公安局崇文门派出所出具的(2004)崇公崇文门所户证字014号户籍证明信、当事人的陈述等证据在案佐证。
本院认为:涉案电视剧《激》剧在2001年7月27日获得电视剧发行许可证, 9月29日长安影视公司与广州俏佳人公司签订版权转让协议,次日,长安影视公司出具授权书给广州俏佳人公司。10月10日,贵州东方出版社出具销售委托书委托广州俏佳人公司总经销涉案作品。上述行为均发生在2001年10月27日《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修正之前,但广州俏佳人公司的发行行为延续至2001年10月27日之后,而2003年1月20日北京图书大厦依然在出售涉案作品。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著作权民事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法释 [2002]31号)第31条之规定,长安影视公司制作完成《激》剧及贵州东方出版社出版《激》剧的时间均在2001年10月27日前,应适用2001年10月27日修正前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广州俏佳人公司发行《激》剧VCD制品的时间虽然在2001年10月27日前,但其行为延续至2001年10月27日之后,因此,广州俏佳人公司与北京图书大厦的发行和销售行为均应适用2001年10月27日修正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原审法院适用法律有误,上诉人长安影视公司关于原审判决适用法律错误的上诉请求有理,本院予以支持。
1991年5月30日国家版权局发布、2002年9月15日前有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实施条例》第2条规定,著作权法所称作品,指文学、艺术和科学领域内,具有独创性并能以某种有形形式复制的智力创作成果。涉案九首音乐作品均已在正规出版物上公开发表,并为我国公众广为熟知,其应受著作权法保护是勿庸置疑的,相关作者亦应依法享有著作权。根据最高人民法院相关规定,音著协作为依法成立的音乐作品著作权集体管理机构,依据与涉案音乐作品著作权人签订的合同,有权对这些音乐作品的公开表演权、广播权、录制发行权进行管理,并以自己的名义提起侵权诉讼。结合音著协与音乐著作权人签订合同的内容,虽然部分作者与音著协签订的著作权合同的形式是音乐著作权转让合同,但从合同内容看,可以认定是双方建立了一种带有信托性质的民事法律关系。故上诉人广州俏佳人公司主张部分作者与音著协签订的是音乐著作权转让合同,不是信托合同,并不属于音著协信托管理的权利范围的上诉理由不能成立,本院不予支持。
鉴于上诉人长安影视公司和广州俏佳人公司针对原审判决关于其侵犯《北风吹》、《保卫黄河》、《洪湖水,浪打浪》、《学习雷锋好榜样》和《敖包相会》五首音乐作品著作权的认定提出上诉,本院亦应针对该五首音乐作品是否构成侵权进行审理。由于长安影视公司在制作《激》剧中均未完整使用该五首音乐作品,因此,本案的关键问题在于如何认定长安影视公司在剧中使用上述作品的性质。对于此问题,应当结合具体使用情况进行判断,既要保护著作权人的合法权利,激发其继续创作的热情,又要维护社会公众对作品正当合理的使用,鼓励优秀作品的创作和传播。
首先,对于比较完整的使用作品的一段歌词或乐曲,尽管时间较短,但是所使用的歌词部分已经完整地表现了作者希望通过作品表达出的思想内容,所使用的乐曲部分体现了作者在音乐作品中具有艺术个性的旋律、节奏、和声、复调的安排和设计,而且被使用部分在整个作品中所占比例较大,应属于实质性地使用了音乐作品。在《激》剧中音乐作品《保卫黄河》的使用是将完整的歌词演唱两遍共56秒,该作品的使用方式属于实质性地使用了作品。具体而言,长安影视公司将该音乐作品制作并固定在载体上的行为构成复制,广州俏佳人公司和贵州东方出版社制作发行《激》剧VCD 光盘的行为是对该音乐作品的复制和发行,北京图书大厦销售《激》剧VCD 光盘的行为构成对该音乐作品的发行。这些行为在未得到音著协许可的情况下,侵犯了音著协管理的音乐作品《保卫黄河》的复制权和发行权,应当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
其次,对于使用音乐作品仅涉及作品的几个小节或几句歌词,未完整地使用整段歌词或乐谱的情况,考虑到被使用部分在整个音乐作品所占比例较小,没有实质性地再现作品的完整表达方式和作者表达出的思想内容及作者在乐曲方面的独特构思;使用的形式和内容非常有限,没有对音乐作品的市场价值造成不利的影响,也不会对音乐作品的发行传播构成威胁,即未对著作权人的利益构成实质损害,因此,这种方式的使用应当是合理使用他人作品,可以不经著作权人许可,不向其支付报酬,但应当指明作者姓名、作品名称。长安影视公司在制作《激》剧中使用《北风吹》、《洪湖水,浪打浪》、《学习雷锋好榜样》和《敖包相会》四首音乐作品中,仅涉及该作品的几个小节或几句歌词,尽管个别音乐作品使用时间较长,但均未完整地使用整段歌词或乐谱,应当属于合理使用。虽然长安影视公司均未给相关音乐作品的著作权人合理署名,存在过失,但此项权利并非音著协管理范围,故不属本案审理范围。
上诉人长安影视公司提出涉案音乐作品《保卫黄河》词作者光未然已经去世,由于其与音著协签订的著作权合同约定其为唯一的受益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托法》第15条之规定,信托关系终止,音著协无权就音乐作品《保卫黄河》主张词作者的有关权利。由于长安影视公司当庭没有提交任何证据,其在庭后补交的户籍证明信提交的时间已过举证期限,亦不属于二审出现的新证据,本院不予支持。
关于广州俏佳人公司上诉称其详细审查了该剧的有关政府批准文件,且《激》剧即便存在侵权事实,非法使用音乐作品或应支付使用费的当事人应是该剧的制片人,有些涉案音乐作品词曲作者著作权权属存在瑕疵一节,本院认为,《激》剧获得的有关政府批准文件只是国家相关行政主管部门应《激》剧制作方的申请根据有关规定在《激》剧进入市场前进行行政审批的行政许可行为。行政主管部门仅对申请人提交的材料是否齐全、是否符合法定形式进行形式审查,《激》剧中是否存在侵犯他人民事权利的内容并非行政主管部门审查范围。因此,《激》剧获得有关政府的批准这一事实并不代表《激》剧不存在侵犯他人民事权利的内容。而在先的制作行为存在侵犯他人民事权利的内容,导致在后的出版、发行和销售行为均构成侵权行为。长安影视公司在《激》剧中实质上使用了音乐作品《保卫黄河》的词曲内容。作为合作作品的歌曲,其歌词和乐曲均可分割使用,分别由词曲作者享有著作权。因此,只要音著协与音乐作品词曲作者任何一方签订的著作权合同合法有效,长安影视公司未经许可在《激》剧中的使用便构成侵权。故广州俏佳人公司的前述上诉请求不能成立,本院不予支持。
原审法院认为,音著协主张权利的音乐作品已与如导演、演员等其他民事主体的智力创作成果不可分割,并形成了新的作品,即《激》剧,而该剧的出版发行,满足了社会公众欣赏该剧的精神需求,体现了社会公共利益,据此,原审法院驳回了音著协就北京图书大厦应当停止销售的主张。本院认为,以体现社会公共利益作为可以销售侵权复制品的理由没有法律依据,原审法院的此项认定不当,本院予以纠正。
长安影视公司未经许可在《激》剧中使用了音乐作品《保卫黄河》,侵犯了音著协依法享有的合法权利,应当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广州俏佳人公司和贵州东方出版社制作发行含有侵权内容的《激》剧VCD 光盘,应承担连带赔偿责任;北京图书大厦销售《激》剧VCD 光盘,虽然其辩称是从广州俏佳人公司进货,但未提供进货合法来源的证据,应当同长安影视公司、广州俏佳人公司和贵州东方出版社一同承担连带赔偿责任。音著协主张赔偿的标准是其对外许可使用音乐作品的收费标准,该标准的制定不违反国家强制性规定,本院予以认可。由于广州俏佳人公司和贵州东方出版社拒绝提供《激》剧VCD光盘的发行数量,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法释[2001]33号)第75条之规定,原审法院认可音著协主张的3万套的数量的做法有法律依据,本院予以认定。本院将综合侵权的事实、情节、使用方式、使用时间等因素,并考虑音著协为本案支出的合理费用等因素确定赔偿数额。
综上,原审法院认定事实不清,适用法律错误,应予改判。本院根据2001年10月27日修正前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第十条第(五)项、第四十五条第(五)项、第四十六条第(二)项,2001年10月27日修正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第八条第一款、第十条第一款第(五)、(六)项、第四十七条第(一)项,第四十八条第一款,《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五十三条第一款第(二)、(三)项之规定,判决如下:
一、撤销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2003)一中民初字第2336号民事判决;
二、未经中国音乐著作权协会许可,贵州东方音像出版社、广州俏佳人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北京图书大厦有限责任公司不得出版、发行、销售含有本案所涉音乐作品《保卫黄河》的电视剧《激情燃烧的岁月》VCD、DVD光盘及其他录像制品;
三、西安长安影视制作有限责任公司赔偿中国音乐著作权协会人民币二万零一百五十元,贵州东方音像出版社、广州俏佳人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北京图书大厦有限责任公司承担连带赔偿责任(于本判决生效之日起十日内给付);
四、驳回中国音乐著作权协会的其他诉讼请求。
一审案件受理费10 110元,由中国音乐著作权协会承担9000元(已缴纳),西安长安影视制作有限责任公司、贵州东方音像出版社、广州俏佳人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北京图书大厦有限责任公司共同负担1110元(于本判决生效之日起七日内缴纳);二审案件受理费10 110元,由西安长安影视制作有限责任公司、广州俏佳人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共同负担1110元(已缴纳),中国音乐著作权协会负担9000元(于本判决生效之日起七日内缴纳)。
本判决为终审判决。
审 判 长 张鲁民
代理审判员 张雪松
代理审判员 焦 彦
二○○四 年 十 月 十九 日
书 记 员 孙 娜
⑶ 李龙的学术成就
论文 论生存权 法学评论 1992年2期 021-
商品经济法律观初探 法学评论 1989年2期 课
中国民法沿革考略 法学研究 1986年4期 共济网
论民事诉讼客观的诉的合并 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1999年2期 与常怡、李龙合著 业
论民事判决的既判力 法律科学 1999年4期 200092
民事诉讼标的基本概念与民事诉讼的基本理念 现代法学 1999年1期 共
各类民事诉讼的诉讼标的浅析 现代法学 1999年3期 同济
物权公示及公信原则:土地登记制度的法学理论基础 中国土地科学(京) 1998年2期 与李龙浩、张春雨合著 正门
论我国民事诉讼标的理论的基本框架 法学 1999年7期 同济大学四平路 著作 中国现代保险理论与实务 中山大学出版社
⑷ 武汉大学法学院考研参考书籍
武汉大学的考研参考书在各院系的网页可以查看。给你发下法学院的。
法学院2011年法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参考书目(更新)
综合知识(法理学、宪法学、行政法学、刑法学、民法学、刑事诉讼法、行政诉讼法、民事诉讼法、国际法学):
李龙主编:《法理学》,人民法院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联合出版
周叶中主编:《宪法》二十一世纪核心教材,高等教育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马俊驹、余延满著:《民法原论》(第四版),法律出版社2010年版
秦前红主编:《新宪法学》,武汉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二版)
马克昌主编:《刑法》(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版
周佑勇著:《行政法原论》(第二版),中国方正出版社2005年版
洪浩著:《刑事诉讼法学》,武汉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林莉红著:《行政诉讼法学》,武汉大学出版社2009年,修订三版
赵钢、占善刚、刘学在:《民事诉讼法学》,武汉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二版)
梁西主编:《国际法》(修订版),武汉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邵沙平、余敏友主编:《国际法问题专论》,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法理学:
李龙主编:《法理学》,人民法院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联合出版
张文显主编:《法理学》(第三版),高等教育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张文显著:《二十世纪西方法哲学思潮研究》,法律出版社
中国法律思想史及外国法制史:
张国华主编:《中国法律思想史》,法律出版社1986年6月版
杨鸿烈著:《中国法律思想史》(第一版),商务印书馆1998年版
何勤华主编:《外国法制史》(第三版),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
宪法学:
周叶中主编:《宪法》二十一世纪核心教材,高等教育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二版
秦前红主编:《新宪法学》,武汉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二版
行政法学:
周佑勇著:《行政法原论》(第二版),中国方正出版社2005年版
姜明安主编:《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第二版),北京大学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刑事法学:
马克昌主编:《刑法》(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版
高铭暄、马克昌主编:《刑法学》(第四版),北京大学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版
李希慧主编,康均心、黄明儒副主编:《中国刑法总论》(创新思维法学教材)、《中国刑法各论》(创新思维法学教材),武汉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徐静村主编:《刑事诉讼法学》,法律出版社2005年版(第三版)
陈光中、徐静村主编:《刑事诉讼法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四版)
樊崇义主编:《刑事诉讼法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民商法学:
余延满、马俊驹著:《民法原论》(第四版),法律出版社2010年版
李双元、温世扬主编:《比较民法学》,武汉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陈本寒主编:《商法新论》,武汉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刑事诉讼法学:
洪浩著:《刑事诉讼法学》,武汉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陈光中、徐静村主编:《刑事诉讼法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行政诉讼法学:
林莉红著:《行政诉讼法学》,武汉大学出版社2009年,修订三版
姜明安主编:《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第三版),北京大学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
林莉红著:《中国行政救济理论与实务》,武汉大学出版社2000年5月版
民事诉讼法学:
赵钢、占善刚、刘学在:《民事诉讼法学》,武汉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二版)
占善刚、刘显鹏著:《证据法论》,武汉大学出版社,2009年2月版
《民事诉讼法教学法规》(最新版),中国法制出版社
经济法与商法学:
漆多俊主编:《经济法学》,武汉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漆多俊著:《经济法基础理论》,武汉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覃有土主编:《商法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范健著:《商法》(修订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
韩德培主编:《环境保护法教程》(第五版),法律出版社2007年版
蔡守秋主编:《环境资源法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金瑞林主编:《环境法学》(第二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年版
国际法与国际关系史(1917年以后)或国际法与法理学(二选一):
梁西主编:《国际法》(修订版),武汉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梁西主编:《国际组织法总论》(修订第五版),武汉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邵沙平、余敏友主编:《国际法问题专论》,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刘德斌主编:《国际关系史》,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李龙主编:《法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人民法院出版社2003年联合出版
国际私法与国际法:
梁西主编:《国际法》(修订版),武汉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梁西主编:《国际组织法总论》,武汉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邵沙平、余敏友主编:《国际法问题专论》,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韩德培主编:《国际私法》,北京大学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黄进主编:《国际私法》,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
肖永平著:《肖永平论冲突法》,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肖永平著:《国际私法原理》,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
郭玉军编著:《冲突法导读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国际经济法:
余劲松主编:《国际投资法》(修订版),法律出版社2007年版(第三版)
漆彤主编:《国际贸易法新编》,武汉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余劲松、吴志攀主编:《国际经济法》,北京大学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二版)
梁西主编:《国际组织法总论》(修订第五版),武汉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同等学力加试参考书目:
曾宪义主编:《中国法制史》二十一世纪课程教材,北京大学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7月版
吴汉东主编:《知识产权法》,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江伟主编:《民事诉讼法》(第三版),高等教育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⑸ 郭敬明当年的《梦里花落知多少》抄袭一官司,结果如何
2006年5月,北京市抄高级人民法院作出终审判决,维持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的一审判决,认定郭敬明所著《梦里花落知多少》对庄羽的《圈里圈外》整体上构成抄袭,
判决郭敬明与春风文艺出版社赔偿庄羽经济损失20万元,春风文艺出版社与北京图书大厦停止《梦里花落知多少》的出版、销售行为。
(5)李龙民事诉讼法扩展阅读:
《梦里花落知多少》创作背景
进入21世纪,随着市场经济的愈演愈烈,文学阅读主体结构也随之进一步的更新,年轻的学生群体成为读者中主力军,由此市场上书籍出版导向也发生较大的变化。
大量的年轻作家在这股风潮中成长,变成作品创作中的一支新的生力军。郭敬明正是在这种市场趋势下成长起来,2003年出版了《幻城》获得市场与评论界的双丰收,2004年他又出版了这部《梦里花落知多少》。
郭敬明的《梦里花落知多少》虽然有抄袭嫌疑,饱受争议,但还是带有时代性格,能反映出时代特性和青春感,仍然能够成为“80后”生活代言的一篇力作。
身为“80后”的代表,作者郭敬明有着属于这个时代特有的忧伤,那就是来自独生子女的孤独。这种孤单反映在作者的文学中,就变成了一种不合群的敏感和孤单的忧郁。
⑹ 法学硕士重点院校有哪些
学界通常将诉讼法分成三块:民事诉讼法学,刑事诉讼法学,行政诉讼法学。由于这三
“诉”本身差别很大,其中我国行政诉讼法跟行政法归为一体,故应放在行政法里讨论。而
民事诉讼法学和刑事诉讼法学放在一起笼统评价,有失科学和精准。故下面分而评之。首先
推出民事诉讼法学大陆高校学科排名,稍后推出刑事诉讼法学排名。
第一名:西南政法大学:代表人物:常怡 田平安
西南政法大学整个诉讼法学科拥有悠久的传统和光辉的过去。毫不夸张的说,新中国诉讼法
学能发展到今天,西南政法居功至伟。常怡自就不必说,王锡三教授是上个世纪80年代大陆
唯一通晓大陆法系民事诉讼法学的教授(张卫平语)。在王、常之后紧跟而上的田平安教授
,很快成为西政民诉的中流砥柱之一。遍览当今大陆各高校,曾经和现今活跃在诉讼法学科
研教学一线的教授,有多少出身西南。仅就民诉而言,北大刘家兴(已退休)、清华张卫平
、海南大学谭兵、湘潭大学陈刚、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法学博士黄松有、中山大学教授法学
博士刘荣军和蔡彦敏、还有正在那攻读博士学位的河北高院院长,全国十大中青年法学家景
汉朝,厦门大学诉讼法领头人齐树洁。由于偏安西南,他们在官方成立的诉讼法学会里不能
拥有客观准确的位置,也是因为他们偏僻的地理位置,一个个名师出走西南(及至后来,竟
然发展成为一批批的出走!)。这固然在客观上带动了其他高校诉讼法学的发展,却给西南
带来了沉重的打击,无论在学术实力还是从士气上,以至于西南学子喊出了“西南不死,生
生不息”这般充满悲壮的口号。现今的西南,虽然少了那么多名师,但那块土壤还在默默的
为未来的中国诉讼法学不断培养着新的力量。为首的园丁便是常怡、田平安。经他们带的博
士生就蔚为大观,有兴趣者可翻阅由常怡领衔主编的《比较民事诉讼法学》,其中的著者,
几乎所有的博士生皆为先生高足,现在都十分了得。现如今,李祖军、李龙和彭世忠等年轻
一代也渐成为西南民事诉讼法学的中坚力量。而且以我之见,他们确是在为中国的“民诉法
学”奠基和施肥,而不是充当什么“环中南海学派”(陈瑞华语),葆有学术最为可贵的独
立自主的品格。由西南培养的硕士生、博士生以优秀的专业水准和扎实的理论功底广受、广
东、北京、上海等各地各级法院、检察院的欢迎(对比西南,我们学校连上海的法院检察院
都慢慢失掉了。真应该感到汗颜!)。瞻望未来,西南只要不再出现新的人才流失,则西南
民诉这块金字招牌还会在阳光下发出夺目的光彩,依然为民诉法学的圣地。
第二名:人民大学法学院: 带头人:江伟 汤维建 邵明
提到民事诉讼法,很多人就想到人民大学,想到江伟。的确,江伟堪称民诉法学一代宗师。
论学术影响力,可以说至少不逊于西南,不逊于常怡。虽然在相当长一段时期,人民大学只
有江伟这一杆大旗,但是人大法学院的民诉却不可轻觑,这首先当然归因于江伟本人治学严
谨、思路开阔以及其数十年孜孜不倦的努力,也不要忘记人大地处北京,拥有得天独厚的地
理优势和学术氛围,从而,使人大的民诉倍受学界注目。除了江伟外,可以提到的还有汤维
建,这位中国大陆第一位民事诉讼博士后,如今也晋升为博导,有望在江伟之后,再造人大
民诉辉煌。邵明,江伟得意门生,此君对民事诉讼基本理论很有研究,经常发文染指诉权、
诉讼标的、既判力等一类民事诉讼高深问题。人大法学院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博士,比较知
名有肖建国、邵明、吴泽勇等。现在,人大也成为培养中国未来民诉法学者的又一所“黄埔
军校”。
第三名:清华大学法学院:带头人:王亚新 张卫平
清华法学院的迅猛发展早为学界所瞩目。就民诉法学,他们从西南挖来了张卫平,引来了王
亚新。张卫平已为大家所熟悉,自从西南转会至清华,学术影响倍增,近年来更以每年2-
5本学术著作(包括合著主编)的速度向前推进,很是勤奋。此人曾于去年我校50周年校庆
期间在大礼堂作过一场精彩的报告。妙语迭出,笑声掌声不断。其中最为经典的便是建议我
校“改名为圣约翰法学大学,请个外国佬做校长,保准比清华还牛”。此言一出,全场反响
强烈。
言归正传,王亚新此人甚为了得,远渡重洋留学日本N年,取得真经而归。偶觉得他的学术
水准不下于张。只是回国没多久,还没有“发力”而已。遥想多年前,笔者的一位业师仅凭
他给〈程序的正义与诉讼〉一书所作的代译序,就断定此人将来必为中国民诉法学的NO.1。
其现今有〈社会变革中的民事诉讼〉、〈对抗与判定〉两本著作出版,学界影响日甚。偶曾
在“诉讼法学”版转贴了他的一篇论文,其深厚的学术功力由此可见一斑。
清华民诉硕博士开招没有几年,但个个身手不凡,其中首推徐昕,其专攻英国民事诉讼法学
,在读博士期间著述甚丰(待后面再做交代)可惜由于清华不留自产博士的“铁律”,徐昕
未能留校,而转至海南大学法学院。
我们曾试图将清华民诉排至第二,但考虑到清华民诉法学传统较短,加之老师的功力还未得
以完全的施展,论据不够充分,恐难服众,故而屈居第三。但笔者深信,清华民诉超越人大
,只是时间问题。
第四名:中国政法大学:杨荣新 陈桂明 肖建华
中国政法大学虽拥有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政诉讼法学研究中心,在国内
诉讼法学界权倾一时,但此校强于刑诉而短于民诉。为首的也就杨荣新和陈桂明两位教授,
前者系与江伟、常怡等齐名的老一辈民诉元老级人物,后者则是民事诉讼青年一代的精英,
1999年被评为中国十大杰出青年法学家,代表作:〈程序的保障与诉讼〉、〈程序的理念与
规则〉等。青年学者肖建华,是另外一位值得关注的人物,近年来著作颇丰,尤其对当事人
制度有一定研究。其他诸如常英,现专攻司法考试(律考)培训,无意于学术。故不在讨论
之列。因此,从整体上看,中政民诉实力逊于前三者,其后发之势亦显不足。
第五名:中山大学法学院 代表人物:刘荣军 蔡彦敏
地处南国学术沙漠之地的中山大学法学院能得此盛誉,全依仗有刘蔡二君,二君年轻有为堪
称中国大陆民事诉讼楷模。刘荣军,系日本一桥大学民事诉讼法学博士,此君系早年日本海
龟。归国后,著作颇丰,与王亚新南北呼应,给传统民事诉讼法学界带来相当大的冲击,代
表作:《程序的正义与诉讼》(与王亚新合译),《程序保障的理论视角》(专著);代表
论文:〈民事诉讼法律关系理论的再构筑〉等。蔡彦敏,女,教授,西南政法民事诉讼法学
博士、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博士后,亦有多篇论文见诸〈法学研究〉等刊物。
第六名: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 代表人物:李浩 刘敏
李浩,早年系安徽省委党校法律教研室教授。能在彼处作出大学问,让偶感佩不已。李浩教
授学术贡献在于他几乎是大陆最早理清证明责任这个民事证据法脊梁问题的学者。南师大将
李浩请至本校,使得该校民诉一下子成为华东地区民事诉讼法学的最高地。今年南师大也拿
到了诉讼法学博点,跟李浩有莫大关联。刘敏,副教授,中国人民大学博士,师从江伟,小
有建树。
第七名:湘潭大学法学院 代表人物:顾培东 陈刚
湘潭大学强于法学,法学之中又强于诉讼法学。今年更是举全校乃至全省之力,拿下诉讼法
学博士点。但不必讳言,其教授多为外来户,从西南花重金挖来的。民诉便是陈刚。同时不
可忽视的是,湘潭大学还重金请来早期(90年代初期)显赫民事诉讼界的中青年学者,顾培
东,此人曾入主首届中国十大杰出青年法学家,对民事诉讼基本理论有一定的造诣,尤其对
诉权理论颇有研究。在此外还有湘潭本校的民诉老将何文燕,新生代当红小生廖永安(在读
江伟博士)。湘潭法学显赫一时,但能维持多久,有待观察。笔者以为,众多教授皆待不长
远,原因很简单,湘潭地处偏僻,比重庆好不了那去。博士点拿下了,任务也就完成了。
第八名:复旦大学法学院:代表人物:章武生
章武生早年发迹于没什么名气的河南大学,但却为中原地带罕见的通晓民事诉讼机理的学者
。此君系中国民事诉讼中青年界的领头羊,主持编写中国民事诉讼九五规划研究项目,影响
颇大,最近刚刚在中国人民大学获得民事诉讼法学博士学位,博士论文〈民事诉讼简易程序
研究〉已经出版,颇有学术价值。章武生现投身复旦大学,他的到来使上海民诉在大陆的地
位有了一席之地。
第九名:北京大学法学院 代表人物:潘剑峰 傅郁林博士后
北大法学院堪称中国第一,但其民诉毫无疑问是其短项,尤其跟刑诉相比。自刘家兴退休后
,北大民诉的领头人便是潘剑锋。客观的说,潘前几年并不投入,要不然不至于在很长时间
里还是副教授。直到近些年他才用起功来,也如愿晋升教授,博导。除潘外,笔者还注意到
现在北大法学院博士后流动站工作的傅郁林,甚是厉害。此人博士毕业于人大,后进入北大
做博士后,近两年她在〈中国社会科学〉等高端杂志上发表强文若干篇,风头正劲。若不意
外,留教北大应该没有问题。倘若傅郁林留校,北大民诉很快便会有出头之日。
第十名:海南大学法学院: 带头人: 谭兵 徐昕
海南大学法学能发展至今天,全应该感谢西南政法的“帮忙”,他们的校长谭世贵,法
学院院长谭兵皆出自西南,就连徐昕选择去海大,也是奔着业师而去。谭兵作为海大民诉的
领头人,有明日黄花之势,但徐昕的到来,为他们大大增辉。徐昕在清华读博士期间,推出
〈英国民事诉讼规则〉〈英国民事诉讼法与民事司法改革〉等英国民诉三步曲,另有〈公共
知识分子〉(译著)、〈证据法的经济分析〉(译著)、〈当事人基本程序保障权与未来的
民事诉讼〉(译著),〈外国证据法选译〉(合著),〈外国证据法研究〉(合著),〈民
事证据法专论〉(合著)等等。可惜由于清华不留自产博士的“铁律”,徐忻未能留校,而
转至海南大学法学院,现任副教授。评教授指日可待。
客观的讲,中国大陆民事诉讼学研究较之刑事诉讼学还有相当一段距离,这透过各高校从事
民诉法学研究学者及硕博士点的数量便可见一斑。除上列学校外,其他学校比如中南财经政
法大学(蔡虹,李汉昌),武汉大学法学院(赵钢),厦门大学法学院(齐树洁),西北政
法学院(吴明童),广东商学院(张晋红)亦有一定实力(上述排名不分先后)。
做博士后,近两年她在〈中国社会科学〉等高端杂志上发表强文若干篇,风头正劲。若不意
外,留教北大应该没有问题。倘若傅郁林留校,北大民诉很快便会有出头之日。
第十名:海南大学法学院: 带头人: 谭兵 徐昕
海南大学法学能发展至今天,全应该感谢西南政法的“帮忙”,他们的校长谭世贵,法
学院院长谭兵皆出自西南,就连徐昕选择去海大,也是奔着业师而去。谭兵作为海大民诉的
领头人,有明日黄花之势,但徐昕的到来,为他们大大增辉。徐昕在清华读博士期间,推出
〈英国民事诉讼规则〉〈英国民事诉讼法与民事司法改革〉等英国民诉三步曲,另有〈公共
知识分子〉(译著)、〈证据法的经济分析〉(译著)、〈当事人基本程序保障权与未来的
民事诉讼〉(译著),〈外国证据法选译〉(合著),〈外国证据法研究〉(合著),〈民
事证据法专论〉(合著)等等。可惜由于清华不留自产博士的“铁律”,徐忻未能留校,而
转至海南大学法学院,现任副教授。评教授指日可待。
客观的讲,中国大陆民事诉讼学研究较之刑事诉讼学还有相当一段距离,这透过各高校从事
民诉法学研究学者及硕博士点的数量便可见一斑。除上列学校外,其他学校比如中南财经政
法大学(蔡虹,李汉昌),武汉大学法学院(赵钢),厦门大学法学院(齐树洁),西北政
法学院(吴明童),广东商学院(张晋红)亦有一定实力(上述排名不分先后)。
⑺ 李龙的个人介绍
李龙,祖籍重庆市江北区,在重庆一直念完小学、初中、高中(至今讲普通话带有浓重的重庆地方口音,爱吃重庆火锅)。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从四川师范大学政教系本科毕业后,参加四川省委讲师团,在四川省叙永县、古蔺县锻炼;此后有短暂的公安工作经历并在四川泸州医学院德育教研室任教,讲授《卫生法学基础》课;1992年9月考入西南政法大学研究生部攻读硕士学位,1995年5月研究生毕业并获得诉讼法硕士学位;1995年5月至1996年9月留西南政法大学诉讼法教研室任教,讲授《民事诉讼法》、《行政诉讼法》、《律师与公证》、《仲裁法》等课程;1996年9月以优异成绩考上该校诉讼法博士研究生,1999年7月顺利毕业并获得博士学位,此后留校任教至今。2006年被评聘为教授,有许多社会兼职但无任何行政职务。学习、工作期间,广泛涉猎历史、文学、政治、法律、经济、哲学、管理等学科,并培养形成了对多学科的兴趣,但仅仅对法学(诉讼法学)有较为深入的研究,曾公开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参编教材五部,教辅材料两部,共计160余万字。其中多篇学术论文具有一定的影响和学术价值,并多次获得各类奖励,并被重庆市教委确定为重庆市首批“高校中青年骨干教师”。
生性乐观幽默、记忆力好、抗干扰能力强,能静能动。为人真诚、仁义,善于与各种人沟通,朋友较多;但学术与人格均锋芒毕露,容易制造新闻和惹人争议。精通电脑、能够熟练驾驶各类汽车,喜欢尝试各种新鲜的东西,超前消费。
1987华7月四川师范大学政教系毕业并获得法学学士学位;,1995年5月西南政法人学诉讼法专业研究生华业并获得诉讼法硕士学位;1999年7月西南政法大学民事诉讼法博士研究生毕业并获得博士学位。
在多年的学习、研究过程中,广泛涉猎了文学、政治、法律、经济、智学、管理等学科,并都取得了—”定质和量的成果:尤其对法学,特别是对诉讼法有较为深入的研究,曾公开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参编教材三部,教辅材料两部,共计100余万字。其中关于“民事诉讼标的”的多篇学术论文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填补了诉讼法学科中的许多理论空内,并多次获得不同级别、类型的奖励。教学方面,对于担任的《民事诉讼法》、《行政诉讼法》、《仲裁法》、《律师与公证》和《证据学》等几门课的教学,形成了一整套完整的较为独特的教学内容体系和教学方法,几门课的讲授都深受学生的欢迎,1999年3月在西南政法大学组织的青年教师讲课比赛中,以92分的成绩被评为第—名。
⑻ 西南政法大学法学院的著名教授
1、孙长永
孙长永,男,1964年8月生,安徽寿县人。曾任西南政法大学副校长,教授内、博士生导师。重容庆市首批学术技术带头人、重庆市高级人民法院和湖南省人民检察院咨询专家、中国诉讼法学研究会刑事诉讼法学专业委员会委员,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2、唐力
唐力,男,汉族,1964年1月生,四川富顺人,中共党员,研究生,法学博士,法学教授,民事诉讼法专业博士研究生导师。现任西南政法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研究领域主要为民事诉讼法、仲裁法、行政诉讼法。
⑼ 铁矿采选承包合同纠纷起诉书
本律师根据类似的承包合同纠纷案件给你提供个起诉状模板,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民事起诉状(林业承包合同)
原告:;
被告:;
第三人:;
诉讼请求:
一、依法确认被告与第三人签订的树木买卖合同为无效合同;
二、诉讼费由被告承担.
原告系被告方所属村民。一九九六年春,原告村民在被告村委组织下,在全村村外所有的道路及生产路上栽植杨树两千余棵,几乎遍及全村所有的农业用地。当时我村村主任是陈丹,村支部书记是宋丹华。该杨树栽植后,长势良好,村委曾聘任六名专职人员负责看管及照顾杨树。到二00四年,全部杨树的价值已经近三十万元,是全村集体所有的主要财产之一。
二00三年四、五月份,当时的村委想卖涉案树木,便向部分党员及个别村民(即所谓的村民代表)征求意见,当时的村主任李龙提议想卖二十一万元,说是用来修路。参与意见的部分人后来说,对该方案,当时有人同意、有人不同意,根本就没有形成可行的卖树方案。针对此事,由于大部分村民议论纷纷,就没有结果,树没有卖成。
二00四年春节之后,被告村委在当时的村委主任刘清福及党委委派的挂职书记的策划下,既未召开村民会议,又未采取任何方式向全体村民征求意见,就自作主张的以村委的名义将涉案树木及涉案树木所有路段两侧的土地承包和卖给了并不是我村村民的本案第三人风筝县河上村村民张三好。所涉及的土地承包金和卖树款仅为二十万元,所包日期为十年。事实上,涉案全部杨树,如果长到合同期满的话,其价值至少得二百余万元。该合同签订后,其合同内容,当时村委亦是采取了秘密封锁的方式,其内容只是在我们村民中悄悄流传,且说法不一。直到第三人派人对涉案树木加以管理、看护、在树上刷漆等,我们才知道涉案土地及树木承包和卖给了第三人,才知道所卖及承包的价格及年限。
涉案树木现均已成材,其遮荫、根系、落叶等对沿途农业用地造成极大的减产,致使每年我们所种水稻、小麦等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大幅度下降,有些地块甚至颗粒无收,所谓事倍功半,的确恰如其分。由于涉案树木遍及全村所有的承包地,全村各家各户都受其影响,只不过程度不同罢了。鉴于涉案树木均已成材,我们一致认为,应该对其有计划地进行伐旧更新。具体的方案依法应由我们全体村民决定。被告的非法处分是作为原告的我们所不能认可的,无论从价格上还是从年限上我们都是坚决不能同意的。
在知道了被告擅自处分集体财产,损害集体及全体村民利益后,我村村民多次派代表向省、市、县、乡上访等反映,至今未能得到合理、合法、公正的妥善解决。
《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第二条规定:“村民委员会是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第五条、第六条也规定了村民委员会的应当的义务。第十九条规定:“ 涉及村民利益的下列事项,村民委员会必须提请村民会议讨论决定,方可办理:(一)乡统筹的收缴方法,村提留的收缴及使用;(二) 本村享受误工补贴的人数及补贴标准;(三) 从村集体经济所得收益的使用;(四) 村办学校、村建道路等村公益事业的经费等集方案;(五)村集体经济项目的立项、承包方案及村公益事业的建设承包方案;(六) 村民的承包经营方案;(七) 宅基地的使用方案;(八) 村民会议认为应当由村民会议讨论决定的涉及村民利益的其他事项。”第二十一条规定:“ 人数较多或者居住分散的村,可以推选产生村民代表,由村民委员会召集村民代表开会,讨论决定村民会议授权的事项。村民代表由村民按每五户至十五户推选一人,或者由各村民小组推选若干人。”第十七条规定:“ 村民会议由本村十八周岁以上的村民组成。召开村民会议,应当有本村十八周岁以上村民的过半数参加,或者有本村三分之二以上的户的代表参加,所作决定应当到会人员的过半数通过。必要的时候,可以邀请驻在本村的企业、事业单位和群众组织派代表列席村民会议。”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第十八条规定:“土地承包应当遵循以下原则:(一)按照规定统一组织承包时,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依法平等地行使承包土地的权利,也可以自愿放弃承包土地的权利;(二)民主协商,公平合理;(三)承包方案应当按照本法第十二条的规定,依法经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的村民会议三分之二以上成员或者三分之二以上村民代表的同意;(四)承包程序合法。”第十九条规定:“土地承包应当按照以下程序进行:(一)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的村民会议选举产生承包工作小组;(二)承包工作小组依照法律、法规的规定拟订并公布承包方案;(三)依法召开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的村民会议,讨论通过承包方案;(四)公开组织实施承包方案;(五)签订承包合同。第四十八条第一款规定:“发包方将农村土地发包给本集体经济组织以外的单位或者个人承包,应当事先经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的村民会议三分之二以上成员或者三分之二以上村民代表的同意,并报乡(镇)人民政府批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第十五条规定:“国有土地可以由单位或者个人承包经营,从事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生产。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可以由本集体经济组织以外的单位或者个人承包经营,从事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生产。发包方和承包方应当订立承包合同,约定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土地承包经营的期限由承包合同约定。承包经营土地的单位和个人,有保护和按照承包合同约定的用途合理利用土地的义务。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由本集体经济组织以外的单位或者个人承包经营的,必须经村民会议三分之二以上成员或者三分之二以上村民代表的同意,并报乡(镇)人民政府批准。”
《山东省农村集体经济承包合同管理条例》第九条规定:“ 订立承包合同,必须遵守法律、法规和国家政策,执行村集体经济组织大会或者村民会议决议,兼顾国家、集体、个人三者利益。”第四条规定:“ 农村集体所有的资源、资产和集体依法取得使用权的国家资源等,由村集体经济组织或者村民委员会(以下简称发包方)发包。发包方案(包括项目及发包方式、指标、期限、承包经营者等)应当广泛听取群众意见,经村集体经济组织三分之二以上成员或者村民会议三分之二以上成员同意,并报乡镇人民政府备案。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第九条规定:“ 订立承包合同,必须遵守法律、法规和国家政策,执行村集体经济组织大会或者村民会议决议,兼顾国家、集体、个人三者利益。”第十三条第一款规定:“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承包合同无效:(一)违反法律、法规和国家政策的;(二)损害国家、集体、第三人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的;(三)违反本条例第四条第二款规定的;(四)恶意串通或者采取欺诈、胁迫等不正当手段签订的;(五)发包方无权发包的。”第十四条规定:“ 无效承包合同从订立时起,就没有法律约束力。承包合同部分无效,不影响其他部分效力的,其他部分仍然有效。无效承包合同的确认权,归县级以上承包合同仲裁机构或者人民法院。”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农业承包合同纠纷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试行)》第二条规定:“ 发包方所属的半数以上村民,以签订承包合同时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等法律规定的民主议定原则,或者其所签合同内容违背多数村民意志,损害集体和村民利益为由,以发包方为被告,要求确认承包合同的效力提起诉讼的,人民法院应当依法受理,并可通知承包方作为第三人参加诉讼。”第二十五条规定:“ 人民法院在审理依本规定第二条所起诉的案件中,对发包方违背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大会或者成员代表大会决议, 越权发包的,应当认定该承包合同为无效合同,并根据当事人的过错,确定其应承担的相应责任。属本条前款规定的情形,自承包合同签订之日起超过一年,或者虽未超过一年,但承包人已实际做了大量的投入的,对原告方要求确认该承包合同无效或者要求终止该承包合同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但可根据实际情况,依照公平原则,对该承包合同的有关内容进行适当调整。”
综合上述事实及有关规定,原告方认为:被告与第三人所签订的《土地承包及树木买卖合同》本质上系农业承包合同中的“林业承包合同”。该合同系被告在未经法律和行政法规所强制性规定的民主议定程序的情况下,违背全体村民的所有者意志,把我村集体现实的全部林木及适合植树的所有沿路地,承包给了不属于本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的第三人。其合同内容把本应价值几百万的标的仅以二十万的价款作了处分,严重损害了本村集体和全体村民利益。依法应为无效合同。为维护合法权益,现原告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零八条、一百零九条、一百一十条之规定具状贵院,请依该法第一百一十一条之规定予以受理,依法查明本案事实,做出公正裁判。
此致
人民法院
具状人签名:(附后)
二00五年四月十日
⑽ 2011年武汉大学法学院考研的法律专业的必读书目有哪些
法学院2012年法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参考书目
综合知识(法理学、宪法学、行政法学、刑法学、民法学、刑事诉讼法、行政诉讼法、民事诉讼法、国际法学):
李龙主编:《法理学》,人民法院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联合出版
周叶中主编:《宪法》二十一世纪核心教材,高等教育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马俊驹、余延满著:《民法原论》(第四版),法律出版社2010年版
秦前红主编:《新宪法学》,武汉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二版)
高铭暄、马克昌主编:《刑法学》(第五版),北京大学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年版
周佑勇著:《行政法原论》(第二版),中国方正出版社2005年版
洪浩著:《刑事诉讼法学》,武汉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林莉红著:《行政诉讼法学》,武汉大学出版社2009年,修订三版
赵钢、占善刚、刘学在:《民事诉讼法学》,武汉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二版)
梁西主编:《国际法》(修订版),武汉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邵沙平、余敏友主编:《国际法问题专论》,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法理学:
李龙主编:《法理学》,人民法院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联合出版
张文显主编:《法理学》(第三版),高等教育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张文显著:《二十世纪西方法哲学思潮研究》,法律出版社
中国法律思想史及外国法制史:
张国华主编:《中国法律思想史》,法律出版社1986年6月版
杨鸿烈著:《中国法律思想史》(第一版),商务印书馆1998年版
何勤华主编:《外国法制史》(第三版),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
宪法学:
周叶中主编:《宪法》二十一世纪核心教材,高等教育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二版
秦前红主编:《新宪法学》,武汉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二版
行政法学:
周佑勇著:《行政法原论》(第二版),中国方正出版社2005年版
姜明安主编:《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第二版),北京大学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刑事法学:
高铭暄、马克昌主编:《刑法学》(第五版),北京大学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年版
马克昌主编:《刑法》(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版
李希慧主编,康均心、黄明儒副主编:《中国刑法总论》(创新思维法学教材)、《中国刑法各论》(创新思维法学教材),武汉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徐静村主编:《刑事诉讼法学》,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第三版)
陈光中、徐静村主编:《刑事诉讼法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四版)
樊崇义主编:《刑事诉讼法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民商法学:
余延满、马俊驹著:《民法原论》(第四版),法律出版社2010年版
魏振瀛主编:《民法》,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版
陈本寒主编:《商法新论》,武汉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范健主编:《商法》,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
刑事诉讼法学:
洪浩著:《刑事诉讼法学》,武汉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徐静村主编的《刑事诉讼法学》(法律出版社2004年第三版上下册)
行政诉讼法学:
林莉红著:《行政诉讼法学》,武汉大学出版社2009年,修订三版
姜明安主编:《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第三版),北京大学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
林莉红著:《中国行政救济理论与实务》,武汉大学出版社2000年5月版
民事诉讼法学:
江伟主编:《民事诉讼法》(第三版),高等教育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赵钢、占善刚、刘学在:《民事诉讼法学》,武汉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二版)
占善刚、刘显鹏著:《证据法论》,武汉大学出版社,2009年2月版
赵钢、占善刚、刘学在主编《民事诉讼法教学指导:法规、案例与试题》,武汉大学出版社 2011年6月版
经济法与商法学:
漆多俊、冯果主编:《经济法学》(第三版),武汉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漆多俊著:《经济法基础理论》,武汉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覃有土主编:《商法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范健著:《商法》(修订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
韩德培主编:《环境保护法教程》(第五版),法律出版社2007年版
蔡守秋主编:《环境资源法教程》(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版
金瑞林主编:《环境法学》(第二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年版
国际法与国际经济法:
梁西主编:《国际法》(修订版),武汉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梁西主编:《国际组织法总论》(修订第五版),武汉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邵沙平、余敏友主编:《国际法问题专论》,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余劲松主编:《国际投资法》(修订版),法律出版社2007年版(第三版)
漆彤主编:《国际贸易法新编》,武汉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余劲松、吴志攀主编:《国际经济法》,北京大学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三版)
韩龙主编:《国际金融法》,法律出版社2007年版
国际私法与国际法:
梁西主编:《国际法》(修订版),武汉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梁西主编:《国际组织法总论》,武汉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邵沙平、余敏友主编:《国际法问题专论》,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韩德培主编:《国际私法》,北京大学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黄进主编:《国际私法》,法律出版社2005年版
肖永平著:《肖永平论冲突法》,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肖永平著:《国际私法原理》,法律出版社2007年版
肖永平著:《法理学视野下的冲突法》,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
郭玉军编著:《冲突法导读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国际经济法:
余劲松主编:《国际投资法》(修订版),法律出版社2007年版(第三版)
漆彤主编:《国际贸易法新编》,武汉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余劲松、吴志攀主编:《国际经济法》,北京大学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三版)
韩龙主编:《国际金融法》,法律出版社2007年版
同等学力加试参考书目:
曾宪义主编:《中国法制史》二十一世纪课程教材,北京大学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7月版
吴汉东主编:《知识产权法》,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法律硕士是全国联考,不指定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