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法工伤案例杨某
① 求助呢!!一个关于劳动法和工伤的案例!求解!!!
【1】根据《劳动合同法》第39条第二条,
严重违反用法单位规章制度的。用人单位可以与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
【2】受到工伤七级的劳动者,在上班时,私自脱离值班工作岗位,恰逢厂里发生火灾,这位劳动者是有一定责任的。
【3】《职工劳动纪律规定》是吉林天能电力工程机械有限公司制定的,
在其他单位,不具有权威性。
【4】单位和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要出具书面终止劳动合同书,
劳动者如果不同意,可以根据《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条第三项,申请劳动争议仲裁。
【5】提问者资料:从2010年12月31日起,劳动者没有和单位签订劳动合同
【6】只要劳动者不断地要求签订劳动合同,就没有过一年的仲裁时效期。
单位要按照《劳动合同法》第82条规定,向劳动者再支付11个月的工资。
【7】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第37条规定,
七级伤残的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为本人工资的13个月,
是由工伤保险基金里支付的,不是由单位支付的。
劳动者可以通过单位向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去要。
【8】如果单位辞退劳动者后,单位要支付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和由工伤保险基金里支付的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
参看资料:网络文库
② 劳动法案例
二审法院撤销一审法院的判决,那么要么二审法院改判,要么发回重审。怎么内会向省容级法院申诉的。这是不符合法律规定的。
退一步讲,如果向省法院申诉可以的话,个人认为本案“打赌”协议不同于赌博,因为双方既没有侵犯社会风尚和社会管理秩序,也非聚众赌博,更不是以营利为目的,而是为证明涂改发票这一事实是否存在 根据《合同法》规定,双方行为不在无效合同范围之内应属有效。同时,双方是在充分协商的基础上订的协议,遵循了《民法通则》的基本原则。不过,双方应该属于口头协议,对方如果不承认的话,法官是无法判别到底双方是否存在着此口头协议。
③ 基于劳动法的工伤赔偿的案件分析
1、案情介绍
申请人:张某,委托代理人:廖洪涛,四川蜀旺律师事务所律师。
被申请人:四川某某建筑劳务有限公司
2012年8月,申请人在被申请人承建的某项目商住楼二期工地上班时不慎受伤,被送往成都市某医院住院治疗8天,经诊断:1、左手食指背侧电锯伤伴伸指肌腱断裂;2、左手拇指远端缺损伤。申请人还称其住院期间,被申请人没有派人对其进行护理,也没有支付伙食补助费。2013年1月经成都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认定为工伤。2013年4月经成都市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鉴定伤情为伤残玖级。
申请人于2013年6月申请仲裁,双流县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受理后组成独任庭,于2013年7月开庭审理,申请人委托代理人已到庭,被申请人未到庭。现已审理终结。
仲裁请求:1、一次性伤残补助金81000元(9000元×9个月);2、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19110元(3185元x 6个月);3、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31850元(3185元×10个月);4、住院伙食补助费400元(50元x8天);5、停工留薪期工资20400元(300元×68天);6、护理费400元(50元×8天);7、营养费400元(50元×8天);8、差旅费597元,9、鉴定费439元。
被申请人未作答辩,经劳动仲裁委员会书面通知,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参加审理。
2、法律分析
劳动仲裁委员会认为:申请人因工受伤的事实清楚,被申请人应当按照《工伤保险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的规定支付申请人工伤待遇。关于工资标准的问题,申请人主张工资按9000元/月计算,而被申请人未提供任何证据证明申请人的实际工资收入情况,应承担举证不利后果,故劳动仲裁委员会予以采信申请人的主张。一次性伤残补助金,符合条例规定,劳动仲裁委员会予以支持;一次性工伤医疗和伤残就业补助金,符合条例规定,劳动仲裁委员会予以支持;住院伙食补助费,根据四川省政府《关于贯彻实施国务院关于修改<工伤保险条例>决定的通知》(川府发 [2011]28号)第三条的规定,劳动仲裁委员会认可申请人每天享有16元的住院伙食补助费用;停工留薪福利待遇,参照《成都市工伤职工停工留薪期管理办法(暂行)》及其附件2的标准,劳动仲裁委员会认可申请人享有2个月的停工留薪期;由于条例未规定护理标准,结合申请人的实际伤情,劳动仲裁委员会认可申请人每天享受50元的护理费;营养费,没有法律依据,劳动仲裁委员会不予支持;申请人主张的差旅费即申请人为申请工伤认定而产生的查档费和交通费,查档费163元,应由被申请人承担,交通费,没有法律依据,劳动仲裁委员会不予支持;鉴定费,应由被申请人承担。
3、判决结果
被申请人应支付申请人的工伤待遇为:一次性伤残补助金81000元(9000元×9个月)、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1911 0元(3185元/月×6个月)、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31850元(3185元/月×10个月)、住院伙食补助费128元(16元×8天)、停工留薪福利待遇18000元(9000元×2个月)、护理费400元( 50元×8天)、查档费163元、鉴定费439元,以上合计151090元。依据《工伤保险条例》第三十七条,《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贯彻实施国务院关于修改<工伤保险条例>的决定的通知》。“川府发[2011] 28号”第二条,《成都市人民政府转发省政府关于贯彻实施国务院关于修改<工伤保险条例>决定通知的通知》成府函[2 01 2]112号第三条之规定,仲裁裁决如下:
一、被申请人四川某某建筑劳务有限公司于本裁决书生效之日起十日内,一次性支付申请人张某工伤待遇共计151090元。
二、驳回申请人的其它申请请求。
当事人对本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自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15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一方当事人逾期不起诉又不履行仲裁裁决的,另一方当事人可以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4、律师建议
在发生工伤事故后,若对方不愿意协商或者协商不成的,应当积极的寻求法律帮助,因为劳动工伤赔偿程序繁琐、时间较长,劳动者在众多的法律环节中只要是一步走错,就必须承担起败诉的风险。
④ 劳动法工伤纠纷案例分析
1、公司违法
2、应该认定为工伤
3、看《工伤保险条例》就知道
4、能
5、同3
⑤ 劳动法案例,
属于工伤 老板 和店长都应承担赔偿责任 公司应按工伤补偿
⑥ 劳动法,具体案例分析
【案例】
a先生在深圳市罗湖区的一家汽车维修服务公司从事油漆喷涂的工作,早在2000年就入职这家公司,a先生与公司签订的多份劳动合同中均确认:喷涂岗位工作可能产生空气污染等职业危害,并约定,从事喷涂岗位作业员工入职、离职必须体检,离职不体检者不予办理离职手续;双方签订的最后一期劳动合同的期限是2008年1月1日至2009年12月31日。2009年11月30日,公司书面通知张先生,劳动合同到期后不再续签。实际上,只差2个多月的时间,a先生在公司的连续工龄就满10年了,但是,公司既不想与张先生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也不愿意支付其工龄补偿,a先生要求公司做离职前的职业健康检查,但被公司拒绝了。a先生遂委托本律师,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起劳动仲裁申请,要求公司支付违法终止劳动合同的赔偿金165000元。
深圳市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依法裁决:公司属于汽车维修行业,af先生在公司从事喷漆工作,具有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可能,双方在劳动合同中也确认a先生所从事的工作具有产生空气污染职业危害的可能,并对防止相关职业病危害方面作出了约定。公司未为张先生进行离职前职业健康检查,而终止了其与张先生之间的劳动合同,该行为违法。张先生请求公司支付违法终止劳动合同的赔偿金,本院予以支持,即公司应支付张先生违法终止劳动合同赔偿金165000元。
公司对劳动仲裁委 的裁决书不服,向深圳市罗湖区人民法院起诉,要求不予支付赔偿金,其理由为:张先生在工作期间,公司已为其做过体检,未发现有任何所从事的职业相关的健康损害,公司是按照《劳动合同法》第四十四条的规定终止双方的劳动合同关系的,而并非依据四十条和四十一条规定的解除合同的行为。经深圳市罗湖区人民法院审理,依法判决认定,公司终止与张先生之间劳动合同的行为违法,应支付张先生违法终止劳动合同赔偿金165000元。
【律师评点】
这是本律师代理的一起真实的案件,通过这个案例,相信我们能够更深入地理解《劳动合同法》中违法终止劳动合同法律责任的内涵。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二条规定:“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不得依照本法第四十条、第四十一条的规定解除劳动合同:(一)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作业的劳动者未进行离岗前职业健康检查,或者疑似职业病病人在诊断或者医学观察期间的;(二)在本单位患职业病或者因工负伤并被确认丧失或者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三)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内的;(四)女职工在孕期、产期、哺乳期的;(五)在本单位连续工作满十五年,且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五年的;(六)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第四十五条规定:“劳动合同期满,有本法第四十二条规定情形之一的,劳动合同应当续延至相应的情形消失时终止”。
第四十八条规定:“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劳动者要求继续履行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当继续履行;劳动者不要求继续履行劳动合同或者劳动合同已经不能继续履行的,用人单位应当依照本法第八十七条规定支付赔偿金”。
《职业病防治法》第三十二条规定:“对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的作业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的规定组织上岗前、在岗期间和离岗时的职业健康检查,并将检查结果如实告知劳动者。职业健康检查费用由用人单位承担。对未进行离岗前职业健康检查的劳动者不得解除或者终止与其订立的劳动合同”。
实际上,《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五条规定的就是用人单位不得违法终止劳动合同的条款,其中明确援引了第四十二条的不得解除劳动合同的六种情形,显然,这六种情形也必然就是不得终止劳动合同的法定情况。第四十五条规定之所以没有重复罗列上述六种情形,我认为是立法者从立法技术的角度考虑,援引之前亦应列明的条款,使得法律条文不会过于重复和繁琐。
《 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五条和《职业病防治法》第三十二条的立法目的,是为了更好地保护接触职业危害作业劳动者的合法权益,用人单位违法终止劳动合同,必然要受到严厉的制裁,付出严重的代价。
⑦ 工伤案例分析
法院的判决我不做分析,我只作为个人只提几点自己的看法:
1、未签订劳动合同,是否超过一个月,若超过一个月应该涉及到双倍工资的赔偿问题,这个你可以主张
2、单位是否为个人及时缴纳的各项社会保险?若缴纳了保险,住院的相关医疗费用应该从工伤基金支付,但是我看到这个里面只是法院判了单位承担,那是否就可以说单位未为个人缴纳社会保险,如果这样的话,个人可以要求单位帮个人补缴社会保险。
3、现在我就谈及重点问题了,因为工伤级别达到了6级伤残,所以除非你个人提出与单位解除劳动合同,否则单位是不可以与你解除劳动合同的。如果你个人提出辞职,而你在工伤发生期间,单位又未为你缴纳工伤保险,那这个中间涉及的三个补偿费用(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就由单位全额承担,如果单位帮你个人缴纳了保险,其中有两项费用为工伤基金支付。
下面一个问题
工亡的话,直系亲属可以得到丧葬补助金、供养亲属抚恤金以及一次性工亡补助金。具体每项费用的算法,你可以查看下工伤保险条例里面的相关规定
⑧ 劳动法案例分析
1、如果刘小姐提前下班是得到公司某领导同意的,而且非故意绕道,虽然不是必经之路,那也应该认定为工伤。
2、如果公司也认为是提前下班,那么也应该认定为工伤,因为毕竟是下班途中。除非公司认定其擅离岗位。
3、如果是工伤,那么在申请工伤认定后,然后作劳动能力鉴定,再向工伤保险机构落实工伤待遇。如果单位未给其上工伤保险,那么应该由单位按工伤标准赔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