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法对于旷工的界定
1. 劳动法对旷工的解释
你好!公来司以你旷工源为由开除你是不合理的,你们这是发生了劳动争议,而不是实际意义上的旷工,如果公司开除你,公司是应该给你经济补偿的。 这种情况,如果公司不开除你,你自己不想继续和公司保持劳动关系了,你都可以根据《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八条第一款第(二)项提出解除劳动合同关系;再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四十六条第一款第一项向公司提出经济补偿。 请注意:现在你们已经发生了劳动争议,如果协商调解不成,应当从争议之日起向劳动仲裁委提交仲裁申请。希望我的回答可以帮到你
2. 什么叫旷工,劳动法怎样定义旷工
旷工是职工在正常工作日不请假或请假未批准的缺勤行为。旷工按工作日论。
1,对于旷工,劳动合同法相关的规定是企业辞退员工的条件之一,即员工长期旷工,违反企业相关规定的,企业可以予以解除劳动关系。
2,劳动法对旷工处罚没有具体标准,只规定了,如果因为旷工给用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的,用人单位可以要求赔偿的。
员工和用人单位是相互的,员工旷工会给企业生产带来不利影响,不利于企业日常经营和管理。企业对于员工旷工也会制定相关规章制度,是可以对此进行管制的,旷工是一种违反劳动纪律的行为。
旷工严重的,甚至会被用人单位除名。用人单位依据劳动纪律和规章制度的规定对其予以处分和罚款,是一种正常的企业管理。
因为各个公司的经营特点不同,可以制定侧重点不同的劳动纪律和规章制度。比如有的公司实行弹性工作时间,对劳动纪律会松一些。有的公司24小时运行,不允许岗位缺人,就得严肃劳动纪律。
(2)劳动法对于旷工的界定扩展阅读
新劳动法十大须知
1、不签劳动合同代价高昂用人单位必须与劳动者签订书面劳动合同。
2、休息休假纳入劳动合同促使用工时间的合法化。
3、未尽告知义务可能属“欺诈”避免用人单位在招工中,提供虚假信息,刻意隐瞒职业危害
4、合同自然终止也要支付补偿除劳动者原因不能续约的外,劳动合同终止,用人单位必须给劳动者的补偿标准与解除长期劳动合同的标准完全一样。
5、用人越久经济补偿越多劳动者月工资高于用人单位所在地社会平均工资3倍的,以3倍封顶,补偿年限最高不超过12年。
6、用代通知金可更快“炒人”方便用人单位在合法解除劳动合同时对解约时间作灵活选择。
7、试用期最多不得超六个月同一用人单位与同一个劳动者只能约定一次试用期,试用期是以劳动合同的成立为前提。
8、使用劳务派遣工难避责一些用人单位热衷于使用劳动派遣工,除了在用人策略上的考虑外,还希望能规避责任。
9、大规模“炒人”程序要合法用人单位只有在濒临破产进行法定整顿期间或者生产经营状况发生严重困难,确需裁减人员的,才可以裁减人员。
10、对特殊员工不得随意解雇劳动者在本单位连续工作满15年,且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5年的,即使劳动合同期满,用人单位也不得与劳动者终止劳动合同。
3. 劳动法对旷工的规定
4. 缺勤 和 旷工 的法律定义
一、法律对缺勤、旷工没有标准定义。在一定区间由公司自主决定,违反公司规章制度可给版予解除合权同。
二、通俗定义
1、缺勤是指员工经过请假,经过主管领导同意产生的,是无工作时间就是没工资的,但单位不能以此处理员工。
2、旷工则是没有请假,没有经过主管领导同意,在应该上班工作时间内无故不到工作岗位工作的,一般超过半个小时为旷工,未超算迟到。
(4)劳动法对于旷工的界定扩展阅读:
一、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1、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
2、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的;
3、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的;
4、劳动者同时与其他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对完成本单位的工作任务造成严重影响,或者经用人单位提出,拒不改正的;
5、因本法第二十六条第一款第一项规定的情形致使劳动合同无效的;
6、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
5. 新劳动法旷工规定
1、《劳动合同法》没有自离规定,《劳动法》第25条、《劳动合同法》第39条、第40条规定用人单位可单方解除劳动合同。
第三十九条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一)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
(二)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的;
(三)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的;
(四)劳动者同时与其他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对完成本单位的工作任务造成严重影响,或者经用人单位提出,拒不改正的;
(五)因本法第二十六条第一款第一项规定的情形致使劳动合同无效的;
(六)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
行为如果符合此条第二款规定,单位就可以严重违反单位规章制度为由单方解除劳动合同,给你解除劳动合同通知,如果只是口头说你怎么怎么样就算自离,一直没有通知解除劳动合同,你们之间的劳动合同就是有效的。
2、关于旷工几天的规定,《劳动合同法》没有规定。
因旷工被除名的法律依据是:《企业职工奖惩条例》(国发[1982]59号)的规定,由用人单位提出与无正当理由旷工的职工终止劳动关系的一种处理方式。除名的条件是:
(1)职工经常旷工没有正当理由;
(2)经批评教育无效;
(3)达到规定的旷工天数,即连续旷工时间超过15天,或者1年以内累计旷工时间超过30天。
但是注意此规章已经于2008年1月15日,被国务院第516号令明文废止。如企业现行规章制度中仍规定“除名”或“开除”等相关条款,显然缺乏法律依据。
至于旷工几天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单位可以制定单位内部管理制度,根据情况自己制定。
6. 关于员工旷工,劳动法是如何规定处理的
《劳动法》赋予用人单位有制定和执行劳动纪律和规章制度的权力。
旷工是内一种违反劳动纪容律的行为。旷工严重的,甚至会被用人单位除名。用人单位依据劳动纪律和规章制度的规定对其予以处分和罚款,是一种正常的企业管理。
至于对旷工的处罚与安全积分和年终奖金挂钩,也是法规允许企业应有的自主权。因为各个公司的经营特点不同,可以制定侧重点不同的劳动纪律和规章制度。比如有的公司实行弹性工作时间,对劳动纪律会松一些。有的公司24小时运行,不允许岗位缺人,就得严肃劳动纪律。
鉴此,公司对你旷工的处罚(罚款100元,与安全积分和年终奖金挂钩)是必要的,只是罚款100元可能会有问题。
国务院《企业职工奖惩条例》第十六条规定:“对职工罚款的金额由企业决定,一般不要超过本人月标准工资的百分之二十。”
对你罚款100元肯定超过20%,具体超过多少,要以你的月标准工资来计算。
7. 劳动法是怎样规定旷工的
一、对员工旷工的处分 1.《劳动法》的规定是: 第二十五条 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二)严重违反劳动纪律或者用人单位规章制度的; 2. 国务院《企业职工奖惩条例》的规定是: 第十八条 职工无正当理由经常旷工,经批评教育无效,连续旷工时间超过十五天,或者一年以内累计旷工时间超过三十天的,企业有权予以除名。 二、对辞退员工(即解除劳动合同或者除名)的赔偿(即经济补偿) 《劳动法》的规定是: 第二十八条 用人单位依据本法第二十四条、第二十六条、第二十七条的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的,应当依照国家有关规定给予经济补偿。 对员工旷工的处分的法律依据是《劳动法》第二十五条的规定,而第二十五条不属于第二十八条规定的给予经济补偿的范围。 所以,员工因旷工而被辞退的,没有经济补偿(赔偿)。补充: 那样不能算的。。。 但是要注意还有其他限制条款的。追问: 因员工在其岗位未能胜任故公司给予调岗。员工并为按照公司规定到岗报到,无故旷工数天,公司是否可按照规定给予处分?回答:
8. 劳动法对旷工的定义是劳动法第几条
公务员旷工及其行政处理第三十一条 凡属下列情况之一者,按旷工论:(一)不经请假或请假未获批准而擅自离开工作岗位的。(二)请假期限已满,不续假或续假未获批准而逾期不归的。(三)不服从组织调动和工作分配,不按时到工作岗位工作的。第三十二条 旷工连续十五天以内或一年累计三十天以内的,不发年度奖金。第三十三条 旷工连续超过十五天或一年内累计超过三十天的,予以辞退。企业除名企业除名的理由是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缺以下的任何一条属违法解除:(1)企业的规章制度是否经过职代会或职工代表大会通过的(2)规章制度公示了吗?(3)除名通知工会了吗?(4)进行批评教育,这一条企业已经做到了(5)企业的规章制度不符合法律法规的规定,属无效条款。因为《企业职工奖惩条例》第十八条规定:“职工无正当理由经常旷工,经批评教育无效,连续旷工时间超过十五天,或者一年内累计旷工时间超过三十天的,企业有权予以除名。”从这一规定来看,企业对职工的除名处理,必须符合以上两个条件:《工会法》第二十一条规定:“企业,事业单位处分职工,工会认为不适当的,有权提出意见。企业单方面解除职工劳动合同时,应当先通知工会,工会认为企业违反法律,法规和有关合同,要求重新研究处理时,企业应当研究工会的意见,并将处理结果书面通知工会。职工认为企业侵犯其劳动权益而申请劳动争议仲裁或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工会应当给予支持和帮助。”由此可见,在对旷工职工作除名处理时,应当征求企业工会的意见。根据国家劳动法律法规的规定,企业对职工作出开除处分的过程中应遵循下列程序:1)弄清事实,取得证据。企业对职工所犯错误的事实应进行深入细致的调查取证,并且对所取得的证据要严格审核,以保证确凿无误,结论材料应与本人见面,允许其申辩,如确属于事实不符,应当纠正。2)经厂长或经理依据职工的错误事实提出开除处理的意见。3)职工代表大会或职工大会讨论决定。4)将开除处分决定报告企业的主管部门和企业所在地的劳动部门备案。5)将开除处分决定书面通知本人,并记入本人档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