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条款大全 » 民事诉讼法第四十条

民事诉讼法第四十条

发布时间: 2021-11-18 11:56:06

① 民事诉讼法第四十条第二款内容是什么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四十一条被执行人未按执行通知履行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应当报告当前以及收到执行通知之日前一年的财产情况。被执行人拒绝报告或者虚假报告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情节轻重对被执行人或者其法定代理人、有关单位的主要负责人或者直接责任人员予以罚款、拘留。

②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四十条全文是什么

第一百四十条裁定适用于下列范围:

(一)不予受理;

(二)对管辖权有异议的;

(三)驳回起诉;

(四)财产保全和先予执行;

(五)准许或者不准许撤诉;

(六)中止或者终结诉讼;

(七)补正判决书中的笔误;

(八)中止或者终结执行;

(九)不予执行仲裁裁决;

(十)不予执行公证机关赋予强制执行效力的债权文书;

(十一)其他需要裁定解决的事项。

对前款第(一)、(二)、(三)项裁定,可以上诉。

裁定书由审判人员、书记员署名,加盖人民法院印章。口头裁定的,记入笔录。

第一款第十一项就是:其他需要裁定解决的事项。

③ 民事诉讼法第四十条第三款怎么理解

因为提出再审针对的是生效判决和裁定。

④ 如何理解宪法第四十条,民事诉讼法第六十

您好,
第四十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的保护。除因国家安全或者追查刑事犯罪的需要,由公安机关或者检察机关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对通信进行检查外,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任何理由侵犯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
【释义】 本条是关于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到保护的规定。
一、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的含义
通信自由是指公民通过书信、电话、电报、传真、电子邮件等方式,自主地与他人进行交往的自由。通信秘密是指公民与他人进行交往的信件、电话、电报、电子邮件等所涉及的内容,任何个人、任何组织或者单位都无权非法干预,无权偷看、隐匿、涂改、弃毁、扣押、没收、泄露或者窃听。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相互联系,不可分割,通常又称为秘密通讯的自由。只有通信自由权,通信秘密得不到保护,则通信自由权也不能实现。如果只有通信秘密权,而通信自由得不到保护,则通信秘密也没有意义。当然,通信自由与通信秘密也有一定的区别,主要是通信自由强调的是通讯交流的权利受法律保护,更多地属于表达自由的范畴;通信秘密强调的是通信内容不受干预,更多属于隐私权的范畴。
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是公民十分重要的宪法权利,核心在于保护公民的隐私权。各国所以将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作为一项重要的宪法权利予以保护,概因该项权利和自由属于两人以上交换意见,以秘密方式进行之,而不容许任何他人侵犯的自由。现代社会的情形异常复杂,人类为求达到生活上圆满的目的,与志同道合者共相为谋,不免有许多不可泄露的秘密,倘在互相交换秘密之时,被他人侵犯,而致暴露于世,则个人生活必蒙不良的影响。可见,公民精神活动的自由,公民的隐私权,对于实现公民的其他权利和自由,对于实现人的自身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没有精神活动自由,没有隐私权,实际无异于使人的一切活动时时处于光天化日之下,使人的自由和尊严不复存在,而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则是保护公民精神自由和隐私权的十分重要的屏障。本条对公民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的规定,其基本的初衷也是通过保护公民的精神自由和隐私权,以维护人的尊严和自由,进一步实现公民的其他权利和自由,促进人的自身发展。
对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应当着重说明的是通信秘密的含义。根据本条的规定,对通信秘密的理解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一是享有通信秘密权的主体,应当属于公民个人,而不包括有关单位、组织。本条规定的通信秘密旨在保护公民个人的隐私权利,有关单位或者组织的通信秘密属于国家秘密或者商业秘密的范围。二是通信秘密所保护的信息,既包括公民在通讯中依照法律不应当公开的未公开的信息,也包括已经公开的但应当受法律保护而不公开的信息。三是通信秘密的范围,不仅包括通信的内容,还包括与通信内容相关的资料。通信方式包括邮政通信和电信通信两种方式。其中,邮政通信秘密的范围,不仅包括纸质信件的内容,还包括与信件相关的邮政编码、发件人、收件人、通信地址等资料。电信通讯秘密的范围,不仅包括电报、电话、寻呼机、电子邮件中的内容,还包括与通信通讯相关的主叫号码、被叫号码、联络时间、通话次数、通话地点等资料。
第六十条 诉讼代理人的权限如果变更或者解除,当事人应当书面告知人民法院,并由人民法院通知对方当事人。
【释义】
代理权的变更,是指委托诉讼代理人取得诉讼代理后,诉讼过程中, 委托人基于一定原因,扩大原来的诉讼代理权或者缩小原来的诉讼代理权。
代理权的解除,是指在委托诉讼代理关系成立后,因委托人收回诉讼代理权或者代理人放弃诉讼代理权而中止双方的诉讼代理关系。
当事人在诉讼代理人的发生变更或解除后没有书面告知法院的,对法院及对方当事人不产生效力。在诉讼代理权未变更、解除前,委托诉讼代理人已经实施的诉讼代理行为仍然有效。

⑤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四十条

第二百四十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没有住所的外国人、无国籍内人、外国容企业和组织委托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或者其他人代理诉讼,从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外寄交或者托交的授权委托书,应当经所在国公证机关证明,并经中华人民共和国驻该国使领馆认证,或者履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与该所在国订立的有关条约中规定的证明手续后,才具有效力。

⑥ 民事诉讼法第四十条内容是什么

第四十条人民法复院制审理第一审民事案件,由审判员、陪审员共同组成合议庭或者由审判员组成合议庭。合议庭的成员人数,必须是单数。
适用简易程序审理的民事案件,由审判员一人独任审理。
陪审员在执行陪审职务时,与审判员有同等的权利义务。

⑦ 怎样理解民事诉讼法第48条

我国民事诉讼法第四十八条规定:
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可以作为民事诉讼的当事人版。

法人由其法定代表权人进行诉讼。其他组织由其主要负责人进行诉讼。
这是对提起民事诉讼的主体的规定,其中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是民事诉讼的当事人。同时,法人或其他组织的代表人或负责人是诉讼的主体。

⑧ 《民事诉讼法》第四十四条是啥

第二百四十二条 被执行人未按执行通知履行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人民法院有权回向有关单位查询被执行答人的存款、债券、股票、基金份额等财产情况。人民法院有权根据不同情形扣押、冻结、划拨、变价被执行人的财产。人民法院查询、扣押、冻结、划拨、变价的财产不得超出被执行人应当履行义务的范围。
人民法院决定扣押、冻结、划拨、变价财产,应当作出裁定,并发出协助执行通知书,有关单位必须办理。

⑨ 民事诉讼法司法解释410条

2015年2月4日,最高人民法院发布《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解释》内,本解释共分23章552条。其容中第四百一十条的内容共有两款:

一审原告在再审审理程序中申请撤回起诉,经其他当事人同意,且不损害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他人合法权益的,人民法院可以准许。裁定准许撤诉的,应当一并撤销原判决。

一审原告在再审审理程序中撤回起诉后重复起诉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⑩ 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四十条第一款第四项

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四十条并没有第一款第四项,请自行根据实际情况及回相关法律规定进行核答实。
相关法律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第一百四十条原告增加诉讼请求,被告提出反诉,第三人提出与本案有关的诉讼请求,可以合并审理。

热点内容
法院电话打不通 发布:2025-09-19 22:20:49 浏览:186
条地方性法规 发布:2025-09-19 22:18:04 浏览:589
芬兰刑法典20欧元 发布:2025-09-19 21:54:39 浏览:457
婚姻法最新最高院指导意见 发布:2025-09-19 21:53:55 浏览:45
2013法律援助先进典型 发布:2025-09-19 21:15:15 浏览:659
法律顾问费能否用工资做帐 发布:2025-09-19 21:06:21 浏览:910
依法治市在依法治国的关系 发布:2025-09-19 21:06:12 浏览:827
司法怎么解释 发布:2025-09-19 21:05:08 浏览:955
责任书签订根据哪个法律法规 发布:2025-09-19 21:02:10 浏览:902
小民法和大民法 发布:2025-09-19 20:57:39 浏览:8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