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法工资表格计算
A. 劳动法工资计算
应按实际工作日计算工资。
25天工作日加4天休息是29天,本月缺勤1-2天。
工资应是月工资除以26天是日工资,再乘以出勤天数。(或公司有规定,经职代会通过,劳动部门备案的,依规定为准)
B. 按劳动法工资怎么算
劳动法中没有具体规定,只能依据劳动法和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关于职工全年月平均工作时间和工资折算问题的通知》的规定,法定的公休日为104天/年,法定节假日为11天,并按下述规定方法计算工作时间和工资: a.制度工作时间的计算: 年工作日:365天-104天(休息日)-11天(法定节假日)=250天 季工作日:250天÷4季=62.5天/季 月工作日:250天÷12月=20.83天/月 b.日工资、小时工资的折算: 工作小时数的计算:以月、季、年的工作日乘以每日的8小时。日工资:月工资收入÷月计薪天数 小时工资:月工资收入÷(月计薪天数×8小时)。 月计薪天数=(365天-104天)÷12月=2
1.75天 c.加班工资的计算: 每天延长工作时间的加班工资:(实际工作时间-8小时)×小时工资×150% 法定公休日的加班工资:日工资×200% 法定节假日的加班工资:日工资×300%
C. 如何根据考勤表计算工资
如张XX,月薪2000,当月出勤26天,一周休息一天,则其工资为2000元+(2000元/21.75天)*(26天-21.75天)*2倍。计算依据来源于《关于职工全年月平均工作时间和工资折算问题的通知》和《工资支付暂行规定》内容规定。
该规定内容写明月计薪的天数为21.75天。同时依据《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第十三条规定,用人单位依法安排劳动者在休息日工作,而又不能安排补休的,按照不低于劳动合同规定的劳动者本人日或小时工资标准的200%支付劳动者工资。
(3)劳动法工资表格计算扩展阅读:
工资的包含内容:
1、计时工资。包括对已做工作按计时工资标准支付的工资;实行结构工资制的单位支付给职工的基础工资和职务(岗位)工资;新参加工作职工的见习工资(学徒的生活费);运动员体育津贴。
2、计件工资。包括实行超额累进计件、直接无限计件、限额计件、超定额计件等工资制,按劳动部门或主管部门批准的定额和计件单价支付给个人的工资;按工会任务包干方法支付给个人的工资;按营业额提成或利润提成办法支付给个人的工资。
3、奖金。包括生产奖;节约奖;劳动竞赛奖;机关、事业单位的奖励工资;其他奖金。
4、津贴和补贴。补偿职工特殊或额外劳动消耗的津贴,保健性津贴,技术性津贴,及其他津贴。
5、加班加点工资。包括周末加班、法定假日加班以及平时加班。
D. 劳动法 工资计算
关于加班工资的计算。
日平均工资×月加班天数×200%=休息日加班工资
日平均工资×法定假日版加权班天数×300%=法定假日加班工资
即,国庆前三天为法定节假日,应得工资为80*3*300%=720元
后四天为休息日,应得工资为80*4*200%=640元
减去已经支付的80*7=560元,还有800元需要支付
E. 按劳动法月薪工资怎么计算
用人单位根据本单位的生产经营特点和经济效益,依法自主确定本单位的工资分配方式和工资水平。国家实行最低工资保障制度。最低工资的具体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报国务院备案。用人单位支付劳动者的工资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
F. 劳动法工资计算方法
工资计算公式和方法
法定假日工资=加班工资的计算基数÷21.75×内300%
双休日加班工资=加班工资的计容算基数÷21.75×200%
工作日加班工资=加班工资的计算基数÷21.75×150%
休息及法定假日规定:每周休息2天,每年11天的法定节假日。
G. 劳动法工资的计算
去找所在省的工资支付条例,
其他很明确.
工资补贴津贴加班费,
都属于工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