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条款大全 » 2018劳动法试用期时间

2018劳动法试用期时间

发布时间: 2021-11-21 10:13:09

① 劳动法规定员工试用期期间是否缴纳社保

用人单位依法缴来纳社保与源试用期没有直接关系,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 用人单位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三十日内为其职工向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申请办理社会保险登记。未办理社会保险登记的,由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核定其应当缴纳的社会保险费。

《社会保险法》第五十八条 用人单位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三十日内为其职工向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申请办理社会保险登记。未办理社会保险登记的,由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核定其应当缴纳的社会保险费。

自愿参加社会保险的无雇工的个体工商户、未在用人单位参加社会保险的非全日制从业人员以及其他灵活就业人员,应当向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申请办理社会保险登记。国家建立全国统一的个人社会保障号码。个人社会保障号码为公民身份号码。

劳动法有规定试用期内必须交社保吗

有规定。

《劳动法复》第制72条、《劳动合同法》第19条之规定,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必须依法参加社会保险,缴纳社会保险费。劳动合同期限3年以上固定期限和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试用期不得超过6个月;同一用人单位与同一劳动者只能约定一次试用期,试用期包含在劳动合同期限内。

③ 劳动合同1年试用期是多久

1年的劳动合同试用期有多久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十九条规定劳动合同期限三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一个月;劳动合同期限一年以上不满三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二个月;三年以上固定期限和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试用期不得超过六个月。
同一用人单位与同一劳动者只能约定一次试用期。
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的劳动合同或者劳动合同期限不满三个月的,不得约定试用期。
试用期包含在劳动合同期限内。劳动合同仅约定试用期的,试用期不成立,该期限为劳动合同期限。
签订劳务合同中的试用期限是员工所在单位根据合同年限自行而定。劳动年限为1年以下(含1年)一般试用期为一个月;劳动年限为1-3年以下(不含3年),一般试用期为两个月至三个月;3年以上(含3年)固定期或无固定期年限,国家劳动法规定员工试用期限不得超过六个月。所以,您若签的是一年期合同,只要试用期没有超过两个月就是合法的。
试用期条款是劳动合同的特殊条款,《劳动部办公厅对的复函》(劳办发[1996]5号)对试用期作了如下的定义:试用期是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后为相互了解、选择而约定的不超过六个月的考察期。试用期包含在劳动合同期限内,同一用人单位与同一劳动者只能约定一次试用期。
综上,我们可以知道劳动合同签订一年时试用期不得超过两个月,不得超过是指小于等于两个月。如果超过了两个月,该劳动合同中的试用期条款就不符合法律的规定,我们就可以运用法律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劳动合同的试用期对于自己的利益维护本身就缺乏保障,但是最为关键的就是有关的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对于此类问题并没有充分的认识,所以对于问题的解决就会丧失一定的约束性,从而对于当事人的利益侵害就会造成一定的影响。
延伸阅读:
2018年最新协商解除劳动合同协议书范本
2018最新北京市劳动合同规定
病假期间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吗

④ 请问已经超过试用期时间,但没有转正的时候被辞退!

试用期满,双方继续保持劳动关系,无论双方办理转正手续,视为已经转正。
《劳动合同法》
第十九条劳动合同期限三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一个月;劳动合同期限一年以上不满三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二个月;三年以上固定期限和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试用期不得超过六个月。
同一用人单位与同一劳动者只能约定一次试用期。
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的劳动合同或者劳动合同期限不满三个月的,不得约定试用期。
试用期包含在劳动合同期限内。劳动合同仅约定试用期的,试用期不成立,该期限为劳动合同期限。

⑤ 劳动法规定试用期不能超过几个月啊

⑥ 《劳动法》有规定试用期必须要交社保吗

有规定。
《劳动法》第72条、《劳动合同法》第19条之规定,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必须版依法参加社会保险,缴纳权社会保险费。劳动合同期限3年以上固定期限和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试用期不得超过6个月;同一用人单位与同一劳动者只能约定一次试用期,试用期包含在劳动合同期限内。
试用期工资确定方法:
《劳动合同法》第二十条规定:劳动者在试用期的工资不得低于本单位相同岗位最低档工资或者劳动合同约定工资的百分之八十,并不得低于用人单位所在地的最低工资标准。
劳动合同法规定了两个“不低于”原则:首先,不得低于用人单位所在地的最低工资标准,这是试用期工资的最底线;其次,不得低于本单位相同岗位最低档工资或者劳动合同约定工资的百分之八十,即如果本单位相同岗位最低档工资或者劳动合同约定工资的百分之八十高于用人单位所在地的最低工资标准的,则二者取其高。
参考资料
试用期工资如何确定,试用期内需要交社保吗?.法帮网[引用时间2018-1-11]

⑦ 超过法定试用期的期间是如何赔偿的

根据法律规定,员工试用期不能过长,也不能重复约定,但个别用人单位常在试用期上“动脑筋”,做“小动作”,致使一些员工的试用期被延长。劳动者对此应敢于通过借助行政手段、劳动仲裁和诉讼途径依法维权。

试用期超过法定时间,须支付赔偿金。晓茵大学毕业后到一家公司求职,该公司同意。2018年7月,双方签订了一份两年期的劳动合同,约定试用期4个月,试用期间月工资4200元,转正后月工资5200元。晓茵上班两个月后,曾要求涨工资,并质疑自己的试用期过长。公司表示,有关试用期和工资待遇的约定出自双方自愿,须严格遵守。

评析:我国劳动合同法第19条规定,劳动合同期限1年以上不满3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2个月。据此,晓茵的试用期至多只能是2个月。劳动合同法第83条规定:“违法约定的试用期已经履行的,由用人单位以劳动者试用期满月工资为标准,按已经履行的超过法定试用期的期间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鉴于4个月的试用期已履行完毕,晓茵可以要求该公司就超过的两个月按每月5200元的标准支付赔偿金。

任意延长试用期,再以试用不合格为由解聘构成违法。2018年8月底,王琪入职一家信息公司从事信息收集与统计工作,签了1年的劳动合同,试用期1个月。王琪因缺乏相关技巧,业绩不佳,公司在1个月试用期满前作出了不符合录用条件的考核结论。但公司由于人手不足,决定延长试用期两个月。在所延长的两个月试用期即将届满时,公司将王琪辞退,理由是她在试用期内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

评析:这种做法属于逾期辞退和违法辞退。原劳动部办公厅《对〈关于如何确定试用期内不符合录用条件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的请示〉的复函》中指出:“对试用期内不符合录用条件的劳动者,企业可以解除劳动合同;若超过试用期,则企业不能以试用期内不符合录用条件为由解除劳动合同。”也就是说,员工在试用期内如不符合录用条件,企业需在试用期届满日前完成劳动合同解除程序,在试用期届满后,即便企业未办理转正手续,该员工在事实上属于转正状态。本案中,该公司通过延长试用期,而且先后以试用期不合格为理由辞退,显然属于违法解约。对此,王琪可以依法诉请该公司继续履行劳动合同或者支付赔偿金。

因调岗被二次试用,可主张正式工待遇。小董是学会计的,大学毕业后应聘一家公司的行政岗位,双方签订了为期两年的劳动合同,试用期为两个月,转正后月工资4500元。2018年10月,双方劳动合同期满,公司安排将小董调到财务科。在正式续约时,公司称因换了岗位,小董需要一个学习、适应过程,遂与其约定试用期两个月,试用期内月工资为会计岗位最低档工资的80%即4000元。

评析:公司重复约定试用期违法。劳动合同法第19条第2款规定:“同一用人单位与同一劳动者只能约定一次试用期。”即同一劳动者在同一单位无论是续签合同,还是调岗、晋升、降职,都不能再次约定试用期。因此,小董有权主张再次约定的试用期条款无效,要求享受正式工的待遇,月工资标准至少应当按该公司会计岗位最低档工资执行。另外,由于重新约定的试用期依法不成立,因此当小董不能胜任财会工作时,公司也不得以其“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为由解除劳动合同。

⑧ 试用期约定时间

《劳动合同法》第十九条规定:劳动合同期限三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一个月;劳动合同期限一年以上不满三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二个月;三年以上固定期限和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试用期不得超过六个月。同一用人单位与同一劳动者只能约定一次试用期。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的劳动合同或者劳动合同期限不满三个月的,不得约定试用期。试用期包含在劳动合同期限内。劳动合同仅约定试用期的,试用期不成立,该期限为劳动合同期限。

⑨ 国家规定实习期多长

试用期是国家规定的不得超过半年,在此期间双方可随时解除合同。

过了试用期,签订正式合同,要解约就得按有关规定了。

而见习期、实习期是用人单位自己规定的,合同上写上了就得执行,没有法律规定。

(9)2018劳动法试用期时间扩展阅读:

实习期是指在校学生充分结合自己的理论知识,参加社会实践工作,以充分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和工作适应能力的一段时期。它有助于学生将来找到一份适合自己的职业;或是提前熟悉即将就职单位的基本情况,给本人和聘用单位相互熟悉、了解的机会。

实习期也指,想达到某种实战效果或技能,但是不太熟悉或熟练,通过实践和学习这个阶段,达成预期的目的!(各种技能实习较为常见,例如记者、驾驶员、维修员、飞行员......)

实习期,一般为约定工时的30——60天,但这段时间根据个人的实习情况,或单位组织的不同也有所不同。尤其像医疗行业尤为特殊,一般实习期最少为半年,长的有时会超过一年半时间。

法律含义

劳动法规

实习,是指学生在校期间,到单位的具体岗位上参与实践工作的过程,其针对的是在校学生。

关于实习,劳动部《关于贯彻执行劳动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第12条规定:“在校生利用业余时间勤工助学,不视为就业,未建立劳动关系,可以不签订劳动合同。”

学生在实习期间发生伤害事故,不属于工伤,不能享受工伤保险待遇,但可以以雇佣关系向用人单位主张权利,或由学校基于与单位之间的实习合同的相关约定主张权利。

实习期只适用于在校学生。一些用人单位为了逃避保险或最低工资的限制,故意与符合劳动者资格的非在校学生签订实习协议,这是违法的也是无效的。实际上即便签订实习协议,用人单位和非在校学生也存在事实劳动关系。

作为用人单位,应该与实习生签订实习协议,或与实习生、实习生所在的学校签订三方协议,明确实习生的实习时间、工作时间、实习费、实习内容等细节。同时用人单位可以为实习生购买商业保险,避免实习过程中发生因工受伤后产生经济赔偿纠纷。

实习期间实习生须努力并且注重实践。

交通法规

《道路交通安全法》及其实施条例规定:机动车驾驶人初次申领驾驶证后的12个月为实习期。

热点内容
电子签名无法律效力 发布:2025-09-19 10:10:53 浏览:750
在劳动仲裁中伪造证据要承担什么法律责任 发布:2025-09-19 09:52:41 浏览:214
2011年1月行政法学自考 发布:2025-09-19 09:52:38 浏览:276
自自考劳动关系与劳动法 发布:2025-09-19 09:47:57 浏览:514
文件电子签名有法律效力 发布:2025-09-19 09:35:01 浏览:622
上海市企业法律顾问协会 发布:2025-09-19 09:08:26 浏览:659
社会与法记者站 发布:2025-09-19 09:08:25 浏览:822
资本主义法治精神 发布:2025-09-19 09:06:16 浏览:895
法院告知书 发布:2025-09-19 08:57:17 浏览:735
司法问卷选 发布:2025-09-19 08:44:16 浏览: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