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祁连山生态破坏行政法
A. 祁连山非法采煤赚百亿,他们为何如此猖狂
这几年来,甘肃省祁连山的环境保护问题,是中央高度重视的。根据经济参考报的记者,持续两年多的跟踪调查,发现中央在祁连山的生态保护工作与生态追责工作上,总体也取得一定成效。
但是,在南麓腹地的青海省木里煤田聚乎更矿区,非法开采煤矿现象没有根绝。由于大规模的露天煤矿被破坏性的非法开采,给这一片原生态的高寒草原湿地增加了巨大的创伤,而且在黄河上游源头,青海湖和祁连山水源涵养地的局部生态也面临着严重的破坏。
根据报道来看,兴青公司一直很善于伪装,一直挂羊头卖狗肉地非法开采煤矿,善于形式主义。遇到上级检查的时候,临时就停产,并且把一切采煤机械设备全部都战役到渣山整形工地,然后把挖出的煤炭与矿体用土掩盖与伪装,看样子很像是绿色草坪。当检查人员离开时候,又恢复作业。这一切不仅麻痹了很多人判断,背后也是有着利益链支撑具体的操作。
在打击祁连山非法采集煤矿过程中,如何在制度源头上堵住漏洞,像形式主义的生态修复工程说“不”,这也是我们急需要解决一个重要问题。
B. 央视《祁连山生态破坏调查》节目的播出有何意义
说实话看到这样的报道很痛心啊!!保护青山绿水,造福子孙后代啊,不能为了赚钱什么都不要了,再破坏下去我们的后代还怎么生存!雾霾天严重影响人们出行,严重危害人民健康,过去的教训还不够多吗!最近播出的将改革进行到底第六集守住青山绿水讲的也是这方面的事情,要从内心唤醒那些还执迷不悟,为了经济利益破坏青山绿水的人们!
C. 祁连山区环境整治现在进展如何
祁连山区环境整治追踪:117项探采矿项目关停
中国西北生态安全的重要屏障祁连山,经过一年多生态环境整改整治,目前,祁连山自然保护区甘肃张掖段内117项探采矿项目全部关停,工人正忙着栽树种草,让原本灰冷的厂区和因开采裸露的地表重新披上“绿装”。
祁连山位于甘、青两省交界处,自然生态系统多样,野生生物资源丰富,是石羊河、黑河、疏勒河三大内陆河的重要水源涵养地,是中国森林生态系统优先保护区和生态服务功能区。
2017年以来,祁连山自然保护区连续被曝出存在无休止探矿采矿、截流发电、过度放牧、旅游开发项目未批先建等现象,引发社会普遍关注。随后,包括甘肃省3名副省级干部在内,上百人因祁连山生态破坏问题被问责。
自去年祁连山生态环境问题整改整治以来,保护区内因无序探采矿活动造成植被破坏、水土流失、地表塌陷等问题得到解决,矿区矿点生态环境逐渐治理恢复;水电站生态基流下泄设施和视频监控全面覆盖,保障了河道生态基流足额下泄;保护区、核心区、缓冲区生产经营项目全部退出,核心区农牧民全部搬迁,祁连山自然保护区张掖段草原基本实现草畜平衡等。
祁连山生态环境问题整改整治牵涉利益关系多、施工条件差、技术难度大,是一项艰巨、复杂的长期性工程。
杨树林说,该市将重点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将对退出保护区的部分矿业权项目和停建在建水电站进行资产核算,进行合理经济补偿。
甘肃张掖还制定了祁连山自然保护区矿业权分类退出、水电站关停退出、旅游设施项目差别化整治工作方案,采取注销式、扣除式、补偿式三种方式推进项目退出工作。
此外,张掖市加快实施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项目,启动实施“一园三带”生态示范建设,利用卫星遥感技术建设以“一库八网三平台”为主的天地一体化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加强对祁连山和黑河湿地等重点生态区域环境监管。
D. 为什么祁连山环境会遭破坏
通过调查核实,甘肃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破坏问题突出。主要有:
一是违法违规开发矿产资源问题严重。保护区设置的144宗探矿权、采矿权中,有14宗是在2014年10月国务院明确保护区划界后违法违规审批延续的,涉及保护区核心区3宗、缓冲区4宗。长期以来大规模的探矿、采矿活动,造成保护区局部植被破坏、水土流失、地表塌陷。
二是部分水电设施违法建设、违规运行。当地在祁连山区域黑河、石羊河、疏勒河等流域高强度开发水电项目,共建有水电站150余座,其中42座位于保护区内,存在违规审批、未批先建、手续不全等问题。由于在设计、建设、运行中对生态流量考虑不足,导致下游河段出现减水甚至断流现象,水生态系统遭到严重破坏。
三是周边企业偷排偷放问题突出。部分企业环保投入严重不足,污染治理设施缺乏,偷排偷放现象屡禁不止。巨龙铁合金公司毗邻保护区,大气污染物排放长期无法稳定达标,当地环保部门多次对其执法,但均未得到执行。石庙二级水电站将废机油、污泥等污染物倾倒河道,造成河道水环境污染。
四是生态环境突出问题整改不力。2015年9月,环境保护部会同国家林业局就保护区生态环境问题,对甘肃省林业厅、张掖市政府进行公开约谈。甘肃省没有引起足够重视,约谈整治方案瞒报、漏报31个探采矿项目,生态修复和整治工作进展缓慢,截至2016年底仍有72处生产设施未按要求清理到位。
E. 祁连山非法采煤获利百亿,将获得什么惩罚
最近,在社交媒体上一段视频,引起很多人关注。视频中青海,某隐形首富,在祁连山非法采煤获利百亿至今未停,这段视频引起相关部门高度重视。早在三年前,中央就对祁连山生态环境问题做出保护措施,开启了祁连山史上最大规模的生态保卫战,在持续两年多的跟踪调查发现,祁连山生态保护总体取得成效。但南麓腹地的青海省木里煤田矿区非法开采并未根绝。部门多方调查证实,是一家名为青海省兴青工贸工程集团有限公司的私营企业。兴青公司董事长马少伟号称青海隐形首富,十四年来盘踞木里矿区聚乎更煤矿,涉嫌无证非法采煤两千六百多万吨,获利超百亿元。目前该公司开采已停止,有关部门正在调查,一旦查实将对该公司追究刑事责任和罚款。
祁连山脉,位于中国青海省东北部与甘肃省西部边境,是中国境内主要山脉之一。由多条西北-东南走向的平行山脉和宽谷组成。东西长八百公里,南北宽两百至四百公里,海拔四千至六千米,共有冰川三千六百多条,面积约两千多平方公里。西端在当金山口与阿尔金山脉相接。东端至黄河谷地,与秦岭、六盘山相连。长近一千米。属褶皱断块山。最宽处在酒泉市与柴达木盆地之间,达三百千米。山脉自西北至东南走向,包括大雪山、托来山、托来南山、野马南山、疏勒南山、党河南山、土尔根达坂山、柴达木山和宗务隆山。山峰多海拔四千至五千米,最高峰疏勒南山的团结峰海拔五千八百米。海拔四千米以上的山峰终年积雪,山间谷地也在海拔三千至五千米之间。祁连山是中国著名原生态保护区。
F. 祁连山子公司越界采矿被罚没近7300万,对其公司有何影响
一:祁连山子公司屡次越界采矿祁连山子公司越界采矿被罚没近7300万,该企业在未取得自然资源、林草等部门用地使用许可的情况下,将该区域原有植被损毁殆尽。无视国家法律法规要求,违法越界开采长达十年之久,虽然因为越界开采问题先后3次被漳县国土资源局处罚,但该公司一直采取交完罚款就此了事,之后依然我行我素,两个矿山均长期违法越界开采,逾越法律底线。该公司除了未退出超采区域之外,也没有按要求开展生态环境恢复治理,导致生态环境破坏严重,由于漳县祁连山水泥有限公司以上种种行为,忍无可忍,漳县自然资源局决定责令漳县公司限期恢复原状并处罚款4134920.6745元。但其负责人表示,上述行政处罚并没有影响公司的正常生产经营,也不会对公司造成重大影响。
漳县祁连山水泥有限公司是甘肃祁连山水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主营水泥研究、制造、批发零售。看似“平平无奇”的全资子公司,却在过去10年的时间里,在没有经过当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林业主管部门的审核同意下,在漳县苟家寨林地内违法开采石灰岩矿,导致生态环境破坏严重,被漳县自然资源局罚逾400万元。而这竟不是该公司第一次因违法开采被罚款,由此可见该公司有多目无王法。罚款后,其负责人甚至表示,上述行政处罚并没有影响公司的正常生产经营,也不会对公司造成重大影响。
G. 青海祁连山再次出现环境破坏事件,为何还有人顶风作案
保护环境,人人有责。生态环境是我们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所以我们要保护生态环境。原本在我们这个蓝色的星球上有着很多特别美丽的地方,但是,随着科技技术的不断发展,这些美丽的地方正在受到损害。在我们的家园有很多的森林,但是由于人们的乱砍滥伐,这些森林正在逐渐的减少,我们只要把我们家园的森林保护好,我们才会有更美好的家园。
H. 祁连山矿区非法开采多人被免职,该矿区有什么矿物
青海一家公司以生态修复的名义对祁连山的矿区进行非法开采长达14年,对当地的矿产以及生态都带来了很大的影响。
马少伟就是这家公司的负责人,他打着修复生态环境的名义在青海祁连山进行非法开采煤矿,这一开采就是14年,没有人发现,没有人举报,也没有人敢管,就这样的开采了14年,马少伟盗煤矿获利150亿。正如大家想的那样,马少伟的背后肯定有些巨大的靠山,有些官员为了谋利就成为他遮阳伞。 在那些人眼里,在暴利面前,磅礴大气鬼斧神工的自然景观根本不值一提。
利益驱使了很多人丧心病狂,对那些丧心病狂之人就该用法律的重锤狠击。相关调查组已经对青海的矿产资源开发审批存在问题督促青海整改。调查组组都发现不了问题,这是一般人能做到的吗。非法开采煤矿,就地免职。这里面肯定很多的利益,要深查。坚决贯彻“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为子孙后代美好生活环境保驾护航。
I. 祁连山南麓腹地被借以修复偷偷采矿,不把法律放在眼里
提到祁连山这样一个地处于甘肃省和青海两省交界处的地方,可能很多人眼前都会浮现出苍茫云海间的画面,作为西北重要的生态屏障这儿的生态地位是不言而喻的,而这张照片的下半部分,出现的却是草原被开膛破肚,有明显的被开采过的痕迹,而且仔细来看我们可以看到在这个沟壑凹陷的伸出,还有开采之后所留下来的积水。这两天有媒体报道出在此有一家本地的企业涉嫌大规模破坏性的非法开采煤矿,引发大家广泛关注。到底事实情况是什么样的?这样的开采对于祁连山会造成什么样的生态破坏?
现在都作精准行政许可,减化行政许可,一些地方具有一些试点,但是试点不应当和国家的强制性法律相违背,如果没有全国人大常委会的授权,一些地方如果说你违背国家强制性法律去试点,肯定是违法的,对于这个煤矿来说,你不能以打着生态修复的名义去开采,边修复边开采,如果这个确实存在的话,肯定跟现在的《环境保护法》还有《矿场资源法》是相抵触的。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政策研究所副所长 常纪文:
1.采煤区是不是自然保护区,现在中央对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是非常的重视,如果说不属于自然保护地的话,那么必须要有合法的手续符合规划进行环评获得采矿许可证才能进行开采。
2.有没有进行环评,有没有采矿许可证。
3.地方监管部门是不是尽到了监管的职责。
最应该搞清楚的,这个地方区块的属性是不是自然保护地,如果是自然保护地,性质就严重了,不仅可能有非法盗采的现象,还违反了国家自然保护区的法律法规,这样就跟上一次秦岭山的追责事情是一样的了,那性质就很恶劣了,如果不属于自然保护地,那么就是破坏生态的问题,非法采矿的问题,这两个方面的问题就应该进行追责。
J. 祁连山被以修复名义采挖,是谁给他们的权利
事实上,从现在的情况来看,青海祁连山非法开采问题始终没有得到根治,说白了,还是利益驱使。前段时间,祁连山木里煤田被一公司非法采煤一事,在网上引发了热议。该非法采煤的公司名为青海省兴青工贸工程集团有限公司,事实上,这个公司并非是“初犯”,而是一个“惯犯”,根据相关报道,从2006年开始,这个公司就开始非法采煤,一直持续到现在,也就是说,该公司在祁连山木里煤田非法采煤已经达到了14年之久,至于为何这么久仍然没有被查处,有关部门仍然在调查之中。
祁连山被以修复的名义采挖,对于是谁给的权利,由于官方并未披露,也不好进行猜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