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诉讼法376条
① 民事诉讼法第257条第6项的规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五十七条规定: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裁定终结执行:
(一)申请人撤销申请的;
(二)据以执行的法律文书被撤销的;
(三)作为被执行人的公民死亡,无遗产可供执行,又无义务承担人的;
(四)追索赡养费、扶养费、抚育费案件的权利人死亡的;
(五)作为被执行人的公民因生活困难无力偿还借款,无收入来源,又丧失劳动能力的;
(六)人民法院认为应当终结执行的其他情形。
(1)民事诉讼法376条扩展阅读: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五十七条释义
涉外仲裁委员会作出的发生法律效力的仲裁裁决,当事人请求执行的,如果被执行人或者其财产不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应当由当事人直接向有管辖权的外国法院申请承认和执行。
当事人申请执行海事仲裁裁决,申请承认和执行外国法院判决、裁定以及国外海事仲裁裁决的,向被执行的财产所在地或者被执行人住所地海事法院提出。
被执行的财产所在地或者被执行人住所地没有海事法院的,向被执行的财产所在地或者被执行人住所地的中级人民法院提出。
诉讼和仲裁都是解决纠纷两个法律途径,为了保证诉讼仲裁的顺利开展,国家有一系列的诉讼仲裁法规,保障了诉讼仲裁的运行,其中也规范了司法工作人员的行为,维护司法的威严和公正。
如果出现上述五条列举以外的情况,法院认为应该终结执行,就可以依据第六项来裁定终结执行。
② 民事诉讼法第九七条
第九十七条【先予执行范围】人民法院对下列案件,根据当事人的申请,可以裁定内先予执容行:
(一)追索赡养费、扶养费、抚育费、抚恤金、医疗费用的;
(二)追索劳动报酬的;
(三)因情况紧急需要先予执行的。
[相关法规]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意见》(1992年7月14日法发〔1992〕22号)
107.民事诉讼法第九十七条第(三)项规定的紧急情况,包括:
(一)需要立即停止侵害、排除妨碍的;
(二)需要立即制止某项行为的;
(三)需要立即返还用于购置生产原料、生产工具货款的;
(四)追索恢复生产、经营急需的保险理赔费的。
③ 证人出具证明否认原审中的证言算不算申诉新证据
另一标题:证人否认原审证言属于申诉新证据
——对张家口中级法院驳回李明受贿罪申诉的批驳
作者:姜杰/北京姜杰律师事务所律师,北京市律师协会刑法专业委员会委员。
姜杰律师按:我代理申诉的张家口#被逼供的被告人自首案# 2017年4月21日收到张家口市区中级人民法院寄来的《驳回申诉通知书》(以下简称“通知书”),通知书延续了原审错误判决驳回了申诉,由于申诉案件第一次由原审法院审查,这种自查自宫的再审规定存在着弊端,驳回虽在意料之中,但通知书更加断章取义地摘录原审判决内容的驳回理由展现给公众的就是一面之词,本律师有必要在此作出批驳。
我们的申诉书提了很多具体的,针对原审判决的申诉理由,对这些申诉理由,张家口市中级法院在驳回申诉通知书中大多数没有回应。
为了便于读者阅读,针对通知书中驳回理由,分三个主要问题(三篇)加以批驳,拟定的题目是《证人出具证明否认原审中的证言算不算申诉新证据?》(或《证人出具证明否认原审中的证言属于申诉新证据》)、《因果不是你想象想象就成立》 、《想象被强奸被想象对象就构成犯罪吗?》。本篇论述的内容是申诉阶段原审证人出具证明否认原审中的自己的证言属于申诉阶段“新的证据”。
蔺建军在申诉阶段出具的证言
综上所述,申诉人在申诉阶段提交的三份证人证言,属于民事诉讼法第242条第一项规定的“新的证据”,申诉审查法院应进行听证对新证据进行审查,以确定原审判决是否有错误?是否影响定罪量刑?
《时事与法律》关注时事法治资讯,解读热点法律问题。
版权声明:本文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务必保留本文完整性:包括作者署名信息、媒体号信息都不能删减。
④ 民事诉讼法第237条第2款第3项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三十七条 对依法设立的仲裁机构的裁决,一方当事人不履行的,对方当事人可以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申请执行。受申请的人民法院应当执行。
被申请人提出证据证明仲裁裁决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经人民法院组成合议庭审查核实,裁定不予执行:
(一)当事人在合同中没有订有仲裁条款或者事后没有达成书面仲裁协议的;
(二)裁决的事项不属于仲裁协议的范围或者仲裁机构无权仲裁的;
(三)仲裁庭的组成或者仲裁的程序违反法定程序的;
(四)裁决所根据的证据是伪造的;
(五)对方当事人向仲裁机构隐瞒了足以影响公正裁决的证据的;
(六)仲裁员在仲裁该案时有贪污受贿,徇私舞弊,枉法裁决行为的。
人民法院认定执行该裁决违背社会公共利益的,裁定不予执行。
裁定书应当送达双方当事人和仲裁机构。
仲裁裁决被人民法院裁定不予执行的,当事人可以根据双方达成的书面仲裁协议重新申请仲裁,也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
(4)民事诉讼法376条扩展阅读:
第一条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以宪法为根据,结合我国民事审判工作的经验和实际情况制定。
第二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任务,是保护当事人行使诉讼权利,保证人民法院查明事实,分清是非,正确适用法律,及时审理民事案件,确认民事权利义务关系,制裁民事违法行为,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教育公民自觉遵守法律,维护社会秩序、经济秩序,保障社会主义建设事业顺利进行。
第三条 人民法院受理公民之间、法人之间、其他组织之间以及他们相互之间因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提起的民事诉讼,适用本法的规定。
第四条 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进行民事诉讼,必须遵守本法。
⑤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131条最新内容
2013.1.1.起修正后施行的民事诉讼法 第一百三十一条规定: 人民法院在必要时可以委托外地内人民法院调查。
委托调查,容必须提出明确的项目和要求。受委托人民法院可以主动补充调查。
受委托人民法院收到委托书后,应当在三十日内完成调查。因故不能完成的,应当在上述期限内函告委托人民法院。
⑥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256条第一款第五项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256条第一款第五项是关于中止执行的规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内国民事容诉讼法》第二百五十六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应当裁定中止执行:
(一)申请人表示可以延期执行的;
(二)案外人对执行标的提出确有理由的异议的;
(三)作为一方当事人的公民死亡,需要等待继承人继承权利或者承担义务的;
(四)作为一方当事人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终止,尚未确定权利义务承受人的;
(五)人民法院认为应当中止执行的其他情形。
中止的情形消失后,恢复执行。
(6)民事诉讼法376条扩展阅读: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零六条 人民法院对下列案件,根据当事人的申请,可以裁定先予执行:
(一)追索赡养费、扶养费、抚育费、抚恤金、医疗费用的;
(二)追索劳动报酬的;
(三)因情况紧急需要先予执行的。
第一百零七条 人民法院裁定先予执行的,应当符合下列条件:
(一)当事人之间权利义务关系明确,不先予执行将严重影响申请人的生活或者生产经营的;
(二)被申请人有履行能力。
人民法院可以责令申请人提供担保,申请人不提供担保的,驳回申请。申请人败诉的,应当赔偿被申请人因先予执行遭受的财产损失。
⑦ 民事诉讼法第六十四条,六十七条第一款之规定
第六十抄四条 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有责任提供证据。
当事人及其诉讼代理人因客观原因不能自行收集的证据,或者人民法院认为审理案件需要的证据,人民法院应当调查收集。
人民法院应当按照法定程序,全面地、客观地审查核实证据。
第六十七条 人民法院有权向有关单位和个人调查取证,有关单位和个人不得拒绝。
⑧ 民事诉讼法236条劳动
《民事诉讼法》
第二百三十六条
发生法律效力的民事判决、裁定,当事人必须履行。一方拒绝履行的,对方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执行,也可以由审判员移送执行员执行。
调解书和其他应当由人民法院执行的法律文书,当事人必须履行。一方拒绝履行的,对方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执行。
⑨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150条6项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五十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中止诉讼:
(一)一方当事人死亡,需要等待继承人表明是否参加诉讼的;
(二)一方当事人丧失诉讼行为能力,尚未确定法定代理人的;
(三)作为一方当事人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终止,尚未确定权利义务承受人的;
(四)一方当事人因不可抗拒的事由,不能参加诉讼的;
(五)本案必须以另一案的审理结果为依据,而另一案尚未审结的;
(六)其他应当中止诉讼的情形。
中止诉讼的原因消除后,恢复诉讼。
(9)民事诉讼法376条扩展阅读:
中止诉讼的情形主要是:
1、被告的行政机关被撤销,尚未确定继续行使其职权的行政机关的,或者被告行政机关被撤销,其职权也同时被撤销,从而无法继续行使其职权的行政机关,尚未确定继续诉讼的行政机关;
2、具体行政行为所依据的规章互相抵触,需要等待最高人民法院送请国务院作出解释或裁决,在等待解释或裁决时,人民法院应中止诉讼;
3、在审理案件中,人民法院发现被处罚人的行为构成犯罪,应当追究刑事责任时,应及时将有关犯罪材料移送有关机关,如果刑事责任的追究影响本案审理的,应中止诉讼,待有关机关作出最终处理后,再恢复诉讼。如果刑事责任的追究不影响本案审理的,应继续审理;
4、追加、更换当事人,或者本案的处理需要等待其他案件处理的结果时。
中止诉讼由人民法院作出裁定,裁定一经作出,即产生法律效力。待中止诉讼的情形消失后,当事人可以申请恢复审理程序,人民法院也可以依职权加以恢复。恢复诉讼后,当事人和人民法院在诉讼中止前的诉讼行为仍然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