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政府可以认真落实劳动法吗
⑴ 政府违反劳动法
行政机关招用的签订劳动合同的劳动者在用工主体上与企业一样,在行政机关工作的合同制员工同样受到劳动法的保护,行政机关违法法律规定侵害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同样应进行赔偿,发生争议可向劳动争议仲裁进行申诉,也可向劳动保障监察部门进行投诉。
⑵ 政府企业可以不按劳动法吗我们公司是镇政府所属企业,本人是签定劳动合同的合同制员工,镇政府一纸红头
如果低于最低工资就不合法。可以看做公司老板股东要减少成本,不清楚公司经营状况,如果经营不善,也没有办法。可以认为公司违约,解除合同,并要求赔偿。
⑶ 为什么好多地方不遵守劳动法
那是因为好多地方只重视眼前利益而且不会带来坏的东西它们也可以自己操作一下。
⑷ 难道政府部门是不是就不用遵守劳动合同法
恕我直言,这处罚与劳动合同法无关,换句话说,对您的处罚不属于劳动合同法所适用的范围。
一、首先看您的工作性质,根据您所给出的处罚通知单我得知,您的工作从表面上看是属于公务员编制的。对于公务员执业,并不是说劳动合同法不适用于公务员,而是说公务员由于其工作性质的特殊性,更大部分受到行政机关的监督和控制。而行政机关所公布的行政法规,由于地方性和针对性,很多情形下也会比法律法规(这里可理解为《劳动法》及《劳动合同法》)更严格,甚至更主观、更人治。这是国家立法的一个缺陷,也是现时不能避免的。
二、从特别法优于一般法来说,虽然《劳动法》第二条规定了“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与其建立劳动关系的劳动者,订立、履行、变更、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依照本法执行。 ”但是《劳动法》属于一般法,如果出现了与《公务员法》冲突的情形,由于《公务员法》的特别法性质,故冲突部分从《公务员法》。而《公务员》第九章规定了对公务员的惩戒,第五十七条规定“对公务员的处分,应当事实清楚、证据确凿、定性准确、处理恰当、程序合法、手续完备。公务员违纪的,应当由处分决定机关决定对公务员违纪的情况进行调查,并将调查认定的事实及拟给予处分的依据告知公务员本人。公务员有权进行陈述和申辩。
处分决定机关认为对公务员应当给予处分的,应当在规定的期限内,按照管理权限和规定的程序作出处分决定。处分决定应当以书面形式通知公务员本人。”故,对于您的惩罚,从程序上来讲并无不妥。
三、当然,从前面引用的第五十七条来讲,明确了作为公务员在受到上级处分时有称述和申辩的权利,建议您在收到通知后尽快行使您的救济手段。以上是我从法律层面为您作的解答。
四、当然,鉴于国情,有些情形不是法律所能保护的,不泛以法律之名行不法之实的情况发生。对于这样的情形,也请您想一下从其他角度入手解决问题。您原贴里的一些同志也给您出了一些主意。
五、退一步说,从通知单表面来说,您是不是也应该审视一下,自身对于工作态度以及对上级监督部门的态度是否合适?您应该知道,工作不仅仅是做职能范围内的事,更多的还应包括自我修养,妥善处理人际关系等内容,这与法无关,与情无关,更与上级领导无关。
最后想提醒您的是,处罚通知单这类较敏感的信息不宜在网络上公布,建议您将自己的姓名就职的单位隐去,以免造成不必要的麻烦,甚至有可能对答题的人产生不必要的麻烦。希望的我回答能让您满意,谢谢!
⑸ 劳动法实行二十年,为什么无法落实
劳动法实施这么多年,很多企业明修栈道,暗度陈仓,不顾劳动群众的利益,这是有理可寻的:
一,目前来讲,多数企业是有购买我国强制性规定的医保社保,但对于一些加班的工资福利待遇,却没有按照劳动法去施行,是因为企业对于这些费用的抗拒,一是不愿意,二是得过且过。三是执法部门是放任的态度。
对于政府,我是理解的,因为中国的人口众多,需要就业已经是一个难题,如果再给企业增加更多的负担,那么在招人的过程中,或者一些想创业的人事添上很多阻碍,因为我国要解决的更多的是就业问题,而不是待遇问题。我相信当社会市场经济的就业成熟,企业稳定,劳动法的加强实施,就会好了。
我在大学里面学劳动法,其实这是一部倾向劳动者的一部法律,那如果你作为创业者,这么高的成本,你愿意创吗?你肯定不愿意,就单单社会的福利,加班,休息时间,法定节假日,这就剥削了你多少的劳动力?所以说,劳动法之所以无法落实,是官护,企业得过且过所照成的。哪个老板都想节约成本赚更多的钱。
二,劳动法是一门弱法,你可以看到,什么时候监管部门会抽查公司们的福利待遇实施情况?没有,一般所有人遇到劳动纠纷,都必须先到“仲裁局”,然后再到法院,所以你不告,别人就不理,变成了一种只是企业和劳动者的事情,政府就置身事外,两袖清风,当真的劳动仲裁胜诉,企业早不见影了,所以维权也很难。
所以综合来说,不是劳动法不想实施,而是目前来说,无技可施!
⑹ 劳动法为何政府机关可以不执行
在公安局工作同样受到劳动法的保护,你可以申请劳动仲裁或者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公安局。
⑺ 国家对劳动法执行的力度到底有几大
按实际情况,国家对劳动法的执行的监督检查和法律责任进行详细规定,所以国家对于劳动法执行的力度是很大的。
相关法律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第八十五条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劳动行政部门依法对用人单位遵守劳动法律、法规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对违反劳动法律、法规的行为有权制止,并责令改正。
第八十六条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劳动行政部门监督检查人员执行公务,有权进入用人单位了解执行劳动法律、法规的情况,查阅必要的资料,并对劳动场所进行检查。
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劳动行政部门监督检查人员执行公务,必须出示证件,秉公执法并遵守有关规定。
第八十七条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对用人单位遵守劳动法律、法规的情况进行监督。
第八十八条各级工会依法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对用人单位遵守劳动法律、法规的情况进行监督。
任何组织和个人对于违反劳动法律、法规的行为有权检举和控告。
第十二章法律责任
第八十九条用人单位制定的劳动规章制度违反法律、法规规定的,由劳动行政部门给予警告,责令改正;对劳动者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第九十条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延长劳动者工作时间的,由劳动行政部门给予警告,责令改正,并可以处以罚款。
第九十一条用人单位有下列侵害劳动者合法权益情形之一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支付劳动者的工资报酬、经济补偿,并可以责令支付赔偿金:
(一)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工资的;
(二)拒不支付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工资报酬的;
(三)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支付劳动者工资的;
(四)解除劳动合同后,未依照本法规定给予劳动者经济补偿的。
第九十二条用人单位的劳动安全设施和劳动卫生条件不符合国家规定或者未向劳动者提供必要的劳动防护用品和劳动保护设施的,由劳动行政部门或者有关部门责令改正,可以处以罚款;情节严重的,提请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决定责令停产整顿;对事故隐患不采取措施,致使发生重大事故,造成劳动者生命和财产损失的,对责任人员比照刑法第一百八十七条的规定追究刑事责任。
第九十三条用人单位强令劳动者违章冒险作业,发生重大伤亡事故,造成严重后果的,对责任人员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九十四条用人单位非法招用未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改正,处以罚款;情节严重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吊销营业执照。
第九十五条用人单位违反本法对女职工和未成年工的保护规定,侵害其合法权益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改正,处以罚款;对女职工或者未成年工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第九十六条用人单位有下列行为之一,由公安机关对责任人员处以十五日以下拘留、罚款或者警告;构成犯罪的,对责任人员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以暴力、威胁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强迫劳动的;
(二)侮辱、体罚、殴打、非法搜查和拘禁劳动者的。
第九十七条由于用人单位的原因订立的无效合同,对劳动者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第九十八条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的条件解除劳动合同或者故意拖延不订立劳动合同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改正;对劳动者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第九十九条用人单位招用尚未解除劳动合同的劳动者,对原用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的,该用人单位应当依法承担连带赔偿责任。
第一百条用人单位无故不缴纳社会保险费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其限期缴纳,逾期不缴的,可以加收滞纳金。
第一百零一条用人单位无理阻挠劳动行政部门、有关部门及其工作人员行使监督检查权,打击报复举报人员的,由劳动行政部门或者有关部门处以罚款;构成犯罪的,对责任人员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一百零二条劳动者违反本法规定的条件解除劳动合同或者违反劳动合同中约定的保密事项,对用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的,应当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第一百零三条劳动行政部门或者有关部门的工作人员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不构成犯罪的,给予行政处分。
第一百零四条国家工作人员和社会保险基金经办机构的工作人员挪用社会保险基金,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一百零五条违反本法规定侵害劳动者合法权益,其他法律、法规已规定处罚的,依照该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处罚。
⑻ 劳动法是否可以真正落实
怎么说呢
落实是肯定的,因为法律有法律的尊严,而且如果用人单位违法,而劳动者依法提出诉求的,大多数都会以劳动者胜利而告终
然而,目前劳动法,劳动合同法落实存在三个比较严重的问题
1-民不告官不管:大多数地方的劳动部门执法依然属于被动执法,其实这也是无奈的选择,如果主动执法,势必会影响企业正常生产运营;而且大多数时候,一些劳资纠纷依然可以通过协商解决,因此劳动部门往往采取被动执法。然而,一部分不懂法律的劳动者,权益被侵害后不知道如何合法诉求,一直到超过时效了,然后才想到仲裁,结果容易造成权利丧失。不过这一点近年来已经有所好转,懂法的人越来越多,只要你有理,你肯去走法律途径,解决很快。(落实阻碍很低)
2-地方保护:中国目前依然属于发展不均衡,如北京、广州、上海等一线城市和南京、杭州等准一线城市,经济发达,配套设施齐全,一家两家企业根本无力左右局面,这种情况下,企业一旦存在违法行为而被发现的,往往会严厉追究,尤其是国家大力改善民生,严惩劳动违法行为的大背景下,这些地方往往也是劳动法劳动合同法落实比较到位的地方。但在一些落后地区,很多地方一个县往往只有两三家企业,而且基本就是当地经济的命脉--失去了一家企业,地方经济就会受到严重冲击。月长石就知道有个地方有一家化工厂,常年污染,而且导致很多人染病,然而却一直没有被查处,甚至记者暗访时遭到企业和当地政府阻挠,最后还是引起严重的后果后,国家调查组下来才处理掉的。由于地方落后,地方政府要发展必须要经济,有企业,才会有经济,也才能就业,然而,地方落后,企业不愿驻扎(比如肯德基,全国上千家门店几乎都开在一线,准一线城市,而中西部很多地方连肯德基是什么都不知道),难的有一家规模大一些的都是为宝贝。在出现劳资纠纷时,地方政府往往要保护企业利益,出手干预劳动部门的执法,最后损害劳动者利益。(落实阻碍很高)
3-非法组织:也就是传说中的黑道保护,月长石身边就有真实案例:民工第一天告了单位,第一天晚上就有不明身份人员持刀对其一家进行死亡威胁,为了几千块钱得罪黑道,不值得。
勾结黑道,比起上面地方保护更加恶劣:地方保护,毕竟还有上级可以管,事情也就是一些利益,而黑道勾结,严重的可能危及人身安全。而且地方保护,看得见管得了,黑道处于阴暗处,摸不到弄不清。因此,这是一种极其严重的影响法律落实的原因.(落实阻碍极高)。
⑼ 如何落实劳动法
(一)加强《劳动合同法》的学习和宣传,增强全体员工的法律意识。
(二)健全和完善规章制度,制定劳动合同管理办法或实施细则。依法修订和完善现行的规章制度,对《劳动合同法》的相关规定进行进一步的细化。
(三)全面清理劳动关系,依法规范用工关系。《劳动合同法》实施后,用人单位和劳动者之间只有三种用工关系,即劳动关系、劳务关系和非全日制用工。目前,公司各企业人员的构成非常复杂,有长期职工、长期聘用工,临时聘用工、农电工以及劳务用工等。因此在《劳动合同法》正式实施前,需要各企业对各类用工进行全面的清理,并进一步规范管理。
1.劳动用工:根据《劳动合同法》的规定修订劳动合同文本,补充完善合同内容;规范劳动合同工作程序,加强劳动合同动态管理,依法及时办理劳动合同签订、变更、解除和终止手续。
2.劳务用工: 需要长期聘用的临时用工,尽可能通过劳务派遣的方式进行规范;选择有资质、有实力的劳务中介公司。
3.非全日制用工:尽可能签订书面协议,约定好每日每周的平均工作时间,工资报酬及支付方式,工作内容双方的权利义务,并严格履行。做好每日考勤及双方确认手续。
4.严格划分以上三种用工方式的用工范围(岗位、工种),严禁混岗现象的发生。制定劳动用工和劳务用工相对独立的薪酬标准、体系及工资调整机制,非全日制用工的待遇标准协商确定,但不得低于最低工资标准。
(四)加强员工招聘管理,严把“入口”关。《劳动合同法》实施后,将进一步加大企业的用工成本,依法解除、违法解除以及合同终止需要企业承担高额的经济补偿金和赔偿金,与不能满足企业需求的人员终止或解除劳动关系,企业需要付出很大的代价。
希望能够采纳,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