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条款大全 » 刑事诉讼法亲属证人

刑事诉讼法亲属证人

发布时间: 2021-12-05 11:33:47

㈠ 修改后的刑事诉讼法对证人保护制度是如何规定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六十三条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应当保障证人及其近亲属的安全。

对证人及其近亲属进行威胁、侮辱、殴打或者打击报复,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够刑事处罚的,依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

第六十四条对于危害国家安全犯罪、恐怖活动犯罪、黑社会性质的组织犯罪、毒品犯罪等案件,证人、鉴定人、被害人因在诉讼中作证,本人或者其近亲属的人身安全面临危险的,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应当采取以下一项或者多项保护措施:

(一)不公开真实姓名、住址和工作单位等个人信息;

(二)采取不暴露外貌、真实声音等出庭作证措施;

(三)禁止特定的人员接触证人、鉴定人、被害人及其近亲属;

(四)对人身和住宅采取专门性保护措施;

(五)其他必要的保护措施。

证人、鉴定人、被害人认为因在诉讼中作证,本人或者其近亲属的人身安全面临危险的,可以向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请求予以保护。

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依法采取保护措施,有关单位和个人应当配合。

第六十五条证人因履行作证义务而支出的交通、住宿、就餐等费用,应当给予补助。证人作证的补助列入司法机关业务经费,由同级政府财政予以保障。

有工作单位的证人作证,所在单位不得克扣或者变相克扣其工资、奖金及其他福利待遇。

(1)刑事诉讼法亲属证人扩展阅读:

实施案例:

西夏法院建成银川市 首个“隐身”证人作证室

2018年11月28日,记者从银川市西夏区法院获悉,该院积极探索证人出庭作证保护机制,利用信息化技术手段建成银川市首家“隐身”证人作证室,有效保护刑事案件庭审证人、鉴定人、侦察人员出庭作证时的身份信息安全,打消了出庭作证人员的疑惑和顾虑,有效促进和激励了证人出庭作证。

证人作证室位于刑事法庭南侧,与法庭一墙之隔,将证人与法庭在物理空间上完全隔开,证人可以通过作证室内的庭审现场视频清晰地看到庭审全过程,并与审判人员、公诉人、辩护人及被告人进行“隔空对话”。

庭审现场除法官之外的其他人面前呈现的是经过马赛克处理的证人图像,经过人声变音系统处理过的声音。此举使得证人在自身得到保护的同时,进一步还原案件真相,真正做到诉讼证据质证在法庭、案件事实查明在法庭。

除此之外,西夏法院通过细化规则提高证人出庭的可操作性,合理确定并逐步扩大应当出庭作证的证人、鉴定人、侦查人员范围,要求关键证人“应出尽出”。在送达出庭通知书时耐心细致的进行解释和说明,并根据规定给予人身保护,打消证人出庭的思想顾虑,缓解其紧张情绪。

今后,西夏法院将进一步完善证人出庭保护机制,促进证人保护机制的人性化、常态化运行,逐步提高证人出庭作证率,将庭审实质化改革工作推向深入。

参考资料: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检察院-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

华兴时报-西夏法院建成银川市 首个“隐身”证人作证室

㈡ 犯罪嫌疑人的近亲属是否可以向证人了解情况吗

犯罪嫌疑人的近亲属是否可以向证人了解情况吗?我国刑事诉讼法第三十二条对辩护人的范围作出规定,下列人可以被委托为辩护人:(一)律师;(二)人民团体或者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所在单位推荐的人;(三)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监护人、亲友。律师作为职业法律人,因其职业身份而有权被委托为辩护人,上述(二)、(三)项是对辩护人范围有条件的扩张,使不具有律师身份的人也能成为辩护人,其宗旨在于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辩护权的行使提供便利,切实保障其享有充分的辩护权,从另一角度讲,它可以弥补律师数量上的不足,也可减少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经济上的负担。 以是对刑事案件近亲属能辩护吗的回答,仅供参考
律图阜新律师
2018.06.02回复
咨询我
根据刑事诉讼法第32条规定,辩护人的范围包括: 1.律师。律师是指依照法定程序取得律师资格,并且经过登记注册,为社会提供法律服务的执业人员。虽然取得律师资格但未登记注册的,仍不得以律师身份接受委托担任辩护人。 另外,律师法第13条规定:国家机关的现职工作人员不得兼任执业律师。律师担任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组成人员期间,不得执业。同时该法第36条规定:曾担任法官、检察官的律师,从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离任后2年内,不得担任诉讼代理人或辩护人。 现役军人成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可以聘请军队中的或者地方的律师作为辩护人。 外国人、无国籍的犯罪嫌疑人委托律师辩护的,只能委托中国律师作为辩护人。 2.人民团体或者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所在单位推荐的人。鉴于我国当前的律师队伍尚不能完全满足实际需要,为了有效地维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合法权益,工会、妇联、共青团、学联等群众性团体以及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所在单位,可以推荐公民担任刑事案件辩护人。 3.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监护人、亲友,也可以接受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委托,作他的辩护人。修正后的刑事诉讼法实际上扩大了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委托辩护人的选择范围,因为除了监护人不再限定近亲属,而是亲戚朋友都可接受犯罪嫌疑人、被告及其法定代理人的委托担任辩护人。这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能够及时委托到辩护人,解决请律师难的问题和及时有效地维护其合法权益是十分有利的。 律师、人民团体、被告人所在单位推荐的人以及被告人的监护人、亲友,被委托为辩护人的,人民法院应当核实其身份证明和辩护委托书。 近亲属是可以作为辩护人的,可以作为辨认人的有律师、人民团体或者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所在单位推荐的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监护人、亲友,但是律师比较专业。

㈢ 证人出庭作证在刑事诉讼法中是怎么规定的

你好:2012年修订的刑事诉讼法关于证人的规定如下:

第五十九条 证人证言必须在法庭上经过公诉人、被害人和被告人、辩护人双方质证并且查实以后,才能作为定案的根据。法庭查明证人有意作伪证或者隐匿罪证的时候,应当依法处理。

第六十条 凡是知道案件情况的人,都有作证的义务。

生理上、精神上有缺陷或者年幼,不能辨别是非、不能正确表达的人,不能作证人。

第六十一条 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应当保障证人及其近亲属的安全。

对证人及其近亲属进行威胁、侮辱、殴打或者打击报复,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够刑事处罚的,依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

第六十二条 对于危害国家安全犯罪、恐怖活动犯罪、黑社会性质的组织犯罪、毒品犯罪等案件,证人、鉴定人、被害人因在诉讼中作证,本人或者其近亲属的人身安全面临危险的,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应当采取以下一项或者多项保护措施:

(一)不公开真实姓名、住址和工作单位等个人信息;

(二)采取不暴露外貌、真实声音等出庭作证措施;

(三)禁止特定的人员接触证人、鉴定人、被害人及其近亲属;

(四)对人身和住宅采取专门性保护措施;

(五)其他必要的保护措施。

证人、鉴定人、被害人认为因在诉讼中作证,本人或者其近亲属的人身安全面临危险的,可以向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请求予以保护。

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依法采取保护措施,有关单位和个人应当配合。

第六十三条 证人因履行作证义务而支出的交通、住宿、就餐等费用,应当给予补助。证人作证的补助列入司法机关业务经费,由同级政府财政予以保障。

有工作单位的证人作证,所在单位不得克扣或者变相克扣其工资、奖金及其他福利待遇。

㈣ 刑事诉讼法中辨证人与证人的区别

你好,我国刑事诉讼法中没有辨证人之称,有辩护人。
辩护人和证人都是刑事诉讼参加人,辩护人可以由律师、人民团体或者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所在单位推荐的人。此外,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监护人、亲友,也可以接受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委托,作他的辩护人。而证人是刑事诉讼中不可替代的诉讼参加人。在辩护人和证人重合时,即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要求同时是本案的证人的近亲属担任辩护人的,该近亲属只能以证人身份出庭,辩护人角色则应当回避。

㈤ 亲属可以当证人吗

可以。

在我国,除因生理上、精神上有缺陷或者年幼而不能辨别是非、不能正确表达意志的人以外,凡是知道案件情况的人,都有作证的义务。

证人具有适格性,并不意味着其证言具有可信性,因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中规定,证人提供的对与其有亲属或者其他密切关系的当事人有利的证言,其证明力一般小于其他证人证言。

所以,亲属可以作证,但属于有利害关系的证人,如果没有其他证据佐证、对方又不认可的情况下,仅凭单一的亲属作为证人,很难得到认定。

(5)刑事诉讼法亲属证人扩展阅读

法条:

1、刑事诉讼。《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六十条规定,凡是知道案件情况的人,都有作证的义务。生理上、精神上有缺陷或者年幼,不能辨别是非、不能正确表达的人,不能作证人。

2、民事诉讼。《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七十二条规定,凡是知道案件情况的单位和个人,都有义务出庭作证。有关单位的负责人应当支持证人作证。不能正确表达意思的人,不能作证。

3、行政诉讼。《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行政诉讼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第四十一条规定,凡是知道案件事实的人,都有出庭作证的义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经人民法院准许,当事人可以提交书面证言:

(1)、当事人在行政程序或者庭前证据交换中对证人证言无异议的;

(2)、证人因年迈体弱或者行动不便无法出庭的;

(3)、证人因路途遥远、交通不便无法出庭的;

(4)、证人因自然灾害等不可抗力或者其他意外事件无法出庭的;

(5)、证人因其他特殊原因确实无法出庭的。第四十二条第一款规定,不能正确表达意志的人不能作证。

㈥ 刑事诉讼法中 证人与见证人的区别

  • 刑事诉讼中的证人是指在诉讼外知道案件情况的当事人以外的人。而见证人是指司法机关根据办案需要邀请到场观察监督某项诉讼行为的实施,必要时可以作证的与本案无利害关系的人。

  • 二者的主要区别是:1、产生的方式不同。证人是在诉讼之前由案件本身决定的,不能任意选择;见证人则是在诉讼各种过程中根据需要邀请的,有广泛的选择性。2、证明的对象不同。证人对案件事实本身作证;见证人只对被邀请参加见证的事实作证。3、在诉讼中的作用不同。证人是协助司法机关查明案件事实;见证人是使司法机关的侦查行为、程序产生无可怀疑的法律效果。

  • 相关法律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

    第六十条凡是知道案件情况的人,都有作证的义务。

    生理上、精神上有缺陷或者年幼,不能辨别是非、不能正确表达的人,不能作证人。

    第一百三十一条勘验、检查的情况应当写成笔录,由参加勘验、检查的人和见证人签名或者盖章。

    第一百三十七条在搜查的时候,应当有被搜查人或者他的家属,邻居或者其他见证人在场。

    搜查妇女的身体,应当由女工作人员进行。

    第一百三十八条搜查的情况应当写成笔录,由侦查人员和被搜查人或者他的家属,邻居或者其他见证人签名或者盖章。如果被搜查人或者他的家属在逃或者拒绝签名、盖章,应当在笔录上注明。

    第一百四十条对查封、扣押的财物、文件,应当会同在场见证人和被查封、扣押财物、文件持有人查点清楚,当场开列清单一式二份,由侦查人员、见证人和持有人签名或者盖章,一份交给持有人,另一份附卷备查。

㈦ 刑事诉讼法中的近亲属是什么意思

《刑事诉讼法》中的近亲属的范围包括:夫、妻、父、母、子、女、同胞兄弟姐妹。对于人民法院直接受理的自诉案件,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有权提起自诉。
【法律依据】
《刑事诉讼法》第一百零八条
本法下列用语的含意是:
(一)“侦查”是指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对于刑事案件,依照法律进行的收集证据、查明案情的工作和有关的强制性措施;
(二)“当事人”是指被害人、自诉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附带民事诉讼的原告人和被告人;
(三)“法定代理人”是指被代理人的父母、养父母、监护人和负有保护责任的机关、团体的代表;
(四)“诉讼参与人”是指当事人、法定代理人、诉讼代理人、辩护人、证人、鉴定人和翻译人员;
(五)“诉讼代理人”是指公诉案件的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或者近亲属、自诉案件的自诉人及其法定代理人委托代为参加诉讼的人和附带民事诉讼的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委托代为参加诉讼的人;
(六)“近亲属”是指夫、妻、父、母、子、女、同胞兄弟姊妹。

㈧ 刑事诉讼法证人的主体有哪些

刑事诉讼法证人的主体条件有:
1、生理上、精神上有缺陷或者年幼,不能辨别是非,不能正确表达的人,不能作证人。
2、凡是知道案件情况并有作证能力的人,都可以作为证人。
3、证人只能是当事人以外知道案件情况的人。
4、证人具有不可代替性。
5、证人只能是自然人。
【法律依据】
《刑事诉讼法》第六十二条
凡是知道案件情况的人,都有作证的义务。
生理上、精神上有缺陷或者年幼,不能辨别是非、不能正确表达的人,不能作证人。
第六十三条
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应当保障证人及其近亲属的安全。
对证人及其近亲属进行威胁、侮辱、殴打或者打击报复,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够刑事处罚的,依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

㈨ 直系亲属可以做证人吗

我国《民事诉讼法》第七十条规定:“凡是知道案件情况的单位和个人回,都有义务出庭作证。”答证人具有适格性,并不意味着其证言具有可信性,因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中规定,证人提供的对与其有亲属或者其他密切关系的当事人有利的证言,其证明力一般小于其他证人证言。所以,亲属可以作证,但是需要其他证据佐证。

(9)刑事诉讼法亲属证人扩展阅读

直系血亲:是指彼此之间有直接血缘联系的亲属,包括己身所从出和从己身所出的两部分血亲。己身所从出的血亲,即是生育己身的各代血亲,如父母、祖父母、外祖父母等;从己身所出的血亲,即是己身生育的后代,如子女、孙子女、外孙子女等。

直系血亲除自然直系血亲外,还包括法律拟制的直系血亲,如养父母与养子女、养祖父母与养孙子女。

热点内容
劳动法休日加班 发布:2025-09-17 07:45:32 浏览:376
经济法产生的条件与必要性 发布:2025-09-17 06:58:25 浏览:356
法治和人治的界限 发布:2025-09-17 06:53:59 浏览:948
民事诉讼法关于执行财产的规定 发布:2025-09-17 06:51:50 浏览:756
大律师的隐婚娇妻 发布:2025-09-17 06:44:51 浏览:339
恩施新闻政府法律顾问 发布:2025-09-17 06:24:54 浏览:151
河南省委法律顾问 发布:2025-09-17 06:16:39 浏览:58
道德品质等级H是 发布:2025-09-17 06:16:06 浏览:5
理财顾问有法律责任吗 发布:2025-09-17 06:14:23 浏览:927
刑事诉讼法解释对比 发布:2025-09-17 06:01:50 浏览: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