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法看共享单车
A. 私藏共享单车的行为属于下列哪些行为图
1、题主的问题可以选择:1)是侵犯了他人的财产所有权;4)应受刑罚处罚;
2、私占共享单车可以按照盗窃罪论处;以前盗窃便宜的普通车辆,因为价值较低,主要以罚款、教育为主。现在的共享单车成本都比较高,可以依据盗窃罪来立案。依据盗窃数量和共享单车公司提供的成本依据的总金额,来立案判罚。一般共享单车成本大多在1000左右,盗窃一辆就可以判刑6个月;盗窃三辆以上,就可以按照团伙惯犯重判到3年以上的有期徒刑。
3、盗窃罪(刑法第264条),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秘密窃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或者多次秘密窃取公私财物的行为。盗窃罪判几年呢?刑法按照盗窃金额来细分如下:
一、盗窃数额较大,法定刑在三年有期徒刑以下的量刑标准:
1000元以上不满2500元的,处管制、拘役、有期徒刑六个月或单处罚金;2500元以上不满4000元的,处有期徒刑六个月至一年;4000元以上不满7000元的,处有期徒刑一年至二年;7000元以上不满10000元的,处有期徒刑二年至三年。
二、盗窃数额巨大,法定刑在三年至十年有期徒刑的量刑标准:
B. 共享单车违法有哪些行为
共享单车使用中的违法犯罪问题:故意毁坏单车的行为、将单车据为己有的行为。故意毁坏单车,数额较大的,构成故意毁坏财物罪,一般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将单车据为己有,数额较大的构成盗窃罪,一般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法律依据】
《刑法》第二百六十四条
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或者多次盗窃、入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扒窃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第二百七十五条
故意毁坏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C. 破坏共享单车行为需要承担的法律责任
破坏与私自占有共享单车将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一、共享单车违规占道、乱停放可处以行政罚款。
缺乏自律、为图省事乱停车的使用者,对共享单车乱停放的行为,公安机关可适用相关行政法规对随意停放单车的个人进行处罚。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五十九条规定:非机动车应当在规定地点停放。未设停放地点的,非机动车停放不得妨碍其他车辆和行人通行。
第八十九条规定:行人、乘车人、非机动车驾驶人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关于道路通行规定的,处警告或者五元以上五十元以下罚款;非机动车驾驶人拒绝接受罚款处罚的,可以扣留其非机动车。
二、危害公共安全罪
故意把共享单车放置在交通要道、铁轨等地方,情节严重的,可能构成以其他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
三、行政处罚和盗窃罪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二十六条第三款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一千元以下罚款:强拿硬要或者任意损毁、占用公私财物的。
第四十九条规定:盗窃、诈骗、哄抢、抢夺、敲诈勒索或者故意损毁公私财物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一千元以下罚款。
私占,即私自占有,主要表现是为了方便使用,以上锁、藏匿等方式将单车据为己有。从文义解释来看,共享单车所共享的并非是单车的所有权,所有权理应归于单车的运营商,共享的仅仅是使用权,使用者只是短时间内租赁单车的人,因此更加无权去随意处分单车。
(3)行政法看共享单车扩展阅读:
治理破坏共享单车违法乱象:
共享单车作为新兴事物,在企业经营模式、有关部门监管缺位的情况下,更需要多管齐下为共享单车的持续发展提供良性环境。
一、建立机制
建立共享单车行业的准入机制,严格审查企业资质,加大对违规行为的惩处力度,将不合格、不负责任的企业从行业中剔除出去。
二、数据共享
鼓励共享单车企业将用户的使用数据、信用数据等提交给有关部门,以完善社会个人信用体系。将共享单车乱停放、占有、损毁等行为记入个人信用记录。
三、出台共享单车的法规性管理办法
政府层面尽快启动立法调研程序,尽早形成成文的行政法规乃至法律文件,对违规停车、损坏单车、私占单车等不当行为制定出更加细化与具体的操作规则。
四是建立共享单车行业协会
形成良性的竞争环境,设立服务维权热线,为举报损毁单车等不当行为提供投诉平台。
五、政府部门引领、各部门协作
对社会道德层面问题加强宣传引导,让使用者和非使用者都树立起“与人方便、与己方便”的自律理念来。
D. 如何治理共享单车乱象
据了解,目前市场上投入共享单车数量最多的是摩拜和ofo,不难看出,禁止投放新增单车的情况下,这两家企业将获得先发优势。最新的数据显示,ofo全球投放车辆为1000万辆,摩拜在全球已经运营超过900万辆单车。
1月份,北京市交通委负责人介绍,共享单车在解决出行“最后一公里”问题的同时,也出现乱停乱放、押金难退等问题,北京市将通过立法解决这些问题。
E. 根据你对共享单车的了解,从道德法律方面谈一谈你的认识
挺好的,减少汽车的排气,就是安全问题
F. 私家车被共享单车层层包围一事,这体现出了什么社会问题
天津一车主将私家车停在路边的停车位上,没想到不一会儿就被大量的共享单车包围,无法开出,真的是里三层外三层,这些单车都是被周围上班的人骑过来,晚上下班再骑回去,最终,这位有些悲催的私家车,被迫等到晚上才能把车开出来。这样的一种社会现象,已经不是第一次,在北京和上海等一线城市,早都出现过这样哭笑不得的现象。
像我们以前过红绿灯,因为车子少,也就没有安全意识,如今闯一个红灯就要扣6分,还要扣钱,大家的安全意识还在逐步加强,单车的运营单位,应该也要重新考虑这个停车难的问题,最好不要再出现这样的闹剧了。
G. 共享单车目前有哪些法律问题
“共享”模式和车辆提供方式都有各自的优点,也都存在不成熟之处,目前正处于探索和完善之中,只不过受制于复杂的城市环境、道路通行条件、政府监管、用户素质等问题,在实际运营中产生了较多问题,引起广泛关注。从其运营和引发的问题看,单车公司、平台、消费者之间主要是以下几种法律关系:
租赁关系
单车提供方与消费者之间的租赁关系。无论是ofo还是摩拜共享模式,消费者只要同意相关的租赁条款并扫码租赁单车后,就与单车提供方形成了租赁关系。
作为出租共享单车的公司或平台一方,其所提供的单车必须符合国家的产品质量规范,并满足基本的安全使用需求。在管理上,应提供配套的还车、管理和维护保养服务。如果因管理上的原因,导致使用人无法归还单车而引发纠纷的,则应根据过错程度承担相应的责任。
除此以外,还应履行明确的告知义务,在消费者租赁之前,对租赁期限、价格、保管义务、纠纷解决方式等涉及租赁双方重要的权利义务应作出明确的说明,并通过app平台等渠道预先告知消费者等等。
作为使用共享单车的消费者,有自由使用共享单车的权利,也有遵守双方的权利义务约定,按时缴纳租车费用,并保证租赁期间车辆的完好无损的义务。如果因人为原因造成车辆受损的,则应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此外,还应遵守相关管理规定,以指定或约定的方式归还车辆等等。
侵权、违约责任
因单车自身质量问题引发的侵权或违约责任。如果单车公司提供的车辆不符合国家安全标准或者虽然符合,但在使用中因保养维护不力等原因导致车辆达不到安全使用的状态,如电刹车系统失灵造成消费者人身受到损害的,则公司应承担相应的侵权责任。在维权时,消费者也可通过租赁合同关系来要求单车公司承担违约责任。
行政、刑事责任
因故意损毁引发的行政或刑事责任。自从单车投入使用以来,有单车轮子被拆掉的、车把手不翼而飞的、脚蹬被卸载的。更有甚者,一些“聪明”者,直接将车扛到自己小区楼下甚至自己楼道门口,还有一些使用者索性将车辆用额外的密码锁锁死,实现了共享向独享的转化。由于部分单车的成本高达6000元左右,一旦消费者在使用过程中人为损毁单车,情节较轻的,可以给予行政处分,如治安拘留等;如果单车使用完之后不予归还,有可能触犯刑法关于侵占罪的规定;如果没有使用,只是在路边看到单车就把锁撬开带回家,则可能涉嫌盗窃犯罪。
另外,对于损害、随意破坏的行为,情节严重的,还可能涉嫌构成故意损坏公私财物的犯罪等。如近期上海市闵行区人民法院就对一起共享单车失窃案作出一审判决,被告人韩某因将共享单车搬回家,构成盗窃罪,被法院判处拘役三个月,缓刑三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1000元。
因违规停放引发的行政责任。有的在使用完单车后,随意违规、占道停放,导致单车被城管等部门暂扣的,此时,行为人既要承担相应的行政处罚,又要承担对单车公司、平台的法律责任。
H. 共享单车使用现状都涉及哪些法律问题
网络新闻,有很多问题,比如说地区出现私锁举报抓到直接最高拘留十五天,还有各种因为乱停放出现的交通事故,国家会出现相关规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