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单位可以授权或委托行政法
㈠ 哪些单位可以取得授权执法
授权执法是行政处罚权的转移,经过授权,被授权的组织能够以自己的名义实施处罚,并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因此,授权的对象必须从严控制。行政处罚法规定授权的对象是具有管理公共事务职能的组织,个人不能成为授权的对象。
㈡ 《行政强制法》涉及到哪些机关单位
行政强制属于行政法的范畴!它包括行政主体和行政相对人,行政相对人是指参与行政法律关系,对行政主体享有权利或承担义务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行政主体,是指享有国家行政权,能以自己的名义行使行政权,并能独立地承担因此而产生的相应法律责任的组织。国家行政机关是最主要的行政主体,此外依照法定授权而获得行政权的组织,也可以成为行政主体。 你这里所指的机关单位应该就是行政主体了。 那么那些机关机构具有行政主体资格呢?具体说来,那些行政机关、机构、组织具有行政主体资格,我们把它分为中央机关与机构、地方机关与机构、以及非政府组织与个人三类来分析: 1、 中央机关与机构主要有六类: a.务院; b.务院组成部门,包括部委行署; c.务院直属单位和特设机构 d.务院组成部门管理的机构 e.授权的内设机构,原则上内设机构没有行政职权,但有些内设机构经过法律法规特别授权而享有了一定的行政职权,考试中常见的有专利评审委员会,它是知识产权局的内设机构,商标评审委员会是工商局的内设机构,公安部下属的公安消防局,公安交管局以及公安边防局是公安部的内设机构。 f.授权的议事协调机构 除了以上的六类,其他的国务院办公机构、办事机构、未经授权的内设机构、未经授权的议事协调机构,这时中央机关与机构,地方机关与机构也分为六类: a.级地方人民政府,包括县级到省级人民政府。 b,县以上政府各工作部门、直属机构、特设机构,这里与中央工作部门、直属机构、特设机构是一样的,基本上中央有什么部门,地方也有什么部门,这里要注意的是定语,必须是县级以上,乡镇人民政府是没有工作部门、直属机构、特设机构的,乡镇人民政府没有工作部门。 c.种派出机关,具有准政府的地位,包括省级人民政府派出的地区行政公署,县级人民政府派出的区公所及县级政府或市辖区人民政府派出的街道办事处。 d.央机关或机构依法设立的分支机构 e.授权的派出机构、内设机构,包括派出所,公安所,税务所, f.定条件下的综合执法机构,根据行政处罚法规定和组建的综合执法机构 除以上六类之外,其他的地方政府办公机构、办事机构、未经授权的内设机构、派出机构以及未经授权的议事协调机构都不具有行政主体的资格。第三大类是非政府组织和个人,非政府组织经过授权可以成为行政主体,包括四类: a.授权的企业组织,如铁路运输企业,邮政企业,电信企业等公用事业企业。 b.授权的事业单位。 c.授权的社会团体,如行业协会。 d.授权的村民委员会和居民委员会。 以上四类组织可以根据授权获得行政主体资格,这里必须是授权,仅仅委托不产生主体资格的取得。 所以,我们可以看出,凡是具有行政主体资格的机关,机构,组织,都可以涉及到行政强制中。
㈢ 行政法中的(委托与受权的区别是什么)
行政授权与行政委托的异同(一)共同点:
1、都是非政府组织,是国家机关以外的社会组织;2、都有管理公共事务的职能。
例1:国家图书馆对读者有公共管理的职能。
例2:学校对于家属区的管理和大的学校里的红绿灯等的管理,应该给学校一定的行政管理权。
(二)区别点:
1.法定依据
行政授权必须有明确的法律、法规或者规章的依据,如果没有法定依据的,视为行政委托;行政委托不强调有明确的法定依据,只要不违背法律精神和目的即可。
2.法定方式
行政授权的方式有两大类:一是直接授权;二是间接授权,即法律、法规规定某行政机关可以根据需要或者法律、法规规定的条件,将某个特定的行政职权授予某个组织。
行政委托的方式较为灵活,由行政主体在行政管理活动中以具体的委托决定来进行。
3.法律后果
行政授权的法律后果,或者是使得具有行政主体资格的组织的职权内容增加,或者使得本不具有行政主体资格的组织具有行政主体资格。法律、法规、规章授权的组织在授权范围内能以自己名义行使行政职权,并独立承担由此而产生的法律后果。
在行政委托,不发生行政职权和职责的转移,受委托的组织并不因此而取得行政职权,也不因此而取得行政主体资格。受委托组织根据行政委托行使职权必须以委托的行政主体的名义,而不是以受委托组织自己的名义进行,其行为对外的法律责任也不是由其承担,而是由委托的行政主体承担。
㈣ 授权和委托的行政主体有哪些
打个比喻吧,在经销领域,授权给某人经销权就是这个人可以自由处理授权地区的营销事务,盈亏和授权者没多大关系。而委托就类似于把一个店雇个人经营,责任还是由老大承担。不知道我这个比喻你能不能明白。
至于职权问题,这个几句话说不清,要看具体规定,要弄明白被授权机关可以独立成为行政诉讼的被告,而被委托机关则不能。然后各部门的职权就要靠法条和题目来记忆了。
行政法的调整对象是行政关系。行政关系包括四类:行政管理关系,行政法制监督关系,行政救济关系,内部行政关系。
你的那个题目,A是政治法的调整对象,政治法包括组织法、选举法、中央与地方关系法、立法决策法、监督法、国籍法和公民基本权利法、军事法
B 村委会是村民选举产生的群众性自治组织,也不是行政主体
C项我说不准,但是我个人感觉央行在公开市场买卖债券的行为是不受行政法调 整的,因为这并不是其行政职能的范畴,应该是经济法调整的吧
D项我认为是正确的,属于行政管理关系
我的行政法学的不好,这个题目可能会答错,但是关于授权和委托的那部分应该是对的,楼主如果有好的答案麻烦告诉我一声,大家共同进步
㈤ 那些单位有行政执法权
有权享有实施行政处罚的机关有:
1、具有法定行政处罚权的行政机关;
2、法律、法规授权的具有管理公共事务职能的组;
3、受行政机关委托行使一定行政处罚权的受托组织 。
根据行政处罚法的规定:有权实施行政处罚的机关有三类:
1、具有法定行政处罚权的行政机关。具有法定行政处罚权的行政机关主要是依法履行外部行政管理职能,依法得到明确授权,代表国家在某一领域内行使行政管理权限的行政机关。包括各级人民政府以及公安、工商、税务、土地、审计、卫生等部门。
2、法律、法规授权的具有管理公共事务职能的组织。工商所、税务所、公安派出所等行政机关的派出机构依相应法律、法规享有一定的行政处罚权,他们必须在授权法规定的行政处罚的种类、幅度范围内实施行政处罚。超过授权法规定的处罚种类、幅度、数额的限制,该行政处罚无效。如《税收征收管理法》第四十九条规定,税务所可对个体工商户及未取得营业执照而从事经营的单位、个人实施罚款数额在一千元以下的行政处罚。
3、受行政机关委托行使一定行政处罚权的受托组织。根据行政管理的实际的需要,行政机关依照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可以在其法定权限内符合法定条件的组织实施行政处罚,如《治安管理处罚法》规定在农村没有公安派出所的地方,对违反治安管理行为处以警告、五十元以下罚款的,可以由公安机关委托乡(镇)人民政府裁决。
(5)哪些单位可以授权或委托行政法扩展阅读
《行政处罚法》第十七条法律、法规授权的具有管理公共事务职能的组织可以在法定授权范围内实施行政处罚。
第十八条行政机关依照法律、法规或者规章的规定,可以在其法定权限内委托符合本法第十九条规定条件的组织实施行政处罚。
行政机关不得委托其他组织或者个人实施行政处罚。委托行政机关对受委托的组织实施行政处罚的行为应当负责监督,并对该行为的后果承担法律责任。受委托组织在委托范围内,以委托行政机关名义实施行政处罚;不得再委托其他任何组织或者个人实施行政处罚。
第十九条受委托组织必须符合以下条件:
(一)依法成立的管理公共事务的事业组织;
(二)具有熟悉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和业务的工作人员;
(三)对违法行为需要进行技术检查或者技术鉴定的,应当有条件组织进行相应的技术检查或者技术鉴定。
㈥ 行政主体中,法律授权的组织有哪些
授权的企业组织有以下几种
一、授权的事业单位或者企业,如高等院校(学历、学位证书的颁发属于教育部相关法规授权),国家电网(电力基础设施的建设与维护权),银行(货币管理权:没收假币、更换破损货币);,铁路运输企业,邮政企业,电信企业等公用事业企业。
二、或者社会团体,如行业协会。授权的自治组织,如村民委员会和居民委员会。
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可以成为行政主体,这里的法规指的是国务院行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包括规章。
(6)哪些单位可以授权或委托行政法扩展阅读
行政机关的职权通常由宪法和法律规定,主要分执行与管理两个方面。在执行方面,中央行政机关执行代议机关制定的法律和决定,地方行政机关除执行上述法律和决定外,还要执行上级行政机关的命令和本级代议机关的决议。
在管理方面,中央行政机关管理全国的内政、外交、军事等方面的行政事务,而地方行政机关则以管理内政事务为主,不管理外交事务,军事方面的管理事务也很少。
行政机关在执行和管理的过程中,有权作出行政决策,发布行政命令和行政决定,并采取必要的行政措施。除瑞士等少数国家的行政机关实行合议制外,一般国家行政机关都实行首长制。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各级行政机关都实行首长负责制。
㈦ 现实中,有没有行政执法权被委托和授权出去的区别于行政处罚的授权和委托。我问的是行政执法权。
行政执法权包括行政处罚权。行政法上所称的授权一般指法律、法规的专授权,委托则是指一行政属机关委托其他行政机关或者事业单位行使行政执法权。最主要的就是行政处罚权,当然,还有行政许可权等。我理解你提问中的授权和委托应该指的都是委托,或者叫法定委托,即根据法律法规的规定将行政处罚权委托给其他符合条件的行政机关或事业单位行使。但实践中,仍有没有法律依据而行政机关却进行了委托,我们一般称之为一般委托,但这样的委托在学理上存在着极大的争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