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法律价值
① 依法行政的价值诉求
论文太多了,上期刊网上查,或者上google上搜一下吧
② 行政诉讼的价值
依法行政是依法治国的核心,而行政审判是依法行政的保障。在行政审判实践中深刻认识行政诉讼对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重要意义,充分发挥行政诉讼的功能作用,必将对我国的法治进程产生十分重要的影响。
③ 行政法的核心价值是什么
当前,理论界已就行政法的核心问题达成了一定的共识,即我们认为,应以行内政权与公民权的关系容为核心来重构行政法的理论体系。以行政权和公民权的关系作为行政法的核心,应该说在当前的理论界争议并不大,共识程度比较高。行政权不是一个孤立的概念。它只有同相关的概念结成一定关系,才有其实质意义。在行政法上,行政权与公民权是一对相互关联的范畴。行政法学归根到底也是权利义务之学。但是即便承认行政权与公民权的关系是行政法的核心,也不等于只有一种理论模式。对行政权力和公民权利相互关系的认知和定位的不同,以及价值取向、目标的差别,会形成不同的理论模式。
④ 行政工作的价值和意义是什么
意义是:为自己创造更美好的未来。价值是:让更多的人受益。
行政管理工作广义上包括行政事务管理、办公事务管理两个方面;狭义上指以行政部为主,负责行政事务和办公事务。包括相关制度的制定和执行推动、日常办公事务管理、办公物品管理、文书资料管理、会议管理、涉外事务管理,还涉及出差、财产设备、生活福利、车辆、安全卫生等。
工作的最终目标是通过各种规章制度和人为努力使部门之间或者关系企业之间形成密切配合的关系,使整个公司在运作过程中成为一个高速并且稳定运转的整体;用合理的成本换来员工最高的工作积极性,提高工作效率完成公司目标发展任务。
⑤ 行政法的作用是什么
调整国家行政机关在行使某职权过程中发生的各种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版总和。行政权法与刑法、民法并列为国家的三大法律部门。行政法按照国家管理体系中纵的管理程序,可分为行政组织法、行政行为法、行政监督法与行政诉讼法;按照国家管理体系中的管理部门与内容,可分为经济行政法、科技行政法、军事行政法、民政行政法、公安行政法、司法行政法及文化体育等方面的行政法;按照行政法不同的作用,可分为行政实体法与行政程序法。行政法由于涉及的生活领域十分广泛,内容纷繁复杂,技术性、专业性较强,加之行政关系变动较快,因此,形式上没有统一的法典,其内容具有易变性,这是行政法的突出特点。
⑥ 行政程序的概念、基本特征、法律价值、基本原则和制度
【行政程序的概念】是与实体行政行为相对应的一个概念,是指由行政行为的方式、步骤和顺序、时限所构成的行政行为的过程。
【行政程序的基本特征】①行政程序是就行政行为而言的,是关于行政行为的程序;②行政程序是行政行为的实施过程;③行政程序由行政行为的方式、步骤、顺序和时限等因素所构成;④行政程序是行政行为的必要组成部分。
【行政程序的法律价值】一是开辟和扩大了行政相对人参与行政行为过程的途径;二是有利于保障行政相对人的合法权利;三是有利于提高行政效率;四是有利于规范和监督行政机关依法行使职权。
【程序法定原则】是指行政机关作出行政行为的程序必须依据法律、符合法律。这是依法行政原则在行政程序中的具体体现。程序法定原则要求行政机关作出行政行为应当按照法定的方式、步骤、顺序和时限进行,不得违反;在经法律授权而有自由选择余地的情况下,行政机关选择适用的程序不得超越法律授权的范围,并要符合法律授权的目的。
【程序公开原则】是指除涉及国家机密、商业秘密或个人隐私外,行政程序应向行政相对人和社会公开。程序公开原则的主要内容,一是行使行政权的依据必须公开;二是有关行政行为的信息和过程公开;三是行政决定公开。
【程序公正、公平原则】是指行政机关行使行政权在程序上应当公正、公平。程序公正、公平原则的主要内容,一是行政程序立法要赋予行政相对人应有的程序权利;二是行政机关选择适用的行政程序应符合客观情况,具有可行性;三是行政机关选择适用的行政程序应符合社会公德,具有合理性;四是行政机关选择适用的行政程序应符合自然公正原则,具有正当性。
【参与原则】是指行政机关在作出行政行为过程中,除法律特别规定的以外,应尽可能为行政相对人提供参与行政行为的各种条件和机会。参与原则的主要内容,一是行政相对人应参与行政立法和制定其他规范性文件的过程;而是行政相对人应参与行政执法的过程;三是行政相对人应参与对行政机关监督的过程;四是行政相对人应参与行政救济的过程。
【效率原则】是指行政行为中各种程序的设定和实施都必须有利于保证基本的行政效率,并在不损害行政相对人合法权益的前提下适当提高行政效率。效率原则要求行政行为程序的设定和行使要考虑时效性,要考虑行政行为的一定灵活性、标准化和科学性,以提高行政效率,保证行政目标的实现。但行政行为程序的设定和行使不得为提高行政效率而损害行政相对人的合法权益和公平原则。
【听证制度】是指行政机关制定影响行政相对人合法权益的规定或作出影响行政相对人合法权益的决定前,通过法定方式听取有关当事人建议和意见的一种程序。在中国,听证制度可大致分为对抽象行政行为的听证制度和对具体行政行为的听证制度,前者如《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行政法规制定程序条例》和《规章制定程序条例》中规定的对起草行政法规和规章的听证会形式;后者如《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中规定的对作出责令停产停业、吊销许可证或执照、较大数额罚款等行政处罚决定时的听证程序。
【表明身份制度】是指行政机关工作人员在行使行政职权之前,要向行政相对人出示证件,表明身份,以证明自己有权或有资格实施某种行政行为的程序。如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的规定,执法人员在适用简易程序当场作出行政处罚决定的,应向当事人出示执法身份证件;行政机关适用一般程序调查或进行检查时,执法人员应向当事人或有关人员出示证件。
【回避制度】回避可分为地域回避、职务回避和公务回避三种。行政程序中的回避制度一般是指公务回避,即行政机关公务员在行使行政职权、执行公务时,因与本人有某种利害关系而主动或被动予以回避的程序。如公务员执行公务时,涉及本人或涉及与本人有利害关系的,必须回避。
【告知制度】是指行政机关在实施行政行为时将需要让行政相对人了解的有关事项以合理途径和方式通告或告诉行政相对人的程序。主要有一般告知和利害关系人告知。前者指行政法规、规章和其他规范性文件的发布;后者指行政机关在作出行政行为前,将有关情况告诉有关当事人。如《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规定,行政机关在作出行政处罚决定之前,应当告知当事人作出行政处罚决定的事实、理由和依据,并告知当事人依法享有的权利。
【说明理由制度】是指行政机关对于其作出的行政行为,特别是对行政相对人权益有不利影响的决定或裁定时,应当向行政相对人说明其作出该行政行为的事实根据、法律依据以及其他正当理由的程序。如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的规定,行政机关作出的行政处罚决定中应当载明当事人违反法律、法规或规章的事实和证据等。
【职能分离制度】是指为加强对行政权的制约和监督而将行政机关内部的某些相关联的职能加以分离,由不同的机构或人员分别行使的程序。如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的规定,听证应由行政机关指定的非本案调查人员主持;作出罚款决定的行政机关应当与收缴罚款的机构分离等。
【合议制度】是指对某些行政行为由行政机关采用集体讨论方式作出决定或裁定的程序。如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的规定,对情节复杂或重大违法行为给予较重的行政处罚,行政机关的负责人应当集体讨论决定。
【调查制度】是指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作出行政行为时应查明事实并收集证据的程序。如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的规定,除依法可以当场作出的行政处罚外,行政机关发现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有依法应当给予行政处罚的行为的,必须全面、客观、公正地调查,收集有关证据;必要时,依照法律、法规的规定,可以进行检查。
【时效制度】是指行政行为的过程或各个阶段受法定时间限制的程序。效率原则的具体体现。如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的规定,违法行为在二年内未被发现的,不再给予行政处罚。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又如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赔偿法》的规定,对行政赔偿,赔偿义务机关应当自收到申请之日起两个月内依法给予赔偿。
⑦ 行政执法最终价值目标和意义
[摘 要]21世纪,在实现法制文明化、现代化这一历史进程中,包含一项重要内容,即行政法制专现属代化。中国行政法制现代化是一个长期的工程,需要以完善的行政法律规范为基础。完善的标准在于:一是行政立法应满足社会的客观需要,反映新的经济关系,以实现行政法对经济发展的保障作用;二是行政法应体现和保障人民群众的民主权利,彰显民主、科学;三是行政法要协调好行政权与各种权力与权益的关系,在价值上达到社会公正理念。
[关键词]行政法;行政立法;社会公正
[中图分类号]D91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8284(2003)06-0042-03
一、行政法的保障作用与经济发展同行
法是社会上层ㄖ
⑧ 行政程序的法律价值
1、规范和制约行政权合法行使,体现法制政府和文明政府的理念;
2、为维护相对人的法律地位和人格尊严提供程序性保障;
3、促进行政权合理行使,提高行政效率。
⑨ 公序良俗对行政法的价值
公序良俗就是行政法的基本要求之一。
⑩ 行政执法的价值在于什么
“行政执法的价值绝非‘为罚而罚’,而是要在惩戒违法行为的同时达到预防违法的实际效果。”司法部行政执法协调监督局一级巡视员、副局长徐志群表示,大力推行“柔性执法”,对轻微违法者进行批评教育、进行劝诫同样也能起到防止和减少严重违法行为、降低社会危害的作用。
新修订的行政处罚法于2021年7月15日起正式施行。不久前,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举行集体采访并回答记者提问。
对行政处罚法进行修订是为了贯彻落实党中央重大改革决策部署,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加强法治政府建设,完善行政处罚制度,解决执法中遇到的突出问题。本次修订是该法自1996年颁布实施25年来的首次全面修改。
新修订的行政处罚法以看得见的方式实现公平正义:
行政处罚法构建了一整套行政处罚程序,特别是告知、说明理由、听证等规定开创了我国行政立法先河,改变了重实体轻程序的观念。
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立法规划室副主任黄海华表示,新修订的行政处罚法进一步丰富了行政处罚程序类型、合理调整不同处罚程序运用比重、补齐全链条处罚程序;
对行政执法公示制度、行政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等作出了具体规定,充实完善了行政处罚程序制度,对进一步促进行政机关树立程序观念、以看得见的方式实现社会公平正义具有重要意义。
以上内容参考 中国长安网-新修订的行政处罚法于今日起正式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