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条款大全 » 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学

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学

发布时间: 2021-12-12 09:24:02

㈠ 民事诉讼法是什么

民事诉讼是诉讼的基本类型之一。法院在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参加下,审理解决民事案件的活动以及由这种活动所产生的诉讼关系的总和,特点:

(1)民事诉讼既包括法院依法进行的审判活动,也包括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依法进行的诉讼活动,在这些活动中法院和各诉讼参与人之间发生诉讼法律关系;

(2)法院的审判活动对民事诉讼的开始、发展和终结具有决定性作用,双方当事人的诉讼活动则对民事诉讼的开始、发展和终结具有很大影响;

(3)民事诉讼的整个过程,围绕解决民事纠纷这一基本任务,由若干各有其中心任务的阶段组成,同时各个阶段相互衔接,依次连续进行。对民事诉讼的涵义,国外诉讼理论有不同学说。

大陆法系国家一般认为,民事诉讼是法院根据当事人请求保护其私法上的权益的程序。英美法系国家对该问题不甚重视,较少明确解释。

(1)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学扩展阅读

1、程序性

民事诉讼是依照法定程序进行的诉讼活动,无论是法院还是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都需要按照民事诉讼法设定的程序实施诉讼行为,违反诉讼程序常常会引起一定的法律后果。

如法院的裁判被上级法院撤销,当事人失去为某种诉讼行为的权利等。诉讼外解决民事纠纷一的方式程序性较弱,人民调解没有严格的程序规则,仲裁虽然也需要按预先设定的程序进行,但其程序相当灵活,当事人对程序的选择权也较大。

2、特定性

民事诉讼的对象具有特定性。它解决的争议是有关民事权利义务的争议。不是民事主体之间民事权益发生争议,不能纳入民事诉讼程序处理,如伦理上的冲突、政治上争议、宗教上的争议或者科学上的争议等不能成为民事诉讼调整的对象。

对于无讼争性的非讼事件,虽然各国的普遍做法是由法院主管,但都规定了与民事诉讼程序不同的非讼程序来处理。

㈡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四十条

第二百四十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没有住所的外国人、无国籍内人、外国容企业和组织委托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或者其他人代理诉讼,从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外寄交或者托交的授权委托书,应当经所在国公证机关证明,并经中华人民共和国驻该国使领馆认证,或者履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与该所在国订立的有关条约中规定的证明手续后,才具有效力。

㈢ 什么是民事诉讼法

民事诉讼法是国家制定的规范法院和诉讼参与人的各种诉讼活动以及回由此产生的各种诉讼关答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民事诉讼法调整的对象,一是法院、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的诉讼活动,二是在诉讼活动中产生的各种关系。

民事诉讼法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民事诉讼法专指民事诉讼法典,我国现行的民事诉讼法典是1991年4月9日颁布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广义的民事诉讼法,不仅包括民事诉讼法典,而且还包括宪法、其他法律法规中有关民事诉讼的规范,以及最高人民法院在适用民事诉讼法过程中作出的司法解释。这些司法解释通过两种方式表现出来:一是综合性解释,如最高人民法院《民诉意见》、《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经济审判方式改革问题的若干规定》;二是针对高级人民法院就个案请示所做的批复,如《关于人民法院是否受理因邮电部门电报稽延纠纷提起诉讼问题的批复》。这些司法解释是民事诉讼法条文的具体化,针对性强,经常适用。因此,学习民事诉讼法不仅要把握法典中的条文,也要把握其他相关法律中有关民事诉讼的规定以及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释。

㈣ 民诉是什么民事诉讼法是什么怎么学

民诉
是民事诉讼的简称
民事诉讼法
是程序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版法的任务,权是保护当事人行使诉讼权利,保证人民法院查明事实,分清是非,正确适用法律,及时审理民事案件,确认民事权利义务关系,制裁民事违法行为,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教育公民自觉遵守法律,维护社会秩序、经济秩序,保障社会主义建设事业顺利进行。

怎么学?
先看 法条
然后看相关司法解释
然后多做真题
大约就可以了

㈤ 解答民事诉讼法

你问的问题很典型,也是民事诉讼法学界的热点和司法实务中的难点问题。
1、农村集体组织与其组织成员之间因财产关系的纠纷属于人民法院的手按范围。但是关于农村土地征收款分配纠纷提起的诉讼,各地法院就是否受理有着不同的做法。有的地方受理之后引起大量此类案件,因此实践中很多地方的法院干脆不受理。
2、以事实为依据的“事实”并不是指你所说的纠纷,而是原告、被告、第三人提供的证据以及法院自行调查取得的证据所能证明的事实。因此有打官司就是打证据的说法。
3、至于人民法院的受案范围,除了民事诉讼法第三条的规定外,很多是散见于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释中,最高院通过司法解释规定了一些应该受理以及不受理的案件类型。
4、当事人包括原告、被告、第三人。人民法院对上诉民事裁定案件,没有开庭审理,也没有询问当事人而做出裁定,属于程序上违法。对此可以向法院以及检察院申诉,申请再审
5、农村集体组织与其组织成员之间关于农村土地征收款分配的纠纷,属于民事纠纷,不可以提起行政诉讼。当然如果镇政府主持了分配方案,并且有强制力,而你对方案不满,可以提起行政诉讼,被告是镇政府。村委会在一般情况下不可以成为行政诉讼的被告,村委会性质上属于村民自治组织,不是行政机关。
另外,从你的问题上看,你应该不是很懂法律,你或者你的周围的人似乎遇到了关于农村土地征收款分配的纠纷,最好能够把案情贴出来,论坛上法律专家很多,你可以得到更直接的帮助。

㈥ 民事诉讼、民事诉讼法及民事诉讼法学之间的关系

我不知道这个问题有什么意义?请问楼主能问的详细些吗?
如果是概念问题:
诉讼是过程,民事诉讼法是过程的依据,这是二者的关系。
某某法学是研究某项法律法规及其相关问题的。
如果要提起民事诉讼、参照民事诉讼法,条件符合就可以。

㈦ 民事诉讼法和民事诉讼法学有区别吗

当然有区别,譬如:
1、民事诉讼法是从事民事诉讼活动所必需遵从的现行法律;回但民事诉讼法学主要答是研究民事诉讼法的结构、体系、制度、条文的设置及其原理。
2、民事诉讼法是民事诉讼活动的规则,民事诉讼法学是研究、评论民事诉讼法的学问。

㈧ 民事诉讼法与民事诉讼法学的区别和联系

主要是二者的研究对象不同,民事诉讼法的研究对象主要是民事诉讼行为,像民诉的具体适用专程序,方法等。属而民事诉讼法学出了研究民事诉讼行为,还要研究民事诉讼法本身,比如民事诉讼法的主客体、一般方法、原则,此外还研究民诉的发展啊,以及其与其他相关学科的关系等等。

㈨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150条6项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五十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中止诉讼:

(一)一方当事人死亡,需要等待继承人表明是否参加诉讼的;

(二)一方当事人丧失诉讼行为能力,尚未确定法定代理人的;

(三)作为一方当事人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终止,尚未确定权利义务承受人的;

(四)一方当事人因不可抗拒的事由,不能参加诉讼的;

(五)本案必须以另一案的审理结果为依据,而另一案尚未审结的;

(六)其他应当中止诉讼的情形。

中止诉讼的原因消除后,恢复诉讼。

(9)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学扩展阅读:

中止诉讼的情形主要是:

1、被告的行政机关被撤销,尚未确定继续行使其职权的行政机关的,或者被告行政机关被撤销,其职权也同时被撤销,从而无法继续行使其职权的行政机关,尚未确定继续诉讼的行政机关;

2、具体行政行为所依据的规章互相抵触,需要等待最高人民法院送请国务院作出解释或裁决,在等待解释或裁决时,人民法院应中止诉讼;

3、在审理案件中,人民法院发现被处罚人的行为构成犯罪,应当追究刑事责任时,应及时将有关犯罪材料移送有关机关,如果刑事责任的追究影响本案审理的,应中止诉讼,待有关机关作出最终处理后,再恢复诉讼。如果刑事责任的追究不影响本案审理的,应继续审理;

4、追加、更换当事人,或者本案的处理需要等待其他案件处理的结果时。

中止诉讼由人民法院作出裁定,裁定一经作出,即产生法律效力。待中止诉讼的情形消失后,当事人可以申请恢复审理程序,人民法院也可以依职权加以恢复。恢复诉讼后,当事人和人民法院在诉讼中止前的诉讼行为仍然有效。

热点内容
法院放款单 发布:2025-09-16 04:20:57 浏览:32
法律知识搜题app 发布:2025-09-16 04:04:24 浏览:920
2017法律硕士新增院校 发布:2025-09-16 03:50:52 浏览:237
学前教育政策法规概论 发布:2025-09-16 03:48:34 浏览:134
劳动法缴纳社会保险的规定 发布:2025-09-16 03:42:25 浏览:53
社会生活环境噪声排放法 发布:2025-09-16 03:41:30 浏览:81
法院退款委托书 发布:2025-09-16 03:40:57 浏览:552
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五条 发布:2025-09-16 03:18:35 浏览:931
无准生证的女职工适用劳动法吗 发布:2025-09-16 03:10:13 浏览:454
山西省关于职业卫生的法律法规 发布:2025-09-16 03:10:13 浏览:9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