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法不发员工工资
1. 劳动法拖欠员工工资不给怎么办
【法律分析】
拖欠员工工资不给,员工可以到劳动行政部门投诉,或者到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用人单位未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或者国家规定及时足额支付劳动者劳动报酬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支付劳动报酬。逾期不支付的,责令用人单位按应付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百分之一百以下的标准向劳动者加付赔偿金。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第四十八条 国家实行最低工资保障制度。最低工资的具体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报国务院备案。用人单位支付劳动者的工资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第三十条 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劳动合同约定和国家规定,向劳动者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用人单位拖欠或者未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劳动者可以依法向当地人民法院申请支付令,人民法院应当依法发出支付令。
第四十四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应当按照下列标准支付高于劳动者正常工作时间工资的工资报酬:(一)安排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一百五十的工资报酬;(二)休息日安排劳动者工作又不能安排补休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二百的工资报酬;(三)法定休假日安排劳动者工作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三百的工资报酬。
2. 公司不给员工发工资条违反劳动法吗
公司不给员工发工资条不算违反劳动法,工资可以通过银行代发,员工领取工资也可以签字确认。如果你想知道工资由哪些内容构成或对工资有疑虑可以向财务咨询。如果公司确有违反劳动法行为可以举报。相关部门会查证
3. 按照劳动法,当公司不准时发工资怎么办
可以先找单位问明情况!如果是无理克扣或者故意无故拖欠的,可以去劳动版部门起诉声请劳权动仲裁!要求单位发放应得的工资!等于是在 8月15号拿到的是7月3号到7月25号的工资,9月15号拿到的是7月26号到8月25号的工资.现在离职了其他的所有没有结算发放的工资都应在最后一个工资发放日结清并发放!也就是10月15号!其实单位里发工资有延时是正常的不过也 要 有正当理由晚发要及时告知员工.虽然有延时也不能无故无限期的延时!晚了1天2天员工不计较也算了如果员工要告单位也可以告了!但是超过3天以上就不因该了!有正当理由也不能延迟发放!如果你所计算的工资属实单位有没发放!先去单位的人力或者管工资的部门去问明情况有异议的要和他们说明!要是他们不愿意发放的有没正当理由那就不要犹豫了去劳动部门把你的情况和工作人员说明质询下!提出劳动仲裁!用劳动法来保护自己!不过你的工资计算要的确是单位因该发而不发或者故意无故拖欠的!要属实!就可以了!现在的劳动法都是以保护劳动者为主的!不要怕去告他!
4. 劳动法规定在哪些情况下可以不发工资
你好,就你描述的问题,律师答复如下:
首先,你们要确认和单位之间的专劳动关系属的事实,如 工资单,考勤记录,工作过程中的文件记录。
其次,确认劳动关系后,可以要求单位补缴社会保险,补发工资。
第三,单位应当解除劳动合同时应当提前一个月通知劳动者,否则应当支付一个月的经济补偿金作为代通金。
第四,不签订书面劳动合同支付双倍工资,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应当签订书面劳动合同。
第五,单位违法解除劳动合同,可以要求经济赔偿金,为经济补偿金的两倍。
第六,如果协商不成,带好相关资料到劳动监察部门投诉,或者直接到单位所在地的劳动仲裁委提出劳动仲裁。
祝福!
5. 劳动法关于拖欠工资的法律规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五章工 资
第五十条工资应当以货币形式按月支付给劳动者本人。不得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的工资。
第五十一条劳动者在法定休假日和婚丧假期间以及依法参加社会活动期间,用人单位应当依法支付工资。
第十二章法律责任
第八十九条用人单位制定的劳动规章制度违反法律、法规规定的,由劳动行政部门给予警告,责令改正;对劳动者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第九十条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延长劳动者工作时间的,由劳动行政部门给予警告,责令改正,并可以处以罚款。
第九十一条用人单位有下列侵害劳动者合法权益情形之一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支付劳动者的工资报酬、经济补偿,并可以责令支付赔偿金:
(一)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工资的;
(二)拒不支付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工资报酬的;
(三)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支付劳动者工资的;
(四)解除劳动合同后,未依照本法规定给予劳动者经济补偿的。
(5)劳动法不发员工工资扩展阅读
第五章工 资
第四十六条工资分配应当遵循按劳分配原则,实行同工同酬。
工资水平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逐步提高。国家对工资总量实行宏观调控。
第四十七条用人单位根据本单位的生产经营特点和经济效益,依法自主确定本单位的工资分配方式和工资水平。
第四十八条国家实行最低工资保障制度。最低工资的具体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报国务院备案。
用人单位支付劳动者的工资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
第四十九条确定和调整最低工资标准应当综合参考下列因素:
(一)劳动者本人及平均赡养人口的最低生活费用;
(二)社会平均工资水平;
(三)劳动生产率;
(四)就业状况
(五)地区之间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
参考资料:重庆市垫江县人大常委会办公室-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