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劳动法关于辞退
⑴ 劳动法关于辞退员工的规定
提前一个月通知员工被辞退,另外员工在贵司工作几年,就要赔偿员工几个月的工资补偿金。
⑵ 中国劳动法50岁辞退规定
现实的职场中,工作能力再强的员工,有时候也难逃被裁的命运,可能这些人在想,凭借自身的能力不怕被裁,仍无法摆脱被摆弄的命运,然而更多的职场朋友,为了自己能够升职加薪,努力的在领导面前表现自己,害怕自己随时被解雇,拼命的在公司里表现自己;其实,年轻人行走职场,只要与公司签订了劳动合同,就不用害怕被公司裁掉,公司方面的理由再充分,也不能成为恶意裁人的理由,而且员工就业是受劳动法保护的。
大学同学萍萍,前段时间新换了一份工作,从事互联网销售工作,公司是做互联网装修平台的,萍萍的工作就是邀请各个装修公司入驻平台;萍萍为了拿到好的业绩,是非常拼命的打电话,结果萍萍感觉身体异常的累,天天一副睡不醒的状态,拼命干了两个月也没有出业绩,后来去医院检查,才发现自己怀孕了;在公司得知消息后,也是第一时间找理由将萍萍裁掉了,可是萍萍是团队中最努力的人,愤怒不平的萍萍选择了仲裁维护自己的权益,而公司为了和解,私下给萍萍补偿了三个月的工资。
大家要明白,无论是不是试用期,公司都不能随意地辞退员工;上面案例中的萍萍,公司之所以愿意与萍萍和解,那是害怕被惩罚得更重,按照劳动法的规定,萍萍的怀孕期间,都应该是公司提供帮助,可是已经有了仲裁,萍萍再留下来只能麻烦不断,毕竟与公司有了矛盾,这也是萍萍愿意接受私下和解的原因;试用期的员工虽然在公司的考察时间范围内,但这是员工和公司互相适应的过程,公司方面没有绝对的优势;当然公司不能辞退员工的理由还有很多,下面小编就来为大家分享,公司不能随便裁人的理由,想要了解的朋友们,赶紧跟随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一、公司愿意向员工支付赔偿金,也不能成为随意解雇的理由
有不少财大气粗的公司,在与员工发生严重矛盾时,即不想再用员工,又不想员工去仲裁自己,为了避免更大的损失,只好主动裁人赔偿,表面上看似是合理的,但这也是严重违规的行为;根据我国劳动法的规定,用人单位违规解除与员工的劳动关系,员工是有权利要求继续履行劳动关系的,拒不执行的公司,将要面临相关部门的巨额罚款。所以说,即便公司主动补偿员工,也难逃被罚款的命运。
二、公司采用末位淘汰制裁人,依然面临罚款
公司为了裁掉不喜欢的员工,利用末位淘汰的方法裁人,看似是员工不能胜任工作为由裁人,但这也是一个误区;根据考核在末尾的员工,并不等于没有能力胜任公司里的岗位;劳动法规定末尾考核,也要考察的是员工有没有将工作做好,只要员工没有出现重大失误,没有给公司造成重大损失,公司不能以此理由裁人;如果员工不能胜任公司里的岗位,应该在试用期就提出来,否则将会面临巨额的罚款。
三、制定不合理规则导致员工自动离职,不能成为裁人的理由
最近几年生意不景气,导致了不少公司在优化团队,其实就是在裁人;为了将公司的成本降到最低,公司通过给员工调岗的方式,变相降低工资是违法的行为,造成的员工主动离职,公司是要承担责任的;可能有些员工的能力确实比较强,公司找不到裁人和转岗的理由,只好提高公司的考核标准,或者为员工增加更难的事情,造成员工不能胜任的情况,属于公司恶意的行为,只要员工大胆的去仲裁,都能够拿到补偿,而且公司也不能以理由将员工给裁掉。
⑶ 新劳动法关于辞退
welcome211,复制回答是无知的来,不懂装懂自是无耻的,丢人现眼是可以的
别不用脑子的复制回答
回答楼主
公司没签合同,你可以要求从工作的次月开始支付你双倍工资,有11个月,公司开除你,你还可以要求经济补偿金,工作满半年不满1年是1个月工资,没签合同,双倍赔偿
公司没交养老保险,还必须给你从工作之日起补交
你的证据只有工资条,虽然差了点,也够了,可以申请劳动仲裁
⑷ 劳动法关于辞退补偿的条款
如果用人单位辞退你,你可以要求单位支付经济补偿金,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⑸ 中国劳动法规定被辞退怎样补偿
一、劳动法员工被辞退怎么赔偿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46条规定,用人单位按照上述第36条、第40条、第41条的规定解除劳动关系的,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
第47条规定,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月工资是指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
除了上述情形以外,用人单位辞退员工的,就属于违法解除劳动合同,要按照经济补偿标准的二倍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即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二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一个月工资的赔偿金。
二、经济补偿计算基数中工资的确定
《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七条规定,劳动合同解除或终止后,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计算经济补偿金的“工资”标准如何确定?
实践中很多用人单位在计算经济补偿时,以劳动者的最低工资或基本工资作为计算基数,损害了劳动者的合法权益。这就必须理解“工资”的含义。
三、劳动法工资的相关法律规定
1、《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若干问题的意见》(劳部发[1995]309号)第五十三条规定,劳动法中的“工资”是指用人单位依据国家有关规定或劳动合同的约定,以货币形式直接支付给本单位劳动者的劳动报酬,一般包括计时工资、计件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延长工作时间的工资报酬以及特殊情况下支付的工资等。
2、实践中劳动者的工资一般有基本工资、应发工资、实发工资之分。基本工资通常是用人单位给劳动者设定的底薪,一般未包括加班工资、津贴、补贴、福利待遇等。应发工资是指劳动者提供正常劳动按照法律规定应当获得的全部工资,包括了基本工资、加班工资、奖金、津贴等。实发工资是劳动者每月实际拿到的工资,通常会被扣减一些费用,比如代扣代缴社会保险费、所得税,扣伙食费、房租费等,劳动者实际到手的金额通常会比应发工资少。经济补偿金的计算应当以劳动者的应发工资作为基数,而不是以基本工资、实发工资为基数。
我们在生活中当企业与个人发生纠纷,并侵犯到自己的权利的时候,要注意用法律手段维护自己的权利,多了解法律知识,学会用法律解决问题。
⑹ 关于劳动法中的辞退补偿。
根据劳动合同法的规定,劳动者依法有权享受养老保险待遇的用人单位可以终止劳动合同并无须支付经济补偿金。你父亲已经超过法定退休年龄,不再属于劳动就业的促进对象,单位也有权终止或解除劳动合同,但应否支付经济补偿金则另说。
从你的不完整叙述来看,你父亲可能未得享受养老金待遇,因此我个人认为:
如果你父亲按当地政策属于纳入参加职工养老保险的劳动者,单位也为其办理了参保手续,则终止或解除劳动合同单位可不再支付经济补偿金(若你父亲参保年限不足15年,可向社保局申请延长缴费年限至15年,就能享受到养老金了)。
如果你父亲按当地政策不属于纳入参加职工养老保险的劳动者,则单位终止或解除劳动合同应当给你父亲支付经济补偿金(最高12个月工资标准)。
如果你父亲按当地政策属于纳入参加职工养老保险的劳动者,因单位不为其办理参保手续导致不能享受养老金,则你们可以向劳动行政部门投诉要求单位补缴社保以享受养老保险待遇,或者申请仲裁、诉讼要求赔偿损失;终止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金当然也有权要求给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