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尘劳动法
① 劳动法关于粉尘怎么赔偿
你好,如果是因为工作环境有粉尘,建议做好劳动保护措施,如果因为粉尘的原因构成尘肺,可以申请工伤认定 如果构成伤残 可以要求按照工伤保险条例规定的标准进行补偿!
② 劳动法对特殊工种(比如粉尘作业这项工种)的补贴有没有特殊规定
劳动法对特殊工种没有补贴的规定,但是有要求用人单位要提供劳动保护用品的。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五十四条
用人单位必须为劳动者提供符合国家规定的劳动安全卫生条件和必要的劳动防护用品,对从事有职业危害作业的劳动者应当定期进行健康检查。
(2)粉尘劳动法扩展阅读:
劳动防护用品按照防护部位分为九类:
(1)头部护具类。是用于保护头部,防撞击、挤压伤害、防物料喷溅、防粉尘等的护具。主要有玻璃钢、塑 料、橡胶、玻璃、胶纸、防寒和竹藤安全帽以及防尘帽、防冲击面罩等。。
(2)呼吸护具类。是预防尘肺和职业病的重要护品。
(3)眼防护具。用以保护作业人员的眼睛、面部,防止外来伤害。分为焊接用眼防护具、炉窑用眼护具、防冲击眼护具、微波防护具、激光防护镜以及防X射线、防化学、防尘等眼护具。
(4)听力护具。长期在90dB(A)以上或短时在115dB(A)以上环境中工作时应使用听力护具。听力护具有耳塞、耳罩和帽盔三类。
(5)防护鞋,防止足部伤害,有防滑鞋、防滑鞋套、防静电安全鞋、钢头防砸鞋等等。
(6)防护手套。用于手部保护,主要有耐酸碱手套、电工绝缘手套、电焊手套、防X射线手套、石棉手套、丁腈手套等。
(7)防护服。用于保护职工免受劳动环境中的物理、化学因素的伤害。防护服分为特殊防护服和一般作业服两类。
(8)防坠落护具。用于防止坠落事故发生。主要有安全带、安全绳和安全网。
(9)护肤用品。用于外露皮肤的保护。分为护肤膏和洗涤剂。
在各产业中,劳动防护用品都是必须配备的。根据实际使用情况,应按时间更换。在发放中,应按照工种不同进行分别发放,并保存台账。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劳动防护用品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③ 国家规定粉尘工种工资补助多少
劳动法只针对特殊工种的年龄,工作时间等事项做了规定。 至于报酬及补贴,这个是没有规定的,签合同时是双方自愿原则,只要合同报酬不少于最低工资标准,就不违法。 一般给出的补贴是企业为吸引人才给出的报酬以外的福利,这些是没有强制规定的,可给可不给
④ 劳动法规定哮喘患者不宜从事那些工作接触粉尘的工作,比如煤场燃料运输,劳动法中有具体的规定吗
⑤ 劳动法规定油漆粉尘车间多长时间可以申请调换岗位
一、劳动法没有规定从事在油漆和粉尘车间里工作多少时间,或年限。对直接接触有毒有害因素的女职工在怀孕及哺乳期内,应按《劳动法》有关规定暂时调离原岗位; 人力资源部根据医疗机构诊断结果,对不宜在原岗位工作的职工按《劳动法》或劳动合同有关规定进行合理处理,对于由于职业病致残的职工,应按照国家和地方法律法规处理。 但是一般从事化学性有害因素:油漆、除锈剂等人员;15年后可以申请调换工作岗位;二、 对从事有职业危害作业的职工,质安部督促人力资源部,每年组织一次健康检查。
⑥ 员工如果在工作期间因受到工作中污染如(噪音,粉尘..) 对身体造成伤害。那么按照劳动法 该如何赔偿
你可以查一下,职业病防治法....咨询一下律师或者劳动部门最好
工厂必须承担全部的责任,具体赔偿要看患病的轻重程度..
⑦ 劳动法对粉碎员工有高粉尘噪音有么培尝
您好!根据劳动法 第九十二条 用人单位的劳动安全设施和劳动卫生条件不符合国家规定或者未向劳动者提供必要的劳动防护用品和劳动保护设施的,由劳动行政部门或者有关部门责令改正,可以处以罚款;情节严重的,提请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决定责令停产整顿;对事故隐患不采取措施,致使发生重大事故,造成劳动者生命和财产损失的,对责任人员依照刑法有关规定追究刑事责任
⑧ 急求答案、新劳动法对高温、粉尘、铅作业的规定是什么
1、劳动法规定,有以上作业情况的单位,员工入职前必须介绍有关项目的体检,不合格者不能参加工作。
2、如在以上环境下工作的员工,不得长时间保持工作,公司要有机会的安排每天工作时的休息及相关通风保障
3、公司要定期为员工发放相关营养品
4、公司要定期为员工体检,体检时间不得超过1年。
⑨ 劳动法上对粉尘作业的时间是如何规定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并没有对粉尘作业的工作时间进行详细规定。国家实行劳动者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八小时、平均每周工作时间不超过四十四小时的工时制度。对实行计件工作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应当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三十六条规定的工时制度合理确定其劳动定额和计件报酬标准。
相关法律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第三十六条国家实行劳动者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八小时、平均每周工作时间不超过四十四小时的工时制度。
第三十七条对实行计件工作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应当根据本法第三十六条规定的工时制度合理确定其劳动定额和计件报酬标准。
⑩ 我在制药厂工作,工作的环境有大量的粉尘,这种情况下劳动法中是否有粉尘补助津贴
化工有毒有害作业岗位津贴实施意见
(化劳发(1993)第150号 1993年3月12日)
化工有毒有害作业是化工生产的特点之一。有毒有害作业与无毒无害作业的工人,其劳动条件和劳动付出存在明显的差别。为了对化工生产工人这种特殊劳动消耗给予必要的补偿,以进一步贯彻按劳分配原则,稳定一线队伍,根据劳动部、财政部联合下发的劳薪字〔1992〕43号《关于建立化工有毒有害作业岗位津贴制度的通知》要求,特制定本实施意见。
一、实施化工有毒有害作业岗位津贴的范围
1.原则上按照化工部颁发的〔78〕738号《有毒有害作业工种范围表》和〔86〕化劳923号《有毒有害作业工种范围补充表》执行,即以常年直接从事化工有毒有害作业的一线工人为津贴的主要对象。
2.凡没有列入范围的新产品、工种(岗位),企业可根据国家有关标准提出申请,报省、自治区、直辖市化工厅局(公司)审批,同时报部备案后执行。
3.产品岗位上的专职保全工、生产过程中的分析工、化验工、试验工、检修工、车间生产管理人员,应低于相对应岗位生产工人的标准享受津贴。
4.化工防腐工,三废处理工,有毒物料储运工,可根据实际情况享受化工有毒有害作业岗位津贴。
5.化工生产中常年直接从事化学粉尘、化学矿山井下作业以及高温高空、特别繁重体力劳动作业等其他工种,按国家有关标准,参照其他产业部有关津贴规定执行。
二、津贴等级划分与津贴标准
化工有毒有害作业岗位津贴共分四个等级。
岗位津贴等级的划分,原则上以“有毒作业分级”国家标准(GB12331—90)为依据,即根据生产性毒物毒性的大小,作业环境毒物超标浓度,有毒作业劳动时间以及毒物的实际危害人体健康程度,分为甲、乙、丙、丁四等级。生产性毒物的危害程度按“职业性接触毒物危害程度分级”国家标准(GB5044—85)予以确定。
凡是接触蓄积性毒物,对人体、内脏、血液、神经系统能造成极度危害的作业岗位,列为甲级;
凡是接触蓄积毒物,但劳动条件好些,用量小些或毒性小些,对人体造成高度危害的作业岗位,列为乙级;
凡是接触刺激性毒物,劳动条件差,对人体造成中度危害的作业岗位,列为丙级;
凡是接触刺激性毒物,毒性较低,劳动条件差,对人体造成轻度危害的作业岗位列为丁级。
各等级日津贴标准为:
甲等 极度危害 2.0元
乙等 高度危害 1.5元
丙等 中度危害 1.2元
丁等 轻度危害 0.9元
各单位在确定化工有毒有害作业岗位津贴等级时,应结合岗位劳动评价进行。
三、津贴资金来源
化工有毒有害作业岗位津贴是对常年直接从事有毒有害作业职工的一种工资性补偿,津贴在工资基金下开支,列入生产成本。
实行工资总额与经济效益挂钩的企业,可调增工资总额基数。
四、津贴的发放和管理
1.化工有毒有害作业岗位津贴以从事有毒有害作业的实际天数计算,按月发放。
2.改进了工艺、设备或经过治理,改善了有毒有害作业岗位劳动条件的,岗位津贴应按新的条件重新评定,调整等级。
3.实行化工有毒有害作业岗位津贴的企业要加强对工人的健康监护,建立健全工人健康档案。
4.各单位要结合岗位津贴制度的建立,整顿劳动组织,严格定额定员,建立健全岗位责任制。
5.实行有毒有害作业岗位津贴的企业,所增津贴总量应与岗位技能工资试点和企业内部分配改革结合起来,由企业自主安排。
6.化工有毒有害作业岗位津贴作为一种工资性补偿,是工资的一个组成部分,应该计入退休费计算基数。现在有些省、市已有政策解决了这个问题,企业按地方规定办理;尚未解决的其他省、市,应创造条件积极争取尽早解决。
7.化工有毒有害作业岗位津贴要建立起运行机制。随着津贴标准的提高,范围、等级的调整,津贴总量随之变化,并及时进入成本和工效挂钩的工资总额基数。
五、附则
本实施意见自一九九三年二月起执行。各省、市可根据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制定实施细则。已经建立津贴制度的企业,提高津贴标准的时间仍按劳薪字〔1992〕43号文的规定执行,也可以根据企业工资制度改革安排确定。
本实施意见的解释权属化工部。 (中央法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