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交通劳动法
『壹』 2017劳动法新规定赔偿上下班交通事故
2004年5月1日起,《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正式实行,国务院《道路交通事故处理办法》同时废止。对于交通事故损害赔偿项目及赔偿标准,以往由《办法》规定,涉及人身损害赔偿的其他案件的赔偿项目和标准也是参照《办法》计算。主要包括以下三部分:一、农村居民与城市居民区分标准;二、道路交通事故赔偿项目的赔偿标准;三、道路交通事故财产赔偿金额的赔偿标准。
赔偿项目
《人身损害赔偿解释》在赔偿项目方面和赔偿标准方面贯彻了全面赔偿的原则。其中赔偿项目方面增加了康复费、后续治疗费两项,并用“残疾赔偿金”代替“残疾者生活补助费”。具体体现在《人身损害赔偿解释》第17条、第18条的规定:
(一)受害人遭受人身损害的赔偿项目包括: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交通费、住宿费、住院伙食补助费、必要的营养费。
(二)受害人因伤致残的赔偿项目除第1项外还包括:残疾赔偿金、残疾辅助器具费、被扶养人生活费,以及因康复护理、继续治疗实际发生的必要的康复费、护理费、后续治疗费。
(三)受害人死亡的赔偿项目包括:除第1项费用外,还包括赔偿丧葬费、被扶养人生活费、死亡补偿费以及受害人亲属办理丧葬事宜支出的交通费、住宿费和误工损失等其他合理费用。
(四)受害人或者死者近亲属遭受精神损害的慰抚金。
《人身损害赔偿解释》可赔偿项目规定包括: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交通费、住宿费、住院伙食补助、营养费、死亡赔偿金或伤残赔偿金、丧葬费、精神抚慰金、被抚养人生活费、后续治疗费、辅助器材、器具等费用、鉴定费。
『贰』 根据劳动法,驾驶员出交通事故后,公司要求驾驶员承担经济责任,合法吗
现交通事故驾驶员一般承担行政责任,公司承担侵权赔偿责任。但公司可以根据规章制度给驾驶员处罚。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
第三十四条用人单位的工作人员因执行工作任务造成他人损害的,由用人单位承担侵权责任。
劳务派遣期间,被派遣的工作人员因执行工作任务造成他人损害的,由接受劳务派遣的用工单位承担侵权责任;劳务派遣单位有过错的,承担相应的补充责任。
第三十五条个人之间形成劳务关系,提供劳务一方因劳务造成他人损害的,由接受劳务一方承担侵权责任。提供劳务一方因劳务自己受到损害的,根据双方各自的过错承担相应的责任。
(2)道路交通劳动法扩展阅读:
相关案例:
虚假陈述“e代驾”遭最高罚款
“e代驾”司机徐先生将客人送回家后,自己在使用同公司开发的“e拼车”软件返程途中遭遇车祸,事后他向法院起诉索赔。而“e代驾”公司一方面否认李某是其员工,另一方面也不承认“e拼车”是其开发。本案经两级审理后,在市三中院终审宣判,法庭认定李某与e代驾公司承担连带责任,赔偿徐先生50余万元。不仅如此,因“e代驾”向法庭虚假陈述,严重影响案件审理,还被处以顶格百万罚款。
出车祸“e代驾”不认账
徐先生原是一名“e代驾”代驾司机,2014年1月25日深夜,他送客户回家后使用“e拼车”软件,乘坐司机李某的套牌车往回走,不料半路发生车祸。交警认定,李某负事故全部责任,徐先生经鉴定已构成伤残。
因认为李某是开发“e代驾”的北京亿心宜行汽车技术开发服务有限公司员工,他诉至法院,要求李某与该公司连同两家保险公司赔偿。一审宣判后徐先生不服提起上诉。
二审期间,“e代驾”称与司机没有雇佣关系,同时对于“e拼车”软件,“e代驾”公司也否认由其开发。鉴于此,法庭对该软件进行鉴定,但是鉴定结果显示,“e拼车”所有者、发布者、后台维护者和操作者均是亿心公司。
“e代驾”被罚百万
三中院经审理认为,根据现有证据,虽不足以认定李某与“e代驾”公司存在雇佣关系,但“e代驾”作为平台提供者,对入驻平台的车辆具有审核管理义务,双方有管理关系。公司为员工提供便利优惠的返程服务,可以从中获利,故应承担责任。
除此之外,李某驾驶的汽车还是一辆套牌车,属于违法,这在客观上增加了乘车人的风险,但是“e拼车”未停止李某的拼车服务,对事故发生具有明显过错,因此双方应承担连带责任。最终,三中院终审判决李某与“e代驾”公司应承担连带责任,赔偿徐先生各项损失共计50余万元。
值得注意的是,宣判后法庭还宣布了另一项决定,鉴于“e代驾”公司否认“e拼车”由其开发,但经过鉴定与事实不符,该行为已经构成虚假陈述,严重妨碍了法院审理,法庭对其处以100万元罚款,而该数额也是顶格处罚。
『叁』 违范劳动法算不算违法
算。比如:拖欠劳动报酬,劳动检察机关可以处罚用人单位。拖欠劳动报酬达到一定的期限和满足一定的条件,构成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
『肆』 劳动法 针对路面执勤交通警察工作时间有无规定
无,不受劳动法调整。
『伍』 最新劳动法职工上下班途中违反交通法规出事故算不算工伤
关于职工上下班途中,只有受到非本人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伤害才能认定版为工伤。如果属权于本人主要责任的不能认定为工伤。
法律依据:
《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四条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工伤:
(一)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的;
(二)工作时间前后在工作场所内,从事与工作有关的预备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伤害的;
(三)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暴力等意外伤害的;
(四)患职业病的;
(五)因工外出期间,由于工作原因受到伤害或者发生事故下落不明的;
(六)在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或者城市轨道交通、客运轮渡、火车事故伤害的;
(七)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认定为工伤的其他情形。
『陆』 某公司驾驶员工作中违返了道路交通安全法,交警已经处理了,公司又对其进行处罚,公司有没有违返劳动法
对于用人单位(公司)驾驶员在工作中,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已经受到交警处理了,用人单位依据公司内部规章制度又对其处罚的,用人单位(公司)并没有违反劳动法规的。这是公司依据公司法的自我管理范畴的事情。
但是,在此驾驶员必须在入职后了解和签证,已经进行过公司内部规章制度培训,领取过公司内部规章制度(比如《员工手册》、《公司规章制度》等)的。
『柒』 关于劳动法
这都是自身问题 既然法律已经名门规定 主要问题出于平时 公司接纳员工是看不透人心的 主要都在于自身的觉悟 生命不是儿戏 ~
『捌』 劳动法有关职公享受交通车的规定吗
《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第四十九条 机动车在有禁止掉头或者禁止左转弯标志、标线的地点以及在铁路道口、人行横道、桥梁、急弯、陡坡、隧道或者容易发生危险的路段,不得掉头。
机动车在没有禁止掉头或者没有禁止左转弯标志、标线的地点可以掉头,但不得妨碍正常行驶的其他车辆和行人的通行。
第五十一条 机动车通过有交通信号灯控制的交叉路口,应当按照下列规定通行:
(一)在划有导向车道的路口,按所需行进方向驶入导向车道;
(二)准备进入环形路口的让已在路口内的机动车先行;
(三)向左转弯时,靠路口中心点左侧转弯。转弯时开启转向灯,夜间行驶开启近光灯;
(四)遇放行信号时,依次通过;
(五)遇停止信号时,依次停在停止线以外。没有停止线的,停在路口以外;
(六)向右转弯遇有同车道前车正在等候放行信号时,依次停车等候;
(七)在没有方向指示信号灯的交叉路口,转弯的机动车让直行的车辆、行人先行。相对方向行驶的右转弯机动车让左转弯车辆先行。
第五十二条 机动车通过没有交通信号灯控制也没有交通警察指挥的交叉路口,除应当遵守第五十一条第(二)项、第(三)项的规定外,还应当遵守下列规定:
(一)有交通标志、标线控制的,让优先通行的一方先行;
(二)没有交通标志、标线控制的,在进入路口前停车瞭望,让右方道路的来车先行;
(三)转弯的机动车让直行的车辆先行;
(四)相对方向行驶的右转弯的机动车让左转弯的车辆先行。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http://china.findlaw.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