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法学第2阶段测试题2a
A. 请问行政能力测试2中考多选题吗
与2004年相比,2005年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考试在考试的分类方法、命题考查重点、题型与题量方面发生了一些重大变化,具体而言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取消A、B类的职位划分改为甲、乙类职位划分2005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考试在职位的划分上取消了A、B类的划分,改为了甲、乙类划分。甲类职位考行政职业能力测试(一)和申论,乙类职位只考行政职业能力测试(二)。行政职业能力测试(一)、(二)在题型、题量及综合难度上有所不同。二、恢复对数字推理题型的考查2004年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考试取消了对数字推理题型的考查,但2005年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考试大纲又将这一题型列入了考查范围。这意味对考生数理能力的考查越来越被重视。三、恢复对事件排序题型的考查2001年以前,中央国家公务员考试A类试卷中含有对事件排序题型的考查,但在2002年、2003年、2004年取消了对这一题型的考查,2005年又增加了对这一题型的考查。这说明考生应具备按照某种逻辑推理统筹规划事情的能力。四、法律常识在常识部分中所占的比重将大为增加2005年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考试在常识判断部分的考查涵盖法律、政治、经济、管理、人文、科技等方面,主要侧重测查考生的法律知识运用能力,涉及宪法、行政法、经济法、民法等内容。可见对基本法律知识的掌握应该成为考生备考复习的重点。五、取消听力理解2004年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考试首次采用了听力理解这种新题型,但听力理解由于考试区分度较低、考试操作难度大等原因,2005年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考试取消了对这一题型的考查。这意味着言语理解与表达的其它题型所占比重将有所增加。总体而言,2005年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考试的命题思路更加清晰,考查重点更加明确,但对考生而言考试的综合难度将大为增加。
更多公考资讯请查看安徽人才信息网http://www.ahrcw.com
B. 行政法学第二次作业案例分析
n你怎么在这里做作业
C. 民法学2试题及答案
出题人是司法部命题人委员会的委员,(钱明星、刘凯湘、温世扬等各自每年按司法部的要求往题库里面出题);近2年的拼题人是北大的钱明星教授(负责在题库里面抽取试题组成试卷)
D. 《行政法学》案例分析题,请各位大大解答下啊,事后加分。
你真够懒的....
.夏某必须先经过复议,不经复议不得起诉,原因:税收行政行为的复议前置(我都一年多没看这个了,还记得,看第二题也知道啊,这种题目,先看后面的题,答案都在后一题)
当然是上一级税务机关了,市国税(行政复议一般都是找上一级机关,很少找其他的,你就想,别人的儿子打你了,你找谁诉苦啊,肯定找他爹啊,找他爷爷叔的不管用,找你爹,你爹肯定骂你没出席)
错就改嘛,直接变更税务局行政处理决定就行了嘛(这事情又不复杂,变更就完事了)
你要是要法言法语,我真忘了,按我的思路去翻书,绝对正确,以后做题,就想到,政府那些部门是你儿子,儿子犯错了怎么办,要不就打,要不就告诉他爸,他爸都不管,连他爸都可以告,如果儿子很牛逼,事情很复杂(向计算税啊,专利啊这些技术问题,这些破玩意,法官都不会,有时判案,还得问他爹),那就先给他爹说,你儿子打我了,怎么办,如果他儿子非常非常牛逼,他爹就更牛逼了(国务院)法院都管不了,那他爹说啥就啥了,你也没办法了(这叫好像叫复议终止)
关于时间这些,不知道就选30天
纯手打,希望采纳,最最主要,希望你轻松的学习法学.......不会的可以问我。(司法考试,简单答,不要写那么多原因(改卷老师不喜欢),平时考试拼命答,上课老师喜欢,证明这孩子上课听了)
E. 行政法学及行政诉讼法学试题。(求答案)
2
1
3
3
3
1.3.4
1.2.3
1.4
2.3
1.3.4
4
2
2
4
4
1.3
F. 请教行政法学 多选题2
1、CD;2、ABCD;3、ABDE;4、ABC;5、ABC;6、AB;7、BD;8、ABCD;9、BC;10、ABDE
G. 行政法学问题
(1)B(2)C
H. 行政法学 案例分析题
第一题选,可以当场作出决定,但应报所属行政机关备案;第二题选D;第三题选B,必须依照法定格式要求制作、填写行政处罚决定书;第四题选C和D,应当告知当事人作出行政处罚决定的理由和依据,告知当事人依法享有的权利。
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一百条,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事实清楚,证据确凿,处警告或者二百元以下罚款的,可以当场作出治安管理处罚决定。
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一百零一条,当场作出治安管理处罚决定的,人民警察应当向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出示工作证件,并填写处罚决定书。处罚决定书应当当场交付被处罚人;有被侵害人的,并将决定书副本抄送被侵害人。 前款规定的处罚决定书,应当载明被处罚人的姓名、违法行为、处罚依据、罚款数额、时间、地点以及公安机关名称,并由经办的人民警察签名或者盖章。当场作出治安管理处罚决定的,经办的人民警察应当在二十四小时内报所属公安机关备案。
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九十四条,公安机关作出治安管理处罚决定前,应当告知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作出治安管理处罚的事实、理由及依据,并告知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依法享有的权利。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有权陈述和申辩。公安机关必须充分听取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的意见,对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提出的事实、理由和证据,应当进行复核;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提出的事实、理由或者证据成立的,公安机关应当采纳。 公安机关不得因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的陈述、申辩而加重处罚。
(8)行政法学第2阶段测试题2a扩展阅读
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九十一条,治安管理处罚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公安机关决定;其中警告、五百元以下的罚款可以由公安派出所决定。
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九十六条,公安机关作出治安管理处罚决定的,应当制作治安管理处罚决定书。决定书应当载明下列内容:
(一)被处罚人的姓名、性别、年龄、身份证件的名称和号码、住址;
(二)违法事实和证据;
(三)处罚的种类和依据;
(四)处罚的执行方式和期限;
(五)对处罚决定不服,申请行政复议、提起行政诉讼的途径和期限;
(六)作出处罚决定的公安机关的名称和作出决定的日期。
决定书应当由作出处罚决定的公安机关加盖印章。
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九十七条,公安机关应当向被处罚人宣告治安管理处罚决定书,并当场交付被处罚人;无法当场向被处罚人宣告的,应当在二日内送达被处罚人。决定给予行政拘留处罚的,应当及时通知被处罚人的家属。有被侵害人的,公安机关应当将决定书副本抄送被侵害人。
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一百零二条,被处罚人对治安管理处罚决定不服的,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