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法罚钱
㈠ 劳动法有可以罚款的吗
根据《劳动合同法》抄和《袭行政许可法》、《行政处罚法》:
罚款是行政处罚的种类之一,只能由行使国家权力的行政机关或者法律授权行使行政权力的机构行使,用人单位不具有“罚款权”。
如果员工因工作失误造成损失,或出现考勤不达标、违纪等情况,可依据用人单位内部管理制度进行经济方面的扣减。但扣减款项不能超过月工资的20%,扣后不得低于最低工资标准。
因迟到、没完成工作量等原因被单位罚款,劳动者可拿起法律武器捍卫自己的权利和钱包。
《工资支付条例》第16条规定:
因劳动者本人原因给用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的,用人单位可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要求其赔偿经济损失。经济损失的赔偿,可从劳动者本人的工资中扣除。但每月扣除的部分不得超过劳动者当月工资的20%。若扣除后的剩余工资部分低于当地月最低工资标准,则按最低工资标准支付。
㈡ 劳动法对员工违纪处罚罚款最高是多少钱
企业可以依法制定劳动规章制度,劳动规章制度里对于职工违反规章制度所规定专的惩罚措施是合属法有效的,职工必须严格遵守。如果职工违反企业的规章制度,企业有权进行处罚,但处罚标准不得超过员工月标准工资的百分之二十,罚款后剩余金额不得低于当地的最低工资标准。职工对该惩罚(包括罚款)不服的,有申辩权,还有向劳动仲裁部门提起劳动仲裁的权利。
㈢ 最新劳动法,如何规定罚款
罚款数额方面:每月罚款数额不得超过本人工资的20%,同时罚完款后的工资不能低于最低工资标准;在依据方面,企业要罚款要有合理合法的依据。
㈣ 劳动法有规定老板可罚员工钱吗
劳动法规定,公司不得对员工进行罚款。因为实施罚款的主体必须是国家授权,比如交警可以罚你的款。公司法人就不行。 但是,国家也规定,如果因劳动者本人原因给用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的,单位可以向劳动者索赔。金额有三点要求,一是不超过实际损失,二是不超过劳动者工资的20%,三是扣减后不低于当地的最低工资。所以你可以按照这三条去对照。
1,造成了多大损失?你自己在这件事情里应该承担多少责任自己应该很清楚的!能力问题还是工作态度问题?这就决定了你用什么心态去接受罚款!
2,罚款的多少也是很重要的表现!罚款占日薪的比例反应了公司对这件事情的重视程度!是否超出了你的承受能力?罚款5块和罚款500块是不一样的!如果超出了,能否与上级协商沟通是这家公司是否值得你继续工作的重要指标!
3,罚款之前有没有先通知你很重要!这是公司管理体制完善与否的重要标志!也是公司是否在放弃你的重要标志!
㈤ 现在的劳动法有不能随便罚员工钱的规定吗
相关劳动法律法规没有明确规定用人单位可以对员工进行现金罚款,因此,如果用人回单位确实对员工进答行了现金罚款,员工可以向当地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进行投诉.
因为罚款是一种经济处罚,涉及对公民财产权的剥夺,什么行为该被罚款,应该由谁来进行罚款,这些只能由法律来规定。换言之,罚款是一种法律处罚措施,既然如此,它便只能针对违法行为,而不能针对违纪违规行为。员工违反企业规章制度,虽固然有错,但只能采取批评、检讨、处分、取消评优资格等处罚措施,单位没有权力对他们进行罚款。
单位可以依据绩效考核制度,对没有完成工作任务或工作质量不达标的员工扣发奖金,这不属于罚款.
同时法律有规定,劳动者给用人单位造成损失的要给予赔偿:
《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第十六条规定:“因劳动者本人原因给用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的,用人单位可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要求其赔偿经济损失。经济损失的赔偿,可从劳动者本人的工资中扣除。但每月扣除的部分不得超过劳动者当月工资的20%。若扣除后的剩余工资部分低于当地月最低工资标准,则按最低工资标准支付。”
但遗憾的是,在现实中,单位动辄对员工进行罚款的现象普遍存在,甚至习以为常。
㈥ 劳动法对工人罚款是怎么规定的,不能超过工资的多少
1、劳动法规定用人单位不得对员工进行罚款的,如果员工给用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专的,可以要求赔属偿的。
2、《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第十六条 因劳动者本人原因给用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的,用人单位可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要求其赔偿经济损失。经济损失的赔偿,可从劳动者本人的工资中扣除。但每月扣除的部分不得超过劳动者当月工资的20%。若扣除后的剩余工资部分低于当地月最低工资标准,则按最低工资标准支付。
㈦ 劳动法规定旷工扣钱罚款
公司不得随意克扣员工工资,否则员工可以以此为由解除合同,并要求补足工资,支付经济补偿金。
纵横法律网-北京市京开律师事务所-毕华宝律师
㈧ 劳动法罚款处罚规定是什么
用人单位非法招用未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改正,处以罚款;情节严重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吊销营业执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九十四条用人单位非法招用未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改正,处以罚款;情节严重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吊销营业执照。
㈨ 劳动法的罚款最多可以罚多少
用人单位是没有权利对劳动者进行罚款的。若是因为劳动者的原因给用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的,用人单位可以要求经济损失的赔偿,可从劳动者本人的工资中扣除,每月扣除的部分不得超过劳动者当月工资的20%。
【法律依据】
《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第十六条
因劳动者本人原因给用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的,用人单位可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要求其赔偿经济损失。经济损失的赔偿,可从劳动者本人的工资中扣除。但每月扣除的部分不得超过劳动者当月工资的20%。若扣除后的剩余工资部分低于当地月最低工资标准,则按最低工资标准支付。
㈩ 劳动法关于员工罚款金额!
2008年1月15日,《企业职工奖惩条例》因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代替而被废止,企业行使经济处罚权是以剥夺劳动者的经济利益为代价的,无法律依据。工资是用人单位基于劳动关系,按照劳动者提供劳动的数量和质量,以货币形式支付给劳动者本人的全部劳动报酬。商标公司抗辩,企业设置罚款是扣除潘某不履行劳动合同义务的劳动报酬。
商标公司将劳动者每周作一次工作汇报进行劳动报酬的量化明显不符合逻辑和常理,商标公司单方面制定的《内部管理制度》中罚款的规定不合法,亦不合理。第二、劳动合同法第十九条明确规定,劳动者违反本法规定解除劳动合同,或者违反劳动合同中约定的保密义务或者竞业限制,给用人单位造成损失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这一条是劳动合同法中仅有的规定劳动者承担赔偿责任的条款。
可见,新颁布的劳动法律并未规定企业罚款权,企业作为以营利为目的的经济组织,无权制定罚款内容的内部规章。用人单位应当依法建立和完善规章制度,保障劳动者享有劳动权利和履行劳动义务,劳动者如有一般性违纪,应主要通过批评教育的方式来解决;若严重违反劳动纪律或用人单位规章制度,用人单位可依法解除劳动合同。如果你们有劳动合同,那么按照合同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