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条款大全 » 编制内的工勤人员劳动法

编制内的工勤人员劳动法

发布时间: 2021-12-25 01:32:51

劳动法适用于哪些人员

我国劳动法对人的适用范围如下:
1.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企业、个体经济组织、民办非企业单位等组织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适用劳动法。企业,是指依法注册取得法人营业执照或营业执照的企业组织,是从事产品生产、流通或服务性活动等实行独立核算的经济组织。凡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企业,不分所有制形式及经济形态,也不分组织形式,包括国有企业、集体所有制企业、私营企业、外商投资企业、港澳台企业、混合型企业、股份制企业、有限责任企业、联营企业、乡镇企业等,都是劳动法意义上的用人单位。个体经济组织是指依法取得个体营业执照的个体工商户,一般雇工在7人以下,从事工商业经营。民办非企业单位,是指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其他社会力量以及公民个人利用非国有资产举办的,从事非营利性社会服务活动的社会组织。在中国境内的企业、个体经济组织、民办非企业单位等组织与劳动者之间,形成劳动关系,适用我国劳动法。依法成立的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等合伙组织和基金会,属于劳动合同法规定的用人单位。
2.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与其建立劳动关系的劳动者,订立、履行、变更、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关系,依照劳动法的有关规定执行。
国家机关,是指从事国家管理或行使国家权力,以国家预算作为独立活动经费的中央和地方各级国家机关。包括:国家和地方权力机关、国家和地方行政机关、国家和地方审判机关和法律监督机关、各级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国家军事机关等。在国家机关工作的工勤人员(即属于工人编制的人员)与国家机关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劳动合同,适用劳动法。
事业单位,是指国家为了公益目的,由国家机关举办或者其他组织利用国有资产举办的,从事教育、科研、文化、卫生等活动的社会服务组织。事业单位与其工勤人员、编制外人员,实行企业化管理的事业单位与其工作人员之间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劳动合同,适用劳动法。 社会团体,是指由若干社会成员为了共同目的而自愿组成的各种社会组织。例如:社会经济团体,学术研究团体,文艺、体育工作团体等。社会团体与其工勤人员、编制外人员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劳动合同,适用劳动法。 上述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订立、履行、变更、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依照劳动法有关规定执行。
依据我国现行法律规定,不适用劳动法的主要有:
(1)国家机关的公务员,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中纳入公务员编制或者参照公务员进行管理的工作人员,适用《公务员法》,不适用劳动法。
(2)实行聘用制的事业单位与其工作人员的关系,法律、行政法规或国务院另有规定的,不适用劳动法;如果没有特别规定,适用劳动法。实行聘用制的事业单位,指的是以聘用合同的形式确定事业单位与工作人员基本人事关系的社会服务组织。对这类事业单位与其工作人员以聘用合同确定的权利义务关系,法律、行政法规或国务院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不适用劳动法。如果没有规定的,依照劳动法的有关规定执行。国务院早在2002年7月3日批准国家人事部发布《关于在事业单位试行人员聘用制度的意见》,要求在事业单位实行聘用制,因此实行聘用制的事业单位与其工作人员的人事关系,不适用劳动法。
(3)从事农业劳动的农村劳动者(乡镇企业职工和进城务工、经商的农民除外)不适用劳动法。
(4)现役军人、军队的文职人员不适用劳动法。
(5)家庭雇佣劳动关系不适用劳动法。
(6)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享有外交特权和豁免权的外国人等不适用劳动法。
另外,义务性劳动关系、慈善性劳动关系、家务劳动关系不适用劳动法。

⑵ 工勤人员属于那种编制

⑶ 北京市,国家行政机关(区政协)聘用(2002年被录用)的在编合同制工勤人员是否适用劳动法交社会保险

1.由于编制办公室是党委系列单位,一般设在挂靠人事部门,由人事部门一把手兼任领导。编制一般由编制办公室负责,分为行政编制和事业编制,主要管理国家机关和事业单位的人员编制,起到控制人员增长的作用。如同银行部门人员不能无限制增加。
2.因为银行同你签订的是劳动用工合同,所以属于劳动局管理;要属于人事局管理的必须是人事局下属的人才交流中心起中介作用签订的合同。而且这个合同中的人员也不能进入编制领域。因为银行部门的编制属于银行系统自行制定,通俗点讲占编制的属于银行的正式职工,不占编制的属于合同工。

⑷ 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的正式在编人员是否受劳动法调整

如果是公务员,就适用《公务员法》,不适用《劳动合同法

如果是事业单内位,看是否具有公容共管理能力,如果是,就适用《公务员法》,不适用《劳动合同法》。否则,如实行企业化管理,则适用《劳动合同法》。

但是不管是国家机关还是事业单位,里面的工勤人员,如保洁,保安等,统统适用《劳动合同法》。

⑸ 《劳动法》和事业单位的那些事

1、你没有很全面的理解该法条,第三条意思是与事业单位或行政机关内,社会团体建立劳容动关系或应当建立劳动关系的劳动者,比如行政机关聘用的看大门,打扫卫生的,烧锅炉的,比如协警,司机等非行政或事业单位编制内的工作人员,这类人员与单位是劳动关系,应当适用劳动法调整;
2、事业单位实行聘任制的工作人员,首先是劳动关系,但是这种劳动关系比较特殊,首先使用专门针对性的法律法规或其他特殊规定,如果没有规定适用劳动法;
3、公务员或参照公务员管理的行政机关或事业单位,适用公务员法;
4、具体就看你与事业单位的关系是属于聘任制还是其他工勤人员,或者是你们单位是否是参照公务员管理的事业单位,如果是,则应当适用公务员法。

⑹ 在机关单位(即参公管理单位,公务员编制)中的非在编人员加班,是否适用于《劳动法》

劳动合同法
第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企业、个体经济组织、专民办非企业单位等组织(以属下称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订立、履行、变更、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适用本法。
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与其建立劳动关系的劳动者,订立、履行、变更、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依照本法执行。

⑺ 我是事业单位的工勤人员我能享受劳动法规定的法定节假日加班享受三倍工资呢

法律并未分编制,所以只要与单位有劳动关系的劳动者均可依法享受加班工资待遇的规定。

⑻ 事业单位编制内员工和合同工可以要求同工同酬吗

你好:1、“新劳动法”指的是《劳动合同法》,该法确实规定了“工资分配应当遵循按劳分配原则,实行同工同酬。” 也就是说相同的岗位、相同的工作应当实行相同的工资。
2、但是:无论是”新的《劳动合同法》还是“旧”《劳动法》,其适用范围都是“企业、个体经济组织、民办非企业单位等组织(以下称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与其建立劳动关系的【劳动者】,订立、履行、变更、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依照本法执行】。而且:本条中的事业单位中的劳动者,是指事业单位中的工勤人员。
3、你说的“在编非在编、同岗同职称的有编制人员”不是事业单位的工勤人员,对这部分人员,以前是参照干部管理体制来管理,实行核定编制,但现在正在改革,实行“聘任”管理(2002年有《关于在事业单位试行人员聘用制度的意见》),但据国家组织人事部门的说法,这部分人的聘用合同明显与劳动合同不同,但具体如何不同、如何管理、应如何适用法律还没有明确的规定。所能明确的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发生争议是“劳动争议”,可申请“劳动仲裁”,适用“《劳动法》和《劳动合同法》”;而事业单位人员与单位发生争议是“人事争议”,应申请“人事仲裁”,适用法律包括劳动法律法规和“人事规定”。
4、(1)如果你在编、如果你与医院有“聘用合同”:请你参考以下司法解释提起人事仲裁(也要在你们那里建立了人事仲裁机构的情况下):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事业单位人事争议案件适用法律等问题的答复:
“一、《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审理事业单位人事争议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法释[2003]13号):第一条规定,“事业单位与其工作人员之间因辞职、辞退及履行聘用合同所发生的争议,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的规定处理。”这里【“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的规定处理】”是【指】人民法院审理事业单位【人事争议案】件的【程序】运【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的相关规定。人民法院对事业单位人事争议案件的【实体处理】应当【适用人事方面的法律规定】,但涉及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劳动权利的内容】在【人事法律中没有规定】的,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的有关规定。
二、事业单位人事争议案件由用人单位或者聘用合同履行地的基层人民法院管辖。
三、人民法院审理事业单位人事争议案件的案由为“人事争议”。”
(2)如果你不在编、没有聘用合同:没奈何,等着事业单位的“改革成果”吧,或是离开。

⑼ 在公安局上班的事业编工作人员适应劳动法码

机关事业单复位工作人员制是适用劳动法的,请看:
国家机关、事业组织、社会团体和与之建立劳动合同关系的劳动者,依照本法执行。
《劳动部关于印发〈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的通知》(劳动部发「1995」309号)的规定,事业组织按规定应实行劳动合同制度的工勤人员适用劳动法。其它人员是不适用劳动法的。
劳动法
第二条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企业、个体经济组织(以下统称用人单位)和与之形成劳动关系的劳动者,适用本法。
国家机关、事业组织、社会团体和与之建立劳动合同关系的劳动者,依照本法执行。

⑽ 劳动法里有关于工勤人员的解释吗

1、并未查询到劳动法中有“工勤人员”的概念。
2、实践中劳动者出于相对弱势的地位,单位提供的合同如不侵犯你应有的权利,则可签订。或者对于相关条款有异议的,可以与其协商变更。
祝顺!

热点内容
山东法官任命 发布:2025-09-13 21:55:55 浏览:798
党的规章制度学习心得 发布:2025-09-13 21:49:28 浏览:336
条例算法治吗 发布:2025-09-13 21:45:46 浏览:495
新民事诉讼法56条 发布:2025-09-13 21:35:35 浏览:707
原告虚假借款事实的法律责任 发布:2025-09-13 20:47:42 浏览:381
农业种植公司规章制度 发布:2025-09-13 19:58:22 浏览:752
不断推进法治 发布:2025-09-13 19:45:05 浏览:17
套印印章的法律效力 发布:2025-09-13 19:43:11 浏览:226
2017技术部规章制度 发布:2025-09-13 19:40:17 浏览:949
泉州市丰泽区法院 发布:2025-09-13 19:34:04 浏览:6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