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条款大全 » 2015新行政法经过复议

2015新行政法经过复议

发布时间: 2021-12-25 01:49:24

A. 行政法中复议和诉讼中关于派出的机构的种类越权行为(如派出所进行拘留的决定)复议和诉讼有什么区别

在诉讼中应以做出该行为的派出机构为被告(诉讼看名义,谁行为谁负责);在复议中应该找其设立部门或者该设立部门的同级政府(双重领导)以及设立该机构的工作部门(中央垂直领导)
如有不对请大神更正

B. 关于行政法,行政诉讼,行政复议的案例问题

案例一:1、对于不服公安机关行政处罚决定的,既可以申请行政复议,也可以不经过行政版复议直接提起行政诉讼。行权政相对人乙对治安管理处罚不服的,可以行政复议或行政诉讼,也可以先行政复议,不服再行政诉讼。
2、在收到《行政处罚决定书》之日起60日内向作出决定的上级公安机关或同级人民政府申请行政复议或者在3个月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实践中,公安机关会官官相护。
3、乙可以显失公平为由申请行政复议。公安机关好多程序是不规范的,也可以程序严重违法为由,申请撤销行政处罚。
案例二:1、甲与乙之间关系应当是行政执法机关与行政相对人的行政管理关系,甲是公务行为,代表执法机关履行职务,属于不能通过复议或诉讼加重对乙的处罚。
2、甲对乙不能主张民事赔偿,因为不是他们之间民事法律关系,是行政管理关系。甲应当有单位承担各种费用。

C. 行政法中,公务员收到行政处罚后可以申诉还是行政复议,还是提起行政诉讼 三者什么区别啊

按照中国现有法律,只有既是外部行政行为又是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行为才可内以提起行政诉讼容。
公务员受到作为内部行政行为的行政处罚,例如降级、记过等,是不能提起行政诉讼的,只能申诉、复议。如果是作为外部行政行为的处罚,比如罚款、拘留等,可以提起行政诉讼,也可以复议、申诉。
行政复议、申诉、诉讼是三种不同的行政救济。复议和申诉的受理主体都是行政机关,复议的适用范围较广,几乎所有行政行为都可以复议。但是申诉一般只涉及内部行政行为。行政诉讼的主体是司法机关,是行政纠纷的最后救济途径。
有关公务员的处分问题,建议你了解一个概念——特别权力关系。

D. 行政法关于复议的一个问题

---有点乱吧,复议的话一般是找上级机关,而且被申请人一般都是行政机关或者授权的组织,如果是对法院你不服,一般是申诉或者是上诉。

E. 行政法行政复议问题

复议机关可以是县政府和市土地局,所以A不对。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版
(1999年4月29日九届人大权常委会第九次会议通过 同日公布 自1999年10月1日起施行)
第十二条 对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工作部门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的,由申请人选择,可以向该部门的本级人民政府申请行政复议,也可以向上一级主管部门申请行政复议。对海关、金融、国税、外汇管理等实行垂直领导的行政机关和国家安全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的,向上一级主管部门申请行政复议。

F. 关于行政法中的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

先和你说说他们的性质和区别。
行政复议是指国家行政机关在行使其行政管理职权时,与作为被管理对象的相对方发生争议,根据相对方的申请,由上一级国家行政机关或者法律规定的其它机关依法对引起争议的具体行政行为进行审查并作出决定的活动。
行政复议,以书面审查为主,以不调解为原则。行政复议的结论做出后,即具有法律效力
注意:只要法律未规定复议决定为终局裁决的,当事人对复议决定不服的,仍可以按行政诉讼法的规定,向人民法院提请诉讼。

注意:当事人提出行政复议,必须是在行政机关已经做出行政决定之后,如果行政机关尚没做出决定,则不存在复议问题。
行政复议以行政相对方的申请为前提。行政管理相对方提出复议申请是因不服行政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而产生的。行政复议是行政机关处理行政争议的活动。
简单来说:复议的任务是解决行政争议,而不是解决民事或其他争议。

行政诉讼是指公民、法人或其它组织认为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依法定程序与要求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并由人发法院对具体行政行为进行审查并作出裁决的活动。
行政诉讼和行政复议是两个并行的法律救济制度。对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而言,行政诉讼和行政复议都有对其合法权益保护的救济功能。但两者有着区别,行政复议是行政机关内部的监督制度,是在行政诉讼之前进行的。而行政诉讼是司法救济,由人民法院作出诉讼裁决,是最终的解决办法,也被称作“司法最终救济”原则。两者比较而言。

现在回答你的问题:申请了行政复议,如果对复议结果不服,可以在收到复议决定后15日内,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但不是所有的案件都可以进行诉讼的。
行政诉讼不受理的案件有:1、国家行为。2、刑事司法行为。3、不具有强制力的行政指导行为。4、抽象行政行为。5、驳回当事人对行正行为提起申诉的重复处理行为。6、对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的权利义务不产生实际影响的行为。7、法定行政终局裁决行为。8、行政机关作出的涉及该行政机关公务员权利、义务决定的行为。9、行政调解行为。10、法定行政仲裁行为。
我国《行政复议法》第16条第2款明确规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人民法院已经依法受理的,不得申请行政复议。
同时进行行政诉讼和行政复议是给自己找麻烦,也不符合规定。你只要分清两者的区别,什么类进行什么诉讼就好了。行政复议不服再进行行政诉讼就行了。

G. 泰州市姜堰区2014年事业单位考试培训课程

泰州市姜堰区2014年事业单位考试培训课程:

罗红军主讲:公共基础知识名师模块班(2014-2015最新版)

课程内容

本课程包括法律(法理学、宪法、行政法、行政复议诉讼法、刑法、民法、经济法)、政治(马哲、毛概、中特色)、经济、行政管理、科技、历史、文化、地理、公文、道德(职业道德、公民道德)、时政等常考内容.

课程介绍

名师模块班:学得会、得高分、考得过
►模块专项:针对性强化学员知识短板。经过一周的学习,就可以有效提高学员的模块知识,强化答题能力。
►科学系统:成体系讲解模块理论知识和考试实用技巧。
2014年江苏泰州市姜堰区事业单位招聘公告:http://htwx.huatu.com/jiangsu/sy/

H. 最高法 行政法 原行为驳回起诉后复议决定如何处理

如果该行政行为已经提起过行政诉讼,那么就不能再提起行政复议了。因为复议是准司法程序,诉讼是司法程序,诉讼具有终局性。
如果一审驳回后,可以上诉。

I. 关于行政法中行政复议的证据规则

这个原则的意思就是说,行政机关在做出行政行为之前就应该有全部做出决定的证据,而不能够在作出行政行为之后再去寻找证据。

J. 行政法中的复核与复议有什么区别

1、含义不同

复议是司法机关根据有关机关和当事人提出的申请或要求,对已作专出的决定重新予属以考虑,或重新审查处理。

复核是审查核对,指法院判处死刑案件的特定司法程序;再次审核一次。

2、强调不同

复议指对已经作出了决定的事项做再一次的评议和讨论,确定原决定是否符合法律规定,以及是否符合事实。

而复核强调的是对某一事项的决定作出进一步的讨论核实以提高决定的正确性。

3、所需要的场所不同

复核就是校验交易,通常用在对公业务中,由于对公业务金额数量庞大,需要另一个柜员进行复核,如财政非税业务中,一个柜员做了缴款书录入交易后,由另一个柜员做缴款书复核交易,这样保证金额,数据的安全性,复核柜员不能与录入柜员相同。

中国刑事诉讼法规定,司法机关对控告的案件经过审查后认为没有犯罪事实,或犯罪事实显著轻微,不需追究刑事责任的,不予立案,并将不立案的原因通知控告人,控告人如果不服,可申请复议。

热点内容
山东法官任命 发布:2025-09-13 21:55:55 浏览:798
党的规章制度学习心得 发布:2025-09-13 21:49:28 浏览:336
条例算法治吗 发布:2025-09-13 21:45:46 浏览:495
新民事诉讼法56条 发布:2025-09-13 21:35:35 浏览:707
原告虚假借款事实的法律责任 发布:2025-09-13 20:47:42 浏览:381
农业种植公司规章制度 发布:2025-09-13 19:58:22 浏览:752
不断推进法治 发布:2025-09-13 19:45:05 浏览:17
套印印章的法律效力 发布:2025-09-13 19:43:11 浏览:226
2017技术部规章制度 发布:2025-09-13 19:40:17 浏览:949
泉州市丰泽区法院 发布:2025-09-13 19:34:04 浏览:6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