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条款大全 » 刑事诉讼法审判委员会

刑事诉讼法审判委员会

发布时间: 2022-01-01 01:04:16

『壹』 审判委员会的职权有什么

指导、监督全院审判工作和执行工作;对提交审判委员会的案件进行讨论决定;总结具有全局性和指导性的审判经验;研究本院有关审判、执行工作方面的制度、规范;研究并发布对审判工作具有指导意义的案例;研究审判管理和审判改革中的重大问题;研究对需要向上级法院就有关适用法律和政策问题的请示;研究涉及审判、执行工作的其他事项。
【法律依据】
《刑事诉讼法》第一百八十五条,合议庭开庭审理并且评议后,应当作出判决。对于疑难、复杂、重大的案件,合议庭认为难以作出决定的,由合议庭提请院长决定提交审判委员会讨论决定。审判委员会的决定,合议庭应当执行。

『贰』 急!是否能判处缓刑都需要上审委会才能决定

诈骗数额达到九万,属于数额巨大,依法处五攫以上十年以下期,而缓刑只有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才可以,因此,如果没有重大立功表现,要想缓刑是不可能的!另外只有新型、疑难等案件才经审委会,相关规定如下:
刑法
第七十二条【缓刑适用条件】对于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可以宣告缓刑,对其中不满十八周岁的人、怀孕的妇女和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应当宣告缓刑:
(一)犯罪情节较轻;
(二)有悔罪表现;
(三)没有再犯罪的危险;
(四)宣告缓刑对所居住社区没有重大不良影响。
宣告缓刑,可以根据犯罪情况,同时禁止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从事特定活动,进入特定区域、场所,接触特定的人。
第一百九十六条【信用卡诈骗罪、盗窃罪】有下列情形之一,进行信用卡诈骗活动,数额较大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一)使用伪造的信用卡,或者使用以虚假的身份证明骗领的信用卡的;
(二)使用作废的信用卡的;
(三)冒用他人信用卡的;
(四)恶意透支的。
前款所称恶意透支,是指持卡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超过规定限额或者规定期限透支,并且经发卡银行催收后仍不归还的行为。
盗窃信用卡并使用的,依照本法第二百六十四条的规定定罪处罚。”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诈骗案件具体应用法律的若干问题的解释 》七、根据《决定》第十四条规定,利用信用卡进行诈骗活动,数额较大的,构成信用卡诈骗罪。
行为人实施《决定》第十四条第一款(一)、(二)、(三)项规定的行为,诈骗数额在5千元以上的,属于“数额较大”;诈骗数额在5万元以上的,属于“数额巨大”;诈骗数额在20万元以上的,属于“数额特别巨大”。

『叁』 审判委员会审理案子多长时间

审委会开会没有时间的要求,由法院自行安排,中院发回重审的民事案件适用第一审普通程序,依照《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四十九条“人民法院适用普通程序审理的案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六个月内审结。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本院院长批准,可以延长六个月;还需要延长的,报请上级人民法院批准。”,

『肆』 检委会和审委会的区别求法律大神指点

检委会和审委会的区别?求法律大神指点

一、审判委员会是人民法院的最高审判组织,负责审理重大疑难案件以及对审判业务进行指导,在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主要由资深法官们组成,审判委员会的决议,合议庭必须服从,一般每星期会有例会。

二、各级人民检察院设立检察委员会。检察委员会实行民主集中制,在检察长的主持下,讨论决定重大案件和其他重大问题。

三、二个组织全是有法律规定,又是违法组织;

1、中国宪法第125条规定:“人民法院审理案件,除法律规定的特别情况外,一律公开进行。”但是,审委会讨论案件是秘密进行的,讨论时除了汇报人和必要的记录人员外,其他人是不准进入会议室的,更不用说旁听、报道,很显然这是与审判公开原则相矛盾的。

2、只听汇报,不参加审判,但可以决定案件性质及刑罚,明显违反《刑事诉讼法》规定;

3、可以否定合议庭意见,对独立审判的强迫等太多问题了。

三、总之,随着法制的建全,取消是迟早的事。

『伍』 交的申诉案件在审判委员会需要多久

申诉案件在审判委员会需要时间,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规定:
第二百三十二条 第二审人民法院受理上诉、抗诉案件,应当在二个月以内审结。对于可能判处死刑的案件或者附带民事诉讼的案件,以及有本法第一百五十六条规定情形之一的,经省、自治区、直辖市高级人民法院批准或者决定,可以延长二个月;因特殊情况还需要延长的,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批准。
最高人民法院受理上诉、抗诉案件的审理期限,由最高人民法院决定。
第二百四十七条 人民法院按照审判监督程序重新审判的案件,应当在作出提审、再审决定之日起三个月以内审结,需要延长期限的,不得超过六个月。
接受抗诉的人民法院按照审判监督程序审判抗诉的案件,审理期限适用前款规定;对需要指令下级人民法院再审的,应当自接受抗诉之日起一个月以内作出决定,下级人民法院审理案件的期限适用前款规定。

『陆』 审判委员会委员 审判员 审判长之间是个什么关系

按照民事诉讼法的规定,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的组织形式只有两种:一种是合议庭,另一种是独任审判员。合议庭是审理普通民事案件的审判组织形式,独任审判员是审理简单民事案件的审判组织形式。除合议庭和独任审判员这两种审判组织之外,民事诉讼法没有规定其他的审判组织形式。民事诉讼法虽然规定了审判委员会,但没有将其作为独立的案件审判组织。按照民事诉讼法的规定,审判委员会的职能只有两项:一是在院长担任审判长审理案件时,决定院长是否应当回避的问题;二是各级法院院长发现本院生效裁判确有错误,认为需要再审的,应当提交审判委员会讨论决定。这里需要指出的是,审判委员会只讨论决定本院生效裁判是否需要再审,而不能按照审判监督程序对案件重新进行实体审理,再审案件的实体审理仍然应当以合议庭的组织形式进行。可见,按照民事诉讼法的规定,审判委员会除决定院长回避和本院生效裁判是否需要再审之外,不再具有其他审判职能。
再看我国刑事诉讼法关于审判委员会职能的规定。按照刑事诉讼法的规定,适用普通程序审理的刑事案件,实行合议制;适用简易程序审理的刑事案件,实行审判员独任制。因此,刑事诉讼法规定的刑事案件审判组织与民事案件的审判组织形式基本相同,即都是实行合议制和独任制。与民事诉讼法的规定一样,在刑事诉讼中,审判委员会的职能是决定本院院长担任审判长在审理刑事案件中的回避问题,以及处理院长发现的本院生效裁判在认定事实或者适用法律上确有错误的问题。值得注意的是,刑事诉讼法规定的审判组织形式与民事审判组织形式存在着一定的差别:刑事诉讼法规定,对于疑难、复杂、重大的刑事案件,合议庭认为难以作出决定的,由合议庭提请院长决定提交审判委员会讨论决定;审判委员会的决定,合议庭应当执行。因此,在刑事诉讼中,审判委员会可以成为疑难、复杂、重大的刑事案件的法定审判组织,而民事诉讼法并没有类似的规定。不过,应当指出的是,对于疑难、复杂、重大的刑事案件,只有在合议庭认为难以作出决定的情况下,才能由审判委员会讨论决定。因此,审判委员会能否对疑难、复杂、重大的刑事案件进行审理,取决于合议庭是否将案件提交给审判委员会处理。

我国法院组织法也对审判委员会的职责进行了规定。按照法院组织法的规定,各级人民法院设立审判委员会,审判委员会的任务是总结审判经验,讨论重大的或者疑难的案件和其他有关审判工作的问题。同时,法院组织法规定,法院助理审判员,由本院院长提出,经审判委员会通过,可以临时代行审判员职务。这里需要强调的是,虽然法院组织法规定审判委员会有权讨论重大的或者疑难的案件,但是,法院组织法的规定必须通过有关诉讼法的内容加以具体落实。如果诉讼法没有规定审判委员会具有讨论重大的或者疑难的案件的职能,那么,审判委员会就不能在诉讼程序中行使这一职权。因为诉讼法是规范人民法院审理案件的程序规则和基本规程,人民法院不论以何种形式的审判组织审理案件,都应当按照诉讼法的规定进行。按照这一逻辑,鉴于民事诉讼法中没有规定审判委员会有权讨论决定重大的、疑难的民事案件,审判委员会只能按照刑事诉讼法的规定,讨论决定疑难、复杂、重大的刑事案件。

『柒』 该题中审判委员会委员为什么要回避

从法理上讲,凡是能够涉及到当事人案件公正、公平审理的人,只要是出现在案件当中的都应当回避,作为审判委员会委员,如果案件在提交到审判委员会研究讨论时,这名委员在案件的定性量刑上具有发言权,而又与当事人有利害关系,故而应当回避。

『捌』 审判组织的审判委员会

审判委员会是人民法院内部设立的对审判工作实行集体领导的组织。
根据人民法院组织的规定,各级人民法院均设立审判委员会。审判委员会由院长、庭长和资深审判员组成,参加审判委员会的成员称审判委员会委员。各级人民法院的审判委员会委员,由院长提请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任免。审判委员会的任务是总结审判经验,讨论重大、复杂或者疑难的案件,讨论其他有关审判工作的问题。根据《刑事诉讼法》第149条的规定,对于疑难、复杂、重大的案件,合议庭认为难以作出决定的,由合议庭提请院长决定提交审判委员会讨论决定。审判委员会在对案件的实质处理上的职权,决定了它在诉讼中的地位,表明它具有审判组织的性质。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司法解释的规定,需要提交审判委员会讨论决定的疑难、复杂、重大的案件有以下几类:
(1)拟判处死刑的;
(2)合议庭成员意见有重大分歧的;
(3)人民检察院抗诉的;
(4)在社会上有重大影响的;
(5)其他需要由审判委员会讨论决定的。
审判委员会会议由院长主持。在审判实践中,院长不能主持时可以委托副院长主持。审判委员会讨论案件和其他问题,实行民主集中制,各委员权利平等。审判委员会表决案件,应当在合议庭审理的基础之上进行,并应充分听取合议庭成员关于审理和评议情况的说明,慎重地考虑合议庭的评议结论。审判委员会对案件的决定,合议庭应当执行。如果有不同意见,可以建议院长提交审判委员会复议。复议后作出的决定,合议庭必须执行。

『玖』 审判委员会委员、合议庭组成人员及独任审判员有哪些情形的应当回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规定: 第二十八条 审判人员、检察人员、侦查人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自行回避,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也有权要求他们回避: (一)是本案的当事人或者是当事人的近亲属的; (二)本人或者他的近亲属和本案有利害关系的; (三)担任过本案的证人、鉴定人、辩护人、诉讼代理人的; (四)与本案当事人有其他关系,可能影响公正处理案件的。 第二十九条 审判人员、检察人员、侦查人员不得接受当事人及其委托的人的请客送礼,不得违反规定会见当事人及其委托的人。 审判人员、检察人员、侦查人员违反前款规定的,应当依法追究法律责任。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有权要求他们回避。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规定:第二十三条审判委员会委员、合议庭组成人员及独任审判员有刑事诉讼法第二十八条、第二十九条所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自行回避;当事人和他们的法定代理人也有权申请上列人员回避。

『拾』 当合议庭合法官意见不一致时向审判委员会请示的行为是否有违刑事诉讼法的基本

处理抄程序是一样的。按少数服从多数的意见作出判决。当然,合议庭应提交审判委员会讨论决定的案件除外。 最高法院关于合议庭工作的若干意见 第十一条合议庭进行评议的时候,如果意见分歧,应当按多数人的意见作出决定,但是少数人的意见应当写入笔录。 评议笔录由书记员制作,由合议庭的组成人员签名。 第十二条合议庭应当依照规定的权限,及时对评议意见一致或者形成多数意见的案件直接作出判决或者裁定。但是对于下列案件,合议庭应当提请院长决定提交审判委员会讨论决定: (一)拟判处死刑的; (二)疑难、复杂、重大或者新类型的案件,合议庭认为有必要提交审判委员会讨论决定的; (三)合议庭在适用法律方面有重大意见分歧的; (四)合议庭认为需要提请审判委员会讨论决定的其他案件,或者本院审判委员会确定的应当由审判委员会讨论决定的案件。

热点内容
车祸律师咨询 发布:2025-09-12 21:46:55 浏览:837
禁毒法律知识测验初二 发布:2025-09-12 21:45:53 浏览:353
加班条例 发布:2025-09-12 21:45:51 浏览:662
论我国行政法中的信赖保护原则 发布:2025-09-12 21:35:53 浏览:296
法官更改证据 发布:2025-09-12 21:31:03 浏览:940
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一般事故 发布:2025-09-12 20:48:58 浏览:790
建筑公司法律风险识别 发布:2025-09-12 20:48:50 浏览:31
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补偿条例 发布:2025-09-12 20:48:10 浏览:256
陕西法律援助服务网 发布:2025-09-12 20:44:10 浏览:27
一般法特别法的法律效力等级 发布:2025-09-12 20:42:06 浏览:4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