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条款大全 » 关于民事诉讼法对期间的规定下列

关于民事诉讼法对期间的规定下列

发布时间: 2022-01-05 05:29:26

Ⅰ 关于法律,民事诉讼法第二十二条规定

被告住任丘市,按照民诉法第21条一般地域管辖,原告就被告。况且你这个情况和22条没关系。
民诉法第28条关于侵权行为规定了可以由侵权行为地人民法院管辖。
所以,应该是可以的

Ⅱ 民事诉讼法关于“期间”的问题

比如开始那个月是1月31日,最后那个月是2月,本来一个月的话就是从1月31日到2月31日,可专是,最后那个月是2月,2月只属有28天,不可能有31号,所以,一个月的时间就不是从1月31日到2月31日,而是从1月31日到最后一个月的最后一天,2月的最后一天是28号,所以真正的一个月期间只能是1月31日到2月28日。你的明白?

Ⅲ 民事诉讼法中期间的概念

期间是指法院或诉讼参与人进行或完成某种诉讼行为的期限和日期。狭义的期间指的是期版限,广义的期权间包括期限和期日。
期限通常是指法院或诉讼参与人单独完成或进行某种诉讼行为的一段时间。比如,法律规定,不服一审判决的上诉期为15天。
期日是指法院与当事人、其他诉讼参与人会合在一起进行一定诉讼活动的日期。比如,法院通知双方当事人某年某月某日开庭

Ⅳ 《民事诉讼法》对上诉期间如何规定

当事人不抄服第一审判决的上诉袭期间为十五日,不服第一审裁定的上诉期间为十日(涉外当事人另有规定),从判决书或裁定书送达当事人之日起算。判决书或裁定书不能同时送达双方当事人的,上诉期间从当事人各自收到判决书或裁定书之日起计算。当事人未在上诉期间内提出符合法律规定的上诉的,一审判决或裁定即发生法律效力

Ⅳ 关于《民事诉讼法》规定的期间制度,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民事诉讼法》规定的期间制度从当事人不服第一审判决的上诉期间为专十五日,不服第一审属裁定的上诉期间为十日(涉外当事人另有规定),从判决书或裁定书送达当事人之日起算。
判决书或裁定书不能同时送达双方当事人的,上诉期间从当事人各自收到判决书或裁定书之日起计算。当事人未在上诉期间内提出符合法律规定的上诉的,一审判决或裁定即发生法律效力。

Ⅵ 依照《民事诉讼法》及相关司法解释规定,以下哪些期间为不变期间

你好

最典型的就是除斥期间。

常用的几种除斥期间

6个月《合同法》第193条继承版人、法定代理人对赠权与的法定撤销权 、工程款优先受偿权[2]

1年《合同法》第55条;《民通意见》第73条第1款;《合同法》第192条;《合同法》第75条;《婚姻法》第11条对可撤销合同的撤销权、变更权;对可变更、可撤销民事行为的变更权、撤销权;赠与人的法定撤销权;保全撤销权;受胁迫一方的婚姻撤销权

5年《合同法》第104条领取提存物的权利

5年《合同法》第75条保全撤销权


此外就是最长诉讼时效二十年,也是不变的。

Ⅶ 33【·多选题】根据《民事诉讼法》的规定,下列纠纷中,当事人可以提起民事诉讼的有( )。

当事人可以提起民事诉讼的有侵害名誉权纠纷、继承纠纷、收养纠纷和劳动合专同纠纷。
与人属身有关的婚娴、收养、监护、扶养、继承纠纷,不能提请仲裁,但适用于《民事诉讼法》。
民事诉讼 (汉语注音:mínshìsùsòng 英文释义a civil action; common pleas)是指人民法院在当事人和全体诉讼参与人的参加下,依法审理和解决民事纠纷的活动,以及由这些活动所发生的诉讼关系。

Ⅷ 关于诉讼法里规定的期限

1)关于受理的期限规定,当事人向人民法院起诉后,人民法院应对起诉进行审查。经审查,凡是符合起诉条件和起诉手续的案件,应在收到起诉状次日起7日内立案受理,并在7日内通知当事人。经审查,认为不符合起诉条件的,应当在7日内裁定不予受理。原告对裁定不服的,可以提起上诉。法院应当在立案之日起5日内将起诉状副本送达被告。原告口头起诉的,法院应以书面或口头方式将原告起诉的请求等告知被告。被告应在收到起诉状副本之日起15日内提出答辩状,人民法院在收到答辩状之日起5日内将副本送达原告。

(2)关于第一审普通程序的期限规定。法院开庭审理一审民事案件,应在开庭3日前通知当事人以及其他诉讼参与人。法院开庭审理后,对所审理的民事案件所作的裁判应宣告判决。当庭宣判的,应在10日内向当事人发送判决书。定期宣判的,宣判后立即发给判决书。法院审理适用普通程序的第一审民事案件,应在立案之日起6个月内审理终结。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报请院长批准延长,最长不超过6个月,还需延长的,则报请上级法院批准,对适用简易程序的第一审民事案件,应在立案之日起3个月内审结。

(3)关于上诉的期限规定。当事人对一审法院的判决不服提起上诉的期间是15天,不服裁定的上诉期间是10天,从裁判送达后次日起计算。原审法院收到当事人的上诉状及其副本后,应当在5日内将上诉状副本送达当事人,对方当事人收到上诉状副本后,应当在15日内提出答辩状。

二审法院审理不服判决的上诉案件,应在二审法院立案之日起3个月内审结。有特殊情况需延长的,报请本院院长批准。二审法院审理不服裁定的上诉案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30日内作出终审裁定。

(4)关于再审的期限规定。根据《民事诉讼法》的规定,当事人申请再审,应当在判决、裁定发生法律效力后2年内提出。

(5)关于执行时效的规定。根据《民事诉讼法》的规定,双方或一方当事人是公民的,向人民法院提出申请执行的期限是1年;双方当事人是法人或其他组织的,申请执行的期限是6个月。这个期限,从法律文书规定履行期间的最后一日起算;法律文书规定分期履行的,从规定的每次履行期间的最后一日起算。

刑事诉讼法和民事诉讼法中规定的,网址如下:
民事诉讼法http://www.dffy.com/faguixiazai/ssf/200311/20031109201543.htm
刑事诉讼法
http://www.dffy.com/faguixiazai/ssf/200311/20031109202059.htm

Ⅸ 民事诉讼法送达期间是如何规定的

第七十五条期间包括法定期间和人民法院指定的期间。
期间以时、日、月、年计算。期间开始的时和日,不计算在期间内。
期间届满的最后一日是节假日的,以节假日后的第一日为期间届满的日期。
期间不包括在途时间,诉讼文书在期满前交邮的,不算过期。
第七十六条当事人因不可抗拒的事由或者其他正当理由耽误期限的,在障碍消除后的十日内,可以申请顺延期限,是否准许,由人民法院决定。
第七十七条送达诉讼文书必须有送达回证,由受送达人在送达回证上记明收到日期,签名或者盖章。
受送达人在送达回证上的签收日期为送达日期。
第七十八条送达诉讼文书,应当直接送交受送达人。受送达人是公民的,本人不在交他的同住成年家属签收;受送达人是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应当由法人的法定代表人、其他组织的主要负责人或者该法人、组织负责收件的人签收;受送达人有诉讼代理人的,可以送交其代理人签收;受送达人已向人民法院指定代收人的,送交代收人签收。
受送达人的同住成年家属,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负责收件的人,诉讼代理人或者代收人在送达回证上签收的日期为送达日期。
第七十九条受送达人或者他的同住成年家属拒绝接收诉讼文书的,送达人应当邀请有关基层组织或者所在单位的代表到场,说明情况,在送达回证上记明拒收事由和日期,由送达人、见证人签名或者盖章,把诉讼文书留在受送达人的住所,即视为送达。
第八十条直接送达诉讼文书有困难的,可以委托其他人民法院代为送达,或者邮寄送达。邮寄送达的,以回执上注明的收件日期为送达日期。
第八十一条受送达人是军人的,通过其所在部队团以上单位的政治机关转交。
第八十二条受送达人是被监禁的,通过其所在监所或者劳动改造单位转交。
第八十三条代为转交的机关、单位收到诉讼文书后,必须立即交受送达人签收,以在送达回证上的签收日期,为送达日期。
第八十四条受送达人下落不明,或者用本节规定的其他方式无法送达的,公告送达。自发出公告之日起,经过六十日,即视为送达。
公告送达,应当在案卷中记明原因和经过。

热点内容
餐饮业相关法律法规 发布:2025-09-11 14:11:13 浏览:474
应该承担哪些法律责任 发布:2025-09-11 14:10:54 浏览:89
道德的规范功能 发布:2025-09-11 14:10:19 浏览:440
中国劳动法工资标准2015 发布:2025-09-11 14:08:09 浏览:331
汪涛法官 发布:2025-09-11 14:08:04 浏览:223
四川省高级人民法院网 发布:2025-09-11 14:05:55 浏览:293
根据民事诉讼法的规定第二审程序与审判 发布:2025-09-11 13:54:20 浏览:214
行政法规的撤销改变 发布:2025-09-11 13:47:28 浏览:452
郑州市中院司法网拍平台 发布:2025-09-11 13:28:07 浏览:618
2016刑法基础先修讲义 发布:2025-09-11 12:58:47 浏览:4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