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条款大全 » 检察院违反刑事诉讼法

检察院违反刑事诉讼法

发布时间: 2022-01-08 20:10:10

A. 检察院根据刑诉法15条做出的法定不起诉决定的,被害人还否申诉

检察院根据刑诉法15条做出的法定不起诉决定的,刑事被害人依然可以向上一级检察机关申诉,有申诉权。
我国刑事诉讼法第142第第1款规定:“犯罪嫌疑人有本法第十五第规定的情形之一的,人民检察院应当作出不起诉决定。”这种不起诉是绝对不起诉,又称法定不起诉,它是依据刑诉法第15条的规定所作出的。刑事被害人如果不服检察机关依据上述规定所作出的法定不起诉决定的案件,能否向法院起诉?

刑诉法第十五条明确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追究刑事责任,已经追究的,应当撤销案件,或者不起诉,或者终止审理,或者宣告无罪:(一)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认为是犯罪的:(二)犯罪已过追诉时效期限的;(三)经特赦令免除刑罚的;(四)依照刑法告诉才处理的犯罪,没有告诉或者撤回告诉的;(五)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死亡的;(六)其他法律规定免于追究刑事责任的。”这六种情形是绝对不起诉的法定条件。如果某个刑事案件涉案的犯罪嫌疑人只要具备其中之一情形的,都不会被追究刑事责任。即检察机关在犯罪嫌疑人只要具有上述六种情形之一时,就应当作出不起诉决定,也就是说凡是具有刑诉法第15条规定情形之一的,检察机关应该作出不起诉决定,如果不作出不起诉决定或者向人民法院提起公诉则为办了一个错案。刑诉法第142条第1款中的“应当”,根据我国的立法司法习惯,是属于硬性规定,是强制性的、无条件的要求检察机关作出的不起诉。这时,检察机关所作出的不起诉决定,具有绝对的终止刑事诉讼的效力。刑事被害人就不得因对依据该款所作出的不起诉决定不服而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换句话说,就是适用刑诉法第142条第1款的公诉案件不能转化为自诉案件,刑事被害人如果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追究被告人的刑事责任已经没有实际意义。

但这不是否认了被害人在这种情形下遭受了犯罪行为侵犯后没有救济途径。一方面,根据刑法和刑诉法的精神,刑事被害人依然可以向上一级检察机关申诉,有申诉权。但在刑诉法中没有针对本文中所讨论的情形有明确的规定,因此,在刑诉法中明文规定适用刑诉法第142条第1款时所作出的不起诉决定,刑事被害人有向作出不起诉决定的检察机关的上一级检察机关申诉的权利。另一方面,刑事被害人有提起民事诉讼的权利,以被不起诉人为民事被告,请求法院支持自己向被告追讨因被告人的行为给自己所造成的损失。

B. 在鞍山特大杀人案中,检察院提前介入是否违背刑事诉讼法的精神和规定呀

提前介入是违背了刑事诉讼法的精神,违背了设立侦查和审查起诉分离的原则,变成了检察机关提前介入指导侦查机关办案。检察机关履行法律监督职责不能采用这种形式。但目前司法实践中普遍存在这种现象,也是中国特色。但事实上是提前介入,程序上不会体现出来,从这一点上你也可以看出这样做实际是不合法的,只是在政法委ide统一协调下的产物。

C. 检察院新刑事诉讼规则392条规定是否违反刑诉法管辖原则规定

您好,我试着回答一下这个问题。其本意是在节约司法资源。在未发现错误办案的情内况下,本不容应该由检察院侦办的案件,检察院却侦查了,而且侦查结果达到了刑事诉讼的证明标准--“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并符合起诉条件”,检察院在审查起诉阶段就直接起诉了,而不再返回公安等侦查部门重复了。实际违反了刑诉管辖规定。希望我的回答能够对您有所帮助。

D. 违反刑事诉讼法第61条的构成什么罪

刑法才规定构成何罪,刑事诉讼法是规定刑事案件办理程序
违反刑事诉讼法规定回的一般是答违法行为,严重的触犯了刑法相应条文的才会构成具体的罪名。

按修改后刑事诉讼法第61条,对证人及其近亲属进行威胁、侮辱、殴打或者打击报复,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够刑事处罚的,依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
例如殴打证人及其近亲属,构成故意伤害罪等是按刑法234条

参考条文:
原刑诉法
第六十一条 公安机关对于现行犯或者重大嫌疑分子,如果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先行拘留:
(一)正在预备犯罪、实行犯罪或者在犯罪后即时被发觉的;
(二)被害人或者在场亲眼看见的人指认他犯罪的;
(三)在身边或者住处发现有犯罪证据的;
(四)犯罪后企图自杀、逃跑或者在逃的;
(五)有毁灭、伪造证据或者串供可能的;
(六)不讲真实姓名、住址,身份不明的;
(七)有流窜作案、多次作案、结伙作案重大嫌疑的。

修改后刑诉法
第六十一条 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应当保障证人及其近亲属的安全。
对证人及其近亲属进行威胁、侮辱、殴打或者打击报复,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够刑事处罚的,依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

E. 检察院不批准逮捕释放按照新刑事诉讼法哪一条

以下属于检察院不批准逮捕,公安机关应当在接到通知后立即释放的规定。专
《刑事诉讼法》第八属十九条 公安机关对被拘留的人,认为需要逮捕的,应当在拘留后的三日以内,提请人民检察院审查批准。在特殊情况下,提请审查批准的时间可以延长一日至四日。
对于流窜作案、多次作案、结伙作案的重大嫌疑分子,提请审查批准的时间可以延长至三十日。
人民检察院应当自接到公安机关提请批准逮捕书后的七日以内,作出批准逮捕或者不批准逮捕的决定。人民检察院不批准逮捕的,公安机关应当在接到通知后立即释放,并且将执行情况及时通知人民检察院。对于需要继续侦查,并且符合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条件的,依法取保候审或者监视居住。

第九十条 公安机关对人民检察院不批准逮捕的决定,认为有错误的时候,可以要求复议,但是必须将被拘留的人立即释放。如果意见不被接受,可以向上一级人民检察院提请复核。上级人民检察院应当立即复核,作出是否变更的决定,通知下级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执行。

F. 脱离检察院统一业务管理系统办案是违反刑事诉讼法吗

《刑事诉讼法》调整的对象是公、检、法机关在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的参加下,揭露、证实、惩罚犯罪的活动。它的内容主要包括刑事诉讼的任务、基本原则与制度,公、检、法机关在刑事诉讼中的职权和相互关系,当事人及其他诉讼参与人的权利、义务,以及如何进行刑事诉讼的具体程序等。您提到的“检察院统一业务管理系统”应属于检察机关内部办案系统,在《刑事诉讼法》中并未有相关约定。
但是根据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印发《人民检察院办理羁押必要性审查案件规定(试行)》的通知“刑事执行检察部门应当通过检察机关统一业务应用系统等途径及时查询本院批准或者决定、变更、撤销逮捕措施的情况。”以及《全国检察机关统一业务应用系统使用管理办法(试行)》“第三条人民检察院使用管理统一业务应用系统,应当坚持以下原则:……(二) 全员、全面、全程应用。履行业务办理、审核、审批、监督管理职责的检察长、副检察长和其他检察人员,应当全面、全程使用统一业务应用系统开展相关工作。任何人不得违反要求,脱离统一业务应用系统办理有关业务事项。……”都提到应当使用统一业务应用系统办理相关案件,当然根据《全国检察机关统一业务应用系统使用管理办法(试行)》“第十七条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经案件管理部门确认后,适用统一的文书编号,在系统外制作文书:
(一) 系统发生故障,需要及时办理有关业务的;
(二) 属于绝密业务的文书。
因前款第一项情形在系统外制作的文书,承办人应当在故障消除后三个工作日内扫描上传至系统,并在系统内完成相关操作。”以及“第二十四条 统一业务应用系统出现故障,不能进行网上业务流转的,可以在系统外先行流转,在故障消除后的三个工作日之内,应当补充完成网上流转的相关操作。”如果系统故障,则可临时采用系统外现行流转,但故障消除后仍要补充完成网上流转系统。否则,按照《全国检察机关统一业务应用系统使用管理办法(试行)》第七十四条,将给予警示、通报;情节严重的,依照《人民检察院监察工作条例》由纪检监察部门处理,对单位给予通报批评,对负有直接责任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给予纪律处分。

G. 法院、检察院违反刑诉法第五十二条第一款由谁来处理

摘要 您好,我是网络的合作律师,很高兴为您服务

H. 法院在再审程序中有何违反刑事诉讼法规定

我国刑事诉讼法规定,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可以向人民法院或者人民检察院提出申诉,但是不能停止判决、裁定的执行。同时,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发现已经生效的判决确有错误的时候,也可以启动再审程序。

1、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的申诉需满足以下条件:

刑事诉讼法第二百零四条规定: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的申诉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应当重新审判:

(一)有新的证据证明原判决、裁定认定的事实确有错误的;

(二)据以定罪量刑的证据不确实、不充分或者证明案件事实的主要证据之间存在矛盾的;

(三)原判决、裁定适用法律确有错误的;

(四)审判人员在审理该案件的时候,有贪污受贿,徇私舞弊,枉法裁判行为的。

2、各级法院、检察院提起审判监督程序的条件:

刑事诉讼法第二百零五条规定:各级人民法院院长对本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和裁定,如果发现在认定事实上或者在适用法律上确有错误,必须提交审判委员会处理。

最高人民法院对各级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和裁定,上级人民法院对下级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和裁定,如果发现确有错误,有权提审或者指令下级人民法院再审。

最高人民检察院对各级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和裁定,上级人民检察院对下级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和裁定,如果发现确有错误,有权按照审判监督程序向同级人民法院提出抗诉。

人民检察院抗诉的案件,接受抗诉的人民法院应当组成合议庭重新审理,对于原判决事实不清楚或者证据不足的,可以指令下级人民法院再审。

常州律师网页链接

以上就是对什么是刑事诉讼的再审程序,刑事诉讼再审的条件是什么问题的解答。可以看出,为了保证法院判决的稳定性,刑事再审程序的申诉以及提起的条件都是极为严格的。因此,建议当事人在申诉前做好提供相关证据的准备工作,必要时最好委托刑事法方面的律师进行咨询。

I. 检察院如何不违反程序把不起诉决定书撤回

不起诉决定书,本来就是由检察机关作出的,而作出不起诉决定必须遵循法定的程序,或经检察长决定,或经检察委员会讨论决定。对于已经作出的决定,非经法定程序,非具法定事由,是不可能撤销的,因此,不存在所谓的不违反程序可以撤销不起诉决定的情形。


法条链接:《人民检察院刑事诉讼规则》


1、第二百八十八条

人民检察院对于符合刑事诉讼法第十五条规定的情形之一的案件,经检察长决定,应当作出不起诉决定。

2、第二百八十九条

人民检察院对于犯罪情节轻微,依照刑法规定不需要判处刑罚或者免除刑罚的,经检察委员会讨论决定,可以作出不起诉决定。

3、第二百九十二条

人民检察院根据刑事诉讼法第一百四十条第四款、第一百四十二条第二款对直接立案侦查的案件决定不起诉后,审查起诉部门应当将不起诉决定书副本以及案件审查报告报送上一级人民检察院备案。

4、第二百九十七条

公安机关认为不起诉决定有错误,要求复议的,人民检察院审查起诉部门应当另行指定检察人员进行审查并提出审查意见,经审查起诉部门负责人审核,报请检察长或者检察委员会决定。

5、第三百零一条

上一级人民检察院对被害人不服不起诉决定的申诉进行复查后,应当在三个月内作出复查决定,案情复杂的,最长不得超过六个月。控告申诉部门应当提出复查意见,报请检察长作出复查决定。

6、第三百零三条

被不起诉人对人民检察院依照刑事诉讼法第一百四十二条第二款规定作出的不起诉决定不服,自收到不起诉决定书后七日以内提出申诉的,应当由作出决定的人民检察院立案复查,由控告申诉部门办理。被不起诉人自收到不起诉决定书后七日以外提出申诉的,由控告申诉部门审查是否立案复查。

人民检察院控告申诉部门复查后应当提出复查意见,认为应当维持不起诉决定的,报请检察长作出复查决定;认为应当撤销不起诉决定提起公诉的,报请检察长提交检察委员会讨论决定。复查决定书应当送达被不起诉人,撤销不起诉决定或者变更不起诉的事实或者法律根据的,应当同时抄送移送审查起诉的公安机关和本院有关部门。

人民检察院作出撤销不起诉决定提起公诉的复查决定后,应当将案件交由审查起诉部门提起公诉。

热点内容
个人收购承兑汇票法律责任 发布:2025-09-10 09:35:20 浏览:987
客户须知的法律效力 发布:2025-09-10 09:28:14 浏览:943
性贪法官吃奶照片 发布:2025-09-10 09:28:13 浏览:846
美国法院数 发布:2025-09-10 09:23:04 浏览:58
1000万诉讼法多少钱 发布:2025-09-10 09:08:52 浏览:293
新婚姻法修改重点 发布:2025-09-10 09:07:54 浏览:69
法院判的赔偿怎么办 发布:2025-09-10 09:07:13 浏览:231
关于法律知识的广播稿 发布:2025-09-10 09:05:53 浏览:378
gsp法律法规 发布:2025-09-10 08:51:32 浏览:18
道德教育的图片 发布:2025-09-10 08:45:29 浏览:6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