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诉讼法的分析题
『壹』 刑事诉讼法案例分析题
刑事诉讼法案例分析题
(一)1999年6月5日,张某因犯强奸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二年,2001年3月被提前释放。2005年5月20日下午,张某将一中年妇女放在自行车栏内的一只皮包抢走,内有现金1800
元、身份证一张,张某在逃跑途中被群众抓获,后扭送到当地派出所。派出所民警王某和侯某立即进行调查取证,当取证结束后,民警王某和侯某认为犯罪嫌疑人张某能主动承认错误,认罪态度较好,决定予以取保候审,并由张某的朋友李某(无固定收入)为保证人。
问题:
1、采取取保候审是否恰当?
2、如取保候审,李某是否可以作为保证人?
答:1、不恰当。根据《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第六十四条规定,对累犯、犯罪集团的主犯,以自伤、自残办法逃避侦查的犯罪嫌疑人,危害国家安全的犯罪、暴力犯罪,以及其他严重犯罪的犯罪嫌疑人,不得取保候审。
2、李某不能担任保证人。《刑事诉讼法》第54条规定“保证人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一)
与本案无牵连;(二)有能力履行保证义;(三)享有政治权利,人身自由未受到限制;(四)有固定的住处和收入。”本案中,李某无固定收入,不符合第(二)(四)项规定,李某不符合保证人的条件。
(二)1997年4月23日晚上10时许,某市棉纺厂女职工张云被强奸。罪犯作案之后逃走,匆忙中留在现场一块手表。事后,张云向公安机关报案,并提供了罪犯的一些特征。据被害人反映,罪犯是一名年纪大约在30岁上下的男子,身材不高但身体强壮,满脸胡须。张云还向公安机关提交了罪犯遗留在现场的手表。经侦查人员查看,手表为黑色红莲牌机械表,已经半旧。于是,公安机关以这块手表为线索开始了案件的侦查活动。一个多月之后公安机关找到了手表的主人某公司职员刘俊枫。经公安人员询问,刘俊枫承认手表是自己的,但是声称已经与两个月以前丢失,而且不承认自己犯有任何罪行。但是刘俊枫提不出证据证明自己曾经丢失手表。于是,侦查人员认为本案已经证据确凿,随即拘留了刘俊枫。然后公安人员找到被害人张云,告诉她已经找到了遗留在现场那块手表的主人,让张云辨认一下,该人是不是罪犯。张云仔细观察了刘俊枫之后,对侦查人员说:“这个人的身高、体型和罪犯都差不多,而且长相也很象,我觉得就是他。”于是,侦查人员立即作出决定提请人民检察院批准,逮捕刘俊枫。
(问题)在这起案件的侦查过程中,公安人员的做法不当之处?并请说明理由
答:
1、对刘俊枫采取拘留措施不当,刑事诉讼法第六十一条
2、在主持辨认时采取了单独辨认的方式
3、在辨认之前将被辨认人的有关情况告知辨认人
(三)犯罪嫌疑人江某,男,68岁,农民,因涉嫌诈骗被公安机关依法拘留。拘留后公安机关发现其患有严重肺结核,经医院检查属实,需要隔离。公安机关遂做出取保候审决定,要求江某提供保证人。江某向公安机关提出由其弟做保证人。公安机关调查发现,江某之弟有一定资财,但常年在外地做生意,住处较多,行踪极不稳定,因此没有同意江某之弟做保证人。
问题:
(1)本案中可否对江某采取取保候审措施?
(2)公安机关不同意江某之弟做保证人的做法是否正确?
(3)若江某无法提供别的保证人,公安机关还可以采取什么处理方式?
答案:
(1)公安机关可以对江某采取取保候审强制措施。《刑事诉讼法》第60条第2款规定
:对应当逮捕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如果患有严重疾病,或者是正在怀孕、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可以采用取保候审或者监视居住的办法。”本案中,江某患有严重的肺结核,理应对其采取取保候审的强制措施。
(2)公安机关不同意江某之弟做保证人是正确的。《刑事诉讼法》第54条规定:“保证人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一)与本案无牵连;(二)有能力履行保证义;(三)享有政治权利,人身自由未受到限制;(四)有固定的住处和收入。”本案中,江某之弟无固定的住处,不符合第(二)(四)规定,公安机关不同意其做保证人的做法是正确的。
(3)江某若无法提供别的保证人,可通过交纳保证金,而被取保候审。《刑事诉讼法第
53条规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决定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取保候审,应当责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提出保证人或者交纳保证金。”据此,我国的取保候审分人保和物保(财产保)两种,若江某无法提供保证人,可选择财产保,交纳保证金。但如江某既无法提供保证人,又无法提供保证金。根据《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第六十八条规定:符合取保候审条件的犯罪嫌疑人既不交纳保证金,又无保证人担保的,可以监视居住。”据此,公安机关可以对江某监视居住。
『贰』 刑事诉讼法案例分析题
1.张父可以提起自诉来,但是法院自审查后应该转到侦查机关(因为此案是公诉案件)
2.法院可以决定逮捕,但是执行应该是公安机关
3.张胞姐不能作为翻译人员,法院不能准许
4.新证人出庭,法院应当宣布延期审理,而不是中止
如果还要说不足之处,还有:
一般不公开审理、指定辩护人问题
『叁』 刑事诉讼法法条分析题怎么答
一、给该法条定性,指出法条的内涵
二、法条的立法意义及在整部法典的价值
三、颁布这个法条的相关背景
四、该法条的构成要件(或成立条件)
五、该法条的法律后果
可以从以上几点去分析,不一定全部都用上
『肆』 刑事诉讼法案例分析题(急)
1.第一,一审判决书送达后有十天的上诉期,不应该次日就为执行行为;
第二,我国刑诉法规定二审全案审理,三被告同时作为二审被告人参与二审,不可以执行;
第三,二审法院因法律适用不当不可以发回重审,只能直接改判;
第四,发回重审原审合议庭应当回避,不能由原审合议庭重新审理;
第五,二审发回重审适用一审程序,其判决为一审判决,可以上诉。
2.民事案件上诉程序不可以由法官独任审判,也不能适用简易程序。
『伍』 刑事诉讼法案例分析题
错误一:国来家安全犯罪应由国安源机关立案侦查,不应由公安机关侦查
错误二:危害国家安全案件应该由中级法院管辖,不应由基层法院管辖
错误三:基层法院不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本案中基层法院判处丁无期徒刑错误
错误四:丁某上诉后,二审法院不能加重对其的刑罚,本案中院改判丁某死刑错误,违反了上诉不加刑原则
错误五:判处死刑的案件除经上级法院及高院核准,还须经最高院复核,本案中未经最高院复核,高院院长直接签发死刑令错误
『陆』 电大法学专科 刑事诉讼法 案例分析题 希望高人解答一下,不胜感激。。。。。。
侦查人员应首先问其有没有此犯罪行为,如果嫌疑人承认有,就让其供述版,如果其说没有,才能说他有此权行为,并说出证据事实等
侦查阶段就可能找律师为其辩护,讯问人员说不能找也是错误的
讯问人员的第二句和最后一句也是违法的,新刑诉法,明确规定了保障人权,严禁刑讯逼供和以威胁、引诱、欺骗以及其他非法方法收集证据,不得强迫任何人证实自己有罪,此违反了这一点
『柒』 电大法学专科 刑事诉讼法 案例分析题 希望高人解答一下,不胜感激。 新手
修改前的刑事诉抄讼法第二百条中级人民法院判处死刑的第一审案件,被告人不上诉的,应当由高级人民法院复核后,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核准。高级人民法院不同意判处死刑的,可以提审或者发回重新审判。
修改后的刑事诉讼法第二百三十六条中级人民法院判处死刑的第一审案件,被告人不上诉的,应当由高级人民法院复核后,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核准。高级人民法院不同意判处死刑的,可以提审或者发回重新审判。
所以省高院(不是中院啊)裁定撤销原判发回重审是正确的。
『捌』 刑事诉讼法案例分析题
某县人民法院经过一审依法以故意杀人罪判处王某死刑,缓期两年执行。
可能判处无期徒刑内、死刑容的普通刑事案件是中级人民法院管辖的案件,所以县人民法院审理本案,管辖错误。
上诉,抗诉期满,县人民法院将此案报送市中级人民法院。市中级人民法院对本案裁定予以核准。
中级人民法院判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的案件,由高级人民法院核准。中级人民法院审核死刑缓期二年执行错误
正确做法是某县人民检察院将本案移送市人民检察院提起公诉,由中级人民法院审理本案。中级人民判处死刑唤起二年执行,无上诉也无抗诉的,应当由中级人民法院移送高级人民法院核准。
『玖』 形式诉讼法的案例分析题
1,法院有权对没有上诉部分进行审理。依据全面审查原则。人民法院应版当全面审查,一权并处理。 2,违反,郝某上诉了,对于郝某不应当加重刑罚,赵某未上诉,对于赵某可以加重刑罚。 3,当事人当然可以申诉,我国刑事诉讼法中规定,享有独立的申诉权利的主题就是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