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条款大全 » 劳动法擅离岗位

劳动法擅离岗位

发布时间: 2022-01-09 08:38:31

劳动法商业部门的我擅离职守是什么处罚

用人单位可以制定规章制度,但不能与现行法律、法规相冲突。

你可以要求单位出具处罚的证明。

如果觉得单位做法不对,你可以去申请劳动仲裁。要求单位出示相关的事实依据、法律依据、规章制度?这些制度是否公示?

你可以拿处罚你的书面公告去劳动仲裁。

Ⅱ 劳动法对于连续旷工几天或者累计旷工几次可以视为自离

《劳动法》里没有关于连续旷工几天就算自动离职的规定。

《劳动法》是这样规定的:用人单位有权制定厂规厂纪,但不能和法律相违背。用人单位依据这一规定制定规章制度,经一定的民主程序、不违背法律法规,且经过公示,是合法的,是可以生效的。如用人单位规章制度规定,员工连续旷工三天算自动离职,并无不当。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二十五条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一)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

(二)严重违反劳动纪律或者用人单位规章制度的;

(三)严重失职,营私舞弊,对用人单位利益造成重大损害的;

(四)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

第二十六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但是应当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劳动者本人:

(一)劳动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由用人单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

(二)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经过培训或者调整工作岗位,仍不能胜任工作的;

(三)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原劳动合同无法履行,经当事人协商不能就变更劳动合同达成协议的。

(2)劳动法擅离岗位扩展阅读

未签订劳动合同而辞职时老板又不支付工资的几种解决途径:

1.和老板协商解决;

2.当地劳动局内设机构劳动仲裁委员会申请劳动仲裁要回工资。该程序是专门为了解决劳资纠纷的,效果很好,不用交任何费用;

3.对仲裁结果不服得,可以向法院起诉;

4.可以向劳动监察机构投诉,由其责令用人单位改正。

5.需要注意的问题:

(1)时效问题。申请劳动仲裁的,自劳动争议发生之日起一年内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书面申请。

(2)证据问题。证明劳动关系的存在,比如同事、工作证,工作服都可以。

Ⅲ 请问、如果我11月份在辞职不批的情况下、擅自离开工作岗位超过3天 公司可以拒绝发放我10月份的工资吗

你辞职不会用速递吗?
管他批不批,你用速递给公司邮寄辞职申请书(解除劳动合同)。
时间到直接走人。
不发工资看看呀,公司没那么傻。。

1、劳动法规定,一下情况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第二十四条 经劳动合同当事人协商一致,劳动合同可以解除。

第二十五条 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一)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
(二)严重违反劳动纪律或者用人单位规章制度的;
(三)严重失职,营私舞弊,对用人单位利益造成重大损害的;
(四)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

第二十六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但是应当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劳动者本人:

(一)劳动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由用人单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
(二)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经过培训或者调整工作岗位,仍不能胜任工作的;
(三)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原劳动合同无法履行,经当事人协商不能就变更劳动合同达成协议的。

2、看看你和单位的劳动合同履行多少年,12年以下的每年赔偿1月工资,12年以上赔偿12个月的工资

Ⅳ 上班时间上厕所被罚款了,说是擅离岗位,要记警告处分,也就是罚二十元,这样可以去劳动局去投诉吗

真的有这么变态的公司啊!
完全可以投诉,甚至可以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请求…
市里告不了就告到省里,省里告不了就告到中央,中央告不了就告到世界人权组织,世界人权组织告不了就告到联合国,如果联合国都告不了那你就自认倒霉吧!
说到底这是个人权问题,完全可以告…这已经不是钱的问题啦!很严重的人权问题!真的很严重…连尿都不要撒,万一憋尿得了前列腺炎谁能负责…简直无法无天,太气愤…要不你找拉登大叔帮忙…他肯定可以解决…

Ⅳ 公司高管擅离岗位,擅自辞职,不进行交接,泄露公司机密,给公司带来损失,具体的法律条文

根据《关于企业处理擅自离职职工问题的复函》规定,自动离职是指劳动者终止劳动关系时不履行解除手续,擅自出走离岗,或者解除手续没有办理完毕而离开单位。对于自动离职的人员,单位享有以下权利:
1、依据本企业规章制度,行使行政处分权。
为保证企业的正常运转,企业通常都会制订一定的业务要求和相应的规章制度,遵守各项规章制度是每名员工应做到的基本业务规范。其中就包括工作制度按照上下班,不迟到早退、不擅自离岗,严格履行请假制度,经批准后方可离开岗位,不得无故不到岗、请假未准而擅离职守等。对此企业有权依据规章制度对员工给予处分。对于员工自动离职,企业可按旷工处理。
需要注意的是,企业在作出处理决定后,一事实上要书面送达被处理人。倘若无法书面通知,企业需审慎处理此事,不可草率处理。因为企业对人员进行处理,程序上必须要符合法律、法规的规定。否则该处理决定面临被确认无效的风险。
2、企业享有劳动合同解除权。
企业有权制定符合本企业生产经营实际的规章制度,其中包括员工奖惩规定。只要企业制订的奖惩规定不与现行法律规定相悖,据此企业就可以针对自动离岗人员适用惩处措施,如有解除合同的规定,亦可以适用之。
同样需要注意的是,企业应当将解除劳动合同关系的通知送达自动离职者本人。原劳办发[1995]179号《关于通过媒体通知职工回单位,并对使其不归者按自动离职或旷工处理问题的复函》规定,“以书面形式直接送达职工本人;本人不在的,交其同住成年亲属签收,直接送达有困难的,可以邮寄送达,以查询回执上注明的收件日期为送达日期。只有在受送达职工下落不明,或用上述送达方式无法送达的情况下,方可公告送达,即张贴公告或通过媒体通知等。”因此在企业行使单方解除权时,应做好解除手续的保管工作。
3、以离职人员违反劳动合同的约定享有损失求偿权。
原劳动部《违反<劳动法>有关劳动合同规定的赔偿办法》第四条规定:“劳动者违反规定或劳动合同的约定解除劳动合同,对用人单位造成损失的,劳动者应赔偿用人单位的下列损失:
(1)用人单位招收录用其所支付的费用;
(2)用人单位为其支付的培训费,双方另约定从约定;
(3)对生产、经营和工作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
(4)劳动合同约定的其他赔偿费用”。
由此可以看到,企业行使损失求偿权时,求偿对象是指一般员工,如果企业有证据证明产生了前述损失是自动离职员工的违约行为造成的,企业对其提出的损失赔偿要求就可以得到法律支持。
4、对于违法保密义务、竞业限制以及签订专项培训协议约定服务期规定的离职人员,企业享受违约金求偿权。
劳动合同法规定了企业向负责有特定义务的劳动者主张违约金的权利,《劳动合同法》第二十二条第二款“劳动者违反服务期约定的,应当按照约定向用人单位支付违约金。违约金的数额不得超过用人单位提供的培训费用。用人单位要求劳动者支付的违约金不得超过服务期尚未履行部分的分摊的培训费用”;第二十三条第二款“保密义务的劳动者违反竞业限制约定的,应当按照约定向用人单位支付违约金”。

Ⅵ 公司员工不服从安排,擅自离开工作岗位,造成严重损失,公司解聘该员工需要补偿吗

员工严重违反公司制度,
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依照劳动法,可以解除劳动关系,并不用支付补偿金。
但前提是如果员工提请劳动仲裁,需要公司提供确凿的证据。
如员工不服从安排,擅自离开工作岗位,造成严重损失的事实依据等,如此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Ⅶ 劳动纠纷,离开工作岗位受处分是否合法。

擅自离开工作岗位,用人单位可以对其进行处罚。
根据《劳动法》第三条规定,劳动者应当遵守劳动纪律,擅自离开工作岗位是违反劳动纪律行为,用人单位有权依据本单位依法制定的规章制度的规定对其进行处罚。如果用人单位给予的处分符合制度规定,合法;不符合制度规定,违法。

Ⅷ 新劳动法规定旷工几天算是自动离职

关于旷工几天算自离的规定,《劳动合同法》并没有明确规定,每个公司不一样的规定,一般是三天。

一、《劳动法》第25条、《劳动合同法》第39条、第40条规定用人单位可单方解除劳动合同。

第三十九条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一)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

(二)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的;

(三)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的;

(四)劳动者同时与其他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对完成本单位的工作任务造成严重影响,或者经用人单位提出,拒不改正的;

(五)因本法第二十六条第一款第一项规定的情形致使劳动合同无效的;

(六)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

就是你的行为如果符合此条第二款规定,单位就可以严重违反单位规章制度为由单方解除劳动合同,给你解除劳动合同通知,如果只是口头说你就算自离,一直没有通知解除劳动合同,你们之间的劳动合同就是有效的。

二、因旷工被除名的法律依据是:《企业职工奖惩条例》(国发[1982]59号)的规定,由用人单位提出与无正当理由旷工的职工终止劳动关系的一种处理方式。除名的条件是:

(1)职工经常旷工没有正当理由;

(2)经批评教育无效;

(3)达到规定的旷工天数,即连续旷工时间超过15天,或者1年以内累计旷工时间超过30天。

但是注意此规章已经于2008年1月15日,被国务院第516号令明文废止。如企业现行规章制度中仍规定“除名”或“开除”等相关条款,显然缺乏法律依据。

至于旷工几天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单位可以制定单位内部管理制度,根据情况自己制定。

(8)劳动法擅离岗位扩展阅读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第四十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劳动者本人或者额外支付劳动者一个月工资后,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一)劳动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由用人单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

(二)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经过培训或者调整工作岗位,仍不能胜任工作的;

(三)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劳动合同无法履行,经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未能就变更劳动合同内容达成协议的。

Ⅸ 员工未告诉老板擅自离开工作职位而导致事故意外死亡,属于非因公伤亡吗企业该如何赔偿

1、按照《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四条的规定,工伤主要有以下类型:
1.1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的;
1.2工作时间前后在工作场所内,从事与工作有关的预备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伤害的;
1.3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暴力等意外伤害的;
1.4患职业病的;
1.5因工外出期间,由于工作原因受到伤害或者发生事故下落不明的;
1.6在上下班途中,受到机动车事故伤害的;
1.7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认定为工伤的其他情形。
2、《工伤保险条例》第十五条规定,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视同工伤:
2.1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岗位,突发疾病死亡或者在48小时之内经抢救无效死亡的;
2.2在抢险救灾等维护国家利益、公共利益活动中受到伤害的;
2.3职工原在军队服役,因战、因公负伤致残,已取得革命伤残军人证,到用人单位后旧伤复发的。
3、但是如果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认定为工伤或者视同工伤:
3.1因犯罪或者违反治安管理伤亡的;
3.2醉酒导致伤亡的;
3.3自残或者自杀的。

热点内容
经济法基础江苏大学出版社参考答案 发布:2025-09-09 18:00:09 浏览:81
刑法小文章 发布:2025-09-09 17:49:16 浏览:415
王国强律师 发布:2025-09-09 17:40:15 浏览:31
移动基站安装法律法规 发布:2025-09-09 17:39:32 浏览:290
郴州律师电话 发布:2025-09-09 17:30:08 浏览:28
恶意诽谤诬陷他人承担法律责任吗 发布:2025-09-09 17:28:28 浏览:401
工资多久发法律责任 发布:2025-09-09 17:26:18 浏览:310
国家审计报告无法律效力 发布:2025-09-09 17:25:26 浏览:223
2019年新劳动法工资结算和事假标准 发布:2025-09-09 17:18:04 浏览:81
合同法中的违约 发布:2025-09-09 17:11:19 浏览: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