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条款大全 » 人民大学诉讼法考研

人民大学诉讼法考研

发布时间: 2022-01-09 09:20:46

1. 中国人民大学诉讼法学考研难吗

1、中国人民大学诉讼法学考研难,毕竟是名校。
2、考研难易主要看版招生单位的名气权和所处的城市,因为生源不一样。
3、关键还是看自己的备考情况,因为录取是看实力和分数。所以打算报考中国人民大学就务必努力和自信,二者缺一不可。尽早准备。

2. 人大法学考研是全国统考吗谢谢

关于人大法学硕士考研问题说明:

1.中国人民大学法学硕士专业课考查方式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硕士考查分为理论法学和应用法学,其中理论法学分为法理学、法制史、宪法三个科目,每门50分,总分150分,应用法学从刑法民法、知识产权法、诉讼法、经济法、国际法、环境与资源保护法七门中选择三门,每门各占50分,总分150分。来胜法考法硕公众号


2.人民大学法学硕士考研是否有指定教材

中国人民大学官方不指定教材,但大部分考生都以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材为参考,大多数都是蓝皮书。

法理学(第三版)朱景文,

中国宪法(第三版)黄皮书 胡锦光、韩大元,

法制史(第五版) 曾宪义,

民法(第六版)王利明(民法总则出台后可能会修订),

刑法(第六版)王作富,

民事诉讼法(第七版)江伟、肖建国,

刑事诉讼法(第四版),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第三版)周珂,

知识产权法(第五版)刘春田(有修订计划),

经济法有两本教材,一本是史际春教授主编的第三版,一本是刘文华教授的第五版,大部分考生参考刘文华老师第五版,经济法专业的考生可以同时参考这两本教材,

国际法(第五版)程晓霞、余民才,

国际经济法(第五版)郭寿康、赵秀文,

国际私法(第五版)章尚锦、 杜焕芳。


3.考中国人民大学硕士选择什么专业比较好?

法理学、法制史两门专业录取比例几乎是百分之百,进入复试即可录取,宪政、刑法两门专业竞争相对合适,比较法、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冷热不确定,建议选择应以兴趣为上,民商法、经济法、知识产权法对于英语基础较好,自己热爱,复习时间充裕的学生可以积极报考。

社会法实用性较高,喜欢的同学可以积极报考。总之,专业的选择需要结合自身实力、职业规划、个人兴趣综合选择。在考研过程中来胜辅导员非常认真,帮助我调整复习计划,督促我认真的完成了专业课笔记,并仔细的帮助我检查笔记,为我在后期复习专业课提供了很大的帮助。其次,对于来胜的专业课课程,授课老师的讲解非常到位。首先为我们搭建框架,让我们能够更好的了解书本,并且教会我们该如何正确答题,这对于考试有很大的帮助。在公共课方面,老师们的课程都有很明确的阶段性,让我能一步步的学习巩固我的知识,并且老师们在最后冲刺阶段的押题我认为非常准确,对我的考试有很大的帮助。最后,我认为来胜的视频学院非常有帮助,这让我在听过面授课后可以再去视频学院查漏补缺,很好的巩固知识。

3. 人大法学考研需要哪些科目 谢谢

人大法学专业很多。如民商法学,刑法学,宪法学与行政法学等。
举个例子:民商法学考研科目为:
政治,外语,中国民商法,法学综合考试(法理学、中国法制史、宪法、刑法、诉讼法)。
其中法学综合考试时大部分专业都要考的,另一门专业课根据专业而定。

4. 中国人民大学诉讼法考研几本书

人大的研究生初试专业课是两张卷子,一张考法理学,一张是综合卷,综合卷要求在九回门中(民法、答刑法、法制史、诉讼法、国际法、环保法、经济法、知识产权法)中选择五门作答,报考科目为必选项,民法不考商法和知识产权的内容,宪法不考行政法的内容,,综合卷不考论述题,法理学的论述题必考。你要考诉讼法,除了诉讼法要看民诉和刑诉外,还要再看五门课的书(法理、综合卷中再选四门)

5. 人大法学专业考研科目有哪些

全国统一出题的科目包括:英语和政治,也就是通常说的公共课。
法学硕士同内样需要参加公共课考试。公容共课每科满分100分。此外,人大法学硕士还需要参加综合课和专业课考试,每科150分。
综合课包括:法理学,宪法学,中国法制史,民法学,刑法学,诉讼法学六门。
每门30分,共用一张试卷,考生需要参加其中五科考试。比如你报考的是法理学研究生,你就考其余5门。以此类推。经济法、国际法、环境法等专业的考生可从以上六门中任选五门。
专业课:即所报考的专业。比如考法理学专业,专业课为法理学一张试卷,满分150分。题型有名词解释,简答,论述等。
另外初试过线后需到人大参加复试,包括以下科目:
1、综合课笔试,范围和题型和初试综合课基本相同。英语听力考试,速度较快;
2、英语口试抽签回答一道英语试题,一般是法律英语;
3、专业课口试,抽签回答两道专业课试题;
4、综合素质面试,在口试中综合考量,不另进行考试。
注意:以上各部分都必须及格,否则将被淘汰。

6. 人大法学考研方法

我用关键词的形式,把我的考研一次成功经验和大家分享。 作为一名高中时期的理科生,我在很长时间内反感“背”这个词,在我看来,理解才是学习的王道,“背”意味着死记,意味着盲目的重复。但是过去一年考研的经历,让我改变了之前对“背”的偏见,也让我产生了对文科生的敬佩。 选择人大,而不是北大抑或清华,也就意味着你选择了一条严谨的“概念”之路,人大的题目重视基础是不争的事实:初试题以名词解释和简答为主,两门专业课,除去科目三的3道论述题所占的60分,剩余的240分都是名词解释和简答。 名词解释是对法学基本概念的考察,简答题也是由核心概念的名词解释和相关性质的展开组成,因此,“概念”是人大考研的灵魂.
有一点大家应该会同意,一个概念“你把它记住了,你也就理解了”。无论你对一个概念的外延有多么充分的感知和理解,如果你不能用法言法语将其内涵直接“陈述”出来,,具体到考试上,如果你不能用标准化的、精炼而周密的语言将 “名词” 解释出来,你很难向阅卷老师证明你真正理解了它,你就不能拿到足够换来一张录取通知书的分数。 在准备人大考研的过程中,很多人,包括我自己,在初期很长时间内都是以一种很缓慢的节奏“细细”地看书,看的也很认真,看的遍数也不少,但是随便拿一道简单的真题来检验自己,就会发现要么是“知其一不知其二”,要么是似曾相识却无法言传——这都是不行的,这样在考试时要么漏掉重要得分点,要么写成毫无逻辑一团糟招致评分老师的不良印象。同时,这种“看过很多遍却还是记不住”的难受经历也会消磨备考过程中本就脆弱的信心和耐心。 因此,我的建议,“背”吧少年!! 放低姿态,放平心态,放下“靠理解不用死记硬背”的身段,静下心来耐心地背,一遍又一遍地背,每背一遍都会有新收获,每背一遍都会发现之前在理解上的偏差, 五遍十遍二十遍,随着越来越多的概念对你而言都如数家珍,你的信心会膨胀,你的继续背下去的动力和热情会增加,你的成功几率也在悄然增长。 所以,我的第一个建议:在认真看过每一门教材1-2遍,掌握了学科的知识框架并且对每一个概念都有比较到位的理解 之后,就开始记忆——“背”,而不是继续轻松地看书,最好是能够到合适的地方大声的朗读然后再大声地背出来!朗读之后再背诵,是一个信息输入和输出的双向过程, 这个综合过程远比看书的效率高( 你们会懂的)。 对于一般考生而言,看书很轻松很愉快,但是背书相对很累,这也导致很多人长期停留在只看不背的阶段,浪费了提升水平的时机和时间。 就我个人而言,我从9月份开始逐渐增加每天读书背书的时间, 我白天就在图书馆的偏僻处背诵我整理的笔记,晚上就结合教材和自己的理解对笔记进行优化,第二天就重复前一天的过程。 到了11月和12月,我每天早、中、晚会在图书馆楼道、操场边、宿舍尽头等各种合适的地方背书,除去整理和总结的时间,每天背书时间超过9个小时。从2011年9月到2012年1月初考试前, 我平均每一科的笔记都背了10遍有余,我想这也是我初次考试就能两门专业课考得比较理想分数的主要原因。 前面我提到了背书的重要性,现在我想说一下背书的“客体”——笔记。 很多同学在犹豫是看书还是看笔记, 我的建议是,刚开始的时候认真看教材,掌握知识体系,对每一个概念混个脸熟,然后就可以把教材放到第二位作为参考和补充,全力攻克笔记。 我之所以建议背笔记,主要是从人大的题型出发,考虑其可行性和必要性。 可行性: 人大初试主要是名词和简答,每个题几乎都是一个比较独立的知识点,不需要大段的发散性论述。反映到教材上,每个题也就是教材上的一段话或者相邻几段话的中心句,能够做到一网打尽,将其做成笔记一般不会漏掉知识点,因此,将所有教材上的重要知识点做成笔记 是可行的。 必要性:人大法学初试改革之后, 法理一本书,法制史一本书,宪法两本书(21世纪《宪法》+ 韩大元的《中国宪法》) ,科目四7选5至少5本书, 其中诉讼法2本,国际法至少3本, 这加起来也是10本左右的大头书,很难想象在复习的后期每天还要带着几百页厚的砖头一本一本的背,这厚厚的一叠书仅看起来就是一种不能承受之重,对信心是个严重挑战。 所以,我认为,一份全面而精炼并且符合考试要求的笔记必不可少!!! 因此,我和我的同学(380+考上国际法那个),从暑假开始, 结合最近11年的所有初试、复试真题,以及市面上专做人大法学考研的最权威的机构的全套资料,用了100多个日日夜夜终于把我们要考的所有科目(法理,法制史,宪法,民法,刑法,诉讼法,知产,经济法,国际法),一个字一个字敲进电脑,整理成了一套全面而精炼的笔记。 对我而言,过去一年最有成就感的两件事,一件事 一次性考上人大民商,另一件就是整理了一套我认为是 市面上最好的复习笔记。 笔记里的每一个名词解释,都是,具体而言,每个名词解释分为如下几个部分:①戴帽子:限定概念所属范围 或 概念的划分标准 或 概念的起源 ②概念的基本内涵 ③概念的特征、性质等 ④加尾巴:需要时(特别是法制史的名词解释)加上对概念的简短评价。 字数在100-150之间。 每一个简答题也都是按照 ①核心概念名词解释 + ②概念的相关特征和性质 来整理。 字数在200-250之间 总的来说,完全按照考试要求整理,按照这个框架来背,上考场之后几乎可以如“本能”般直接下笔默写,不用临场整理思路,大大的节约了时间。 同时,笔记里每一个知识点旁边,按照重要性程度都标注 A+,A,B+,B,C几等,这是根据该知识点在近十年所有真题中的考察频率和 辅导班老师根据多年经验做出的建议, 而将知识点所做的重要性分类。 在这里我要像大家介绍一个考场上面对 陌生题目 的经验,其实也是我在按自己整理的笔记背诵几个月之后形成的答题感觉: 遇到不会的题目,千万不要慌,就按照平时背诵的套路,也就是上面介绍的①戴帽子:限定概念所属范围 或 概念的划分标准 或 概念的起源 ②概念的基本内涵 ③概念的特征、性质等 ④加尾巴 的方式, 将你对题目字面的理解和本科学习的基础集合起来,“编”一个看上去 很有法学素养的 答案,也能得到阅卷老师的垂青( 个人亲身经历,哈哈,没办法考场上肯定会碰到不熟悉的题目) 以上两点, 也就是 “背” 和 “符合考试要求的笔记” ,是我想向大家竭力建议的人大法学考研不二法门,我和我的同学从中受益匪浅,最终的成绩也证明我们的方法和笔记是有效的。 需要指出的是,整理全套笔记是一个十分消耗精力和时间的过程,是一个可以让人崩溃的过程, 同时对部分人而言也可能是事倍功半的过程。因为如果笔记整理的不全面,或者笔记里面知识点的重难点不突出, 或者每个知识点内容不全面(比如只有核心概念,没有必要的描述),都会导致 弊大于利的遗憾结果,辛辛苦苦整理笔记再背笔记,结果却是南辕北辙或者本末倒置。 因此,,让大家能够把时间用到看教材和背笔记这两个过程中,减少大家翻书、找到所有考点、划出重点、敲键盘、无休止地修改笔记、校对排版以至于滴眼药水做眼保健操(这都是我们所经历过的最让人煎熬的过程) 的时间, 我们很乐意将笔记同大家分享,包括法理,法制史,宪法,民法(初试笔记+复试笔记),刑法,诉讼法,知产,经济法,国际法各科 想要笔记或者想要继续咨询考研经验的朋友,可以给我发邮件,地址是 [email protected] 即 “相约人大2013”的拼音 我希望我们的经验以及我们整理的笔记能够帮助更多梦想考上人大,梦想改变人生轨迹的考生们, 加油! 希望能够在2013年的迎新会上见到你!

7.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考研有哪些细分专业方向

  • 四、人大法学各细分专业介绍及初试科目 人大法学各专业方向如下:

  • 1.法学理论 2.法律史3.宪法学与行政法学 4.刑法学 5.民商法学

  • 6.诉讼法学: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证据学,物证技术学 7.经济法学

  • 8.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 9.国际法学10.知识产权法:法学,法学应用 11.比较法法

  • 12.法律(法学专硕)

  • 以上各专业大部分初试科目是一样的,如下: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 ②201英语一或202俄语或203日语或240法或241德 ③623理论法学 ④806应用法学

  • 其中物证技术学专业课科目为624物证技术学807普通物理与普通化学 法律(法学专硕)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或203日语③法硕联考专业基础(法学)④法硕联考综合(法学)

8. 考中国人大的法学研究生的要求

RUC法学的考题比较基础 但是科目多 教材多 考点经常会出其不意
如果你是大一大二的学生 那么你要做的就是好好学习基础法 最好找人打21世纪教材看看自己热热身
如果你是大三大四的正在准备考研 那么就要制定一个计划 按部就班 踏踏实实
人大不会亏待每一个辛勤努力的人
记住 一分汗水一分收获
诉讼法是没有民商竞争那么激烈 但是依然火热 人大没有太好考的专业 万事开头难
加油!!!!祝你成功!!!

9. 中国人民大学诉讼法考研难不难

中国人民大学的法学院又是中国法学类重点中的重点,在中国学位排名第一的,相对于其他院校人大法学难度较大,人大注重基本功,看重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很多真题都是源自教材,一些教材上找不到的考点可以报个班。

10. 哪位亲考过人大诉讼法学的研究生啊人大诉讼法学考研难不难啊

人大就看这个学校而言,客观来说都挺难的,但是有志者事竟成,还是内看个人努力了容。至于具体的难度,你可以去官网看看人大这个专业的报录比以及看看他们的真题和学姐学长的考研经验,这些都可以作为人大考研难度的依据。希望对你有帮助。

热点内容
经济法基础江苏大学出版社参考答案 发布:2025-09-09 18:00:09 浏览:81
刑法小文章 发布:2025-09-09 17:49:16 浏览:415
王国强律师 发布:2025-09-09 17:40:15 浏览:31
移动基站安装法律法规 发布:2025-09-09 17:39:32 浏览:290
郴州律师电话 发布:2025-09-09 17:30:08 浏览:28
恶意诽谤诬陷他人承担法律责任吗 发布:2025-09-09 17:28:28 浏览:401
工资多久发法律责任 发布:2025-09-09 17:26:18 浏览:310
国家审计报告无法律效力 发布:2025-09-09 17:25:26 浏览:223
2019年新劳动法工资结算和事假标准 发布:2025-09-09 17:18:04 浏览:81
合同法中的违约 发布:2025-09-09 17:11:19 浏览: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