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劳动法对大学生兼职
『壹』 劳动法关于大学生假期兼职(急!!!!)
只要构成劳动事实,即使没有签订合同,还是应该发工资的。不过如果商家不肯发还工资,最好版是自己收集一下相关权的证据,比如说去找商家谈这个问题时,手机悄悄地开录音。然后自己套他们的话,只要套出有劳动事实就够了,然后去找学校,学校一般会帮你维权的。
注意,最重要的是你要有构成劳动事实的有利铁证
『贰』 新劳动法有规定大学生毕业以后就不能在公司做兼职员工吗
劳动合同法并没有规定兼职问题。但一般企业都有“竞业规定”,就是你不能同内时从事两个相同行容业的工作,比如你在某建材公司从事销售工作,就不能到另一个建材公司兼职,这是企业的自我保护,此竞业规定可获得法律支持。但有个例外,比如,你在某建材公司从事销售工作,在另一家食品公司兼职,就不会有问题。
如果贵公司没有类似规定则另当别论,您大可兼职挣钱。
另外,兼职与否,跟是否大学毕业无关。
『叁』 大学生在兼职时是劳动者吗,受劳动法保护吗
兼职人员也属于劳动者,受到法律保护,兼职属于劳动合同法中的特别规定范围。内
根据《容劳动合同法》
第六十八条非全日制用工,是指以小时计酬为主,劳动者在同一用人单位一般平均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四小时,每周工作时间累计不超过二十四小时的用工形式。
第六十九条非全日制用工双方当事人可以订立口头协议。
从事非全日制用工的劳动者可以与一个或者一个以上用人单位订立劳动合同;但是,后订立的劳动合同不得影响先订立的劳动合同的履行。
第七十条非全日制用工双方当事人不得约定试用期。
第七十一条非全日制用工双方当事人任何一方都可以随时通知对方终止用工。终止用工,用人单位不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
第七十二条非全日制用工小时计酬标准不得低于用人单位所在地人民政府规定的最低小时工资标准。
非全日制用工劳动报酬结算支付周期最长不得超过十五日。
『肆』 劳动法里对大学生兼职有哪些规定吗
大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其本身不算是正常劳动者,其仍属于学校统一管理,不具有出版卖人力资源换取权报酬的资格,其兼职主要是为了增加社会实践经验,一般而言是不签订劳动合同的,只签订实践用工协议或实习协议、勤工俭学协议什么的,这是属于劳务合同的一种,不属于劳动法调整的范畴。对此,原劳动部颁发的《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若干问题的意见》中第12条规定:“在校生利用业余时间勤工助学,不视为就业,未建立劳动关系,可以不签订劳动合同。”
兼职属于双重劳动关系的一种。但是,由于兼职所建立的劳动关系属次要劳动关系,与原劳动关系处于主次地位,因此并不为法律所禁止。而法律明令禁止的是,处于虚实地位的多个劳动关系。如我们常说的停薪留职,与一个单位存在名义上的劳动关系,又同时与多个单位存在事实上的劳动关系。这种行为极大地混乱了我国的劳动管理秩序,因此为法律法规所禁止。如果兼职只是向对方提供劳务,而并未划入其编制,受其管理与约束,那么并不成立兼职的劳动关系,而只是劳务关系,不受劳动法调整。
『伍』 大学生兼职是否遵守劳动法
大学生兼职,属于民事劳务关系,不属于劳动关系。所以不受劳动法调整。
『陆』 劳动法对大学生兼职没有劳动合同怎样维权
用人单位无法与学生签订劳动合同,因为劳动法不适用,如果学生需要维权就去司法所投诉。
『柒』 大学生打工是否受劳动法保护
大学生勤工来俭学不属于劳动法调自整的对象.不构成劳动关系,而属雇佣关系,实用合同法.
劳动部于1995年颁布的《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若干问题的意见》(劳部发〔1995〕309号)第12条规定:“在校生利用业余时间勤工俭学,不视为就业,未建立劳动关系,可以不签订劳动合同。”
勤工俭学要注意量力而行.
『捌』 大学生在兼职时是劳动者吗受劳动法保护吗
兼职人员也属于劳抄动者,受袭到法律保护,兼职属于劳动合同法中的特别规定范围。
根据《劳动合同法》
第六十八条非全日制用工,是指以小时计酬为主,劳动者在同一用人单位一般平均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四小时,每周工作时间累计不超过二十四小时的用工形式。
第六十九条非全日制用工双方当事人可以订立口头协议。
从事非全日制用工的劳动者可以与一个或者一个以上用人单位订立劳动合同;但是,后订立的劳动合同不得影响先订立的劳动合同的履行。
第七十条非全日制用工双方当事人不得约定试用期。
第七十一条非全日制用工双方当事人任何一方都可以随时通知对方终止用工。终止用工,用人单位不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
第七十二条非全日制用工小时计酬标准不得低于用人单位所在地人民政府规定的最低小时工资标准。
非全日制用工劳动报酬结算支付周期最长不得超过十五日。
『玖』 大学生兼职与劳动法的问题
此类兼职不适用劳动合同法,应适用一般的劳务关系。
『拾』 大学生兼职应纳入劳动法有权签劳动合同
正是由于难以签订书面协议,大学生兼职往往在保护自身权益上先天不足。长期关注大学生实习与就业的律师陈曦表示,由于兼职未签订劳动合同,也就不受劳动合同法的约束。虽然口头协议属于契约的一种,但遇到不良商家或中介,显得不堪一击。
此外,法律法规缺失也是导致大学生们权益难以受到保护的重要原因。
广东省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副调研员谢向军表示,广东省在2010年出台了《广东省高等学校学生实习与毕业生就业见习条例》,希望填补大学生实习、见习生劳动权益的法律“真空”。然而该条例虽然出台了4年时间,但法规内容却很模糊,对于大学生兼职利益保护也未细化。
不过,针对大学生兼职受骗愈演愈烈的现象,已有不少学校通过开展讲座和校友会的形式,向学生传授实习兼职经验及注意事项。广东一些高校还成立了专门的校内兼职管理机构,不仅提供兼职服务,还提供正确引导与帮助。暨南大学的家教联盟,在集纳家教信息后,通过核准与筛选后提供给大学生,让大学生的兼职多了一份保障。
有专家表示,大学生是具有完全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的公民,今后应把大学生纳入劳动法的调整范围,赋予兼职大学生签订劳动合同的权利。同时要求所有用人单位严格遵守,违法必究,通过法律的威慑和保障来执行,这是充分保障大学生实习兼职权益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