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刑事诉讼法
① 北师大刑科院和北师大法学院,区别是什么
两院院长来都是赵秉志教授,两院源的刑法和刑诉是一起上课的,其实区别不大。不过北师大刑科院只有刑法、刑事诉讼法两个反向,北师大法学院除了刑法和刑诉,还有其他专业,比如民商法、经济法、国际法等。你问一下博联教育的老师吧,他们对北师大很了解的。
② 中国最好的法律院校是哪准备读个刑法博士
综合实力前抄1-10排名大致为:人袭大、北大、中国政法、吉林大学、山东大学、清华大学、武汉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华东政法大学
法理:吉林大学(张文显、黄文艺、姚建宗等)、北大(苏力)、上海交通大学(季卫东、郑成良)、武大(李龙、匡亚明)、山东大学(徐显明、齐延平)
宪法与行政法:北大(姜明安、沈岿)、人大(韩大元)、武大(周叶中)、中国政法(马怀德)
民商法:人大(王利明、崔健远)、中国政法(李永军)、清华(马俊驹)、武大(孟勤国)、厦门大学(徐国栋)
刑法:北京师范大学(赵秉志、宋英辉、卢建平)、北大(陈兴良)、清华(张明楷)、中国政法
经济法:北大、中国政法、人大
民事诉讼法:清华(张卫平、王亚新)、北大(潘剑锋)、北京师范大学(刘荣军)、中国政法、人大
刑事诉讼法:中国政法(陈光中)、北大(陈瑞华)、北京师范大学(宋英辉)
知识产权法:正南财经政法(吴汉东)、人大(刘春田)、北京师范大学(薛红)、中国政法、北大
国际法:武大、中国政法、外交学院、北大
国际私法:武大、对外经贸大学、中国政法、人大
法制史:华东政法(何勤华)、人大(马小红、叶秋华)、北大(贺卫方)
③ 全国法学专业大学排名
中国人民大学雄居排行榜榜首,北京大学、武汉大学紧随其后,占据第二、第三名。中国政法大学位列第四名,清华大学位列第五名。
法学是一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属法学类专业,基本修业年限为4年,授予法学学士学位。
该专业要求学生具有扎实的专业理论基础和熟练的职业技能、合理的知识结构,能在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特别是能在立法机关、行政机关、检察机关、审判机关、仲裁机构和法律服务机构从事法律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实践教学
各专业应注重强化实践教学。在理论教学课程中应设置实践教学环节,改革教学方法,强化案例教学,增加理论教学中模拟训练和法律方法训练环节,挖掘充实各类专业课程的创新创业教育资源。
实验、实训和专业实习:各专业应根据专业教学的实际需要,利用模拟法庭、法律诊所、专业实验室、实训基地和校外实习基地,独立设置实验、实训课程,组织专业实习,开展创新创业教育。
实验、实训和专业实习课程应当制定教学大纲,明确教学目的与基本要求,明确专业实习的主要内容以及学时分配。专业实习时长不得少于10周。
社会实践:各专业应根据本专业实际需要,组织各种形式的法制宣传教育活动,让学生了解社会生活,培养其社会责任感,增强其社会活动能力。社会实践时长不得少于4周。
毕业论文(设计):法学类专业可采取学术论文、案例分析、毕业设计、调研报告等多种体裁形式完成毕业论文(设计)。
毕业论文(设计)选题应加强问题导向。鼓励学生根据自身兴趣,结合社会实践以及经济、社会现实的热点和难点问题,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进行毕业论文(设计)的撰写。
以上内容参考:
网络-法学
④ 我想考北师刑科院2012的刑法研究生,请问有很了解这个学院的吗要怎么准备呢报录比我怎么找不到呢
考北师大法学院2011年博士研究生的各位考生:
根据北京师范大学研究生院有关博士生招生工作的规定,本着选拔优秀学术人才的精神,北师大法学院对2011年博士生入学考试与复试做如下安排:
一、入学考试
民事诉讼法学专业博士生入学考试中的“民事诉讼法”科目、知识产权法学专业的“知识产权法”科目、民商法学专业的“商法”科目、国际贸易法专业的“国际贸易法”科目、法理学专业的“法理学”科目、宪法学专业的“宪法学基本理论”科目、国际公法专业的“国际公法”科目、刑法专业的“中国刑法”科目和刑事诉讼法专业的“刑事诉讼法”科目,各出两个题目,由考生任选一个题目,在规定的考试时间内写出不少于2500字的论文。
二、复试
复试成绩占录取成绩的40%;复试内容包括知识素养(通过口试衡量)、科研成果(主要指标)、学术背景(专业暨学历、学位、经历等)、科研潜力(通过科研成果、学术背景和知识素养综合衡量)。
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
2011年3月4日
⑤ 公安大学 刑事诉讼法教授
以前有个左坚卫教授,现在到北师大刑法研究所去了
抱歉,错了,左是刑法的。
⑥ 北师大有没有法律专业
有的法律专业
但是招生简章上没有招收法硕,而且很多学校法硕的要求很高的,尤其对同等学历非常苛刻,我以清华为例跟您说明
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07年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
专业代码、名称及研究方向 招生人数 考试科目 备注
005法学院 30 学院介绍详见学院网站
030101法学理论 7
01法理学 ①101政治 ②201英语或202俄语或203日语 ③716法理学 ④447法学综合一(宪法、刑法、民法)
02法社会学 同上
03比较法学 同上
04环境与资源法理论 同上
030104刑法学 8
01中国刑法学 ①101政治 ②201英语或202俄语或203日语 ③759刑法学 ④448法学综合二(法理学、宪法、民法)
02外国刑法学 同上
03犯罪学 同上
030106诉讼法学 7
01民事诉讼法 ①101政治 ②201英语或202俄语或203日语 ③740民事诉讼法、刑事诉讼法 ④449法学综合三(法理学、宪法、刑法、民法中任选三部分内容)
02刑事诉讼法 同上
03证据法 同上
030109国际法学 8
01国际公法 ①101政治 ②201英语或202俄语或203日语 ③758国际法学(国际公法、国际经济法) ④449法学综合三(法理学、宪法、刑法、民法中任选三部分内容)
02国际私法 同上
03国际经济法 同上
1.招收人数:拟招 100人。
2.报考人数:1600左右
3.复试分数线:差额复试复试分数线313分,外语政治52分,专业课84分。
4.复试课程:科目外语和专业课(口试和笔试)。
5.公费人数:无
6.自费学费:学费共36000,可分两次交
7.授课方式:三年
8.调剂:不接受调剂
9.招收语种:英语
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山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安徽大学等。所谓报考较严,是指一般需要考生具备大学四级甚至六级英语证书,或者在核心期刊上发表数篇论文。
清华、北大要求同等学力考生英语达到大学四级水平,在国家核心期刊上发表两篇以上学术论文,复试时加试两门大学主干课程;
清华大学
以同等学力资格报考的考生须具备以下条件:获得国家教育部承认的大专毕业学历后两年或两年以上(从大专毕业到录取为硕士生当年的9月1日);须通过 国家英语四级考试;于10月25日之前直接向所报考的院(系、所)研究生业务办公 室提交大专毕业证书原件及复印件、成绩单、公开发表的相当于本科生毕业论文水平的文章以及补修本科课程的证明材料,由各院(系、所)审查认定达到同等学力 后,方准予报考。同等学力的考生,初取后须加试两门报考专业的本科主干课程,具体科目待准考后通知(将在复试通知书中说明),报考我校美术学院的同等学力 考生的资格审查按美术学院研究生科的要求进行
⑦ 北师大的法学专业怎么样
一、北师大法学就业怎么样?
北师大本身的学术氛围好、人脉资源广,出国机会也不少,在全国的知名度是响当当的,社会认可,自然就业没有问题。近些年,法学硕士专业一直比较热门,薪资令人羡慕。各个公司、企业、政府部门和行业部门需要大量的具有法学背景的人才加盟。北师大的学生则大多数在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部门、公检法机关、公司企业、律师事务所、金融机构等工作。
二、北师大法学跨考难度大不大,考上的多不多?
近几年法学考研比较热门,相对于其他院校北师大法学难度不大,虽然北师大的法学院历史不长,但发展很快,现在刑法在全国前三,刑科院很强。
法学考研一般都是法学本科学生考,每年在凯程辅导班里很多二本三本的我考生,都考的不错,每年有很多学生被录取,考研主要是看你努力及复习辅导是否正确。记住重要的不是你之前学得如何,而是从决定考研起就要抓紧时间完成自己的计划,下定决心,就全身心投入,要相信付出总会有回报。
三、北师大法学考研是否公平?
根据往年的录取情况来看,初试分高的一般就能保证录取,而且被录取的考生也是来自于各类院校,本校的学生并不多。而且通过我们辅导成功考上北师大法学研究生的众多考生都是通过自己努力,采取正确方法从而实现自己梦想。同时,我们团队成员身边的同学毫无意外也都是初试成绩优异,表现优异的同学。从这些情况来看,北师大法学考研还是比较公平的。
四、北师大法学各细分专业介绍
北师大法学各专业方向如下:
1.法学理论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或202俄语或203日语
③710法学综合三(宪法、民法总论、刑法总论)
④947法理学
2.刑法学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或202俄语或203日语
③707法学综合一(法理学基础、宪法、刑事诉讼法)
④916刑法学
3.民商法学
民法学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或202俄语或203日语
③715法学综合五(宪法、法理学基础、民事诉讼法)
④948民商法学(民法、商法)
知识产权法学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或202俄语或203日语
③715法学综合五(宪法、法理学基础、民事诉讼法)
④939知识产权法
4.诉讼法学
民事讼诉法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或202俄语或203日语
③722法学综合四(宪法、法理学基础、民法总论)
④949民事诉讼法
刑事诉讼法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或202俄语或203日语
③708法学综合二(法理学基础、宪法、刑法)
④917刑事诉讼法学
5.经济法学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或203日语
③715法学综合五(宪法、法理学基础、民事诉讼法)
④922经济法学(财税法、金融法、反不正当竞争法)
6.国际法学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或202俄语或203日语
③722法学综合四(宪法、法理学基础、民法总论)④950国际法学(国际公法、国际私法(冲突法)、国际经济法)
⑧ 报北师大好还是国际关系学院好
呃...你说的国关学院是哪所学校的?
如果是北师大的...那还是算了吧...
北大的国关院很棒
⑨ 西南政法和北师大哪个的刑诉好
地理位置:北师大
专业而论:西南政法
⑩ 谁有北京师范大学刑事法律科学研究院的具体介绍
北京师范大学刑事法律科学研究院简介
北京师范大学刑事法律科学研究院成立于2005年8月18日,是专门从事刑事法学研究的、中国刑事法学领域首家且目前唯一的具有独立性、实体性、综合性的学术研究机构。研究院的建立,旨在建设全国领先并与国际知名刑事法学机构看齐的新型刑事法学术机构,本着刑事法学一体化的精神,逐步全面发展刑事法的学术领域,培养高级刑事法学专门人才,努力为我国法学研究和高层次人才培养作出新的探索和较大的贡献。
一、研究院建设
研究院成立以来,即在学术队伍、机构设置、规章制度等各方面努力探索,积极尝试,从而使各项工作日益走上正轨,并呈现出健康、良性发展之态势。
1.学术队伍
研究院由著名中年刑法学者赵秉志教授担任院长,卢建平教授担任常务副院长,首批专职研究人员10余位,初步构成研究院的学术中坚力量。目前,研究院正在广纳人才,力争在一年左右使专职研究人员达到25人的规模,并在此之后的三年内达到40人左右。
研究院聘请了包括高铭暄教授、王作富教授、马克昌教授、储槐植教授等老一辈著名刑法学家、20余位中央与地方政法机关副部长级以上专家型领导以及重要国际组织领导人等在内的国内外著名的刑事法专家、学者担任特聘顾问教授,并聘请了包括资深刑法学家、著名中青年刑法学者以及中央和地方政法机关厅局级专家型领导等在内的40余位国内知名的刑事法专家学者担任研究院疑难刑事问题研究咨询专家委员会委员,还聘请了一批兼职教授(研究员)。
2.机构设置
研究院已设立学术委员会,并将与学校其他法学单位共建校学位委员会法学分会。
研究院以常设机构研究所为基本架构,并辅之以研究交流中心、项目办公室,从而保障和促进研究工作的正常开展与繁荣、深化。
目前,研究院已设立及拟设立的研究所主要有:
(1)中国刑法研究所;
(2)外国刑法与比较刑法研究所;
(3)国际刑法研究所;
(4)犯罪学与刑事政策学研究所;
(5)刑事执行法研究所;
(6)刑事诉讼法研究所。
研究院已设立及拟设立的研究交流中心暨项目办公室主要有:
(1)中日刑事法研究中心;
(2)中美刑事法研究交流中心;
(3)中欧刑事法研究交流中心;
(4)中俄刑事法研究交流中心;
(5)中国区际刑事法研究交流中心;
(6)刑事法律制度与司法改革研究中心;
(7)促进国际刑事法院项目办公室。
研究院还设立有处理日常事务的办公室。
3.规章制度
研究院正着力进行规章制度建设,包括日常工作制度、财务制度、人事制度、外事制度、人才引进制度、业绩考核制度、科研奖惩制度等。
4.发展规划
研究院正着手研究和制定三年暨六年的发展规划,希望在学校的领导和支持下,在各有关方面的鼎力帮助下,通过发展规划的制定与贯彻落实,逐步将研究院建成名副其实的国家刑事法学研究重镇。
5.人才培养
培养高层次法律人才是研究院的基本任务。根据北京师范大学有关研究生招生工作的文件精神和培养高层次人才工作的需要,研究院已正式开展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和博士后、访问学者的招生与招收工作。
二、积极举办国际学术会议
1.第三届中韩刑法学术研讨会
由中国法学会刑法学研究会和西南政法大学主办、由北京师范大学刑事法律科学研究院和西南政法大学毒品犯罪与治理对策研究中心承办的“第三届中韩刑法学术研讨会”,于2005年8月21-22日在中国著名山城重庆市隆重召开。来自中韩两国的专家学者共计60余人出席了研讨会。此次研讨会的主要议题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国际暨区际刑事司法协助问题;二是有组织犯罪(包含毒品犯罪、偷渡犯罪、黑社会犯罪等)的惩治暨中韩相关刑事司法合作问题。研究院院长、中国法学会刑法学研究会会长赵秉志教授不仅在开幕式上致词,而且还作了题为“中国刑事法治一年来的新进展”的学术演讲。
2.21世纪第4次中日刑事法学术研讨会
由北京师范大学刑事法律科学研究院所属的中日刑事法研究中心主办、吉林大学法学院承办并得到吉林省高级人民法院、吉林省人民检察院、黑龙江省人民检察院、长春市中级人民法院、长春市人民检察院等单位协办的“21世纪第4次(总计第10次)中日刑事法学术研讨会”,于2005年8月28日至30日在长春市吉林大学隆重举行。来自中日两国刑事法学界的近百位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会议以“危险犯与危险概念”为主题,中日两国刑事法学者提交了10篇相关论文作为研讨的基础。
3.世界法律大会国际刑法专题研讨会
法学界举世瞩目的第22届世界法律大会于2005年9月5日至9日在北京、上海两地隆重举行。刑事法律科学研究院院长赵秉志教授、常务副院长卢建平教授、专职研究员黄风教授和王秀梅副教授,研究院特聘顾问教授高铭暄教授(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昌教授(武汉大学)和储槐植教授(北京大学)等参加了此次盛会。研究院还配合最高人民法院协办了“国际刑法专题论坛”。研究院院长赵秉志教授和美国西兰克斯大学法学院塞缪尔·J·李维教授作为该论坛的主席,共同主持了这一国际热点论坛。
4.研究院主要人员主持、承办“首届当代刑法国际论坛”
2005年8月26-27日,由中国人民大学刑事法律科学研究中心主办的“首届当代刑法国际论坛”在京召开。北京师范大学刑事法律科学研究院全体同仁作为论坛的主要负责人和筹备者参与组织、筹办和主持了此次论坛。来自联合国、国际刑事法院、国际刑法学协会等国际组织和美国、德国等近十个法治发达国家的著名刑事法学者、专家,以及我国大陆与香港、澳门地区的刑法学界同行共计150余人出席了此次论坛。该论坛围绕“全球化时代的刑法变革——国际社会的经验及其对中国的启示”这一主题,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交流。
三、相继签订对外学术交流协议
研究院研究人员以往即非常注重对外学术交流,并与欧美等法治发达国家的诸多学术机构开展了十分密切的交流与合作。在原有对外交流合作关系的基础上,研究院成立不久即相继与德国、韩国、西班牙等国的学术机构签订了正式学术交流协议。
1.与德国、韩国、澳门有关学术机构签订学术交流协议
2005年8月27日晚,正值首届“当代刑法国际论坛”在京落下帷幕之际,北京师范大学刑事法律科学研究院院长赵秉志教授与参加论坛的德国慕尼黑大学法哲学研究所所长许乃曼教授、韩国东亚大学法学院院长许一泰教授、澳门科技大学法学院常务副院长杨诚教授分别代表所在单位签订了双方学术交流与合作协议。
2.与西班牙有关学术机构签订学术交流协议
2005年9月4日晚,值第22届世界法律大会在北京召开前夕,北京师范大学刑事法律科学研究院院长赵秉志教授与西班牙巴斯克犯罪学研究院主任(国际刑法学协会主席)德·拉·奎斯塔教授分别代表两机构签订了学术交流与合作协议,相互承诺在人员交流、资料交换和项目研究等方面开展更为深入而广泛的合作。
四、组团赴加拿大考察访问
为了进一步拓展中加之间的合作领域,应加拿大刑法改革与刑事政策国际中心的邀请,北京师范大学刑事法律科学研究院特组成以赵秉志教授为团长、卢建平教授为副团长的刑事法学术考察访问团,于2005年9月16-28日对加拿大温哥华、渥太华、多伦多等地进行了学术访问。
作为中加双方合作项目之重要组成部分,此次学术访问旨在通过考察加拿大贯彻联合国反腐败公约、打击跨国有组织犯罪公约的立法与实践,为中国刑事司法中贯彻国际标准提供借鉴。在加拿大刑法改革与刑事政策国际中心的精心策划和组织下,考察访问团不仅与加拿大皇家骑警高级顾问、加拿大有关刑事法专家以及加拿大外交部所邀请的实务专家分别进行座谈研讨,而且还参观访问了SFU犯罪学研究院、BC省司法学院、多伦多大学法学院以及加拿大国家司法学院等培训与研究机构。此次访问不仅达到了预期的目标,而且还促使中国公安部与加拿大有关各方初步达成了合作的意向,可谓取得了非常圆满的成功。
五、主办“名家讲座”系列
研究院近期邀请了几位国际上知名的专家学者作了学术讲座。具体包括:
1.“名家讲座”第1讲——中国与禁止酷刑国际公约
2005年8月26日晚,研究院在北京友谊宾馆举办首期“名家讲座”。此次讲座的主讲人为联合国禁止酷刑委员会两届前任主席、联合国附属研究机构加拿大刑法改革与刑事政策国际中心董事长、布列颠?哥伦比亚大学法学院名誉院长彼得?伯恩斯先生。伯恩斯先生主讲的题目为《中国与禁止酷刑国际公约》。
2.“名家讲座”第2讲——全球化与刑法公正
2005年9月4日晚,刑事法律科学研究院在学校主楼314学术报告厅主办“名家讲座”第2讲,主讲人为国际刑法学协会主席、西班牙巴斯克犯罪学研究院主任德?拉?奎斯塔教授。德?拉?奎斯塔教授主讲的题目为《全球化与刑法公正》。
3.“名家讲座”第3讲——国际刑事法院中的普遍管辖权问题
2005年9月9日上午,北京师范大学刑事法律科学研究院在京聘请著名国际刑法专家、前南国际刑事法庭上诉庭庭长刘大群先生为客座教授,并举行名家讲座第3讲。刘大群法官主讲的题目为《国际刑事法院中的普遍管辖权问题》。
此外,“名家讲座”第4讲也将于2005年10月11日在北京师范大学举行,演讲者为美国纽约大学法学院教授、资深中国法专家科恩先生。
六、科学研究与成果出版
科学研究应是研究院的重心,也是研究院学术水平与地位的标志。在主要研究人员以往科学研究的基础上,研究院把学术研究的组织和开展放在首位,并取得了初步成果。
(一)创建“京师刑事法文库”
为保证学术研究的规模、效应和成果积累,研究院成立伊始便建立了系列性著作项目,即“京师刑事法文库”。目前,该文库第一本专著,即赵秉志教授所著《刑法基本理论专题研究》,已由法律出版社公开出版。而研究院讲师阴建峰博士所著《现代赦免制度论衡》和研究院兼职研究人员袁登明博士所著《行刑社会化研究》亦已被纳入该文库,并将于近期出版。
(二)继续创办学术丛刊
研究院主要成员多年来主编、编辑了多种学术论丛和年刊。为营造前沿性学术阵地,研究院调整了《刑法论丛》、《刑法评论》、《刑事法判解研究》、《刑事法治发展研究报告》、《刑法学的新动向》等学术丛刊的主办单位和编辑队伍,并继续向社会公开推出。
目前,由研究院主办的《刑事法判解研究》2005年第2-4辑总第11-13辑已由人民法院出版社公开出版。研究院近期面世或即将交稿的学术丛刊主要包括:《刑法论丛》第10卷、《刑法评论》第8卷、《刑事法治发展研究报告》(2005年卷)。此外,研究院还创办了我国首份《国际刑法评论》杂志,其首卷也将于2005年底前出版。
(三)出版多种学术著作
除了建立“京师刑事法文库”、创办学术丛刊外,研究院同时也专注于其他有分量、有影响的学术专著的出版。概而言之,研究院成员近期将出版的学术书籍主要有:《中韩刑事制裁的新动向》(赵秉志教授主编,中韩刑法比较研究系列之二,中国法学会刑法学研究会于北京师范大学刑事法律科学研究院合作项目)、《当代刑事法热点问题研究》(赵秉志教授与卢建平教授主持,中英文对照,系列著作之一)、《中美刑法热点问题研究》(,赵秉志教授主编,中英文对照)、《仇视性犯罪》(王秀梅副教授译著)等。研究院还计划陆续组织撰著、编辑和出版其他一系列刑事法著作。
七、网络信息与图书资料建设
网络信息与图书资料已经成为信息时代不可或缺的宣传和交流的工具。通过网络信息与图书资料建设,可以加强与各界的交流,有助于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刑事法治的宣传和咨询。通过网络信息的反馈,可以调查收集一些基础性研究数据,从而为刑事法治的实证研究提供参考资料。因此,研究院的信息资料与网络建设应当是基础性学术建设的重要环节。在北京师范大学网络中心的鼎力支持与协助下,研究院研究人员已经创建了“京师刑事法治网”。同时,研究院的图书资料建设亦已初具规模。当然,研究院将继续积极创造条件,更加努力工作,不断建设和完善“京师刑事法治网”与图书资料室,为全国刑事法学研究、刑事法学信息资料交流、刑事法治建设、刑事法治宣传提供服务与便利。
北京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