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学百科 » 立法创制性

立法创制性

发布时间: 2025-09-04 09:55:04

1. 简述行政立法的种类

法律分析:行政立法,依据不同的标准,可作不同的分类。依其立法权的来源不同,可分为职权立法与授权立法;依立法主体不同,可分为中央行政立法和地方行政立法;依行政立法的内容不同,可以分为执行性立法、创制性立法。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 第十二条 人民法院受理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提起的下列诉讼:

(一)对行政拘留、暂扣或者吊销许可证和执照、责令停产停业、没收违法所得、没收非法财物、罚款、警告等行政处罚不服的;

(二)对限制人身自由或者对财产的查封、扣押、冻结等行政强制措施和行政强制执行不服的;

(三)申请行政许可,行政机关拒绝或者在法定期限内不予答复,或者对行政机关作出的有关行政许可的其他决定不服的;

(四)对行政机关作出的关于确认土地、矿藏、水流、森林、山岭、草原、荒地、滩涂、海域等自然资源的所有权或者使用权的决定不服的;

(五)对征收、征用决定及其补偿决定不服的;

(六)申请行政机关履行保护人身权、财产权等合法权益的法定职责,行政机关拒绝履行或者不予答复的;

(七)认为行政机关侵犯其经营自主权或者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农村土地经营权的;

(八)认为行政机关滥用行政权力排除或者限制竞争的;

(九)认为行政机关违法集资、摊派费用或者违法要求履行其他义务的;

(十)认为行政机关没有依法支付抚恤金、最低生活保障待遇或者社会保险待遇的;

(十一)认为行政机关不依法履行、未按照约定履行或者违法变更、解除政府特许经营协议、土地房屋征收补偿协议等协议的;

(十二)认为行政机关侵犯其他人身权、财产权等合法权益的。

除前款规定外,人民法院受理法律、法规规定可以提起诉讼的其他行政案件。

2. 创制立法是什么意思

创制立法的意思:行政机关为了填补法律和法规的空白,或者变通法律和法规的个别规定以履行行政职能而进行的立法。为了填补法律和法规的空白而进行的创制性立法。

即在还没有相应的法律、法规规定的前提下,行政机关运用宪法和组织法所赋予的立法权所进行的立法,称为"自主性立法"。为了补充法律、法规的规定而进行的创制性立法。

原理分析

1、宪法原则。宪法是万法之法,是具有最高法律效力等级的法律,是综合性地规定诸如国家性质、社会经济和政治制度、国家政权的总任务、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国家机构这些带根本性、全局性的关系或事项的根本大法。其他所有法律、法规,都是直接或间接地以宪法作为立法依据或基础,或是不得同宪法或宪法的基本原则相抵触。

2、法治原则。在中国,立法法正式确立了立法的法治原则,这就是:立法应当依照法定的权限和程序,从国家整体利益出发,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和尊严。

3. 名词解释:法的创制

法的创制是指国家或国家机关依照法定程序,制定、修改或废止法律规范的活动。这种活动产生的是规范性法律文件,其过程涉及法律规范的制定与认可。法律规范的制定是指国家或国家机关在法定职权范围内,依照法定程序,制定、修改或废止法律规范的活动。法律规范的认可,则是指国家或国家机关对已存在的行为规范赋予法律效力的过程。

法的创制具有几个显著特点。首先,它是国家的专属活动,任何非国家主体都无法直接参与。其次,它必须遵循严格的法定程序,确保法律的公正与合法性。再次,法的创制涵盖了法律规范的制定、修改和废止,是整个法律形成过程的最终阶段。

具体而言,法的创制过程可分为若干步骤。第一步是法律案的提出,即有立法提案权的机关或个人向立法机关提交关于制定、修改或废止某项法律的立法议案。这是立法过程的第一阶段。

第二步是法律案的审议,立法机关对已列入议程的法律案进行正式审查和讨论。这一步骤至关重要,因为它确保了法律草案的质量和合理性。

第三步是法律案的通过,即立法机关中法定多数人对法律案表示正式同意,从而使法律案成为法律。这是立法过程中的最关键阶段。

最后一步是法律的公布,立法机关将获得通过的法律以法定形式正式公布。只有通过这一步,立法机关通过的法律才能正式生效。

综上所述,法的创制不仅是一项国家专属的活动,而且是一个复杂而严谨的过程,涉及多个环节和步骤,确保法律的公正性和有效性。

4. 什么是法的创制

1、 法的创制,是国家或国家机关,依照法定程慧派序,制定(或认可)、修改、废止法律规范的活动。法律规范的制定,是指国家或国家机关在法定职权范围内,依照段碧闭法定程序,制定、修改、废止法律规范的活动。通过这种方式产生的法律规范,被称为规范性法律文件。法律规范的认可,是指国家或国家机关对业已存在的行为规范承认并赋予其法律效力的活动。全面理解法的创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1)法的创制是国家的专有活动。(2)法的创制是国家或国家机关依照法定程序进行的活动。(3)法的创制是国家或国家机关制定、修改。废止法律规范的活动。(4)法的创制是法的形成的结尾阶段。 2握裂、法的创制的程序:不同国家、同一国家的不同机关在制定不同的规范性法律文件时,其制定程序往往不同。我国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制定法律(狭义)的程序一般可以分为:(1)法律案的提出,是指有立法提案权的机关或个人向立法机关提出关于制订、修改、废止某项法律的立法议案。这是立法程序的第一阶段。(2)法律案的审议,是指立法机关对已经列入议事日程的法律案进行正式的审查和讨论。法律案的审议是立法程序中非常重要的一个阶段。(3)法律案的通过,是指立法机关中法定多数人对法律案表示正式同意,从而使法律案成为法律。这是立法程序中最重要和最有决定意义的阶段。(4)法律的公布,是指立法机关将获得通过的法律用法定形式正式公布。这是法的制定的最后一个阶段。通过这个阶段,立法机关通过的法律才能正式生效。

热点内容
刑法案例三个 发布:2025-09-04 12:41:30 浏览:821
安徽省高级人民法院副院长 发布:2025-09-04 12:39:07 浏览:529
cpa经济法郭守杰精 发布:2025-09-04 12:18:54 浏览:652
上海法律咨询张静 发布:2025-09-04 12:14:00 浏览:610
黄韦博行政法背诵版讲义 发布:2025-09-04 12:08:27 浏览:463
婚姻法中对于婚假 发布:2025-09-04 11:42:14 浏览:719
法律硕士学位英文翻译 发布:2025-09-04 11:42:12 浏览:746
我所理解的法治 发布:2025-09-04 11:21:17 浏览:43
象棋法规则 发布:2025-09-04 11:10:39 浏览:57
瑞安市法院 发布:2025-09-04 10:54:36 浏览: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