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条款大全 » 刑事诉讼法解释

刑事诉讼法解释

发布时间: 2020-12-20 09:43:03

A. 刑事诉讼法司法解释第257条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

第二百五十七条 第二审人民法院审理被告人或者其法定代理人、辩护人、近亲属提出上诉的案件,不得加重被告人的刑罚,并应当执行下列具体规定:
(一)共同犯罪案件,只有部分被告人提出上诉的,既不能加重提出上诉的被告人的刑罚,也不能加重其他同案被告人的刑罚;
(二)对原判认定事实清楚、证据充分,只是认定的罪名不当的,在不加重原判刑罚的情况下,可以改变罪名;
(三)对被告人实行数罪并罚的,不得加重决定执行的刑罚,也不能在维持原判决决定执行的刑罚不变的情况下,加重数罪中某罪的刑罚;
(四)对被告人判处拘役或者有期徒刑宣告缓刑的,不得撤销原判决宣告的缓刑或者延长缓刑考验期;
(五)对事实清楚、证据充分,但判处的刑罚畸轻,或者应当适用附加刑而没有适用的案件,不得撤销第一审判决,直接加重被告人的刑罚或者适用附加刑,也不得以事实不清或者证据不足发回第一审人民法院重新审理。必须依法改判的,应当在第二审判决、裁定生效后,按照审判监督程序重新审判。
人民检察院提出抗诉或者自诉人提出上诉的案件,不受前款规定的限制。但是人民检察院抗诉的案件,经第二审人民法院审理后,改判被告人死刑立即执行的,应当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核准。

B. 最高人民法院颁布的刑事诉讼法解释有几部

您好!最高人民法院颁布的现行有效的刑事诉讼法司法解释主要有以下几部:

  1. 最高人回民法院、最答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严格执行刑事诉讼法,切实纠防超期羁押的通知

  2.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司法部关于在部分地区就加强和规范刑事诉讼法律援助工作进行试点的通知

  3.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解释

  4.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等关于实施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规定

  5.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司法部关于印发《关于刑事诉讼法律援助工作的规定》的通知(2013修改)

  6.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刑事诉讼法第二百二十五条第二款有关问题的批复

如能提出更加具体的问题,则可作出更为周详的回答。

C. 刑事诉讼法解释由谁作出请用法条解释。谢谢

是由最高院做出的。不过不知道用发条解释是什么意思,能在说清楚些吗

D. 刑事诉讼法 名词解释

证明标准
刑事诉讼中的证明标准,又叫证明要求,是指法律要求公安司法人员运用证据证明案件事实所要达到的程度。我国刑事诉讼的证明标准是:案件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

诉讼中止
诉讼中止,是指在诉讼过程中,诉讼程序因特殊情况的发生而中途停止的一种法律制度。

判决
判决,是指人民法院按照法律规定的程序,经对案件审理,就案件的实体问题所作的决定。

决定
决定是指人民法院在诉讼期间,对诉讼中遇到的特殊事项作出的裁决。

裁定
行政或司法审判机关在审理或判决执行过程中,对诉讼程序问题和某些实体问题所作的一种处理决定。

终止审理
终止审理是指人民法院在审判案件过程中,遇有法律规定的情形致使审判不应当或者不需要继续进行时终结案件的诉讼活动。

延期审理
延期审理:是指人民法院在已通知当事人、其他诉讼参与人和公告开庭审理日期后,或者在开庭时,由于出现法定原因,而另定日期对案件进行审理的制度。

侦查实验
侦查实验是侦查机关在侦查办案过程中,采用模拟和重演的方法,证实在某种条件下案件实施能否发生和怎样发生,以及发生何种结果的一项侦查措施。

搜查
搜查是指为了收集犯罪证据,查获犯罪嫌疑人,侦查人员依法对于犯罪嫌疑人以及可能隐藏罪犯或者罪证的人的身体、物品、住处和其他有关地方进行搜寻、检查的一种侦查行为。

扣押
http://bk..com/view/848942.htm

刑事诉讼证明
刑事诉讼证明,是指侦查、检察和审判人员运用依法收集的证据,为确定案件中某些待证事实所进行的活动。

诉讼证据
诉讼证据:是指能够证明案件真实情况的客观真实材料。

证据力
http://www.cnlaw.net/doc/article/2007-2-7/845-1.htm

证明力
证据的证明力是指证据证明案件事实的能力。

E. 如何理解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刑事诉讼法解释的第

第二十一条 【紧急避险】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版其他权利免受正在发权生的危险,不得已采取的紧急避险行为,造成损害的,不负刑事责任。

紧急避险超过必要限度造成不应有的损害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第一款中关于避免本人危险的规定,不适用于职务上、业务上负有特定责任的人。

F. 刑事诉讼法解释 261条 262条

因为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中,刑事是基础,要根据刑事判决来进行民事部分版的判决。
二百权六十一条规定的情形,民事部分已经生效,所以要按照审判监督程序予以纠正。而此时刑事二审已经在进行,那么刑事的二审一定会先于附带民事部分的审判监督程序完成,附带民事的再审就可根据刑事判决结果作出。
二百六十二条规定的情形中,如果刑事部分再审,有可能会对民事部分造成影响,所以在对刑事部分按照审判监督程序进行再审时,要将附带民事诉讼部分与刑事部分一并审理。

热点内容
德阳法院网 发布:2025-05-16 04:51:23 浏览:385
劳动法里男生的护理假有多少天 发布:2025-05-16 04:46:31 浏览:69
司法局介绍 发布:2025-05-16 04:37:41 浏览:120
集团巡视法律责任 发布:2025-05-16 04:32:50 浏览:520
劳动合同法旷工怎么扣钱 发布:2025-05-16 04:31:21 浏览:27
民事诉讼法证据的若干规定释义 发布:2025-05-16 04:26:47 浏览:762
涉外仲裁协议的法律效力 发布:2025-05-16 04:26:09 浏览:901
深圳市燃气协会安全管理条例 发布:2025-05-16 04:08:59 浏览:413
月湖区人民法院地址 发布:2025-05-16 03:44:37 浏览:931
猪肉公司规章制度范本百度文库 发布:2025-05-16 03:42:58 浏览:9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