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诉讼法冤案案例
A. 刑事诉讼法案例分析题
刑事诉讼法案例分析题
(一)1999年6月5日,张某因犯强奸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二年,2001年3月被提前释放。2005年5月20日下午,张某将一中年妇女放在自行车栏内的一只皮包抢走,内有现金1800
元、身份证一张,张某在逃跑途中被群众抓获,后扭送到当地派出所。派出所民警王某和侯某立即进行调查取证,当取证结束后,民警王某和侯某认为犯罪嫌疑人张某能主动承认错误,认罪态度较好,决定予以取保候审,并由张某的朋友李某(无固定收入)为保证人。
问题:
1、采取取保候审是否恰当?
2、如取保候审,李某是否可以作为保证人?
答:1、不恰当。根据《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第六十四条规定,对累犯、犯罪集团的主犯,以自伤、自残办法逃避侦查的犯罪嫌疑人,危害国家安全的犯罪、暴力犯罪,以及其他严重犯罪的犯罪嫌疑人,不得取保候审。
2、李某不能担任保证人。《刑事诉讼法》第54条规定“保证人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一)
与本案无牵连;(二)有能力履行保证义;(三)享有政治权利,人身自由未受到限制;(四)有固定的住处和收入。”本案中,李某无固定收入,不符合第(二)(四)项规定,李某不符合保证人的条件。
(二)1997年4月23日晚上10时许,某市棉纺厂女职工张云被强奸。罪犯作案之后逃走,匆忙中留在现场一块手表。事后,张云向公安机关报案,并提供了罪犯的一些特征。据被害人反映,罪犯是一名年纪大约在30岁上下的男子,身材不高但身体强壮,满脸胡须。张云还向公安机关提交了罪犯遗留在现场的手表。经侦查人员查看,手表为黑色红莲牌机械表,已经半旧。于是,公安机关以这块手表为线索开始了案件的侦查活动。一个多月之后公安机关找到了手表的主人某公司职员刘俊枫。经公安人员询问,刘俊枫承认手表是自己的,但是声称已经与两个月以前丢失,而且不承认自己犯有任何罪行。但是刘俊枫提不出证据证明自己曾经丢失手表。于是,侦查人员认为本案已经证据确凿,随即拘留了刘俊枫。然后公安人员找到被害人张云,告诉她已经找到了遗留在现场那块手表的主人,让张云辨认一下,该人是不是罪犯。张云仔细观察了刘俊枫之后,对侦查人员说:“这个人的身高、体型和罪犯都差不多,而且长相也很象,我觉得就是他。”于是,侦查人员立即作出决定提请人民检察院批准,逮捕刘俊枫。
(问题)在这起案件的侦查过程中,公安人员的做法不当之处?并请说明理由
答:
1、对刘俊枫采取拘留措施不当,刑事诉讼法第六十一条
2、在主持辨认时采取了单独辨认的方式
3、在辨认之前将被辨认人的有关情况告知辨认人
(三)犯罪嫌疑人江某,男,68岁,农民,因涉嫌诈骗被公安机关依法拘留。拘留后公安机关发现其患有严重肺结核,经医院检查属实,需要隔离。公安机关遂做出取保候审决定,要求江某提供保证人。江某向公安机关提出由其弟做保证人。公安机关调查发现,江某之弟有一定资财,但常年在外地做生意,住处较多,行踪极不稳定,因此没有同意江某之弟做保证人。
问题:
(1)本案中可否对江某采取取保候审措施?
(2)公安机关不同意江某之弟做保证人的做法是否正确?
(3)若江某无法提供别的保证人,公安机关还可以采取什么处理方式?
答案:
(1)公安机关可以对江某采取取保候审强制措施。《刑事诉讼法》第60条第2款规定
:对应当逮捕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如果患有严重疾病,或者是正在怀孕、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可以采用取保候审或者监视居住的办法。”本案中,江某患有严重的肺结核,理应对其采取取保候审的强制措施。
(2)公安机关不同意江某之弟做保证人是正确的。《刑事诉讼法》第54条规定:“保证人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一)与本案无牵连;(二)有能力履行保证义;(三)享有政治权利,人身自由未受到限制;(四)有固定的住处和收入。”本案中,江某之弟无固定的住处,不符合第(二)(四)规定,公安机关不同意其做保证人的做法是正确的。
(3)江某若无法提供别的保证人,可通过交纳保证金,而被取保候审。《刑事诉讼法第
53条规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决定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取保候审,应当责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提出保证人或者交纳保证金。”据此,我国的取保候审分人保和物保(财产保)两种,若江某无法提供保证人,可选择财产保,交纳保证金。但如江某既无法提供保证人,又无法提供保证金。根据《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第六十八条规定:符合取保候审条件的犯罪嫌疑人既不交纳保证金,又无保证人担保的,可以监视居住。”据此,公安机关可以对江某监视居住。
B. 求助刑法经典真实案例
去找法官或是自己去走访,这样你的见解会更加独到
C. 《刑事诉讼法》案例 一个案例写作
(1)本案的处理上,存在哪些违反刑事诉讼法规定的诉讼程序的错误?
解答:
(错误一)根据刑诉法第150条的规定,人民法院对起诉书中指控的内容只能进行程序审查,不进行实质审查,认为起诉书中指控的事实不清、证据不足属于实质审查,不符合刑事诉讼法的庭前审查的法理。《刑诉法解释》第116条、第117条也有相应规定。在《刑诉法规定》第37条最为明确说明:“人民法院对提起公诉的案件进行审查后,对于起诉书中有明确的指控犯罪事实并且附有证据目录、证人名单和主要证据复印件或者照片的,应当决定开庭审判,不得以上述材料不充足为由而不开庭审判。”因此法院不应退回补充侦查,而应当决定开庭审判。
(错误二)“一审当庭宣判后,王某当即表示向市中级法院上诉,孙某、赵某表示不上诉。于是一审法院在将判决书送达给三被告的次日,将孙某、赵某交付执行,将王某连同全案卷宗移送市中级法院二审。”根据刑事诉讼法第186条的规定,第二审人民法院应当就第一审判决认定的事实和适用法律进行全面审查,不受上诉或者抗诉范围的限制。共同犯罪的案件只有部分被告人上诉的,应当对全案进行审查,一并处理。《刑诉法解释》第246条、第247条也有相应规定。因此,法院应当对全案重新进行审理,一审判决并未生效,不得将案件中其他未上诉的被告交付执行,因为未生效判决不得执行。
(错误三)“二审法院经过审理认为一审适用法律不当,裁定撤销原判,将案件发回一审法院重审。”根据刑事诉讼法第189条第2项的规定,第二审人民法院对不服第一审判决的上诉、抗诉案件,经过审理后,认为原判决认定事实没有错误,但适用法律有错误,或者量刑不当的,应当改判。因此,二审法院认为一审适用法律不当,裁定撤销原判,将案件发回一审法院重审是错误的,应当依法改判,不得发回重审。
(错误四)“一审法院由原合议庭成员重新审理后,改判王某有期徒刑6年,并宣布改判后的判决为终审判决,被告人不得上诉。”根据刑事诉讼法第192条的规定,原审人民法院对于发回重新审判的案件,应当另行组成合议庭,依照第一审程序进行审判。对于重新审判后的判决,依照本法第180条、第181条、第182条的规定可以上诉、抗诉。因此,发回重审的案件,原审法院必须另行组成合议庭,而不能由原合议庭重新审理,宣布改判后的判决应依照一审程序处理,不能作为终审判决,被告人当然可以上诉,检察机关也当然可以抗诉。
总之,该案例罗列的所有程序均存在错误,严重违反程序法。
(2)结合本案论述论述我国刑事诉讼法关于二审审判的方式及结果的规定。
解答:
一,结合本案第一个程序错误,我国刑事诉讼法中的相关规定(包括《刑事诉讼法》《刑事诉讼法解释》《刑事诉讼法规定》)对于庭前审查,我国采用的审查制度属于程序性审查,而非实质性审查,只有公诉机关提交的各种文件符合程序法要求的形式要件,法院就应当开庭审理,法院不能以事实不清、证据不足等实质性要件退回公诉机关。
二,结合本案第二个程序错误,说明我国刑事诉讼法对于第二审人民法院对待上、抗诉问题的基本制度可以归结为“一人上诉、全部上诉”的基本法理。二审在一人上诉的情况下,应当就第一审判决认定的事实和适用法律进行全面审查,不受上诉或者抗诉范围的限制。在共同犯罪的案件只有部分被告人上诉的,应当对全案进行审查,一并处理。根据这个法理,审判不能部分生效、部分不生效,而审判效力是全有或全无的方式,不得将案件中其他未上诉的被告交付执行,因为未生效判决不得执行。
三,结合本案第三个程序错误,我国刑事诉讼法对于二审发现一审程序中出现的不同的情况,区分进行不同的处理。对于原判完全正确的,应当裁定驳回上诉或者抗诉,维持原判;对于原判决认定事实没有错误,但适用法律有错误,或者量刑不当的,应当改判;对于原判决事实不清楚或者证据不足的,可以在查清事实后改判,也可以裁定撤销原判,发回原审人民法院重新审判。
四,结合本案第四个程序错误,说明我国刑事诉讼法中对于二审程序中发回重审的处理,并不剥夺被告人和检察机关的二审终审的制度。只要案件存在新的情况,需要两次确认才能裁判的案件事由,都必须适用二审终审制度,以确保当事人充分享有二次审理的权利。二审发回重审后,一审法院首先要启用新的合议庭,以确保重审的公正性,其次重审之后新的判决产生,这时必须保障当事人拥有救济权,对新的判决有权进行第二次审理,即可以上、抗诉。
总之,本案中二审程序始终贯穿着有利于被告人的一些刑事诉讼法基本的一些法理。
#############################
法律依据一:《刑事诉讼法》
http://www.dffy.com/faguixiazai/ssf/200311/20031109202059.htm
第一百五十条 人民法院对提起公诉的案件进行审查后,对于起诉书中有明确的指控犯罪事实并且附有证据目录、证人名单和主要证据复印件或者照片的,应当决定开庭审判。
第一百八十六条 第二审人民法院应当就第一审判决认定的事实和适用法律进行全面审查,不受上诉或者抗诉范围的限制。
共同犯罪的案件只有部分被告人上诉的,应当对全案进行审查,一并处理。
第一百八十九条 第二审人民法院对不服第一审判决的上诉、抗诉案件,经过审理后,应当按照下列情形分别处理:
(一)原判决认定事实和适用法律正确、量刑适当的,应当裁定驳回上诉或者抗诉,维持原判;
(二)原判决认定事实没有错误,但适用法律有错误,或者量刑不当的,应当改判;
(三)原判决事实不清楚或者证据不足的,可以在查清事实后改判;也可以裁定撤销原判,发回原审人民法院重新审判。
第一百九十二条 原审人民法院对于发回重新审判的案件,应当另行组成合议庭,依照第一审程序进行审判。对于重新审判后的判决,依照本法第一百八十条、第一百八十一条、第一百八十二条的规定可以上诉、抗诉。
#########################
法律依据二:《关于刑事诉讼法实施中若干问题的规定》
http://www.tongwanglawfirm.com/article.php?articleid=423
37.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五十条规定:“人民法院对提起公诉的案件进行审查后,对于起诉书中有明确的指控犯罪事实并且附有证据目录、证人名单和主要证据复印件或者照片的,应当决定开庭审判。”对于人民检察院提起公诉的案件,人民法院都应当受理。人民法院对提起公诉的案件进行审查后,对于起诉书中有明确的指控犯罪事实并且附有证据目录、证人名单和主要证据复印件或者照片的,应当决定开庭审判,不得以上述材料不充足为由而不开庭审判。如人民检察院移送的材料中缺少上述材料的,人民法院可以通知人民检察院补充材料,人民检察院应当自收到通知之日起三日内补送。
人民法院对提起公诉的案件进行审查的期限计入人民法院的审理期限。
###########################
法律依据三:《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
http://www.law-lib.com/law/law_view1.asp?id=397
第116条(略)
第117条(略)
第246条(略)
第247条(略)
D. 刑事诉讼法案例
李某需要承担民事赔偿责任。从民法角度,李某与犯罪嫌疑人赵某、钱某实施的是具有共内同故意的共容同侵权行为,根据《民法通则》第130条和最高法《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三人对李某的损失应承担连带责任。
E. 刑事诉讼法二审程序违法案例
《刑事诉讼法》第222条:第二审人民法院应当就第一审判决认定的事实和内适用法律进行全面审查容,不受上诉或者抗诉范围的限制。共同犯罪的案件只有部分被告人上诉的,应当对全案进行审查,一并处理。
【解答】根据上述法条规定,二审法院应当对一审判决认定的事实和适用法律进行全面审查,即全面审查原则。共同犯罪案件,只有部分被告人提出上诉,或者自诉人只对部分被告人的判决提出上诉,或者人民检察院只对部分被告人的判决提出抗诉的,二审法院应当对全案进行审查,一并处理。
F. 《刑事诉讼法》案例
刑事自诉案件是指由被害人或者他的法定代理人, 依法向人民法院直接 提出起诉的刑事案件。自诉案件的范围?(一)告诉才处理的案件;(二)被害人有证据证明的轻微刑事案件;(三)被害人有证据证明对被告人侵犯自己人身、财产权利的行为应当依 法追究刑事责任,而公安机关或者人民检察院不予追究被告人刑事责任的 案件.具体来说刑事自诉案件包括: 轻伤害案、侮辱他人诽谤他人案、暴力干 涉婚姻自由案、重婚案、破坏现役军人婚姻案、虐待家庭成员案、遗弃案等。
(一) 反诉的诉讼标的与本诉的诉讼标的相牵连;
(二) 反诉不属于其他法院专属管辖、级别管辖和管辖协议;
(三) 反诉与本诉属于同种类诉讼程序;
(四) 反诉不会使诉讼过度拖延或者并非当事人为故意拖延诉讼而提起。
提起反诉适用起诉的有关规定。
符合
G. 判刑了还可以翻案不
当然可以翻案,案件审结后,无论是刑事,民事,行政案件,只要有证据证明系冤假错案,都可以向上级法院或检察院申请启动司法审判监督程度,要求再审。准确地说,这个程序不叫翻案,这是案子走到生效判决后的一个处置方法,法律术语叫申诉。
只要是有足够的证据证明,以前的判决的依据是错误的,那么申诉成功的可能性就会很大(申诉成功的表现形式或无罪,或减刑)。与二审终审制度不同,再审是一种审判监督的机制一般来说,三大类案件的审判,如果确系冤假错案,那么当事人都有权主张自己合法权益。
根据我国《刑事诉讼法》
第五章审判监督程序
第二百五十二条
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可以向人民法院或者人民检察院提出申诉,但是不能停止判决、裁定的执行。
第二百五十三条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的申诉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应当重新审判:
(一)有新的证据证明原判决、裁定认定的事实确有错误,可能影响定罪量刑的;
(二)据以定罪量刑的证据不确实、不充分、依法应当予以排除,或者证明案件事实的主要证据之间存在矛盾的;
(三)原判决、裁定适用法律确有错误的;
(四)违反法律规定的诉讼程序,可能影响公正审判的;
(五)审判人员在审理该案件的时候,有贪污受贿,徇私舞弊,枉法裁判行为的。
(7)刑事诉讼法冤案案例扩展阅读:
冤假错案翻案案例:
2016年12月2日,最高人民法院第二巡回法庭改判聂树斌无罪。法槌落下,沉冤21年的聂树斌终于得到昭雪。在庄严的法庭上,72岁的聂母张焕枝泣不成声。
“我等这个无罪判决等太久了,我很满意这个结果,可我儿子再也回不来了,我很想他。”张焕枝说。21年来,为了给儿子讨回清白,她四处奔波碰壁,但始终没有放弃。
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国司法系统依法纠正包括聂树斌案在内的重大冤假错案34件,涉及54名当事人,引起社会各界高度关注。迟到的无罪判决,虽饱含辛酸,但令人欣慰。
“我们看到了国家纠正冤假错案的决心和司法改革的成效,希望类似的悲剧不再发生。”北京京师律师事务所律师王殿学说。
如何建立起依法纠正和从严防范冤假错案的诉讼制度和工作机制,让正义不再迟到,已经成为司法界和社会各界关注的一项重大课题。
H. 刑事诉讼法的案例分析
答:法院的做法是错误的。
因为,附带民事诉讼是指司法机关在追究被告人的刑事责任的同版时,附带解决被权害人由于被告人的犯罪行为而遭受经济损失的赔偿问题的活动。案例中离婚所要解决的不是经济问题。
案例中离婚是属于民事案件,起诉她丈夫重婚属于刑事案件,是要分开进行,由不同的审判庭予以审理的,不能在同一个案件和同一个法庭进行。所以该法院的做法是错误的。
I. 刑事诉讼法有关诉讼程序错误的的案例分析题
不一定全抄面
1、公安袭机关应当在将王甲拘留后的三日内向人民检察院提请逮捕,也就是说要在2月28日之前提请逮捕。2、人民检察院应当在七日内作出是否批准逮捕的决定,也就是说应该在3月22日前作出是否批准逮捕的决定。3、批准逮捕后,对嫌疑人的羁押不得超过二个月。4、交通肇事罪非自诉案件,人民法院应该受理。
J. 刑事案件有冤案怎么办
冤案就是没有罪而被当作有罪判决或受处罚的案件。如果当事人或法定代理人、近亲属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案件认为有冤情,可向司法机关提出申诉。
《刑事诉讼法》规定,第二百四十一条 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可以向人民法院或者人民检察院提出申诉,但是不能停止判决、裁定的执行。
第二百四十二条 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的申诉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应当重新审判:
(一)有新的证据证明原判决、裁定认定的事实确有错误,可能影响定罪量刑的;
(二)据以定罪量刑的证据不确实、不充分、依法应当予以排除,或者证明案件事实的主要证据之间存在矛盾的;
(三)原判决、裁定适用法律确有错误的;
(四)违反法律规定的诉讼程序,可能影响公正审判的;
(五)审判人员在审理该案件的时候,有贪污受贿,徇私舞弊,枉法裁判行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