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条款大全 » 民事诉讼法医疗过错

民事诉讼法医疗过错

发布时间: 2022-01-15 19:01:21

㈠ 对医疗过错的鉴定不服可以提起起诉吗

对医疗过错鉴定不服能提诉讼。当事人依照法律规定享有起诉权利,起诉符合法定条件的,人民法院必须受理。当事人对首次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结论不服的,除提起诉讼以外,还可以提出再次鉴定的申请。
【法律依据】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二十二条
当事人对首次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结论不服的,可以自收到首次鉴定结论之日起15日内向医疗机构所在地卫生行政部门提出再次鉴定的申请。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条
起诉应当向人民法院递交起诉状,并按照被告人数提出副本。书写起诉状确有困难的,可以口头起诉,由人民法院记入笔录,并告知对方当事人。
第一百二十三条
人民法院应当保障当事人依照法律规定享有的起诉权利。对符合本法第一百一十九条的起诉,必须受理。符合起诉条件的,应当在七日内立案,并通知当事人;不符合起诉条件的,应当在七日内作出裁定书,不予受理;原告对裁定不服的,可以提起上诉。

㈡ 医疗合同纠纷官司可以申请医疗过错鉴定吗谢谢

医疗事故鉴定与医疗过错司法鉴定的区别
医疗纠纷案件,关键在于医疗鉴定,鉴定结论决定着医院是否能够赔偿。根据我国现行法律规定和司法实践,医疗鉴定包括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和医疗损害司法鉴定。二者在鉴定程序上和实体审查方面都存在明显区别,现主要介绍如下:
一、鉴定的法律依据不同
医疗损害司法鉴定的主要法律依据是:《民事诉讼法》、《关于司法鉴定管理问题的决定》、《司法鉴定程序通则(试行)》、《司法鉴定机构登记管理办法》、《司法鉴定人管理办法》、《司法鉴定执业分类规定》等。现行有效的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医学文献也是鉴定的依据。
医疗事故鉴定的法律依据是《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医疗事故技术鉴定暂行办法》、《医疗事故分级标准(试行)》、《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专家库学科专业组名录》、《医疗事故争议中尸检机构及专业技术人员资格认定办法》、《医疗机构病历管理规定》、《病历书写基本规范(试行)》和《中医、中西医结合病历书写基本规范(试行)》,同时参照现行有效的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医学文献等。
二、鉴定程序不同
医疗损害司法鉴定由人民法院委托有资质的司法鉴定机构完成。医疗司法鉴定分为初次鉴定、补充鉴定、重新鉴定、复核鉴定。任何一方当事人对初次鉴定结论不服的,可以申请补充鉴定、重新鉴定或复核鉴定。
医疗事故鉴定由人民法院、卫生行政部门委托当地医学会完成。医学会分为设区的市级和省级医学会。初次鉴定由设区的市级医学会进行,对初次鉴定不服的,由省级医学会再次鉴定。
司法鉴定提交的材料主要是病历资料,包括住院病历、门诊病历、用药明细、诊断证明、挂号单、收费凭证,以及医生出具的和医疗行为有关的书面材料等。和医疗行为环境、人员资格有关的,还要提供相关证据材料。其中关键是患者认为医院存在过错的陈述意见和理由。司法鉴定有的有听证程序,有的没有。不管有没有听证程序,患者的陈述意见和理由,是确认医院过错的重中之重。鉴定机构结合陈述意见和理由,了解鉴定的目的,是司法鉴定的关键。
医疗事故鉴定有听证程序,就像法院开庭一样,双方当事人分别陈述意见和理由。陈述顺序先患方,后医疗机构。专家鉴定组成员根据需要可以提问,当事人应当如实回答。必要时,可以对患者进行现场医学检查。在陈述中,要掌握重点突出,观点鲜明,不仅要说明医疗行为损害事实,也要有医疗过错的法律法规文献依据,让人感觉有理有据。听证程序也是鉴定的关键。
三、鉴定结论不同
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结论主要内容是医疗行为是否违反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医疗过失行为与人身损害后果之间是否存在因果关系,医疗过失行为在医疗事故损害后果中的责任程度和医疗事故等级,需要护理的,还有对医疗事故患者的医疗护理医学建议。医疗事故责任程度分成四个级别:完全责任、主要责任、次要责任和轻微责任。医疗事故等级主要有一直四级,每一个级别又有详细划分。
司法鉴定结论内容重点是对医疗过错与损害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责任比例或损失参与度。事故等级需要单独鉴定。
四、社会评价不同
医疗事故鉴定都在事故所在地设区的市医学会完成,鉴定专家都是所在市的医疗行业的专业医生,难免和患者就诊医院属于同一个医院。同一个医院的医生为本医院医疗行为进行鉴定,难免有失公正。因此鉴定结论多倾向于医疗机构。另外,医学会隶属于卫生行政部门,医疗机构也隶属于卫生行政部门,同出一门,仍然没有摆脱以前父亲给儿子鉴定的局面,社会认可度不高。
司法鉴定机构隶属于司法行政部门,从隶属关系上与医疗机构没有任何关系。有的司法鉴定在患者就医的医疗机构之外的鉴定机构进行,大大减少了人为因素的干扰,更具有科学性。因此司法鉴定是很大患者的共同选择。
这篇文章应有助于你的理解。

㈢ 上诉后可以进行医疗过错司法鉴定吗

上诉后,当事人可以向法院申请进行医疗过错司法鉴定。
因为二审程序与一审程序差不多,凡是一审程序当事人所有的各种诉讼权利,二审同样还有,包括申请鉴定的权利。
《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七十四条 第二审人民法院审理上诉案件,除依照本章规定外,适用第一审普通程序。

㈣ 医疗事故怎样打官司

患者因医疗事故受到人身或财产损害的,可以以医疗机构为被告,向医疗机构所在地的法院提起医疗损害赔偿纠纷。如果患者因医疗事故死亡,其近亲属可以向法院提取医疗损害赔偿纠纷。当事人提起医疗损害赔偿纠纷的,应当向法院提交起诉状、身份证明以及有关的证据材料。诉讼中,双方应当就是否构成医疗事故责任进行举证质证、展开辩论。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千二百一十八条 患者在诊疗活动中受到损害,医疗机构或者其医务人员有过错的,由医疗机构承担赔偿责任。

㈤ 民事诉讼法中医患纠纷的举证责任分配

2002年4月1日生效的最抄高人民法院《关袭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4条第2款第8项规定,因医疗行为引起的侵权诉讼,由医疗机构就医疗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及不存在医疗过错承担举证责任。这个规定与民事诉讼法中“谁主张谁举证”的方式正好相反。这意味着从2002年4月1日开始,在我国医疗侵权诉讼中,开始实行举证方式的改革,患者不再承担对“医疗行为与损害结果的因果关系及医疗过程无差错”的举证责任,上述两项责任由医疗机构来承担。

㈥ 医疗过错司法鉴定所依据的检材不属于证据吗

1、因为你提到了 被告一词,那么我理解为你们已经诉讼到了法院,如果是在法院诉讼的过程中,进行的司法鉴定,那么委托人一定是 法院,而提出鉴定的申请人是你或者医方;
2、如果上述情况属实,那么你们送检的鉴定材料必须要经过质证,并且是在法院的主持下,进行证据交换,否则不但是医院违规,更重要的是法院程序有漏洞,建议你找主审法官沟通,或直接与民事庭庭长沟通

㈦ 医疗过错谁举证

第一个问题 切除器官当然要患者签字,因为手术要麻醉,在手术中如果遇到突发情况需要切除器官的,也必须由直系亲属签字,没有签字,当然院方有过错!
第二个问题 院方申请医疗事故鉴定,你也可以自己重新申请医疗事故鉴定,因为鉴定医疗事故的专家都是医疗系统的人,既是运动员,又是裁判员,很难100%公平,好像能申请法医部门做医疗事故鉴定,你可以请专业的医疗事故方面的有经验的律师咨询一下!另外,不是医疗事故不等于就没有过错,有些不是医疗事故的但是存在过错一样要赔偿患者损失!另外,是不是医疗事故,都是举证责任倒置,就是由院方举证,因为关键证据全部在院方保存,这是法律规定,你不需要举证!你只要能证明自己在这家医院看过病,做过手术就可以了!
第三个问题 选择治疗方法是患者的权利,但是你要证明你没有放弃选择的权利,就是你没有同意切除器官的治疗方法,这是关键!

㈧ 如何处理医疗纠纷,有何法律依据

1、和解所谓和解是没有第三方介入,双方当事人自己协商谈判,对各自诉讼权专利和属实体权利的处分。可分是诉讼前或诉讼中和解。如果是诉讼中和解的,应由原告申请撤诉,经法院裁定撤诉后结束诉讼,双方当事人再达成和解协议。2、调解调解是指在卫生行政机关、第三方法人或自然人,或着在法院的主持下,对当事人之间的医疗纠纷进行裁决的活动。3、诉讼民事诉讼是在案件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的参与下经人民法院开庭审理,查明事实、适用法律,对医疗纠纷进行裁决的活动。

㈨ 医疗过错举证

医疗过错由主张医疗机构承担赔偿责任的当事人举证。医疗纠纷的归责原则是过错原则,医疗机构或者其医务人员因过错造成患者人身损害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法律依据】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一条
原告向人民法院起诉或者被告提出反诉,应当提供符合起诉条件的相应的证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六十三条
证据包括:
(一)当事人的陈述;
(二)书证;
(三)物证;
(四)视听资料;
(五)电子数据;
(六)证人证言;
(七)鉴定意见;
(八)勘验笔录。
证据必须查证属实,才能作为认定事实的根据。

热点内容
青年法治讲堂 发布:2025-09-02 19:25:35 浏览:910
南阳宛城区法律援助电话 发布:2025-09-02 19:25:28 浏览:916
滨州法院小区 发布:2025-09-02 19:24:50 浏览:352
立法的科学原则含义 发布:2025-09-02 19:22:05 浏览:701
叫女方堕胎会承担法律责任吗 发布:2025-09-02 19:21:55 浏览:479
法治热报网 发布:2025-09-02 19:21:55 浏览:230
南京绿化法规 发布:2025-09-02 19:07:45 浏览:469
佛佛法治怒 发布:2025-09-02 18:54:08 浏览:441
民事诉讼法教学课件 发布:2025-09-02 18:49:06 浏览:974
小学生法律知识竞赛活动简讯 发布:2025-09-02 18:48:58 浏览:5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