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条款大全 » 行政法规出处

行政法规出处

发布时间: 2022-01-20 06:37:44

⑴ 法律条款的出处

有判决并且已经申请执行的,你个人是可以去查询对方的财产线索的。基本的法律依据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法人登记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登记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关于印发《企业登记档案资料查询办法》的通知,你可以自己网络下,有需要可以再网络知道我们。

⑵ 部门规章的出处

宪法第90条第二款规定:“各部、各委员会根据法律和国务院的行政法规、决定、命令,在本部门的权限内,发布命令、指示和规章。”(《中华人民共和国常用法律大全》第15页)

⑶ 产检假具体天数,真正的国家级法规出处

国家规定产假是98天,产前可以休15天。

依据《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

第七条 女职工生育享受98天产假,其中产前可以休假15天;难产的,增加产假15天;生育多胞胎的,每多生育1个婴儿,增加产假15天。女职工怀孕未满4个月流产的,享受15天产假;怀孕满4个月流产的,享受42天产假。

第八条 女职工产假期间的生育津贴,对已经参加生育保险的,按照用人单位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的标准由生育保险基金支付;对未参加生育保险的,按照女职工产假前工资的标准由用人单位支付。

女职工生育或者流产的医疗费用,按照生育保险规定的项目和标准,对已经参加生育保险的,由生育保险基金支付;对未参加生育保险的,由用人单位支付。

第九条 对哺乳未满1周岁婴儿的女职工,用人单位不得延长劳动时间或者安排夜班劳动。用人单位应当在每天的劳动时间内为哺乳期女职工安排1小时哺乳时间;女职工生育多胞胎的,每多哺乳1个婴儿每天增加1小时哺乳时间。

(3)行政法规出处扩展阅读

除了国家规定的98天产假,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还有其他的生育奖励假。

1、《北京市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

第十八条机关、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其他组织的女职工,按规定生育的,除享受国家规定的产假外,享受生育奖励假三十天,其配偶享受陪产假十五天。女职工及其配偶休假期间,机关、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其他组织不得降低其工资、予以辞退、与其解除劳动或者聘用合同。

女职工经所在机关、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其他组织同意,可以再增加假期一至三个月。

2、《上海市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

第三十一条符合法律规定结婚的公民,除享受国家规定的婚假外,增加婚假七天。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生育的夫妻,女方除享受国家规定的产假外,还可以再享受生育假三十天,男方享受配偶陪产假十天。生育假享受产假同等待遇,配偶陪产假期间的工资,按照本人正常出勤应得的工资发给。

3、《广东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

第三十条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生育子女的夫妻,女方享受八十日的奖励假,男方享受十五日的陪产假。在规定假期内照发工资,不影响福利待遇和全勤评奖。

4、《湖南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

第二十一条 符合法定生育条件的夫妻,女方除享受国家规定的产假外增加产假六十天,男方享受护理假二十天。增加的产假、护理假视为出勤。

⑷ 法律方面咨询,最好能给出相关法律条款出处,100分!!

工资条是可以当做在此公司的证据的,另外你要收集下考勤记录(如考勤卡),还有只要你公司为你缴纳养老保险等金,也就说明你在此公司做。这个公司的行为明显违反了劳动法,属于恶意侵害员工利益。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劳动合同是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的法律依据,用以明确双方的权利义务。双方一旦建立了劳动关系,就要签订书面劳动合同,试用期也不例外。劳动合同必须是合法的,否则从签订之日起无效,必须重签。按规定,签合同以后,用人单位就应为劳动者购买社会保险[4],包括养老保险、工伤保险、医疗保险、生育保险、失业保险。

对于不签合同的单位或个人,劳动部门有权责令其补签或施以处罚。对于不签合同的一方,另一方有权要求其赔偿损失。因履行劳动合同发生的争议,当事人可自行和解,也可向单位的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或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或向人民法院起诉。用人单位不签合同,造成劳动者权益受到损害时,劳动者可依法向劳动保障监察机构举报。

劳动合同是劳动者权益的有力保障,劳动者应充分重视合同的作用。在自己的正当权益受到损害时,更要勇于向法律寻求帮助和保护。

-----------------------------------------------------------------------------------------------------------

关于怀孕期的保障: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二条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不得依照本法第四十条、第四十一条的规定解除劳动合同:
(一)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作业的劳动者未进行离岗前职业病健康检查,或者疑似职业病病人在诊断或者医学观察期间的;
(二)在本单位患职业病或者因工负伤并被确认丧失或者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
(三)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内的;
(四)女职工在孕期、产期、哺乳期的;
(五)在本单位连续工作满十五年,且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五年的;
(六)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我国宪法和法律一贯重视对女职工的权益保护。妇女权益保障法第二十七条规定,任何单位不得因结婚、怀孕、产假、哺乳等情形,降低女职工的工资,辞退女职工,单方解除劳动(聘用)合同或者服务协议。但是,女职工要求终止劳动(聘用)合同或者服务协议的除外。所谓孕期,是指妇女怀孕期间。产期,是指妇女生育期间,产假一般为九十天。哺乳期,是指从婴儿出生到一周岁之间的期间。根据本条规定,妇女只要在孕期、产期、哺乳期的,用人单位就不得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四十条、第四十一条的规定单方解除劳动合同。
同时我国出台的《女职工劳动保护规定》中也是对于怀孕期的妇女不能从事国家规定的第三集体力劳动强度和孕期禁忌从事的劳动,不得延长劳动时间,医院开据证明后单位要适当减轻劳动量,不能从事夜班等等。

-----------------------------------------------------------------------------------------------------------

没签合同是违法的,但受处罚应是单位。你因为存在事实劳动关系,依然受到《劳动法》的保护。由此,你应当享受正式员工的待遇,即在怀孕期内不能被辞退。

《劳动法》第二十九条 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不得依据本法第二十六条、第二十七条的规定解除劳动合同:(三)女职工在孕期、产假、哺乳期内的。

综上所述,你不仅能在此公司一直做到生产结束和哺乳期结束,而且可以去相关部门乃至法院上诉,要求公司赔偿不签合同期间的双倍工资。

⑸ 请问下:这个有相关法律法规吗(出处)

《企业会计准则》是由财政部为了规范我国的企业会计行为代表国家制定的,财政部行驶的是行政权力,所以可以说是会计行政法规,但是,绝对不是法律,我国有专门的《会计法》,其级别高于《企业会计准则》。《企业会计准则》中详细规定了各种会计行为规范,其本身就是国家统一会计制度的最典型代表,当然我国还有很多统一会计制度没有在准则中体现出来。也就是说准则只是统一会计制度的一种

⑹ 行政纪律只用于国家机关的行政人员,这句话的出处是哪里或者说有法律条文支持麻烦解答一下非常感谢

这是顾名思义得出的结论,找不出法律条文的具体出处。行政纪律,是对于行政单位的人和事制定的纪律,只能用于国家机关的行政人员,也用于行政事务。

⑺ 法律法规出处

根据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关于使用企业食品生产许可证标志有关事项的公告》(总局2010年第34号公告),企业食品生产许可证标志以“企业食品生产许可”的

⑻ 规章制度包括行政法规、章程、制度、公约四大类。这种分类方法的出处是哪里非常感谢!

这是学者总结的,目前没有权威的政府机关进行分类

⑼ 收集法律依据(请问这法规条目的出处)

我给你一些建议吧~

律师协会是社团法人 民间自律组织,作用微弱~ 没有实权! 工作人员内的层级容就那样,不敢恭维,你也不要计较他们,层次问题……

建议你向上一级部门反映,例如律师管理处, 它属于司法行政机关下的一个分支机构, 是拿纳税人的钱运作的。因此,它必须要对纳税人负责! 效果或许要好一点~

⑽ 行政立法主体的出处

《宪法》第90条规定:“各部、各委员会根据法律和国务院的行政法规、回决定、命令,在本答部门的权限内,发布命令、指示和规章。”据此,国务院各部委享有行政规章立法权有了明确的宪法依据,但现行宪法只规定了国务院各部委的立法权而没有相应规定国务院各直属机构的立法权.实际工作中直属机构的规范性文件其法律地相当于规章,但苦于无法律支撑,于是在2000年颁布的《立法法》第71条第1款规定:“国务院各部、委员会、中国人民银行、审计署和具有行政管理职能的直属机构,可以根据法律和国务院的行政法规、决定、命令,在本部门的权限范围内,制定规章。”这样使国务院直属机构也有行政立法权有了法律依据。

热点内容
市南人民法院电话 发布:2025-08-30 08:51:53 浏览:56
北大国际法学院法律硕士 发布:2025-08-30 08:49:38 浏览:516
法官的锤子图片 发布:2025-08-30 08:44:25 浏览:854
中学生法律知识普及教案 发布:2025-08-30 08:27:06 浏览:757
私人法律顾问能干啥 发布:2025-08-30 08:21:33 浏览:27
遗赠房产录音有法律效力吗 发布:2025-08-30 08:20:38 浏览:169
简单明了规章制度 发布:2025-08-30 08:04:24 浏览:837
行政法以上有没有包括本数 发布:2025-08-30 07:58:28 浏览:573
陇南市司法局 发布:2025-08-30 07:49:53 浏览:333
土方法治阳萎 发布:2025-08-30 07:47:58 浏览: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