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条款大全 » 我国民事诉讼法的修改

我国民事诉讼法的修改

发布时间: 2022-01-23 05:39:27

Ⅰ 新修改的<民事诉讼法>的内容

民事诉讼法修正对比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于1991年4月9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通过,1991年4月9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44号公布施行。现根据2007年10月28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决定》修正。

一、目录

1、修正后的诉讼法删除了第十九章企业法人破产还债程序。其他未改动。

二、审判监督程序

2、第一百七十八条 当事人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认为有错误的,可以向原审人民法院或者上一级人民法院申请再审,但不停止判决、裁定的执行。

3、第一百七十九条当事人的申请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应当再审:

(一)有新的证据,足以[非法词被屏蔽]原判决、裁定的;

(二)原判决、裁定认定的基本事实缺乏证据证明的主要证据不足的;

(三)原判决原判决、裁定认定事实的主要证据是伪造的;原判决、裁定适用法律确有错误的;

(四) 原判决、裁定认定事实的主要证据未经质证的; 人民法院违反法定程序,可能影响案件正确判决、裁定的;

(五)对审理案件需要的证据,当事人因客观原因不能自行收集,书面申请人民法院调查收集,人民法院未调查收集的; 审判人员在审理该案件时有贪污受贿,徇私舞弊,枉法裁判行为的。

(六)原判决、裁定适用法律确有错误的;

(七)违反法律规定,管辖错误的;

(八)审判组织的组成不合法或者依法应当回避的审判人员没有回避的;

(九)无诉讼行为能力人未经法定代理人代为诉讼或者应当参加诉讼的当事人,因不能归责于本人或者其诉讼代理人的事由,未参加诉讼的;

(十)违反法律规定,剥夺当事人辩论权利的;

(十一)未经传票传唤,缺席判决的;

(十二)原判决、裁定遗漏或者超出诉讼请求的;

(十三)据以作出原判决、裁定的法律文书被撤销或者变更的。

对违反法定程序可能影响案件正确判决、裁定的情形,或者审判人员在审理该案件时有贪污受贿,徇私舞弊,枉法裁判行为的,人民法院应当再审。人民法院对不符合前款规定的申请,予以驳回。

名师云集,助你一次通过08司考的辅导方案 /Article/ShowArticle.asp?ArticleID=4

为便于掌握《民事诉讼法修正案》对原条文的修改情况,特整理出来与大家共同学习:

一、第一百零三条第二款修改为:“人民法院对有前款规定的行为之一的单位,可以对其主要负责人或者直接责任人员予以罚款;对仍不履行协助义务的,可以予以拘留;并可以向监察机关或者有关机关提出予以纪律处分的司法建议。”
原条文:“人民法院对有前款规定的行为之一的单位,可以对其主要负责人或者直接责任人员予以罚款;还可以向监察机关或者有关机关提出予以纪律处分的司法建议。”
二、第一百零四条第一款修改为:“对个人的罚款金额,为人民币一万元以下。对单位的罚款金额,为人民币一万元以上三十万元以下。”

原条文:“对个人的罚款金额,为人民币一千元以下。对单位的罚款金额,
为人民币一千元以上三万元以下。”
三、第一百七十八条修改为:“当事人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认为有错误的,可以向上一级人民法院申请再审,但不停止判决、裁定的执行。”

原条文:“当事人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认为有错误的,可以向原审人民法院或者上一级人民法院申请再审,但不停止判决、裁定的执行。”

四、第一百七十九条第一款改为第一百七十九条,修改为:“当事人的申请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应当再审:

“(一)有新的证据,足以推翻原判决、裁定的;

“(二)原判决、裁定认定的基本事实缺乏证据证明的;

“(三)原判决、裁定认定事实的主要证据是伪造的;

“(四)原判决、裁定认定事实的主要证据未经质证的;

“(五)对审理案件需要的证据,当事人因客观原因不能自行收集,书面申请人民法院调查收集,人民法院未调查收集的;

“(六)原判决、裁定适用法律确有错误的;

“(七)违反法律规定,管辖错误的;

“(八)审判组织的组成不合法或者依法应当回避的审判人员没有回避的;

“(九)无诉讼行为能力人未经法定代理人代为诉讼或者应当参加诉讼的当事人,因不能归责于本人或者其诉讼代理人的事由,未参加诉讼的;

“(十)违反法律规定,剥夺当事人辩论权利的;

“(十一)未经传票传唤,缺席判决的;

“(十二)原判决、裁定遗漏或者超出诉讼请求的;

“(十三)据以作出原判决、裁定的法律文书被撤销或者变更的。

“对违反法定程序可能影响案件正确判决、裁定的情形,或者审判人员在审理该案件时有贪污受贿,徇私舞弊,枉法裁判行为的,人民法院应当再审。”

原条文共两款,为:“当事人的申请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应当再审:
(一)有新的证据,足以推翻原判决、裁定的;
(二)原判决、裁定认定事实的主要证据不足的;
(三)原判决、裁定适用法律确有错误的;
(四)人民法院违反法定程序,可能影响案件正确判决、裁定的;
(五)审判人员在审理该案件时有贪污受贿,徇私舞弊,枉法裁判行为的。
人民法院对不符合前款规定的申请,予以驳回。”

五、增加一条,作为第一百八十条:“当事人申请再审的,应当提交再审申请书等材料。人民法院应当自收到再审申请书之日起五日内将再审申请书副本发送对方当事人。对方当事人应当自收到再审申请书副本之日起十五日内提交书面意见;不提交书面意见的,不影响人民法院审查。人民法院可以要求申请人和对方当事人补充有关材料,询问有关事项。”

本条为新增加。

六、第一百七十九条第二款改为第一百八十一条,修改为:“人民法院应当自收到再审申请书之日起三个月内审查,符合本法第一百七十九条规定情形之一的,裁定再审;不符合本法第一百七十九条规定的,裁定驳回申请。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本院院长批准。

“因当事人申请裁定再审的案件由中级人民法院以上的人民法院审理。最高人民法院、高级人民法院裁定再审的案件,由本院再审或者交其他人民法院再审,也可以交原审人民法院再审。”

原条文为:“人民法院对不符合前款规定的申请,予以驳回。”

七、第一百八十二条改为第一百八十四条,修改为:“当事人申请再审,应当在判决、裁定发生法律效力后二年内提出;二年后据以作出原判决、裁定的法律文书被撤销或者变更,以及发现审判人员在审理该案件时有贪污受贿,徇私舞弊,枉法裁判行为的,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之日起三个月内提出。”

原条文为:“第一百八十二条 当事人申请再审,应当在判决、裁定发生法律效力后二年内提出。”

八、第一百八十五条改为第一百八十七条,修改为:“最高人民检察院对各级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上级人民检察院对下级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发现有本法第一百七十九条规定情形之一的,应当提出抗诉。

“地方各级人民检察院对同级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发现有本法第一百七十九条规定情形之一的,应当提请上级人民检察院向同级人民法院提出抗诉。”

原条文为:“第一百八十五条 最高人民检察院对各级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上级人民检察院对下级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发现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按照审判监督程序提出抗诉:
(一)原判决、裁定认定事实的主要证据不足的;
(二)原判决、裁定适用法律确有错误的;
(三)人民法院违反法定程序,可能影响案件正确判决、裁定的;
(四)审判人员在审理该案件时有贪污受贿,徇私舞弊,枉法裁判行为的。
地方各级人民检察院对同级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发现有前款规定情形之一的,应当提请上级人民检察院按照审判监督程序提出抗诉。”

九、第一百八十六条改为第一百八十八条,修改为:“人民检察院提出抗诉的案件,接受抗诉的人民法院应当自收到抗诉书之日起三十日内作出再审的裁定;有本法第一百七十九条第一款第(一)项至第(五)项规定情形之一的,可以交下一级人民法院再审。”

Ⅱ 请问今年民事诉讼法修改后

执行方面改变最大就是四点:申请执行时间到2年;法院在知道当事人要藏匿逃避的情况下可以版不发执行通知书将其拘留权;罚款额上限是30万;完善执行异议的程序

但是作为基层法院执行人员,个人觉得执行难问题没有实质的改变,甚至因为执行异议程序的出现,有很多当事人不断异议使执行工作很难继续

Ⅲ 民事诉讼法最后一次是什么时候修改的

民事诉讼法最后一次修改时间是2012年8月31日修正
《中国人民共内和国民事诉讼容法》于1991年4月9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通过,2007年10月28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次会议第一次修正;2012年8月31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八次会议第二次修正。‍

Ⅳ 民事诉讼法三次修订的内容都有哪些

一、认可并推动电子科技手段的运用
1、视听资料记录留置送达。
2、传真、邮件等新的内送达方式。
3、增加容“电子数据”作为证据种类之一。
二、吸收了司法解释的相关成果
1、明确当事人双方可约定适用简易程序。
2、明确简易程序简便传唤、送达、审理。
3、明确了证人不到庭作证的具体情形。
三、采纳了社会各界意见,完善了相关程序
1、督促程序回归督促本义。
2、协议管辖尊重意思自治。
3、小额诉讼避免正义迟到。
四、确保了法律之间的协调统一
1、增加两类特别程序案件,与相关法律相衔接。特别程序一章中增加了司法确认程序与实现担保物权程序,增加这两个程序主要是为了与已生效并实施的《人民调解法》及《物权法》相衔接。
2、修改证据种类,确保三大诉讼证据的统一。

拉萨律师网页链接

3、删去相关章节,确保内外统一。修改前的民事诉讼法第四编对涉外民事诉讼程序有特别规定,本次修改将该编的涉外协议管辖、默示管辖及涉外财产保全的相关条文予以删去,统一了国内案件与涉外案件的协议管辖规则及财产保全制度。实现了对国内和涉外民事诉讼当事人及利害关系人权利的平等保护,同时也使得修订后的民事诉讼法在体例上更为简洁、清晰,更便于人们对法律规定的把握。

Ⅳ 新民事诉讼法 有什么修改吗

小标的案件,一审复终制审

新民诉法第一百六十二条基层人民法院和它派出的法庭审理符合本法第一百五十七条第一款规定的简单的民事案件,标的额为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上年度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30%以下的,实行一审终审。
当事人选择法院,应选“与争议有实际联系的地点”

新民诉法第三十四条 合同或者其他财产权益纠纷的当事人可以书面协议选择被告住所地、合同履行地、合同签订地、原告住所地、标的物所在地等与争议有实际联系的地点的人民法院管辖,但不得违反本法对级别管辖和专属管辖的规定。
快速送达法律文书,提高审判效率

新民诉法第八十七条第一款经受送达人同意,人民法院可以采用传真、电子邮件等能够确认其收悉的方式送达诉讼文书,但判决书、裁定书、调解书除外。
等等若干改动

Ⅵ 民事诉讼法2017年 改了哪些部分

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作出修改第五十五条增加一款,作为第版二款:“人民检察院权在履行职责中发现破坏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食品药品安全领域侵害众多消费者合法权益等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行为,在没有前款规定的机关和组织或者前款规定的机关和组织不提起诉讼的情况下,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前款规定的机关或者组织提起诉讼的,人民检察院可以支持起诉。”

2017年6月27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八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的决定》第三次修正)

(6)我国民事诉讼法的修改扩展阅读

民事诉讼法修订过程

根据2007年10月28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决定》第一次修正

根据2012年8月31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八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决定》第二次修正

目前版本为根据2017年6月27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八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的决定》第三次修正。

Ⅶ 民事诉讼法什么时候修改

已经修改完了,明年1月1日起施行。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版改《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权诉讼法》的决定
(2012年8月31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八次会议通过 同日公布 自2013年1月1日起施行)

热点内容
法学书目推荐 发布:2025-08-29 12:27:00 浏览:141
合同法16章214条 发布:2025-08-29 12:26:50 浏览:408
法治保护人民 发布:2025-08-29 12:25:22 浏览:210
行政诉讼法28条 发布:2025-08-29 12:25:14 浏览:455
论社会法与我国社会热点问题领域立法 发布:2025-08-29 12:23:54 浏览:33
死寿道德经 发布:2025-08-29 12:04:21 浏览:708
怎样的货款欠条有法律效力 发布:2025-08-29 12:04:21 浏览:247
刑事诉讼法有溯及力没 发布:2025-08-29 12:00:51 浏览:654
君子婚姻法 发布:2025-08-29 11:37:36 浏览:204
我国劳动法基本原则的内容 发布:2025-08-29 11:37:29 浏览: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