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条款大全 » 关于劳动法不正确

关于劳动法不正确

发布时间: 2022-01-24 08:55:54

1. 关于劳动法

这样的算法合法,但不合理。因为,工时,加班费都是计算正确的,符合法律规定。但公司迫于新劳动法的压力,改了时间又改底薪,劳动者吃亏!就不合理了,虽然合同是由双方协商的,但你能反对吗?

2. 关于劳动法的问题

广东胡律师

公司要求你考到某个证书才可以签订正式合同属于违反《劳动法》的,你可以要求以下赔偿:

1、工作一年零四个月的经济补偿,折合成1个半月工资;

2、工作一年零四个月未签劳动合同的双倍工资赔偿,但是你得举证下面的来证明你们之间的事实劳动关系:

(一)工资支付凭证(如果是通过银行卡,可以作为存在劳动关系的证据)或记录(职工工资发放花名册)、缴纳各项社会保险费的记录;
(二)用人单位向劳动者发放的“工作证”、“服务证”等能够证明身份的证件;
(三)劳动者填写的用人单位招工招聘“登记表”、“报名表”等招用记录;
(四)考勤记录;
(五)其他劳动者的证言等。
其中,(一)、(三)、(四)项的有关凭证由用人单位负举证责任。
你只要举出上述的第一项、第二项或是第五项其中一个,就可以作为证明劳动关系存在的初步证据,剩下的就需要根据上面的规定由用人单位举证,如果单位举证不能的话,就会支持劳动关系存在。

3. 有关劳动法的问题谁可以帮我!

首先我同意三楼说法,公司采取的这一举动虽说是劳动合同法的漏洞之一,但如签订了正式的劳动合同,用人单位就应当正确履行劳动合同约定的用工范围,不得任由用人单位调配和不完全履行.只因此用人单位让你知难而退也是为了逃避劳动合同法所规定的经济补偿金.如你情况,如用人单位辞退你需赔偿你相当于五个月的经济赔偿金.如你自动辞职却省去了其中.

劳动仲裁是一个仲裁机构,全称”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其工作内容是受理当地管辖范围内的所有劳动争议的案件.比喻劳动工资\福利\合同的履行\等等劳动案件.其所作出的裁决具有法律效力.即”一裁终局”意思是经过劳动仲裁裁决的劳动案件用人单位不能就此案止诉人民工法院,因此提高了劳动者解决的效率问题.

规如本案,我个人认为你应当去认定劳动合同所约定的职务获得必要的劳动条件内容.

4. 有关劳动法的问题

这样的问题有意思!
1.C
2.C
3.AB
4.ABCD

5. 2.下列关于狭义劳动法的界定中哪个选项是不正确的( )

2、c 3、b 4、b

6. 关于劳动法方面的问题

现在这种情况,大家应该都已经对劳动合同法多少有些了解,很明显的就是工资远远达不到劳动法所规定的,又没给员工买保险,但单位给职员发工资时所签名的又不是真实的工资表,在这一点上,就算你到劳动站或其他管理部门去告单位,只要单位拿出职员所签名的工资表,这个工资表就是证据,而你所做的一切努力都是白费心机,所以,最好的办法就是制造一个机会(事先让职员们身上带着MP3等类似的录音器,录音器至少带两个以上,把他们的谈话录起来,可以做为证据,),让职员们再去找单位把工资这件事情再作商议,看看能不能再把工资提高到劳动法,毕竟,他们也为单位做了那么多年的努力,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吧。而且你母亲他们年纪也不轻了,把事情闹翻了,他们也势必会失去这份工作,再到外面找工作也不好找了。所以最好是以协商的形式进行,希望单位能妥协。但如果单位坚持原来的作法,并威胁、恐吓他们的话,这时我们再无路可退了。就只有带着录音器上诉了,记住还可以要求单位补回以前未替职员买的保险金、工资等应有的福利,这个办法应该行得通。我身边也有一些朋友陷在这种困境中,真的很同情他们,希望能够帮得上忙!

7. 关于劳动法的问题

你应该找一位专业的人士帮你解答。这东西我没有接触,我不能胡说八道。

8. 关于新劳动法的问题(高手来)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 22条规定,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签订服务期协议的前提是为其提供专业技术培训,但是并非所有用人单位提供的培训都可以约定服务期协议。如用人单位对于新员工的上岗培训,就不得约定服务期。因此,劳动合同法将服务期的范围仅限于用人单位出资为劳动者提供专业技术培训。

也就是说,你出钱请具有专业知识的人员来给你的员进行专门的工作培训,比如说没有任何基础的情况下,由专业人员教授其从事焊接的专业知识,等等。并负担培训期间的住宿、伙食费用。

然后约定服务期以及相应的违约金,在该服务期内员工不能随便走人,除非支付违约金(一般等于或者略高于培训费用)给公司,这样就可以合法地限制员工随意流动给公司造成的损失了。

9. 关于劳动法

这都是自身问题 既然法律已经名门规定 主要问题出于平时 公司接纳员工是看不透人心的 主要都在于自身的觉悟 生命不是儿戏 ~

10. 关于劳动法

按劳动法规的规定,合同至少一式两份,你和公司各一份,公司不愿意发一份给你属于做贼心虚,怕你拿合同对付他,如果你一定要公司把合同给你,公司还是会给的,但是会影响你在公司的前景,所以我建议:如果你现在不打算离开公司,先不要去追要合同,平时注意收集能证明你在公司工作的证据,还有你实际收入的证据,如果有一天产生劳动争议,只要你能证明劳动关系的存在,劳动部门会要求公司提供合同,如果公司不提供或提供不了,公司还要支付你双倍工资,你不用担心。

热点内容
双方签订的探视协议有法律效力吗 发布:2025-08-28 16:15:48 浏览:675
劳动法每日上班时间 发布:2025-08-28 15:41:25 浏览:655
科技提升与法律服务 发布:2025-08-28 15:37:01 浏览:872
司法局普法工作计划 发布:2025-08-28 15:26:16 浏览:571
网上考试经济法b卷 发布:2025-08-28 15:22:19 浏览:33
保洁劳动保障规章制度 发布:2025-08-28 15:22:04 浏览:622
任懿君法官 发布:2025-08-28 14:58:08 浏览:145
浏阳市北盛镇人民法院 发布:2025-08-28 14:52:59 浏览:995
刑事诉讼法关于期间的解释 发布:2025-08-28 14:43:45 浏览:14
山东司法网站 发布:2025-08-28 14:29:04 浏览:6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