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条款大全 » 刑事诉讼法微信

刑事诉讼法微信

发布时间: 2022-01-24 10:15:07

⑴ 取保候审期间可以登录微信号吗

取保候审期间可以登录微信号,只要不违反取保候审规定即可。
《刑事诉讼法》第六十九条 被取保候审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应当遵守以下规定:
(一)未经执行机关批准不得离开所居住的市、县;
(二)住址、工作单位和联系方式发生变动的,在二十四小时以内向执行机关报告;
(三)在传讯的时候及时到案;
(四)不得以任何形式干扰证人作证;
(五)不得毁灭、伪造证据或者串供。
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可以根据案件情况,责令被取保候审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遵守以下一项或者多项规定:
(一)不得进入特定的场所;
(二)不得与特定的人员会见或者通信;
(三)不得从事特定的活动;
(四)将护照等出入境证件、驾驶证件交执行机关保存。
被取保候审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违反前两款规定,已交纳保证金的,没收部分或者全部保证金,并且区别情形,责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具结悔过,重新交纳保证金、提出保证人,或者监视居住、予以逮捕。
对违反取保候审规定,需要予以逮捕的,可以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先行拘留。

⑵ 刑侦查微信记录的流程

根据我国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刑事侦查微信记录,属于技术侦查措施,需要报有关机关批准,批准决定应当根据侦查犯罪的需要,确定采取技术侦查措施的种类和适用对象,批准决定自签发之日起三个月以内有效。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五十一条批准决定应当根据侦查犯罪的需要,确定采取技术侦查措施的种类和适用对象。批准决定自签发之日起三个月以内有效。对于不需要继续采取技术侦查措施的,应当及时解除;对于复杂、疑难案件,期限届满仍有必要继续采取技术侦查措施的,经过批准,有效期可以延长,每次不得超过三个月。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五十二条采取技术侦查措施,必须严格按照批准的措施种类、适用对象和期限执行。侦查人员对采取技术侦查措施过程中知悉的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应当保密;对采取技术侦查措施获取的与案件无关的材料,必须及时销毁。采取技术侦查措施获取的材料,只能用于对犯罪的侦查、起诉和审判,不得用于其他用途。公安机关依法采取技术侦查措施,有关单位和个人应当配合,并对有关情况予以保密。

⑶ 微信里的信息能作为刑事案件的证据吗

可以作为其中的证据之一,最终能否认定犯罪,当然还需要其他的证据,最终形成完整的证据链,同时可以排除一切合理的怀疑,达到确实充分的程度。

法条链接;〈刑事诉讼法〉第五十三条

对一切案件的判处都要重证据,重调查研究,不轻信口供。只有被告人供述,没有其他证据的,不能认定被告人有罪和处以刑罚;没有被告人供述,证据确实、充分的,可以认定被告人有罪和处以刑罚。

证据确实、充分,应当符合以下条件:

(一)定罪量刑的事实都有证据证明;

(二)据以定案的证据均经法定程序查证属实;

(三)综合全案证据,对所认定事实已排除合理怀疑。

⑷ 被取保候审了,手机被查扣了,现在我可以登微信吗

可以登陆

1、在法院审判前,任何人都是没罪的2、取保候审期限届满,公按机关应该解除取保候审。根据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取保候审期间没有违法事由,在解除取保候审的同时,应当由县级以上的执行机关制作《退还保证金决定书》,通知银行如数退还保证金3、没有撤案可能是案件侦查还没结束,或者案件比较复杂无法结案,跟您是没有什么关系的4、如果以后侦查有证据证明您与这个案子有牵连,那么公安机关还是可以申请对您的逮捕等5、以上意见供参考

⑸ 取保候审私自上微信后果

法律分析:取保候审私自上微信后果是是没有相应的法律后果的,依据我国《刑事诉讼法》的规定,取保候审适用犯罪情节比较轻的犯罪嫌疑人,所以取保候审期间一般不会对当事人的通信进行监控。取保候审担保人承担的责任是需要监督被保证人遵守《刑事诉讼法》当中的规定,关于是否承担罚款或刑事责任问题。

法律依据:《刑事诉讼法》第七十一条 被取保候审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应当遵守以下规定:(一)未经执行机关批准不得离开所居住的市、县;(二)住址、工作单位和联系方式发生变动的,在二十四小时以内向执行机关报告;(三)在传讯的时候及时到案;(四)不得以任何形式干扰证人作证;(五)不得毁灭、伪造证据或者串供。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可以根据案件情况,责令被取保候审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遵守以下一项或者多项规定:(一)不得进入特定的场所;(二)不得与特定的人员会见或者通信;(三)不得从事特定的活动;(四)将护照等出入境证件、驾驶证件交执行机关保存。被取保候审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违反前两款规定,已交纳保证金的,没收部分或者全部保证金,并且区别情形,责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具结悔过,重新交纳保证金、提出保证人,或者监视居住、予以逮捕。对违反取保候审规定,需要予以逮捕的,可以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先行拘留。

⑹ 微信里的信息能作为刑事案件的证据吗

微信里的信息,照片,转账记录都是可以成为刑事案件或者民事案件的证据的。司法实践中,很多电信诈骗的案件,大多数证据都是此类电子信息证据。当然,此类证据还是需要经过有关当事人核实,指认或确认。

⑺ 中国刑事诉讼法第八十条 请问孩子在手机微信卖烟被公安局抓去拘留 怎么判刑 几年 谢谢!

这个也犯法吗!很多人卖啊,警察有毛病吗,你孩子是不是有其他的没告诉你

热点内容
双方签订的探视协议有法律效力吗 发布:2025-08-28 16:15:48 浏览:675
劳动法每日上班时间 发布:2025-08-28 15:41:25 浏览:655
科技提升与法律服务 发布:2025-08-28 15:37:01 浏览:872
司法局普法工作计划 发布:2025-08-28 15:26:16 浏览:571
网上考试经济法b卷 发布:2025-08-28 15:22:19 浏览:33
保洁劳动保障规章制度 发布:2025-08-28 15:22:04 浏览:622
任懿君法官 发布:2025-08-28 14:58:08 浏览:145
浏阳市北盛镇人民法院 发布:2025-08-28 14:52:59 浏览:995
刑事诉讼法关于期间的解释 发布:2025-08-28 14:43:45 浏览:14
山东司法网站 发布:2025-08-28 14:29:04 浏览:6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