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条款大全 »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说法正确的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说法正确的

发布时间: 2022-01-24 10:31:53

Ⅰ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什么依法维护

法律分析:维护职工合法权益是工会的基本职责。工会在维护全国人民总体利益的同时,代表和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工会通过平等协商和集体合同制度,协调劳动关系,维护企业职工劳动权益。工会依照法律规定通过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其他形式,组织职工参与本单位的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工会必须密切联系职工,听取和反映职工的意见和要求,关心职工的生活,帮助职工解决困难,全心全意为职工服务。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七十八条 工会依法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对用人单位履行劳动合同、集体合同的情况进行监督。用人单位违反劳动法律、法规和劳动合同、集体合同的,工会有权提出意见或者要求纠正;劳动者申请仲裁、提起诉讼的,工会依法给予支持和帮助。

Ⅱ 请问我引用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违反和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办法》条款是否正确,胜算概率多

请求事项:
1.被申请人向申请人支付所欠3个月的工资32333元
(已含6月份拖欠的余款333元);
2.被申请人向申请人支付未签合同(7-9月)工资总额的两倍赔偿金(数额自己填清楚);
3.被申请人向申请人支付半个工资的补偿金(数额自己填写清楚);
4.事实与理由:
申请人于2010年6月正式到被申请人XX酒店管理有限公司上班,担任其酒店副总经理一职;
申请人于2010年9月30日因企业持续不支付薪资而被迫离职;
入职时,公司不与本人签订劳动合同。
申请人在职期间兢兢业业为公司出谋划策,在两任总经理的指挥下解决和制定了公司发展的结构性调整和各项文件的制定,同时在旺季经营过程中,因两任总经理的非正常离职而造成的人员不稳定因素,我出面在新人未进的前提下顺利接待了旺季旅游游客的工作;
被申请人提出有内部招待账单未结算作为拒绝支付劳动报酬的理由;
对于所有票据,本人签署的账单均按企业内部财务管理制度及签批程序,标有内部招待,并有酒店总经理和公司总经理签字认可报销,但被申请人却以此为原因克扣我的3个月的工资不予发放;
本人交接工作时,与酒店财务出纳、会计、营运经理、酒店总经理均有完整的工作交接签字,出勤天数统计、物品交接记录、账目交接记录并加盖酒店公章(有原件);
有与董事长谈话的录音证明我的工资额度,工资只发放过一次,是以现金的形式发放的。
基于以上事实,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违反和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办法》等的相关法律、法规规定及所有证据和事实情况,特向劳动仲裁委申请仲裁,请求依法裁决,支持申请人的请求。

注:1、社保可以单位独立案请求;
2、一至五倍的赔偿金只有通过行政处罚获得,仲裁不会受理。
3、收集并保留好证据,以便举证和交换证据时使用。

Ⅲ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规定,劳动合同可以约定试用期,但试用期最长不得超过多少

最长不得超过六个月。

Ⅳ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适用于

1、《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适用于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企业、个体版经济组织(以下统权称用人单位)和与之形成劳动关系的劳动者,国家机关、事业组织、社会团体和与之建立劳动合同关系的劳动者。
2、2008年实施的《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把依法成立的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等合伙组织和基金会,也纳入了用人单位的范围内,使得《劳动法》及《劳动合同法》的适用范围进一步扩大;
3、法律依据《劳动法》
第二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企业、个体经济组织(以下统称用人单位)和与之形成劳动关系的劳动者,适用本法。
国家机关、事业组织、社会团体和与之建立劳动合同关系的劳动者,依照本法执行。
《劳动合同法》
第二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企业、个体经济组织、民办非企业单位等组织(以下称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订立、履行、变更、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适用本法。
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与其建立劳动关系的劳动者,订立、履行、变更、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依照本法执行。
《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
第三条依法成立的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等合伙组织和基金会,属于劳动合同法规定的用人单位。

Ⅳ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四十一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四十一条 用人单位由于生产经营需要,经与工会和劳动者协商后可以延长工作时间,一般每日不得超过一小时;因特殊原因需要延长工作时间的,在保障劳动者身体健康的条件下延长工作时间每日不得超过三小时,但是每月不得超过三十六小时。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第四十一条有下列情形之一,需要裁减人员二十人以上或者裁减不足二十人但占企业职工总数百分之十以上的,用人单位提前三十日向工会或者全体职工说明情况,听取工会或者职工的意见后,裁减人员方案经向劳动行政部门报告,可以裁减人员:
(一)依照企业破产法规定进行重整的;
(二)生产经营发生严重困难的;
(三)企业转产、重大技术革新或者经营方式调整,经变更劳动合同后,仍需裁减人员的;
(四)其他因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经济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劳动合同无法履行的。
裁减人员时,应当优先留用下列人员:
(一)与本单位订立较长期限的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
(二)与本单位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
(三)家庭无其他就业人员,有需要扶养的老人或者未成年人的。
用人单位依照本条第一款规定裁减人员,在六个月内重新招用人员的,应当通知被裁减的人员,并在同等条件下优先招用被裁减的人员。

Ⅵ 急求。。。。(根据劳动法),,

用人单位违反规定或劳动合同的约定解除劳动合同的,造成劳动者工资收入损失的,如何鉴定?《违反〈劳动法〉有关劳动合同规定的赔偿办法》【颁布时间】1995.05.10

【实施时间】1995.05.10

【发布部门】劳动部

第一条

为明确违反劳动法有关劳动合同规定的赔偿责任,维护劳动合同双方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的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第二条

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对劳动者造成损害的,应赔偿劳动者损失:

(一)用人单位故意拖延不订立劳动合同,即招用后故意不按规定订立劳动合同以及劳动合同到期后故意不及时续订劳动合同的;

(二)由于用人单位的原因订立无效劳动合同,或订立部分无效劳动合同的;

(三)用人单位违反规定或劳动合同的约定侵害女职工或未成年工合法权益的;

(四)用人单位违反规定或劳动合同的约定解除劳动合同的。第三条

本办法第二条规定的赔偿,按下列规定执行:

(一)造成劳动者工资收入损失的,按劳动者本人应得工资收入支付给劳动者,并加付应得工资收入25%的赔偿费用;

(二)造成劳动者劳动保护待遇损失的,应按国家规定补足劳动者的劳动保护津贴和用品;

(三)造成劳动者工伤、医疗待遇损失的,除按国家规定为劳动者提供工伤、医疗待遇外,还应支付劳动者相当于医疗费用25%的赔偿费用;

(四)造成女职工和未成年工身体健康损害的,除按国家规定提供治疗期间的医疗待遇外,还应支付相当于其医疗费用25%的赔偿费用;

(五)劳动合同约定的其他赔偿费用。第四条

劳动者违反规定或劳动合同的约定解除劳动合同,对用人单位造成损失的,劳动者应赔偿用人单位下列损失:

(一)用人单位招收录用其所支付的费用;

(二)用人单位为其支付的培训费用,双方另有约定的按约定办理;

(三)对生产、经营和工作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

(四)劳动合同约定的其他赔偿费用。第五条

劳动者违反劳动合同中约定的保密事项,对用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的,按《反不正当竞争法》第二十条的规定支付用人单位赔偿费用。第六条

用人单位招用尚未解除劳动合同的劳动者,对原用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的,除该劳动者承担直接赔偿责任外,该用人单位应当承担连带赔偿责任。其连带赔偿的份额应不低于对原用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总额的百分之七十。向原用人单位赔偿下列损失:

(一)对生产、经营和工作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

(二)因获取商业秘密给原用人单位造成的经济损失。

赔偿本条第(二)项规定的损失,按《反不正当竞争法》第二十条的规定执行。第七条

因赔偿引起争议的,按照国家有关劳动争议处理的规定办理。第八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Ⅶ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劳动法》没有规定可以工作的年龄,但《民法总则》进行了规定:
第十八条 十六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 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 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Ⅷ 根据我国《宪法》规定,下列关于劳动的表述,正确的是( )。 A.劳动是公民谋生的手

劳动者必须履行的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第三条第二款规定,劳动义务是指劳动者必须履行的责任。

这些责任包括:

1、劳动者应当完成劳动任务。

2、劳动者必须提高职业技能。

3、劳动者必须执行劳动安全卫生规程。

4、劳动者必须遵守劳动纪律。

5、劳动者必须遵守职业道德

劳动者的这些义务是法律所规定的,是受法律制约的。当劳动者没有履行这些义务时,必须会受到法律的制裁。

(8)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说法正确的扩展阅读:

劳动义务劳动者对国家以及企业内部关于劳动安全卫生规程的规定,必须严格执行,以保障安全生产,从而保证劳动任务的完成。遵守劳动纪律和职业道德,是作为劳动者的起码条件。

宪法规定遵守劳动纪律是公民的基本义务,其意义是重大的。劳动纪律是劳动者在共同劳动中所必须遵守的劳动规则和秩序。

它要求每个劳动者按照规定的时间、质量、程序和方法完成自己应承担的工作。劳动者应当履行规定的义务,不断增强国家主人翁责任感,兢兢业业、勤勤恳恳地劳动,保质保量地完成规定的生产任务,自觉地遵守劳动纪律,维护工作制度和生产秩序。

职业道德是从业人员在职业活动中应当遵循的道德。职业道德是在职业生活中形成和发展,调节职业活动中的特殊道德关系和利益矛盾,它是一般社会道德在职业活动中的体现,其基本要求是忠于职守,并对社会负责。

遵守劳动纪律和职业道德,是保证生产正常进行和提高劳动生产率的需要。现代社会化的大生产,客观上要求每个劳动者严格遵守劳动纪律,以保证集体劳动的协调一致,从而提高劳动生产率,保证产品质量。

劳动者在维护企业和自身利益的同时,还要就自己提供的产品和服务向社会负责,这是现代社会法律要求劳动者必须履行的义务。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劳动义务

Ⅸ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四十四条的规定是……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第四十四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应当按照下列标准支付高于劳动者正常工作时间工资的工资报酬:

(一)安排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一百五十的工资报酬;

(二)休息日安排劳动者工作又不能安排补休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二百的工资报酬

(三)法定休假日安排劳动者工作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三百的工资报酬。

(9)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说法正确的扩展阅读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适用范围:

1.劳动法第二条中的“个体经济组织”是指一般雇工在七人以下的个体工商户。

2.中国境内的企业、个体经济组织与劳动者之间,只要形成劳动关系,即劳动者事实上已成为企业、个体经济组织的成员,并为其提供有偿劳动,适用劳动法。

3.国家机关、事业组织、社会团体实行劳动合同制度的以及按规定应实行劳动合同制度的工勤人员;实行企业化管理的事业组织的人员;其他通过劳动合同与国家机关、事业组织、社会团体建立劳动关系的劳动者,适用劳动法。

4.公务员和比照实行公务员制度的事业组织和社会团体的工作人员,以及农村劳动者(乡镇企业职工和进城务工、经商的农民除外)、现役军人和家庭保姆等不适用劳动法。

5.中国境内的企业、个体经济组织在劳动法中被称为用人单位。国家机关、事业组织、社会团体和与之建立劳动合同关系的劳动者依照劳动法执行。根据劳动法的这一规定,国家机关、事业组织、社会团体应当视为用人单位。

Ⅹ 根据我国《劳动法》关于劳动争议的规定,下列哪项正确的是

A错误,和解协来议无源必须履行的法律效力。《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5条规定:“发生劳动争议,当事人不愿协商、协商不成或者达成和解协议后不履行的,可以向调解组织申请调解;不愿调解、调解不成或者达成调解协议后不履行的,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除本法另有规定的外,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B错误,《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27条规定:“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
D错误,《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47条规定那个:“下列劳动争议,除本法另有规定的外,仲裁裁决为终局裁决,裁决书自作出之日起发生法律效力:(一)追索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不超过当地月最低工资标准十二个月金额的争议;(二)因执行国家的劳动标准在工作时间、休息休假、社会保险等方面发生的争议。”一般,是作出即生效的

热点内容
劳动法每日上班时间 发布:2025-08-28 15:41:25 浏览:655
科技提升与法律服务 发布:2025-08-28 15:37:01 浏览:872
司法局普法工作计划 发布:2025-08-28 15:26:16 浏览:571
网上考试经济法b卷 发布:2025-08-28 15:22:19 浏览:33
保洁劳动保障规章制度 发布:2025-08-28 15:22:04 浏览:622
任懿君法官 发布:2025-08-28 14:58:08 浏览:145
浏阳市北盛镇人民法院 发布:2025-08-28 14:52:59 浏览:995
刑事诉讼法关于期间的解释 发布:2025-08-28 14:43:45 浏览:14
山东司法网站 发布:2025-08-28 14:29:04 浏览:661
姜堰人民法院网 发布:2025-08-28 14:23:39 浏览: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