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假倒扣工资触犯劳动法
㈠ 劳动法有规定请假扣工资算法吗
医疗期三个月的按六个月内累计病休时间计算;六个月的按十二个月内累计专病休时间计算;九个属月的按十五个月内累计病休时间计算;十二个月的按十八个月内累计病休时间计算;十八个月的按二十四个月内累计病休时间计算;二十四个月的按三十个月内累计病休时间计算。
㈡ 公司请假除了扣当天工资外每天还要倒扣30块钱,有没有违返劳动法
请假倒扣工资没有法律依据,是违法的。
㈢ 劳动法关于请假扣工资问题
医疗期三个月的按六个月内累计病休时间计算;六个月的按十二个月内累计回病休时间计算;九个答月的按十五个月内累计病休时间计算;十二个月的按十八个月内累计病休时间计算;十八个月的按二十四个月内累计病休时间计算;二十四个月的按三十个月内累计病休时间计算。
㈣ 厂里打工请假一天扣除当天工资在倒扣五十块,这行为是否违反劳动法违反哪一条具体情况是怎么样的
这个肯定是违法的建议你到当地的劳动局仲裁委员会去投诉。
㈤ 公司计件员工请假一天倒扣二十元是否违反劳动法 - 百度
【1】公司计件员工请假一天,请的是病假,还是事假?
【2】如果请的是病假,应该按病假一天,
支付劳动者病假工资。
【3】如果请一天事假。因为是计件工资,
这天不支付劳动者工资。
【4】公司计件员工请假一天,倒扣二十元工资是违反《劳动法》的。
【5】如果发奖金,因为少出勤一天,
经过计算后,给劳动者少发20元可以的。
㈥ 请假三个月。发年终奖的时候,不但把原来年终奖的钱全部扣完,还倒扣工资一个多月。这样违反劳动法吗
请假期间是没有工资的,年终奖扣完不违反劳动法,扣你一个多月工资违法,因为年终奖是奖金,不受劳动法管,你要了解为什么扣你—个多月工资,可以去劳动局投诉!
㈦ 劳动法有否规定请假一天扣工资的数额怎么计算
医疗期三个月的按六个月内累计病休时间计算;六个月的按十二个月内累计病休时间计算专;九个属月的按十五个月内累计病休时间计算;十二个月的按十八个月内累计病休时间计算;十八个月的按二十四个月内累计病休时间计算;二十四个月的按三十个月内累计病休时间计算。
㈧ 劳动法规定请假如何扣工资
正常情况下应该是总工资除以22,(周六周日除去,只按工作日计算。)乘以你请假的天数,就是应扣的工资。
㈨ 国家劳动法关于请假扣工资是如何规定的
请假是否扣工资及扣多少工资由请假事由决定:
事假。
按规定,事假一天扣工资数额=月薪÷21.75。21.75为劳动法规定的月计薪天数。
月计薪天数=(365天-104天)÷12月=21.75天
病假。
按规定,病假一天扣工资数额=月薪÷21.75X40%,其中40%为最大扣款比例,一般公司扣款比例低于40%,且部分公司设有一定天数的带薪病假。且劳动法规定,扣款后当日工资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80%。
年假及其他。
国家规定的带薪休假,婚假,丧假及其他合法假期公司不可扣职工工资。
对于公司不按照劳动法规定,胡乱扣取员工工资的,员工可向当地劳动部门提起劳动仲裁。
拓展资料:
《劳动法》关于员工休假的条款:
第三十六条:国家实行劳动者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8小时、平均每周工作时间不超过44小时的工时制度。
第三十七条:对实行计件工作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应当根据本法第三十六条规定的工时制度合理确定其劳动定额和计件报酬标准。
第三十八条:用人单位应当保证劳动者每周至少休息1日。
第三十九条:企业因生产特点不能实行本法第三十六条、第三十八条规定的,经劳动行政部门批准,可以实行其他工作和休息办法。
第四十条:用人单位在下列节日期间应当依法安排劳动休假:一元旦;二春节;三国际劳动节;四国庆节;五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休假节日。
第四十四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应当按照下列标准支付高于劳动者正常工作时间工资的工资报酬:
一、安排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一百五十的工资报酬;
二、休息日安排劳动者工作又不能安排补休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二百的工资报酬;
三、法定休假日安排劳动者工作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三百的工资报酬。
第四十五条国家实行带薪年休假制度。
劳动者连续工作1年以上的,享受带薪年休假。具体办法由国务院规定。
资料链接:网络_休假
㈩ 请假倒扣工资是否违法
法律分析:员工请事假和病假都是合理的,单位应该予以准许的。扣工资一般情况是:请病假1天扣除半天工资,请事假1天扣除一天工资。最多也就这样而已。
如果说请事假直接扣除100块钱一天,那么就要看单位内部是否有此制度性规定,且要对所有员工公示出来。不过一般情况下,也不得超过日工资的一倍,如果100块超过日工资的一倍了,那就不属于单纯的扣工资的问题,而是涉嫌到单位有罚款的意图了。那就是不合理的。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第三十条 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劳动合同约定和国家规定,向劳动者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用人单位拖欠或者未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劳动者可以依法向当地人民法院申请支付令,人民法院应当依法发出支付令。
第三十八条 用人单位对劳动者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